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书阁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及非迟发性脑病组,分别从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及高压氧治疗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5岁、有脑血管病危险...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及非迟发性脑病组,分别从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及高压氧治疗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5岁、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24小时及急性期高压氧治疗不足等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中老年患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昏迷时间长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予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迟发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危险因素 高压氧治疗
下载PDF
以眩晕发作为唯一表现的纯脑干梗死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书阁 丁岩 +1 位作者 武剑 赵利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提高对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纯脑干梗死的认识。方法 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颈椎片、经颅多普勒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岁。6例每日发作1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g... 目的提高对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纯脑干梗死的认识。方法 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颈椎片、经颅多普勒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岁。6例每日发作1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24例为每日反复发作≥5次,每次发作持续5~20分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前全部患者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头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梗死。结论对于单纯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特别是年龄>60岁的患者,眩晕每日反复发作≥5次或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高度怀疑脑干梗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脑干梗死 唯一表现 临床症状 诊断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诊治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书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8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氮中毒 迟发性脑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64例脑梗死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书阁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6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死亡相关因素及死亡原因。方法对64例脑梗死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脑梗死死亡的相关因素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最多,其次为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病史;合并症方面肺部感染相关性死亡47例,其次为合并脑疝及应激性溃疡... 目的探讨脑梗死死亡相关因素及死亡原因。方法对64例脑梗死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脑梗死死亡的相关因素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最多,其次为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病史;合并症方面肺部感染相关性死亡47例,其次为合并脑疝及应激性溃疡者,且多于1周内死亡;梗死部位中后循环梗死者居多,尤其脑干梗死,并多于1周内死亡。结论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及死亡原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死亡原因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脑干出血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书阁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60例脑出血中重型的临床及治疗分析
6
作者 陈书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10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CT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以下肢单瘫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死亡1例
7
作者 陈书阁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期131-131,共1页
通过对1例以下肢单瘫为主要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死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加强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 下肢单瘫 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46例分析
8
作者 陈书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590-2591,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脑梗塞/治疗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段春苗 王铁军 +1 位作者 陈书阁 石富铭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随访1年,根...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随访1年,根据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分析比较术后再狭窄与患者性别、年龄、支架直径及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确定其是否为危险因素。结果:在142例患者中共置入支架163枚,其中颈动脉支架72枚(占44.2%),椎动脉开口48枚(占29.4%),椎动脉颅内段11枚(占6.7%),锁骨下动脉近段27枚(占16.6%),基底动脉1枚(占0.6%),大脑中动脉M1段4枚(占2.4%);随访中,17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占12.0%),狭窄支架19枚(占11.7%)。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既往脑梗死、支架直径与再狭窄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吸烟、既往脑梗死、支架直径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OR=3.754,OR=3.411,OR=1.228;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吸烟、既往脑梗死和支架直径相关,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后 再狭窄 相关性因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铁军 石富铭 +3 位作者 陈书阁 张丽文 陈左然 王金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神经介入+静脉溶栓,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血管再通率以及主要脑血管的血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血管再通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分别为(137.3±17.4)、(132.4±14.6)、(158.3±23.3)、(122.3±11.3)c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4.2±19.4)、(158.3±15.2)、(195.3±36.4)、(137.4±15.9)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较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高,并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介入 静脉溶栓 临床疗效 脑血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左然 陈书阁 +1 位作者 董立平 石富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498-501,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6例,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近...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6例,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DVT的比例为8.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HSS评分、血D2聚体水平及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发生LDVT的危险因素。与非LDVT组相比,LDVT组的患者发病1个月之内死亡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DVT概率较高,NIHSS评分及糖尿病是脑梗死合并LDVT的危险因素,而D2聚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LDVT存在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0例分析
12
作者 陈书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3831-3832,共2页
关键词 脑干梗塞
下载PDF
单纯发作性眩晕性脑干梗死30例临床和MRI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剑 陈书阁 +2 位作者 丁岩 赵利杰 魏岗之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对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的椎 -基底动脉缺血老年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脑干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析 3 0例椎 -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60岁 ,6例每日发... 目的 探讨对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的椎 -基底动脉缺血老年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脑干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析 3 0例椎 -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60岁 ,6例每日发作 1次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1h,2 4例为每日反复发作≥ 5次 ,每次发作持续 5~2 0 min,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 MRI检查前全部患者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发作 ,头颅 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梗死。结论 对于单纯表现为发作性眩晕 ,特别是年龄 >60岁的患者 ,眩晕每日反复发作≥ 5次或每次持续时间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 脑干梗死 MRI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物对急陛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富铭 陈书阁 +8 位作者 李险峰 邸明明 董立平 张丽文 王铁军 王金梅 段舂苗 陈左然 张爽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8期626-629,共4页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0...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0.1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14天测定血浆LPA。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结果脑梗死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87μmol/L vs 2.85±0.65μmol/L,P<0.01);与治疗前相比,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治疗后LPA水平均明显降低(3.26±0.50μmol/L vs 3.79±0.83μmol/L,P<0.01;3.06±0.69μmol/L vs 3.82±0.90μmol/L,P<0.01),但氯吡格雷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LPA水平高于正常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LPA,其中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死 溶血磷脂酸类
下载PDF
脑微出血患者的认知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邸明明 石富铭 +2 位作者 陈书阁 陈左然 王铁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3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s)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MRI GRE-T2WI检查确诊为CMBs的患者61例及非CMBs患者61例,按照CMBs的数量将CMBs患者分为3级:1级(1~5个)、2级(6~15个)和3级(〉15个)。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s)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MRI GRE-T2WI检查确诊为CMBs的患者61例及非CMBs患者61例,按照CMBs的数量将CMBs患者分为3级:1级(1~5个)、2级(6~15个)和3级(〉15个)。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26分为异常组。采取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MoCA评分的影响。结果 CMBs阳性组的MoCA总分为(21.33±4.58)分,CMBs阴性组的MoCA总分为(27.99±1.52)分,CMBs阳性组的各分项目分数及总分和各级分组的总分均显著低于CMBs阴性组(P〈0.05)。CMBs 1级的语言、抽象、定向3个项目的评分显著高于CMBs 2级,CMBs 3级的抽象评分显著低于CMBs 2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MBs阳性及CMBs数量是MoCA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MBs及其数目是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认知障碍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春苗 陈书阁 石富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5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入选大兴区人民医院的1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根据CISS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入选大兴区人民医院的1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根据CISS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心源性卒中(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UE),同时测定各个亚型患者入院时血糖及HbA1c水平。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及HbA1c高于其余4种亚型(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易合并血糖紊乱,故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需要关注血糖异常的筛查,防止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ISS分型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邸明明 陈书阁 +1 位作者 石富铭 张爽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究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0)和非复发组(n=70),探究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收缩... 目的:探究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0)和非复发组(n=70),探究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140mm Hg、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无扩容治疗、无植入支架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脑血管狭窄≥90%(OR=5.960,95%CI=1.985~12.896)、斑块性质不稳定(OR=4.614,95%CI=1.415~11.043)、积极降压治疗(OR=3.377,95%CI=1.303~8.754)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复发
下载PDF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进展性运动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娟 石富铭 +3 位作者 陈书阁 张丽文 董立平 王铁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arterydisease,PAD)型脑梗死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PM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方法连续入组经头颅MRI确诊的PAD型脑梗死病例,按是否出现PMD分为PMD组与非PMD组例,比较...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arterydisease,PAD)型脑梗死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PM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方法连续入组经头颅MRI确诊的PAD型脑梗死病例,按是否出现PMD分为PMD组与非PMD组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病灶特点、实验室指标、3个月和6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率及脑梗死复发情况。进一步对PMD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判断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入组287例PAD型脑梗死患者,其中PMD组95例,非PMD组192例。与非PMD组相比,PMD组男性患者(P=0.03)、吸烟(P=0.04)、糖化血红蛋白(P<0.001)、Hcy(P=0.02)和D-二聚体(P=0.01)水平较高,脑梗死灶直径较大(P<0.001)。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PM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MD组(7.69±1.87分vs 2.13±0.49分,P<0.001);3个月随访PMD组预后良好率较低(55.7%vs 70.8%,P=0.01),6个月随访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两组3个月及6个月脑梗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 1.083,95%CI 1.062~1.105,P=0.03)和较大的脑梗死灶直径(OR 1.051,95%CI 1.030~1.073,P=0.01)是P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D型脑梗死患者中,出现PMD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较重,3个月预后较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脑梗死灶直径可作为PAD型脑梗死患者PMD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疾病 进展性运动障碍 预后
下载PDF
单纯发作性眩晕性脑干梗死30例临床和MRI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剑 陈书阁 +2 位作者 丁岩 赵利杰 魏岗之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16-116,共1页
目的:提示临床医生对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的老年患者,如反复发作或发作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考虑脑干梗死的形成。方法: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 目的:提示临床医生对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的老年患者,如反复发作或发作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考虑脑干梗死的形成。方法: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岁,6例每日发作1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24例为每日反复发作≥5次,每次发作持续5~20分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前全部患者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头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梗死。结论:对于单纯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特别是年龄>60岁的患者,眩晕每日反复发作≥5次或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高度怀疑脑干梗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 脑梗死 MRI
下载PDF
γ—型化学二氧化锰的合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书阁 《无机盐工业》 CAS 1997年第3期17-18,共2页
采用碳酸锰分解氧化法生产γ-型化学二氧化锰,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生产出合格产品。并对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及产品收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碳酸锰 分解 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