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耐受及内脏痛敏的相关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京红 刘茵 +1 位作者 宫泽辉 秦伯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 吗啡耐受是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 ,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后也产生内脏痛敏。因此探讨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及吗啡耐受间共同的细胞机理及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相关的调节机理 ,为合理用药及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急慢... 目的 吗啡耐受是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 ,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后也产生内脏痛敏。因此探讨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及吗啡耐受间共同的细胞机理及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相关的调节机理 ,为合理用药及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急慢性内脏痛炎痛模型 ,直肠扩张痛阈测定及生物化学检测的方法进行机理研究。结果 结肠炎症和慢性吗啡耐受的大鼠均出现直肠扩张痛阈降低 ,即内脏痛敏现象 ,而慢性地佐环平 (MK 80 1)和L NG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处理吗啡组的平均痛阈末见明显改变。内脏炎痛和耐受组大鼠脊髓及海马部位一氧化氮合酶 (NOS)上调 ,而MK 80 1和L NAME预处理组含量无明显变化。慢性内脏炎痛及吗啡耐受组背角神经元 [Ca2 + ]i 显著增高 ,而MK 80 1预处理的炎痛及耐受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吗啡耐受和痛觉敏感化在机理上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均在NMDA受体的激活、一氧化氮生成及细胞内钙上发生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耐受 痛觉过敏 痛阈 内脏痛 N-甲基-D-天冬氨酸 细胞内钙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蝎毒镇痛活性肽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京红 刘崇铭 张景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9-222,共4页
 本文以行为及电生理反应方法研究了蝎毒镇痛活性肽(SAP)的镇痛作用。SAP是由东亚钳蝎毒经Sephadex柱层析反复分离纯化而成的多肽物物质。实验中利用大鼠光热甩尾法、小鼠热板法及扭体法证明SAP有很强的镇痛作用。SAP对大鼠三叉神经...  本文以行为及电生理反应方法研究了蝎毒镇痛活性肽(SAP)的镇痛作用。SAP是由东亚钳蝎毒经Sephadex柱层析反复分离纯化而成的多肽物物质。实验中利用大鼠光热甩尾法、小鼠热板法及扭体法证明SAP有很强的镇痛作用。SAP对大鼠三叉神经下颌分支刺激引起的皮层诱发电位N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吗啡耐受的大鼠仍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镇痛活性肽 镇痛 皮层诱发电位
下载PDF
胞内记录猫体感皮层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京红 滕国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本文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察了猫体感皮层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电生理特性。其中412个单位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其自发...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本文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察了猫体感皮层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电生理特性。其中412个单位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其自发放电有多种形式,根据诱发反应现象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内脏伤害性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反应(517%)、抑制性反应(3131%)及混合性反应(17%)三类。在形式上具有潜伏期长、反应形式复杂等特点。实验发现85个神经元为内脏及肋间神经的会聚反应细胞。部分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以显示功能细胞所在层次及形态。结果说明皮层体感神经元具有内脏伤害性感受的作用,并从细胞及突触后电反应特点上探讨了内脏痛的感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区 内脏 伤害性感受 电生理
下载PDF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学和药理学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京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44-346,共3页
传统观念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循环内分泌系统。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尚有许多局部的RAS存在于心脏、血管等组织中,并对组织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联系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预防和治疗严重充血性心衰、心肌缺血... 传统观念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循环内分泌系统。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尚有许多局部的RAS存在于心脏、血管等组织中,并对组织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联系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预防和治疗严重充血性心衰、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等方面的突出疗效,使我们更有兴趣对局部RAS深入研究。鉴于尚未见对国内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报道,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旨在使我们目前的RAS生理概念现代化,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和理解ACEI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 ACEI 生理学 药理学
下载PDF
猫皮层体感Ⅱ区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及形态特征
5
作者 陈京红 刘素珍 滕国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应用胞内记录和标记技术, 观察了猫皮质第Ⅱ感觉区(the second somatosensory cortex,SⅡ) 内脏大神经代表区的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在251 个记录单位中,... 应用胞内记录和标记技术, 观察了猫皮质第Ⅱ感觉区(the second somatosensory cortex,SⅡ) 内脏大神经代表区的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在251 个记录单位中, 有109 个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 其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 占总数的38-53 % ) 、抑制性(42-20 % ) 及混合性(19-31% ) 三类。在形式上IPSP及EPSPIPSP序列反应较多。对其中21 个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 显示细胞的形态特点是胞体较小, 分布于皮质Ⅱ、Ⅲ及Ⅴ层, 其中兴奋性神经元形态多为复杂的锥体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多为星型细胞。实验证明, 体感SⅡ区存在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Ⅱ区 伤害性 感受神经元 电生理
下载PDF
猫体感皮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膜电生理特性
6
作者 陈京红 滕国玺 刘素珍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2-288,共7页
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研究猫SI中内脏大神经皮质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膜电生理特性,用胞内注入极化电流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出神经元的膜电学参数,并进行内脏痛伤害感受及非相关神经元的电学特性比较,发现二者在膜电阻、时间... 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研究猫SI中内脏大神经皮质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膜电生理特性,用胞内注入极化电流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出神经元的膜电学参数,并进行内脏痛伤害感受及非相关神经元的电学特性比较,发现二者在膜电阻、时间常数、膜电容、静息电位、细胞活跃程度及神经元深度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别。注电流引发的频率-电流、动作电位幅值-电流、及I-V曲线也有差异,结果提示SI区内脏伤害感受及非相关神经元在形态及膜结构上可能有不同之处,为痛觉特异学说提供资料。部分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以显示功能细胞所在层次及形态,从单一皮层感受神经元的反应及形态特点探讨了内脏痛的感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伤害性 感觉神经元 膜电学参数 内脏痛
下载PDF
猫体感皮质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染料偶联及缝隙连接
7
作者 陈京红 闫少羽 +1 位作者 刘素珍 滕国玺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在体实验探讨猫体感皮质的神经生物素的染料偶联现象及其细胞的连接方式 ,研究其存在电突触的可能性 ,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间存在神经微环路的推测提供实验资料。在 S 、S 区的内脏大神经代表区 ,用神经生物素标记内脏伤害性感... 利用在体实验探讨猫体感皮质的神经生物素的染料偶联现象及其细胞的连接方式 ,研究其存在电突触的可能性 ,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间存在神经微环路的推测提供实验资料。在 S 、S 区的内脏大神经代表区 ,用神经生物素标记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同时 ,观察单细胞注射而多重细胞标记即染料偶联现象。在标记成功的 52例中 ,共 1 5例 ( 2 8.8%)出现多种排列方式的神经生物素染色的色素偶联细胞 ,此情况在 S 区更为多见 ( 34.0 %)。提示其间可能存在缝隙连接 ,从而组成交互的环路联系 ,使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呈现同步化 ,以介导复杂的痛觉反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体感区 神经生物素 染料偶联 缝隙连接
下载PDF
内脏痛的中枢感觉及传导机制
8
作者 陈京红 滕国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内脏痛是一种特殊的痛觉感受。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详细论述内脏痛的感受及其传导的理论资料仍十分有限。为此,本文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关于内脏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及其相关神经肽、递质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内脏痛是一种特殊的痛觉感受。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详细论述内脏痛的感受及其传导的理论资料仍十分有限。为此,本文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关于内脏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及其相关神经肽、递质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对其中的高位中枢,尤其是大脑皮层与内脏痛感受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内脏痛的调节机制提供系统的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中枢神经 感觉 传导
下载PDF
内脏炎痛及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一些可塑性变化
9
作者 陈京红 刘茵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0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内脏炎痛 吗啡 脊髓背角线 神经元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东亚钳蝎(ButhusmarthensiiKarsch)毒镇痛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起振 张景海 +2 位作者 唐龙 陈京红 刘崇铭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本文采用凝胶过滤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东亚钳蝎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蝎毒镇痛活性肽(ScorpionAnalgesicPeptide简称SAP).SAP经PAGE得单一条带,HPLC层析为单一峰;以SDS-pAGE法测定其分... 本文采用凝胶过滤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东亚钳蝎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蝎毒镇痛活性肽(ScorpionAnalgesicPeptide简称SAP).SAP经PAGE得单一条带,HPLC层析为单一峰;以SDS-pAGE法测定其分子量为9120,等电聚焦法测定SAP的等电点为7.85,SAP对热比较稳定.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等3种动物实验模型测定SAP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均有较强的镇痛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分离 纯化 止痛 东亚钳蝎 活性肽
下载PDF
应用VRLab进行转化医学虚拟实验教学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平 刘俊文 +1 位作者 陈京红 李春波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转化医学实验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促进转化医学实验教学的多样性,将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尝试应用于医学生教学。结果表明:该软件有利于打造开放性实验室;能配合传统实验,提升教学效果;利于实验难点... 转化医学实验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促进转化医学实验教学的多样性,将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尝试应用于医学生教学。结果表明:该软件有利于打造开放性实验室;能配合传统实验,提升教学效果;利于实验难点和重点的教学;并可开发网络教学价值,进而完善网络教学评估体系。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并同时达到深入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推广素质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转化医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平 彭艳 +3 位作者 陈京红 周琼 傅迎美 张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8期119-120,共2页
围绕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大力开展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师资信息化培训。聚焦于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素养,促进医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学习,最终提升转化医学实验教学质... 围绕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大力开展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师资信息化培训。聚焦于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素养,促进医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学习,最终提升转化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进行探索。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相关教师,针对3点开展:①应用引导式教学;②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实践,提升和强化实践教学技能;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和考核体系。及时对教师开展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并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分析、探讨相关培训的具体做法,可使《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发挥更出色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虚拟实验室 实践教学 信息化教学 师资培训
下载PDF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和地佐环平和硝苯地平对吗啡致NG108-15细胞内钙浓度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孔琦 陈京红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 (MK 80 1)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对吗啡作用的影响是否与细胞 [Ca2 + ]i 有关。方法 体外培养NG10 8 15细胞 ,用荧光指示剂F...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 (MK 80 1)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对吗啡作用的影响是否与细胞 [Ca2 + ]i 有关。方法 体外培养NG10 8 15细胞 ,用荧光指示剂Fura2 AM负载 ,荧光分光光度计动态测定细胞 [Ca2 + ]i。结果 吗啡、MK 80 110 μmol·L- 1、硝苯地平 1,2和3μmol·L- 1急性处理能降低由NMDA刺激 (模拟兴奋性刺激 )所致的细胞 [Ca2 + ]i 升高。MK 80 110μmol·L- 1和硝苯地平 3μmol·L- 1与吗啡合用均能完全对抗NMDA的作用。吗啡处理细胞 4 8h后 ,再用纳洛酮处理 ,细胞 [Ca2 + ]i 可增加约 39% ,L NAME ,MK 80 1和硝苯地平与吗啡合用均能降低纳洛酮引起的细胞 [Ca2 + ]i 的升高。结论 MK 80 1,L NAME和硝苯地平对吗啡调节的作用均与胞内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 细胞 NG108.15 吗啡 左旋 硝基精氨酸甲酯 地佐环平 硝苯地平 N-甲基-D- 天冬氨酸
下载PDF
蜂毒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实验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刘茵 陈京红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蜂毒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实验模型,用于镇痛药的评价及相关机理研究。方法利用蜂毒结肠粘膜下注射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动态定量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反应,并进行组织学检查,同时与甲醛相比较。结果每只大鼠结肠粘膜下注射蜂毒0.0... 目的建立蜂毒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实验模型,用于镇痛药的评价及相关机理研究。方法利用蜂毒结肠粘膜下注射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动态定量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反应,并进行组织学检查,同时与甲醛相比较。结果每只大鼠结肠粘膜下注射蜂毒0.075,0.15和0.3mg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发大鼠持续性内脏痛,与5%甲醛(0.1mL)相比,蜂毒0.3mg致痛反应效应相当,第二相炎症反应明显,且持续期长;局部组织损伤轻。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和新型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均能抑制蜂毒诱发的大鼠结肠炎疼痛。结论蜂毒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模型反应指标客观、实验重复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内脏疼痛实验模型,可用于镇痛药的评价及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结肠炎 疼痛 疼痛测定 模型 吗啡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辽宁产东亚钳蝎毒内脏痛镇痛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瑞德 陈京红 +4 位作者 马晓玲 王欢 刘素珍 陈续锋 滕国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辽宁产东亚钳蝎毒对内脏痛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位技术和细胞外记录方法,并做了蝎毒的镇痛作用与吗啡进行比较。结果:以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做为内脏痛的指标,静脉注射蝎毒提取液后,在20只猫中16例受到... 目的:研究辽宁产东亚钳蝎毒对内脏痛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位技术和细胞外记录方法,并做了蝎毒的镇痛作用与吗啡进行比较。结果:以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做为内脏痛的指标,静脉注射蝎毒提取液后,在20只猫中16例受到抑制。实验中观察了血压的变化,注射蝎毒提取液后未见血压的降低,反而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结论:蝎毒的镇痛作用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效价强于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镇痛作用 内脏痛 蝎毒液
下载PDF
《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的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的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平 周琼 +2 位作者 陈京红 傅迎美 张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5期61-62,共2页
围绕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其信息化教学的特色,对相应教师开展了信息化培训。目的是力争改善实体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为提升转化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做有益的尝试。《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针对上海交... 围绕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其信息化教学的特色,对相应教师开展了信息化培训。目的是力争改善实体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为提升转化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做有益的尝试。《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相关教师,共进行3轮培训,培训内容围绕3点而开展:(1)虚拟实验教学设计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教学设计核心作用;(2)配合传统实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3)进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经过3轮培训后,《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未来应及时对相应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使该软件发挥更出色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虚拟实验室 信息化教学 师资培训
下载PDF
抑郁模型小鼠海马中胆汁酸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静 李学义 +1 位作者 陈京红 王泽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7-1634,共8页
目的·探索胆汁酸受体在抑郁模型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4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10只、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10只、慢性不可知性应激(chronic unexpected mild st... 目的·探索胆汁酸受体在抑郁模型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4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10只、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10只、慢性不可知性应激(chronic unexpected mild stress,CUMS)组10只。CUMS组每日给予不同的CUMS;DEX组每日2次给予0.2 mg/kg的DEX灌胃给药,CON组和CUMS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灌胃。造模持续5周,每周称重。造模结束后,各组小鼠分别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分离并称取小鼠海马及各脏器质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receptor 1,GPBAR1,又称为TGR5)的改变;小鼠血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5,FGF15)含量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同时使用不同浓度DEX处理大鼠胶质瘤细胞(C6)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FXR和TGR5蛋白水平,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C6细胞培养基中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含量,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用5 mmol/LN-乙酰-L-半胱氨酸(NAC)提前预处理C6细胞2 h,观察DEX对胆汁酸受体影响的变化。结果·与CON组相比,DEX组和CUMS组糖水偏好度降低,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延长(均P<0.05),胆囊系数显著升高(均P<0.05)。DEX组血清FGF15水平较CON组显著升高,CUMS组则显著降低(均P<0.05);CUMS组CCK水平较CON组显著增高(P<0.05)。此外,2种抑郁模型小鼠海马中TGR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FXR显著增加(均P<0.05)。C6细胞使用200μmol/L和400μmol/LDEX处理3 d后,细胞内TGR5表达量显著减少,FXR表达量显著增加,培养基中GDNF和BDNF(BDNF仅在400μmol/L组)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200μmol/LDEX可显著提高C6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NAC预处理可部分逆转DEX诱导的C6细胞胆汁酸受体改变。结论·DEX和CUMS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内存在相似的胆汁酸受体改变,即TGR5减少,FXR增加;该变化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受体 海马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MCP-1水平预测利培酮疗效(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晔喆 彭延敏 +5 位作者 朱翠珍 粟幼嵩 施源 林治光 陈京红 崔东红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7年第5期287-294,共8页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其发病及治疗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有关。目前细胞因子预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研究尚少。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与自然观察随访相结合的方法,(1)对比精神...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其发病及治疗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有关。目前细胞因子预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研究尚少。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与自然观察随访相结合的方法,(1)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组(n=64)基线期和正常对照组(n=53)血清IL-1β、TNF-α和MCP-1水平;(2)探索基线期细胞因子水平对奥氮平或利培酮单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62,p=0.010),IL-1β(t=1.43,p=0.154)、TNF-α(t=0.79,p=0.434)未见变化;(2)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MCP-1水平与利培酮单药治疗4周后PANSS量表一般病理评分的减少量呈显著负相关(r=-0.658;p﹤0.001),但在奥氮平组中则未发现(r=-0.031;p=0.855);(3)纳入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BMI后等影响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基线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利培酮单药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R2=0.409,β=-0.658,p﹤0.001)。结论:MCP-1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治疗前血清MCP-1水平可能是利培酮疗效预测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MCP-1 利培酮 疗效预测
下载PDF
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感受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京红 滕国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4期1467-1472,共6页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性感受的特性及机制 ,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 ,研究猫皮层体感区 (SI)中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 85 1个神经元膜电生理特性 ,将所记录的神经元分为内脏伤害性感受 ( 41 2个 )和非伤害感受 ( 439...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性感受的特性及机制 ,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 ,研究猫皮层体感区 (SI)中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 85 1个神经元膜电生理特性 ,将所记录的神经元分为内脏伤害性感受 ( 41 2个 )和非伤害感受 ( 439个 )神经元 .用细胞内注电流的方法 ,测量和计算其膜电学参数 ,并进行两类神经元的电学特性比较 ,发现它们在膜电阻、时间常数、膜电容、静息电位、细胞活跃程度及皮层深度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别 .注电流引发的放电反应频率及I_V曲线也有差异 ,结果提示SI区内脏伤害感受及非感受神经元在形态及膜结构上可能有不同之处 ,为痛觉特异性学说提供新的依据 .部分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以显示功能细胞所在部位及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内脏痛 VNNS NVNNS 神经元 膜电学参数
原文传递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肥胖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施凯 陈京红 崔东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以奥氮平、利培酮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因其保留了第一代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却无或很少有锥体外系症状,而成为当今一... 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以奥氮平、利培酮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因其保留了第一代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却无或很少有锥体外系症状,而成为当今一线用药.然而,SGA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它们能够增加患者体重,从而导致肥胖症,而肥胖症又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深入探究其引起肥胖症的机制对于未来研发新药来预防和治疗以肥胖症为代表的代谢综合征意义重大.现对近几年研究者们从不同的机制阐述SGA引起的肥胖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探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肥胖 机制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