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冷冻技术对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龙俊东 史业弘 +1 位作者 王成 陈世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3-438,共6页
背景:冻存能够较好地保证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如何改善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综述不同冷冻技术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PubMed... 背景:冻存能够较好地保证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如何改善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综述不同冷冻技术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PubMed以及在线网站Baidu和Google Scholar自建库以来发表的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低温冻存、血管移植、免疫原性、排斥反应,同种异体移植和冷冻保护剂;英文检索关键词:cardiovascular disease、endothelial cells、cryopreservation、blood vessel transplantation or vascular graft、Immunogenicity、immune rejection、allograft or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or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and cryoprotectan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6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综述发现通过改进现有冷冻技术能够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其中主要涉及冻融方式和冻存保护剂的选择。②现有研究提示冻干法优于低温冻存,但限于条件未能广泛开展,现仍以低温冻存为主,其中玻璃化冻存、缓慢复温和使用不锈钢乃至含银材料效果优于程序式冻存及快速复温。③渗透性和非渗透性冻存保护剂的联合选择,可以在降低其毒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存 玻璃化冻存 程序式降温 冻存保护剂 血管移植物 同种异体移植 排斥反应 综述
下载PDF
基于VSMCs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玉勇 王成 陈世玖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局部主动脉血管异常膨大至直径大于3cm以上的一种严重疾病,目前尚无可以预防或逆转AAA进展的特定药物。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血管壁中膜的主要细胞成分,...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局部主动脉血管异常膨大至直径大于3cm以上的一种严重疾病,目前尚无可以预防或逆转AAA进展的特定药物。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血管壁中膜的主要细胞成分,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AAA主动脉壁结构完整性的丧失相关。本文就VSMCs的表型转换、氧化应激、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衰老、自噬和凋亡在AA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AA的防治寻找有效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CyclinA及CyclinA mRNA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世玖 郭瑞珍 周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21-3123,共3页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A蛋白,采用...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A蛋白,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被检组织中所检指标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r=0.766,P<0.0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CyclinA及其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CYCLINA CYCLINA MRNA 瘢痕癌 癌变
下载PDF
烧伤瘢痕癌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世玖 王玉明 +3 位作者 程代薇 王达利 王波 祁建平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烧伤瘢痕癌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Cx26 Cx26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世玖 郭瑞珍 李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26在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皮肤瘢痕和22例瘢痕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26蛋白,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26 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26在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皮肤瘢痕和22例瘢痕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26蛋白,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26 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x26蛋白、Cx26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的表达呈阳性,在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呈强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癌巢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正常皮肤组、皮肤瘢痕组及瘢痕癌组两两比较,其表达(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Cx26蛋白及Cx26 mRNA的高表达,对皮肤瘢痕上皮增生具有促进作用;②Cx26蛋白及Cx26 mRNA的低表达,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26 Cx26mRNA 皮肤瘢痕 瘢痕癌 癌变
下载PDF
CyclinD1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上皮和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世玖 王海青 郭瑞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CyclinD1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进行CyclinD1免疫荧光双标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组织、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Cy... 目的探讨CyclinD1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进行CyclinD1免疫荧光双标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组织、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CyclinD1 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计算被检组织中所检各项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所有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D1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现较弱荧光,为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现较强荧光,为强阳性表达。CyclinD1蛋白、CyclinD1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表达,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的表达(即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皮肤组及病理性瘢痕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癌组织中,CyclinD1与CyclinD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yclinD1蛋白及其mRNA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的表达无特殊意义,其与瘢痕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理性瘢痕 瘢痕癌 CYCLIND1 癌变
下载PDF
连接蛋白43、Kai1和PTEN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陈世玖 郭瑞珍 杜金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发生发展及其特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5例皮肤BCC、10例正常皮肤和1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cinoma,SCC)组织中Cx43、Kai1、PTEN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发生发展及其特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5例皮肤BCC、10例正常皮肤和1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cinoma,SCC)组织中Cx43、Kai1、PTEN蛋白的表达;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x43mRNA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各组中各种检测指标的阳性面积和表达强度;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Cx43蛋白、Cx43mRNA在皮肤表皮中的表达呈强阳性,在BCC组呈阳性或弱阳性,在SCC组呈阴性或弱阳性。Cx43及其mRNA在BCC组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及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Kai1、PTEN蛋白在皮肤表皮中的表达呈强阳性,在BCC组呈阳性或弱阳性,在SCC组呈阴性或弱阳性。Kai1、PTEN蛋白在BCC组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及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BCC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Kai1蛋白呈正相关(r=0.629,P<0.01),与Cx43蛋白(r=0.519,P<0.01)也呈正相关;Cx43蛋白的表达与Cx43mRNA呈正相关(r=0.732,P<0.01)。结论 (1)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BCC中Cx43、Kai1、PTEN蛋白和Cx43mRNA低表达,可能在BC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与SCC组织相比较,BCC中Cx43、Kai1、PTEN蛋白和Cx43mRNA高表达,可能与BCC生长缓慢及极少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CX43 KAI1 PTEN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8
作者 陈世玖 程代薇 +1 位作者 韩文杰 蔡玉强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11期986-987,共2页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结果临床应用 9例 ,8例成活、1例坏死 ,随访 6~ 12月 ,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带血管髂骨皮瓣移植为修复前足...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结果临床应用 9例 ,8例成活、1例坏死 ,随访 6~ 12月 ,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带血管髂骨皮瓣移植为修复前足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前足缺损 吻合血管 髂骨皮瓣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9
作者 陈世玖 王玉明 +3 位作者 程代薇 王达利 王波 祁建平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26-226,228,共2页
目的 回顾分析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9种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4 8例 ,其中吻合血管的皮瓣、骨皮瓣移植 14例 ,带蒂皮瓣移植 34例。结果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组中 1例坏... 目的 回顾分析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9种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4 8例 ,其中吻合血管的皮瓣、骨皮瓣移植 14例 ,带蒂皮瓣移植 34例。结果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组中 1例坏死 ,1例部分坏死 ,带蒂皮瓣组中 2例部分坏死 ,其余皮瓣均存活 ,修复效果良好。结论 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针对不同修复部位 ,选用不同的皮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小腿下段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骨与软组织缺损
10
作者 陈世玖 程代薇 +1 位作者 蔡玉强 韩文杰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报道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骨与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 9例 ,8例成活、1例坏死 ,随访 6~ 12mo ,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较好。
关键词 吻合血管 髂骨皮瓣 修复 软组织缺损 前足缺损
下载PDF
虎口挛缩的病因及修复(附38例报道)
11
作者 陈世玖 王玉明 +3 位作者 程代薇 王达利 王波 祁建平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虎口挛缩的病因及功能修复。方法 采用 8种不同方法对 38例虎口挛缩进行功能修复。结果  35例虎口挛缩明显改善 ,2例因游离植皮虎口再度挛缩自觉无改善而欠满意 ,1例因皮瓣部分坏死 ,虎口功能不佳。结论 轻度虎口挛缩采用... 目的 探讨虎口挛缩的病因及功能修复。方法 采用 8种不同方法对 38例虎口挛缩进行功能修复。结果  35例虎口挛缩明显改善 ,2例因游离植皮虎口再度挛缩自觉无改善而欠满意 ,1例因皮瓣部分坏死 ,虎口功能不佳。结论 轻度虎口挛缩采用游离植皮或Z成形修复 ,中重度虎口挛缩则需行皮瓣移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挛缩 病因 修复
下载PDF
皮肤撕脱伤早期处理失误27例分析
12
作者 陈世玖 张桂芳 袁习萍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早期处理 失误
全文增补中
Cx43、Survivin、PTEN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瑞珍 王娟 +2 位作者 陈世玖 唐文台 吴晓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瘢痕上皮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正常皮肤、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urvivin、PTEN、Cx43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x43mRNA的表达。结果(1)Survivin在正常皮肤呈阴性表达,在皮肤瘢痕呈... 目的探讨皮肤瘢痕上皮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正常皮肤、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urvivin、PTEN、Cx43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x43mRNA的表达。结果(1)Survivin在正常皮肤呈阴性表达,在皮肤瘢痕呈阳性表达,在瘢痕癌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逐渐增强,瘢痕和瘢痕癌组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TEN,Cx43和Cx43mRNA在正常皮肤、皮肤瘢痕、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弱,依次为强阳性、阳性、阴性,瘢痕和瘢痕癌组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Cx43和Cx43mRNA在瘢痕癌与瘢痕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PTEN和连接蛋白43的低表达与皮肤瘢痕癌变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43 SurvivimPTEN皮肤瘢痕 癌变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吕占武 陈世玖 +4 位作者 黄雪梅 王聪静 王成 龙航 刘珑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8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住院患者急性情感抑郁的术后影响。方法: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4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急性期情感抑郁状况调查,将38例经过测定确定有情感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住院患者急性情感抑郁的术后影响。方法: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4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急性期情感抑郁状况调查,将38例经过测定确定有情感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断指再植术常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组除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外,予以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感抑郁状况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心理干预组手术效果好,断指成活率较高,且情感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应激,控制不良情绪的出现,有助于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促进再植指的顺利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后 情感抑郁 心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颈浅动脉皮瓣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玉明 程代薇 +4 位作者 王达利 王波 祁建平 陈世玖 曾雪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6-217,共2页
颈浅动脉皮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一定的价值。为提高使用该皮瓣的效果,总结1993年~1996年8月,应用该法修复11例头部皮肤缺损,术后有6例部分皮瓣坏死,受区无头发生长。处理对策是:①处理好皮瓣蒂部,避免静脉回流... 颈浅动脉皮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一定的价值。为提高使用该皮瓣的效果,总结1993年~1996年8月,应用该法修复11例头部皮肤缺损,术后有6例部分皮瓣坏死,受区无头发生长。处理对策是:①处理好皮瓣蒂部,避免静脉回流障碍。②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③使用皮肤扩张器,待获得“额外”皮肤后,再作皮瓣转移。④应用残留有发头皮转移增加外形美。讨论了皮瓣的坏死和手术设计的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颈浅动脉 皮肤缺损 皮肤修复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手外科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婉红 吴艺 +4 位作者 陈世玖 杨应萍 潘翠云 王成 刘珑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用于提高手外科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手外伤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PDCA循环法的整体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护理服务...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用于提高手外科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手外伤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PDCA循环法的整体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效果和及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整体护理和满意度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外科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手外科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下载PDF
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军 龙航 +6 位作者 潘翠云 李智 方鸿 黄慧娟 陈婉红 陈世玖 吴勇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车上动脉 三叶瓣 鼻尖 鼻翼 鼻小柱 额部皮瓣
下载PDF
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波 陈世玖 +4 位作者 曾雪琴 聂开瑜 王达利 程代薇 王玉明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11期1014-1014,共1页
关键词 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应用解剖 皮瓣设计 皮瓣切取
下载PDF
皮肤瘢痕和瘢痕癌变组织中Survivin、PTEN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娟 郭瑞珍 +2 位作者 陈世玖 唐文台 吴晓媚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2-314,共3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皮肤瘢痕和皮肤瘢痕癌与Survivin、PTEN表达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皮肤瘢痕癌组织、10例皮肤瘢痕组织、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的Survivin、PTEN进行检测,Survivin以胃癌组织切片、PTEN以... 背景与目的:探讨皮肤瘢痕和皮肤瘢痕癌与Survivin、PTEN表达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皮肤瘢痕癌组织、10例皮肤瘢痕组织、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的Survivin、PTEN进行检测,Survivin以胃癌组织切片、PTEN以良性前列腺增生切片为阳性对照,两者均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利用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urvivin在皮肤瘢痕癌、皮肤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而在皮肤瘢痕癌组织与皮肤瘢痕组织表达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皮肤瘢痕癌组织、皮肤瘢痕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而在皮肤瘢痕癌与瘢痕组织表达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PTEN在皮肤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皮肤瘢痕癌变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PTEN 皮肤癜痕 癜痕癌 癌变
下载PDF
应用显微技术早期修复Ⅰ型锤状指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峰 张丽杰 +3 位作者 陈世玖 王成 倪少俊 杨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技术早期修复Ⅰ型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对30例Ⅰ型锤状指畸形在放大3~4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显露伸指肌腱,用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DIP)于10°~15°过伸位,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用7/0无...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技术早期修复Ⅰ型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对30例Ⅰ型锤状指畸形在放大3~4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显露伸指肌腱,用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DIP)于10°~15°过伸位,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用7/0无损伤线做间断水平褥式缝合,使近侧伸肌腱末端与远侧肌腱断端靠拢。术后用支具保持DIP过伸、近侧指间关节(PIP)屈曲位,4周去除支具,6周拔出克氏针,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发生,无明显肿胀、疼痛等,畸形矫正并DIP活动改善。结论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局部创伤小,组织辨别清晰,断端吻合精准,能最大程度恢复肌腱的解剖形态,有利于肌腱血运的建立,促进愈合,减少缝合处的异物和对局部的刺激,防止皮肤坏死,减轻术后粘连和远节背侧肿胀程度等,是治疗Ⅰ型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畸形 肌腱损伤 显微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