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书影 司瑞 +1 位作者 张荣庆 郭文怡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60-164,168,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正常成年雄性昆明小鼠60只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创伤加白藜芦醇(10μmol/L)组,每组20只。Noble-Collip创伤仪建立非致死性创伤小鼠模型,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分...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正常成年雄性昆明小鼠60只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创伤加白藜芦醇(10μmol/L)组,每组20只。Noble-Collip创伤仪建立非致死性创伤小鼠模型,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分别于创伤前(0 h)及创伤后5个时间点(12 h、24 h、36 h、48 h、60 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对照组各时间点小鼠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创伤前比较,创伤组小鼠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创伤后12 h达最低点,较创伤前下降了46.1%(P<0.05);创伤刺激下小鼠心脏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创伤后12 h心率达到高峰,增加幅度达32.9%(P<0.05);心排血量在各时间点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创伤前分别降低了16%和20%(P<0.05);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创伤前减少了36.8%和29.1%(P<0.05)。(3)创伤加白藜芦醇组小鼠回心血量亦明显减少(P<0.05),但较创伤组要轻;创伤后12 h,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创伤前下降了30.8%(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创伤前分别降低了8.4%和17.7%(P<0.05);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创伤前减少了24.6%和24.1%(P<0.05)。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应激性损伤后小鼠心功能,增强小鼠心脏代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应激性损伤 心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小鼠
下载PDF
架起沟通的桥梁
2
作者 陈书影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35期158-158,共1页
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的成效。本文旨在从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课后的心灵沟通、评语里的精神鼓励这三个方面来探究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方法,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 情感 交流 沟通
下载PDF
外周循环血微小RNA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宁明安 刘立鹏 +3 位作者 陈书影 程康 瞿发林 郭文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33a(miRNA-133a)、miRNA-208a和miRNA-499a在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90例,冠状动脉阴性对照组110例,收集两组样本临床资料;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血浆中miRNA-... 目的探讨微小RNA-133a(miRNA-133a)、miRNA-208a和miRNA-499a在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90例,冠状动脉阴性对照组110例,收集两组样本临床资料;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血浆中miRNA-133a、miRNA-208a和miRNA-499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差异。结果 (1)与冠状动脉阴性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miRNA-133a[0.62(0.32-0.92)比0.39(0.21-0.72),Z=8.80]、miRNA-208a[5.85(2.31-9.78)比5.06(2.17-9.13),Z=2.32]和miRNA-499a[5.07(2.08-9.54)比3.12(1.96-5.03),Z=10.08]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根据Gensini评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各组之间miRNA-133a[0.36(0.21-0.66)比0.48(0.36-0.85)比0.60(0.42-0.87)比0.70(0.56-0.92),H=64.84]、miRNA-208a[4.99(2.17-6.73)比5.16(3.56-8.04)比5.85(4.31-8.63)比6.18(4.84-9.78),H=21.54]和miRNA-499a[2.94(1.96-4.93)比3.55(2.02-6.63)比4.51(2.38-7.54)比6.24(4.08-9.54),H=89.70]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且表达水平变化与Gensini评分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miRNA-133a:r=0.343,P<0.01;miRNA-208a:r=0.395,P<0.01;miRNA-499a:r=0.410,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血中miRNA-133a、miRNA-208a和miRNA-499a表达水平较冠状动脉阴性对照者有显著差异,且表达水平变化与Gensini评分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冠状动脉疾病 逆转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及T1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文博 魏晓娟 +1 位作者 陈书影 郭文怡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450-456,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1/GSTT1)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M1及T1基因(GSTM1/GSTT1)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365例,对照组372例),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先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GSTM1/GSTT1基因型;并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先心病发病风险影响因素关联强度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及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孕前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定期产检以及怀孕知情时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GSTM1/GSTT1基因缺失与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OR=1.56,P=0.049;OR=1.73,P=0.036)。经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GSTT1(-)基因型和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饮酒、化学物质接触以及孕前高体质量指数是先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定期产检以及摄入充足的叶酸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研究对象母亲围孕期吸烟与GSTM1(-)/GSTT1(-)基因型之间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与母亲围孕期不吸烟且GSTM1/T1基因未缺失的研究对象相比,其母亲围孕期吸烟且携带GSTM1(-)和(或)GSTT1(-)基因型的先心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OR=9.01,3.87,3.01;95%CI:1.73~39.69,1.21~19.57,1.13~9.69)。结论 GSTM1/GSTT1基因缺失是先心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GSTM1(-)/GSTT1(-)基因型与孕母围孕期吸烟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吸烟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mtTF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路轶晴 陈书影 郭文怡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mt TFA)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7例冠心病和19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mt TFA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浆mt TFA水平与冠... 目的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mt TFA)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7例冠心病和19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mt TFA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浆mt TFA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mt T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冠心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mt TFA含量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而急性心肌梗死组mt TFA含量分别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血浆mt TFA含量与冠心病患者TG、LDL-C、AIP以及病变程度显著正相关(均P<0.05)。用血浆mt TFA含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0(95%可信区间为0.721-0.849)。以血浆mt TFA含量≥2.26μg/L为截断点,用血浆mt TFA含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79.2%。结论血浆mt TFA含量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显著相关,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发病监测及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 冠状动脉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端粒长度相关SNPrs621559和rs398652与中国人群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
6
作者 王玉静 谢晓莉 +2 位作者 陈书影 叶季鲜 郭文怡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5期513-519,534,共8页
目的 探讨端粒长度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460例CHD患者和460例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样本... 目的 探讨端粒长度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460例CHD患者和460例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样本。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平均端粒长度;运用Sequenom i PLEX分型技术对端粒长度相关的2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卡方检验分析SNP基因型在CHD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基因型与CH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rs398652和rs621559基因型在CHD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rs398652和rs621559基因型与淋巴细胞端粒长度均显著相关,G等位基因型淋巴细胞相对端粒长度(relative telomere length,RTL)均较A等位基因型明显缩短(P〈0.05)。与携带AA基因型相比,携带rs398652和rs621559 G等位基因型人群的CHD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OR值分别为1.98(95%CI:1.14-3.35)和1.57(95%CI:1.04-2.25)(P〈0.05)。分层分析发现,rs621559位点G等位基因型的CHD发病风险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亚群中显著增加(P〈0.05),而rs398652位点G等位基因型的CHD发病风险在吸烟和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0.09亚群中显著增加(P〈0.05)。此外,rs398652位点基因型与吸烟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interaction=0.039)。结论 端粒长度相关SNP rs398652和rs621559与CHD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端粒长度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发病风险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文博 魏晓娟 +3 位作者 陈书影 汪鑫 王玉静 郭文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8期3497-3501,350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7(s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例CAHD(包括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130例年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7(s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例CAHD(包括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130例年龄、性别与冠心病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各组血清sCD147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清sCD147水平与CAHD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CAHD患者血清sCD147含量(AMI、UAP及SAP组中位数分别为3.35μg·L-1、2.72μg·L-1和2.66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1.64μg·L-1,P<0.001),其中AMI组明显高于UAP及SAP组(P值分别为0.008、0.006)。血清sCD147含量与CAHD患者TG、LDL-C及AIP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21、0.035及0.039)。以健康对照为参照,与sCD147含量低的个体相比,sCD147含量高的个体CAHD发病风险显著上升(校正比值比为2.18;95%可信区间为1.49-2.96),且高的sCD147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P<0.001)。用血清sCD147含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1(95%可信区间为0.702-0.82)。以血清sCD147含量≥2.71μg·L-1为临界值,用血清sCD147含量诊断CAHD的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76.9%。结论:血清sCD147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可作为CAHD发病监测及CAHD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7 冠心病 发病风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