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学生开拓创新天地
1
作者 陈义茂 《湖北教育》 2000年第9期19-19,共1页
多年来,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囿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被扼杀于萌芽状态。当前我们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开拓创新天地。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让学生自选作业的尝试
2
作者 陈义茂 《湖北教育》 1999年第12期38-38,共1页
讲完新课,教师总是布置几道题让全班同学做。这种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其一,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全班学生做同样的作业,谈何因材施教!其二,学生被动练习,把成人的意图强加给学生,学生哪有积极性!能否根据学... 讲完新课,教师总是布置几道题让全班同学做。这种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其一,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全班学生做同样的作业,谈何因材施教!其二,学生被动练习,把成人的意图强加给学生,学生哪有积极性!能否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各自能力的作业呢?我就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 学生自选 基础题 练习题 教师 课本 高分 数学竞赛 作业量 动脑
下载PDF
学生数学想象力培养初探
3
作者 陈义茂 《湖北教育》 1998年第5期44-44,共1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面对社会的迅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 培养学生数学的想象力,除了我们加强双基教学,开展各种活动。
关键词 想象力培养 培养想象力 圆周长 生数 双基教学 最佳年龄 想象成 心理活动 数的概念 逆向思维
下载PDF
有“感”方有“思” 有“思”才有“知”——数学概念教学要强化首次感知促进表象形成
4
作者 陈义茂 《湖北教育》 1997年第11期30-31,共2页
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首次感知的具体事物最容易获得表层意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知识的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义务教育教材在初步认识某一知识时,采取小步子、放慢速度... 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首次感知的具体事物最容易获得表层意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知识的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义务教育教材在初步认识某一知识时,采取小步子、放慢速度、分层推进的方式,以强化首次感知过程。如果首次感知不充分、不完整、不准确,以后即使多次重复也难以消除已经造成的模糊印象,正确的表象也很难形成。只有强化首次感知,才能使学生获得鲜明的知觉形象,才能为理解和掌握有关数学知识提供有力支柱。因此,为小学生提供充分、完整、准确、鲜明的首次感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概念教学 平行四边形 “知” 数学知识 感知对象 本质特征 小学生 初步认识 面积单位 平面图形
下载PDF
培养小学生思维批判性
5
作者 陈义茂 《湖北教育》 1997年第3期30-30,共1页
思维的批判性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合理的智力品质,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备素质。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过:“知识不能单方面靠教师向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法... 思维的批判性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合理的智力品质,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备素质。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过:“知识不能单方面靠教师向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的训练和培养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就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维,也不可能做到慎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过程 创造性 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素质教育 圆锥体 必备素质 人的思维 智力品质
下载PDF
改变“点名答问”模式 提高信息传递效度
6
作者 陈义茂 《小学教学研究》 1994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发现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点名答问”模式,亟待改变。因为,...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发现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点名答问”模式,亟待改变。因为,它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一,信息交流面窄。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差生还来不及想好,就被教师点起来的尖子生回答了,从而使中、差生失去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考性 效度 课堂教学 信息交流 信息传递 初步知识 一名 数量关系 自我教育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改变“点名答问”模式 提高信息传递效度
7
作者 陈义茂 《湖北教育》 1994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秀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情况在某些“公开课”、“竞赛课”上也常常...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秀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情况在某些“公开课”、“竞赛课”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点名答问”的模式亟待改变,其一,信息交流面窄: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差生还来不及想好,就被老师点起来的尖子生回答了,从而使中、差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其二,信息反馈失真:少数尖子生代替全班同学,中、差生的问题被掩盖,教师自以为教学效果好,其实不然;其三,信息沟通受阻:有的同学虽然举了手,但被老师一点名站起来,心里就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递 课堂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 信息沟通 儿童 现代教学论 尖子生 教学效果 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交流
下载PDF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8
作者 陈义茂 《小学教学研究》 1993年第9期26-27,共2页
思维的批判性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备素质。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过:“知识不能单方面靠教师向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具... 思维的批判性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备素质。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过:“知识不能单方面靠教师向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过程 思维能力 智力品质 必备素质 弗雷 苏联心理学 指一 课堂小结 自我检查 课堂教学环节
下载PDF
开拓创新的源头活水
9
作者 陈义茂 《小学教学研究》 2000年第9期17-18,共2页
多年来,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往往囿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不能积极地扬弃与创新,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创新的源头活水,营造创新的天地呢?我认为当前应着力体... 多年来,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往往囿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不能积极地扬弃与创新,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创新的源头活水,营造创新的天地呢?我认为当前应着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发展求异思维对培养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强化首次感知 促进表象形成
10
作者 陈义茂 《小学教学研究》 1997年第11期17-18,共2页
认识最初是从首次感知开始的,首次感知具体事物最容易获得表层意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知识的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深入钻研了九年义务教材。试教体会... 认识最初是从首次感知开始的,首次感知具体事物最容易获得表层意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知识的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深入钻研了九年义务教材。试教体会是:九年义务教材在初步认识某一知识时,采取小步子,放慢速度,分层推进,以强化首次感知过程。如果首次感知不充分、不完整、不准确,以后即使多次重复也难以消除已经造成的模糊印象,正确的表象很难形成。只有强化首次感知,才能使学生获得鲜明的知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平行四边形 感知材料 平面图形
下载PDF
改变“点名答问”模式 提高信息传递效度
11
作者 陈义茂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5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发现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点名答问”的模式,亟待改变.因为...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当发现几位学生举手时,就迅速点一位学生起来作答,答错了就换点一名……这样,被老师点名的往往是几个思维活跃的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成了“陪客”.这种“点名答问”的模式,亟待改变.因为,它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一,信息交流面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递
下载PDF
理念不同 效果迥异——《年、月、日》两种教法比较
12
作者 陈义茂 吴春兰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3年第7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年、月、日》 创新精神 自主探究 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评析 教学案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