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姑息性减黄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三韦 黄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姑息性治疗后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疗效及预后,以期为今后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前相关检查数...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姑息性治疗后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疗效及预后,以期为今后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前相关检查数据以及手术相关资料。通过对患者电话随访了解其术后生存情况,分析三种姑息性减黄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结果三种姑息性治疗减黄有效率比较、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姑息性手术治疗的减黄有效率最低,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减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接受姑息手术减黄治疗术后生存时间为(6.89±5.94)月,接受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减黄(ERCP)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10.6±6.91)月,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减黄(PTCD)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7.2±5.86)月,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CP相对于PTCD与姑息手术对于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减黄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姑息治疗 ERCP PTCD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三韦 陈邦捷 黄强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695-701,F0004,共8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入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5~81岁...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入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5~81岁,平均年龄61.3岁。其中50例患者接受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分为根治手术治疗组,另有42例患者术前科室讨论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但由于术中肿瘤位置过高或有远处转移等原因仅行肿瘤姑息切除或单纯胆汁引流术,分为姑息手术治疗组。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27例行单纯围肝门切除分为围肝门切除组,另有23例联合肝叶切除分为扩大肝切除组。分别收集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病死率及远期生存率,同时对纳入研究患者临床病例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讨论其与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死亡患者1例,病死率为1.09%。手术并发症共发生3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87%,其中胆道感染与胆漏最为常见,分别发生13例与9例,其发生率分别为14.13%和9.78%。根治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34.23(13.00,52.25)个月,姑息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4.75(2.88,7.2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08,P=0.000)。扩大肝叶切除组生存时间为33.87(13.00,56.00)个月,单纯围肝门切除组生存时间为34.54(13.00,51.0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6,P=0.87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预后相关的因素是术前是否有结石病史、肿瘤大小、术前最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前CA19-9水平、手术方式以及肿瘤分化程度(HR=0.200,2.692,2.942,4.350,3.740,0.198;95%CI:0.043~0.938,0.995~7.283,1.022~8.469,1.174~16.114,1.229~11.382,0.049~0.80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手术方式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预后显著相关(OR=1.034,6.444,12.527;95%CI:1.007~1.062,1.012~41.037,3.187~49.243,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指征的有效把握可以提高总体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预后 治疗结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在胆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三韦 黄强 黄玫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4-1061,共8页
胆管癌是一种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目前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缺少有效的早期标志物或靶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胆管癌的发生与发展与癌细胞中异常表达的非编码RNA(ncRNA)有一定的相关性。n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 胆管癌是一种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目前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缺少有效的早期标志物或靶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胆管癌的发生与发展与癌细胞中异常表达的非编码RNA(ncRNA)有一定的相关性。n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RNA的总称,它不仅能够通过参与调控基因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同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胆管癌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ncRNA的研究,将促进胆管癌分子诊断以及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笔者回顾并且简要分析ncRNA与胆管癌关系以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的线索,同时为胆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RNA 非编码 基因表达调控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91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强 杨骥 +1 位作者 林先盛 陈三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为进一步明确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普外科完成的491例PD患者手术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患者 安徽医科大学 影响因素 手术资料 省立医院 发生率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围术期行免疫营养支持治疗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管皓楠 黄强 +4 位作者 刘臣海 林先盛 杨骥 陈三韦 王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95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围术期行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肝切除术、免疫营养、hepatectomy、hepatic resection、immunonutrition、immunoenhanced nutritio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围术期行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肝切除术、免疫营养、hepatectomy、hepatic resection、immunonutrition、immunoenhanced nutritio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ochrane Center。检索时间为1996年1月至2018年3月。纳入比较肝切除术围术期行免疫营养和常规营养支持治疗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免疫营养组患者行肝切除术围术期予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常规营养组患者行肝切除术围术期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结局指标: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衰竭发生率、围术期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采用I2分析纳入文献异质性。纳入研究≥10篇,采用漏斗图检验潜在发表偏倚;纳入研究<10篇,则对纳入研究最多的结局指标纳入文献进行检验。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研究共12篇,均为RCT;累计样本量1 136例,其中免疫营养组和常规营养组各568例。(2)Meta分析结果:免疫营养组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57,0.49,0.30,MD=-3.28,95%CI:0.46~0.71,0.37~0.65,0.12~0.74,-4.45^-2.11,P<0.05);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常规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86,95%CI:10.96~12.77,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26,95%CI:0.07~1.05,P>0.05)。对免疫营养组与常规营养组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9篇纳入文献进行漏斗图分析,其结果显示:漏斗图左右对称,表明发表偏倚对Meta分析结果影响较小。结论: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予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安全、可行,与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不增加围术期病死率,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衰竭发生率,且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石症 肝切除术 营养支持 免疫营养 围术期 并发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