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宫内感染6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年丰 马亦林 +4 位作者 徐晓 陈亚冈 蒋雁飞 葛爱莉 吴宗蕙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87-89,共3页
本组观察84例EHF孕妇,对其中10例娩出的死婴进行尸检。对余74例病愈后足月顺产的婴幼儿作了血清学随访。尸检死婴中4例,受罹脏器具有成人EHF的病理改变,其中1例在4种内脏组织中均分离到病毒,病毒滴度为104~10... 本组观察84例EHF孕妇,对其中10例娩出的死婴进行尸检。对余74例病愈后足月顺产的婴幼儿作了血清学随访。尸检死婴中4例,受罹脏器具有成人EHF的病理改变,其中1例在4种内脏组织中均分离到病毒,病毒滴度为104~10ID50/ml;2例婴幼儿血清学随访三年,EHF·IgG抗体应答符合初次感染抗体应答规律,再次佐证EHFV可引起宫内感染,本组宫内感染率为7.14%(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胎儿 宫内感染
下载PDF
Nadolol预防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年丰 曾祥铨 +8 位作者 陈亚冈 马亦林 沈文华 闻世凤 赵葵 李林法院 石根明 黄学军 程维荷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本文选用无膜稳定作用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adolol作为降门脉高压药物,应用ECT检测服药前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心、肾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服药后通过β受体的阻滞,降低了心率、心排血量与心搏指数,增加了每搏量与... 本文选用无膜稳定作用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adolol作为降门脉高压药物,应用ECT检测服药前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心、肾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服药后通过β受体的阻滞,降低了心率、心排血量与心搏指数,增加了每搏量与每搏指数;增加肾有效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肝血流量,明显提高门脉灌流指数,提示关闭肝内动脉-门静脉短路等综合因素有力地控制了门脉高压、改善了肝脏功能,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血压 上消化道出血 β 受体阻断剂
下载PDF
LAK细胞输注治疗慢乙肝的疗效与毒副反应观察
3
作者 赵年丰 马亦林 +6 位作者 干梦九 梁伟峰 陈亚冈 裘云庆 钱文斌 钟建平 路豫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200-202,231,共4页
静脉输注LAK细胞治疗慢乙肝的疗效尚未定论,且乏大样本系统观察。作者以LAK输注治疗190例慢乙肝,以HBeAg/HBV-DNA双阴转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以治疗结束时、结束后3月、1年、2年的双阴转率作为即期、近期、... 静脉输注LAK细胞治疗慢乙肝的疗效尚未定论,且乏大样本系统观察。作者以LAK输注治疗190例慢乙肝,以HBeAg/HBV-DNA双阴转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以治疗结束时、结束后3月、1年、2年的双阴转率作为即期、近期、中期与远期疗效,进行观察。与对照组双阴转率(3.33%)比较,小剂量LAK仅具即刻疗效,双阴转率26.67%;大、中剂量LAK1年期疗效可达23.33%与33.33%;大剂量LAK伍用rhIFN2年期疗效可达40%以上。P均<0.05。自体和异体LAK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LAK疗法的医源性感染率高达2.11%,致残率5.26‰,故作者认为如无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及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本疗法不宜也不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Nadolol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赵年丰 冯玉凤 +10 位作者 陈亚冈 马亦林 沈文华 闻世凤 赵葵 李林法 黄学军 程维荷 沈来根 杨汉良 李鸣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261-264,共4页
本文报道应用长效β受体阻滞剂Nadolol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18例的疗效。先后以ECT技术作肝脏动态显像,测肝血流量及肝门脉灌流指数;12例门脉高压切脾患者于切脾术前后及服本药前后,以生理检测仪测肠... 本文报道应用长效β受体阻滞剂Nadolol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18例的疗效。先后以ECT技术作肝脏动态显像,测肝血流量及肝门脉灌流指数;12例门脉高压切脾患者于切脾术前后及服本药前后,以生理检测仪测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全部病例随访二年,三种指标检测结果均证实本药能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高压,能有效预防门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羟洛尔 治疗应用 门脉高血压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人体试验的免疫反应观察
5
作者 赵年丰 陈亚冈 +5 位作者 马亦林 朱智勇 李岩金 翁景清 乔崇年 吴本璞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62-65,共4页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浙10株感染沙鼠肾细胞,经0.05%β-丙内酯灭活研制成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8名志愿者免疫3针(0、7、28天各注射1ml)。首针免疫后第28天,血清用RPHIA,ELISA和IFA检测流行性...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浙10株感染沙鼠肾细胞,经0.05%β-丙内酯灭活研制成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8名志愿者免疫3针(0、7、28天各注射1ml)。首针免疫后第28天,血清用RPHIA,ELISA和IFA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均全部阳转,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于第28天有4人阳转,第45天又有3人阳转,阳转率87.5%,GMT40.0。于志愿免疫前及后7、14、28、45天、3个月、0.5年、1年测定其3HTdR掺入法淋转试验显示:首针免疫后7天至3个月以内,其非特异性和(或)特异性T淋巴细胞转化程度低下,与免疫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01);特异性B淋巴细胞转化于免疫后1~1.5月明显增高,与免疫前相比P<0.05;非特异性的T、B淋巴细胞总的转化率亦以免后1~1.5月为高(P<0.05)。1年后,再加强免疫1针。加强免疫后1月测中和抗体、阳转率100%、GMT117.4,比初免高2倍,两者差异极为显著,特异与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转化未再见抑制(P>0.05),而特异性B淋巴细胞转化极为明显增强(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和控制 减毒疫苗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应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兰娟 杨芊 +6 位作者 黄建荣 徐小微 陈月美 陈亚冈 马伟杭 陈智 傅素贞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9期45-49,106,共6页
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疗效 ,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应用ALSS共治疗 2 35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检测了肝功能、内毒素含量等 ,并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含量、氨基酸谱等。比较... 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临床应用疗效 ,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应用ALSS共治疗 2 35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检测了肝功能、内毒素含量等 ,并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含量、氨基酸谱等。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应用ALSS治疗效果。结果  10 8例重肝患者治疗后存活。ALSS治疗后 ,重型肝炎肝功能明显改善 ,血内毒素和HBV含量明显下降 ,血清蛋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下降 ,BCAA/AAA比值上升。早、中期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LSS治愈好转率远高于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结论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 ,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重型肝炎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GF和TGF-β_1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裘云庆 方海林 +4 位作者 陈亚冈 张立煌 范微微 沈萍 姚抗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s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水平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13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sHGF,以改良MV1LU细胞生长抑制MTT法...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s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水平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13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sHGF,以改良MV1LU细胞生长抑制MTT法检测TGF-β_1活性,同时检测其肝功能、肝纤维化、甲胎蛋白等指标。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HGF水平及TGF-β_1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值均<0.01)。TGF-β1活性增高以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最为显著(分别为9.44±2.17ng/ml和8.42±2.54ng/ml)。sHGF水平与TGF-β_1活性相关(P值<0.01)。结论:sHGF水平能反映患者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障碍程度,并与肝纤维化程度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原文传递
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亚冈 马亦林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亚冈 马亦林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甲型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