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
- 1
-
-
作者
陈京璇
-
出处
《学术月刊》
1981年第8期30-34,共5页
-
文摘
在欧洲哲学史上,黑格尔最早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明确地、系统地而又自觉地表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诚然,它是神秘的、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在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但是如何准确地、科学地把握黑格尔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实质,在哲学界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这是关系到正确评价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的问题,并且还涉及到理解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因此,对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的进一步探讨,这对开展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的。
-
关键词
黑格尔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性
辩证法思想
前概念
唯心主义
规定性
内在矛盾
肯定
哲学体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 2
-
-
作者
陈京璇
-
出处
《学术月刊》
1980年第8期30-35,共6页
-
文摘
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仅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而且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内部,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争。这个问题,在近代哲学史中,成为各派哲学斗争的中心课题,而在德国古典哲学家中争论得尤其激烈。黑格尔在谈到当时德国哲学界的状况时就曾说:“现时哲学态度的主要兴趣,均在于说明思想与客观对立的性质和效准,而且关于真理的问题,以及关于认识真理是否可能的问题,亦均以思想与客观的对立为中心。”他还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反复强调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问题的重要性,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黑格尔的全部哲学就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和统一这个问题展开的。因此,全面而正确地理解黑格尔这一思想,对于现在我们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是有一定意义的。
-
关键词
黑格尔
思维
同一性
唯心主义
客观性
对立统一
辩证法思想
形而上学
客观存在
主观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费尔巴哈的幸福观
- 3
-
-
作者
陈京璇
-
出处
《学术月刊》
1979年第7期77-81,共5页
-
文摘
费尔巴哈是十九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登上了德国哲学舞台。费尔巴哈同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批判了封建宗教的禁欲主义的伦理学说,号召人们从宗教和思辨哲学的虚幻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活生生的现实人间,要求人们把目光转向人和人的幸福,关注于现实的物质利益。这些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势力的要求,在当时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始终远离政治,置身于现实斗争之外,宣扬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这就使他的伦理学说带有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抽象的和调和现实矛盾的性质,因而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锐批判。
-
关键词
费尔巴哈
个人幸福
利己主义
资产阶级
幸福观
十九世纪
禁欲主义
思辨哲学
共产主义
唯物主义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
- 4
-
-
作者
陈京璇
-
出处
《学术月刊》
1959年第12期38-39,共2页
-
文摘
目前展开的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一扬激烈的深刻的阶级斗争,是思想领域内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和唯我主义的世界观,在彻底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世界观的同时,进一步揭露主观唯心主义的老祖宗——贝克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乔治·贝克莱(1684-1753)是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动唯心主义的代表,他为宗教与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公开宣布他的任务是:对唯物主义与无神论作坚决的斗争。
-
关键词
主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
世界观
贝克莱
重大意义
资产阶级
十八世纪
唯我主义
斗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