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中央化治疗膝骨关节炎
1
作者 朱黎明 管捷 +2 位作者 陈亿民 马海涛 叶家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联合内侧半月板中央化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KOA患者26例,其中行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半月板...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联合内侧半月板中央化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KOA患者26例,其中行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半月板中央化手术14例为中央化组,男8例,女6例,年龄(50.2±1.4)岁,随访时间(16.8±4.0)个月;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12例患者为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年龄(50.9±1.8)岁,随访时间(19.0±4.8)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2000IKDC评分、MRI、股骨胫骨角(femur tibia angle,FTA)、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 angle,HKA)等放射学影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获Ⅰ期愈合,无并发症。中央化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65.0±2.1)min vs (52.0±2.1)min,P<0.05]。中央化组内侧半月板外突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8±1.4)mm vs(1.1±2.2)mm,P<0.05]。两组FTA、HKA、膝关节Lyshlom评分、膝关节2000 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Lyshlom评分、膝关节2000 IKDC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中央化可改善早期KOA内侧半月板外突,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中远期疗效仍需要多病例的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半月板外突 半月板中央化 膝骨关节炎 保膝
下载PDF
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测量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亿民 洪俊毅 +4 位作者 毕大卫 马海涛 廖胜辉 王辉 祖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肩胛骨CT数据3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肩胛骨数字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 目的探讨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肩胛骨CT数据3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肩胛骨数字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最佳位置;然后结合主元分析,搜索和确定使用双螺钉内固定方法的进钉位置;最后用统计方法分析测量结果,并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结果使用单螺钉时,进针点P到肩峰前外侧最突起点X的距离为(39.15±2.28)mm、到喙突前内点Y为(28.66±2.68)mm、到上角点Z为(61.13±6.57)mm;PX、PY之间的夹角为(81.27±7.15)°,PX、PZ之间的夹角为(133.27±6.84)°;对于进钉方向,螺钉与PX的夹角为(104.08±4.41)°,与PY的夹角为(101.29±3.51)°,与PZ之间的夹角为(76.23±5.03)°。使用双螺钉时,进针点E与原单螺钉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5.12±1.37)mm,进针点F与原单螺钉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3.88±0.94)mm;两进针点的连线与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7.41±3.51)°。结论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手工实物解剖测量的很多缺点,并且方便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和临床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关节盂 喙突 螺钉内固定 计算机辅助测量 最优化方法
下载PDF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亿民 林庭凯 +1 位作者 洪湖强 林宜生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 :根据年龄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 ,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8.3% ,年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 .2 % ,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非常明显...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 :根据年龄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 ,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8.3% ,年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 .2 % ,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非常明显 (P <0 .0 1) ;老年组病死率 5 0 .9% ;年轻组病死率 2 3.2 % ,二组病死率差异非常明显 (P <0 .0 1)。结论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治疗上及时处理 ,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老年 治疗
下载PDF
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微创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亿民 洪俊毅 +3 位作者 毕大卫 祖罡 王辉 王以进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 评估肩胛骨关节盂IderbergⅢ型骨折3种不同螺钉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将5具成人新鲜尸体肩胛骨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D组)先行稳定性测试,然后制成肩胛骨关节盂IderbergⅢ型骨折模型,并先后按A、B、C 3种固定方式固定... 目的 评估肩胛骨关节盂IderbergⅢ型骨折3种不同螺钉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将5具成人新鲜尸体肩胛骨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D组)先行稳定性测试,然后制成肩胛骨关节盂IderbergⅢ型骨折模型,并先后按A、B、C 3种固定方式固定后进行稳定性测试.A组:采用1枚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拉力螺钉固定,B组:采用2枚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拉力螺钉固定,C组:采用1枚不经喙突的肩胛骨关节盂拉力螺钉固定.最后将各组依次安装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轴向压缩试验、弯曲试验和扭转试验,利用传感器检测骨折处的位移、应变、强度和刚度,并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的各项数值最理想,其次为A组,再次为C组(均P<0.01),而且B组轴向压缩试验的应变和位移、弯曲试验的应变、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刚度和弯曲刚度数值与D组相接近(P >0.05).结论 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2枚螺钉固定肩胛骨关节盂IderbergⅢ型骨折稳定可靠,可作为微创治疗该类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关节盂 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亿民 林庭凯 +1 位作者 洪湖强 林宜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患者76例。结果7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4例(57.9%),中残5例(6.6%),重残2例(2.6%),植物生存状态1例(1.3%),死亡24例(3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患者76例。结果7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4例(57.9%),中残5例(6.6%),重残2例(2.6%),植物生存状态1例(1.3%),死亡24例(31.6%)。结论诊治胸、腹部创伤的同时,应重视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并应根据伤情的主次选择术中及术后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胸腹部损伤 血肿清除术 脑室外引流术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亿民 林宜生 +1 位作者 薛洽生 辜汇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21例,其中保守治疗90例,手术治疗43例,其中单侧钻孔引流32例,双侧钻孔引流11例,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1例。结果保守治疗90例中57例积液消失,21例积液减少;6例积液...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21例,其中保守治疗90例,手术治疗43例,其中单侧钻孔引流32例,双侧钻孔引流11例,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1例。结果保守治疗90例中57例积液消失,21例积液减少;6例积液增加,其中2例积液无明显变化,4例伤后1~2个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上12例改行钻孔引流术,术后治愈。入院后即手术治疗31例中30例一次治愈,1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多数轻症TSH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或治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采用钻孔外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保守治疗 钻孔引流术
下载PDF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亿民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目的 :探索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年龄 ,出血部位 ,血肿量 ,入院时意识情况和入院时血糖水平分组。然后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较年轻组 (p <0 .0 1... 目的 :探索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年龄 ,出血部位 ,血肿量 ,入院时意识情况和入院时血糖水平分组。然后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较年轻组 (p <0 .0 1)。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脑干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组。患者血肿量越大 ,死亡率越高。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越深死亡率越高。入院时血糖大于 1 1 .6mmol/L组死亡率明显高入院时血糖低于 1 1 .6mmol/L组。结论 :年龄 ,出血部位 ,血肿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入院 死亡率 术后 血肿量 预后 出血部位
下载PDF
颅脑病人术后并发院内感染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亿民 林宜生 +1 位作者 薛洽生 辜汇丰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病人术后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院内感染4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48例院内感染病人中,肺部感...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病人术后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院内感染4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48例院内感染病人中,肺部感染23例,泌尿系感染14例,颅内感染5例,消化道感染6例。经治疗,感染控制41例,死亡5例。结论: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存在高的感染率,及时积极治疗可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院内感染
下载PDF
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亿民 林宜生 +1 位作者 薛洽生 辜汇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8期2694-2695,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7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有71例痊愈,15例好转,有1例继发颅内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7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有71例痊愈,15例好转,有1例继发颅内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治疗后随访无复发情况。结论颅底损伤是造成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主要原因,在处理过程中,应结合颅脑损伤程度、尿量、尿比重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枢性尿崩症 临床特点 诊疗
下载PDF
金尔伦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亿民 林庭凯 +1 位作者 洪湖强 林宜生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金尔伦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1名急性重型颅脑伤病人随机分成金尔伦治疗组 (n =62 )和对照组 (n =69)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GCS评分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金尔伦组患者GCS评分在用药后第 5d开始... 目的 探讨金尔伦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1名急性重型颅脑伤病人随机分成金尔伦治疗组 (n =62 )和对照组 (n =69)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GCS评分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金尔伦组患者GCS评分在用药后第 5d开始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金尔伦组病死率 2 4 2 % ,对照组病死率 5 0 7%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金尔伦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 ,缩短昏迷时间 ,降低伤残率 ,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尔伦 治疗 病人 对照组 GCS评分 急性重型脑外伤 病死率 患者 临床研究 伤残率
下载PDF
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亿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电针疗法 运动疗法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腰痛
下载PDF
颅脑创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疗分析
12
作者 陈亿民 林宜生 +1 位作者 薛洽生 辜汇丰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40-140,14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引发原因分为两组,143例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组,27例为脑性盐耗综合征(C...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引发原因分为两组,143例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组,27例为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探讨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患者血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CSWS组血浆BNP明显高于SIADH组,SIADH组血浆渗透压明显低于CS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型组患者中重度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型组与特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WS和SIADH是导致颅脑创伤后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明确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是其诊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颅脑创伤 诊断
下载PDF
骨盆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选择 被引量:22
13
作者 毕大卫 祖罡 +4 位作者 韩雷 陈亿民 马海涛 胡钢锋 朱元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骨盆环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选择。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5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治疗,男38例,女7例;年龄21~61岁,平均45岁;病程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分型,其中L... 目的 :探讨在骨盆环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选择。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5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治疗,男38例,女7例;年龄21~61岁,平均45岁;病程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分型,其中LC型23例,VS型6例,APC型16例。术前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摄片示骨盆环断裂骨折移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无相关并发症。4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者髋部疼痛缓解,X线片示骨盆复位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Majeed功能评分(93.5±11.6)分;结果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伴有骨盆环不稳定的骨盆髋臼骨折,往往并发复合伤,手术原则既要考虑减少手术创伤,又要顾及骨折复位,特别要考虑关节内骨折复位和骨盆环的稳定性,所以往往需要切开手术入路和微创手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手术入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祖罡 毕大卫 +5 位作者 曹奇勇 胡钢锋 马海涛 陈亿民 王辉 朱元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supra acetabular spinal pedicle screws and a subcutaneous connecting rod,INFIX)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INFIX手术内固定治疗12... 目的 :探讨应用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supra acetabular spinal pedicle screws and a subcutaneous connecting rod,INFIX)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INFIX手术内固定治疗12例骨盆环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6-65岁,平均38岁;病程均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ess分型,其中LC型5例,VS型3例,APC型4例。术前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摄片示骨盆环断裂骨折移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无相关并发症。1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患者髋部疼痛缓解,X线片示骨盆复位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按照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优10例,良2例。结论:INFIX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宜生 李光昭 +5 位作者 洪湖强 刘炜 陈亿民 漆松涛 林庭凯 应文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 大面积脑梗死 手术治疗 并发症 颅脑外伤
下载PDF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海涛 毕大卫 +3 位作者 陈亿民 姚小聪 翟利锋 刘道君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髁间嵴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方法:本组9例新鲜胫骨髁间嵴骨折,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2~55岁,平均36.4岁。Meyers-MckeeverⅡ型4例,Ⅲ型5例。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DepuyMitek带线锚钉固定。术后积极康复锻炼... 目的:探讨胫骨髁间嵴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方法:本组9例新鲜胫骨髁间嵴骨折,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2~55岁,平均36.4岁。Meyers-MckeeverⅡ型4例,Ⅲ型5例。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DepuyMitek带线锚钉固定。术后积极康复锻炼,随访6~22个月,了解骨折复位、愈合,膝关节松弛度、活动度及患肢整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9例胫骨髁间嵴骨折均愈合,无移位,无膝关节松弛或不稳定,无伸膝受限。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3.8±2.3)分。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膝关节镜手术有助于关节内其他合并伤的诊断和处理,创伤小,早期可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关节镜手术操作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下载PDF
人体胸腰椎体冲击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毕大卫 王伟 +3 位作者 费骏 祖罡 陈亿民 魏威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0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脊柱胸腰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引起的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及损伤特点。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采集10具新鲜人体脊柱胸腰椎标本,平均分为两组,建立实验模型,分别进行静力学强度试验和动态冲击生物力学实验,观察在... 目的:探讨人体脊柱胸腰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引起的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及损伤特点。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采集10具新鲜人体脊柱胸腰椎标本,平均分为两组,建立实验模型,分别进行静力学强度试验和动态冲击生物力学实验,观察在不同载荷作用下,胸腰椎体发生静态和动态冲击响应的相关数据。结果:胸腰椎屈服载荷为(5280.00±354.20)N,屈服位移为(13.32±2.07)mm,极限载荷为(6590.00±249.20)N,极限位移为(20.60±2.57)mm,加载速度为0.02g,胸腰椎的动态力学性质其平均极限载荷为(14425.60±1101.52)N,载荷平均作用时间为(17.29±2.04)ms,平均加速度为(36.80±2.81)g,动态位移为(45.11±1.13)mm。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由高能量瞬间释放所导致的严重损伤,生物力学受力作用呈脉冲式变化,胸腰椎体具有生物材料的粘弹性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冲击损伤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皮逆行髋臼前柱螺钉的应用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5
18
作者 祖罡 毕大卫 +5 位作者 郑琦 王辉 陈亿民 魏威 韩雷 廖胜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9-652,共4页
目的应用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皮逆行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骨盆CT数据4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骨盆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特定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最佳... 目的应用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皮逆行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骨盆CT数据4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骨盆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特定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最佳经皮逆行螺钉位置。统计分析测量结果,并设计解剖测量参考体系。结果经皮逆行髋臼前柱螺钉的入钉点在耻骨上支耻骨结节与髂耻隆起中点处的闭孔嵴上,出钉点在髂前上下棘之间切迹与坐骨大切迹连线中点上方,其连线即为髋臼前柱纵轴。该线与弓状线接近平行,其进针方向与出钉点-髂前下棘连线为(42.84±2.61)°,与出钉点-髂结节连线为(31.96±2.58)°。螺钉骨内段长度为(101.12±7.28)mm。结论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手工实物解剖测量的很多缺点,便于设计解剖测量参考体系和制定临床手术方案。经皮逆行髋臼螺钉技术可用于髋臼前柱骨折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前柱 计算机辅助测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13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许桦 毕大卫 +4 位作者 马海涛 王辉 陈亿民 杨育生 祖罡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13例14足,男9例,女4例;年龄18~61岁,平均42岁。Myerson分型:A型1足,B型9足,C型4足。所有患者在伤后22d内接受手术,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13例14足,男9例,女4例;年龄18~61岁,平均42岁。Myerson分型:A型1足,B型9足,C型4足。所有患者在伤后22d内接受手术,手术采用切开复位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1例开放性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术前、术后摄X线正斜或侧位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根据AOFAS足评分,优8足,良4足,中2足。X线片示12例获得解剖复位,所有患者骨性愈合。1例出现皮肤切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开放性骨折皮肤回植后出现坏死,行皮瓣修复后愈合。其余病例未见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Lisfrancs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术前软组织损伤的评估、术中骨折复位及术后复位的维持可影响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颈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术疗效评价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毕大卫 祖罡 +5 位作者 陈亿民 王辉 马海涛 刘道君 刘俊生 朱元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评估颈前路椎体间3种不同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劣。方法:83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38例,女45例,平均年龄69岁)共分3组,各以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Robingson植骨)加前路钢板融合固定、钛网融合器(Pyrame... 目的:评估颈前路椎体间3种不同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劣。方法:83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38例,女45例,平均年龄69岁)共分3组,各以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Robingson植骨)加前路钢板融合固定、钛网融合器(Pyramesh)加前路钢板融合固定和颈椎间植骨融合器(BAK)融合固定手术,对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及骨性愈合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结果:各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t=1.55,P<0.05),术后各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P>0.05)。结论:3种不同植骨融合手术均可靠有效,Robingson植骨对颈椎稳定性和骨性融合更佳,但有增加切口和可能有取骨区并发症的缺点;BAK椎体间融合固定手术的技术要求高,临床上易发生融合器内陷和椎间隙高度丢失;Pyramesh融合加钢板固定综合了前两者多方优点,但费用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骨移植 骨科手术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