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中老年人群脂联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陆莹 俞晓芳 +6 位作者 陈仲钰 朱俊 戴学斌 高燕勤 杜文聪 曹园园 周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仪征地区2个社区50岁以上退休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587人的平均血清脂联素水平为(8.15±3.00)mg/L。2型糖尿病(T2DM)组、...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仪征地区2个社区50岁以上退休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587人的平均血清脂联素水平为(8.15±3.00)mg/L。2型糖尿病(T2DM)组、高脂血症组的低脂联素水平(四分位分级)的比例分别高于无T2DM组、无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脂联素水平(低于中位数水平)与T2DM(OR=2.659,95%CI=1.667,4.238)、腹型肥胖(OR=1.528,95%CI=1.002,2.328)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等因素与血清脂联素水平间的联系。结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与T2DM、腹型肥胖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社区 分布 影响因素 中老年
下载PDF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及单个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仲钰 俞晓芳 解正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及单个核细胞(PBMCs)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及单个核细胞(PBMCs)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糖代谢指标、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IL-23)]及PBMCs中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1β、IL-6、IL-17A、IL-18及IL-23水平及PBMCs中NLRP3 mRNA、ASC mRNA及Caspase-1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DM能够改善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外周血促炎性因子及PBMCs中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炎性因子 单个核细胞 NLRP3炎性体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昌 陈仲钰 俞晓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参考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NS水平(8.06±0.74)mU/L与HOMA-IR水平(1.16±0.26)与对照组患者(4.04±0.41)mU/L,(1.4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0、3.79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水平(71.22±7.36)ng/L与hs-CRP水平(6.82±0.42)mg/L与对照组患者(117.36±10.52)ng/L;(11.52±0.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50、31.91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1水平(42.75±2.15)ng/L与NO水平(29.92±0.97)μmol/L与对照组患者(90.85±3.86)ng/L;(24.05±0.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20、31.530,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的血糖稳定性,减少各类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沙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仲钰 陈丹 江培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215,219,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特征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抗感染防治。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收集患者尿液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采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大肠埃希菌质粒...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特征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抗感染防治。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收集患者尿液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采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大肠埃希菌质粒,PCR扩增耐药基因。统计分析患者感染相关因素。结果1013例糖尿病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08株(54.55%),革兰阳性菌74株(37.37%),真菌16株(8.08%)。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45株、肺炎克雷伯菌37株、鲍曼不动杆菌18株、其他革兰阴性菌8株,分别占22.73%、18.69%、9.09%和4.04%;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30株、屎肠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其他革兰阳性菌6株,分别占15.15%、11.11%、8.08%和3.03%;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分别占5.05%和3.03%。45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00%、20.00%、48.89%、0.00%、8.89%、53.33%和24.44%;3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7.03%、43.24%、48.65%、0.00%、13.51%、56.76%和21.62%;1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33.33%、50.00%、77.78%、16.67%、33.33%、100.00%和66.67%。30株粪肠球菌对四环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罗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6.67%、16.67%、16.67%、56.67%、36.67%、50.00%、0.00%和0.00%;22株屎肠球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72.73%、63.64%、100.00%、68.18%、63.64%、0.00%和0.00%;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2.50%、75.00%、75.00%、25.00%、31.25%、6.25%、0.00%和0.00%。大肠埃希菌TEM、CTX-M-22、SHV、CTX-M-14、CTX-M-1、OTA-1、CTX-M-24和CTX-M-38的阳性检出株数分别为19、12、9、4、4、3、1和1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22%、26.67%、20.00%、8.89%、8.89%、6.67%、2.22%和2.22%;1013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198例,感染率为19.55%。年龄、体质量指数、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血清蛋白水平是影响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可采用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可采用万古霉素。耐药基因流行是耐药菌株传播的主要原因。积极监测病原菌的耐药基因及感染发生相关因素,可指导临床抗感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路感染 病原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德国的医疗与护理关系及其对中国医养结合的启示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涛 解正林 陈仲钰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20年第2期42-53,共12页
本文运用社会学系统理论探索了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分析了社会护理需求与医疗领域功能性、制度性和组织性逐步分化之过程,同时结合了德国20多年的社会实践,展示了护理和医疗领域相互结合、相互交织和相互形塑的动态发展过... 本文运用社会学系统理论探索了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分析了社会护理需求与医疗领域功能性、制度性和组织性逐步分化之过程,同时结合了德国20多年的社会实践,展示了护理和医疗领域相互结合、相互交织和相互形塑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对社会护理和医疗护理相互边界关系的探讨,笔者提出了医养两大领域"有界结合"和"跨界结合"的特征。本文的核心观点为,长期护理领域与医疗护理领域在功能性、组织性及制度性分界基础之上实现了相互协调及相互整合。由此可见,医养结合不仅体现了相互"结合"的一面,也体现出相互"划界"的特征。在结合德国长期护理与医养结合实际发展的基础之上,本文对中国长期护理和医养结合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德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