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淀法二氧化硅塑料薄膜开口剂的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优霞 郑典模 +1 位作者 罗江 黎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6,64,共4页
以水玻璃和硫酸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二氧化硅塑料薄膜开口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考查了添加剂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硫酸滴加速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剂摩尔浓度为0.75 mol/L,硫酸滴加速度为... 以水玻璃和硫酸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二氧化硅塑料薄膜开口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考查了添加剂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硫酸滴加速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剂摩尔浓度为0.75 mol/L,硫酸滴加速度为0.25 mL/s,反应温度为70℃,硫酸摩尔浓度为0.5 mol/L时得到的二氧化硅塑料薄膜开口剂性能较佳,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收值为1.600 7 mL/g。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得出产物各特征峰与二氧化硅的标准谱图相符,SEM和X射线衍射表征证明所得产物为无定型二氧化硅,平均粒径约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塑料薄膜开口剂 沉淀法 吸油值
下载PDF
废塑料与废机油共催化裂解制取燃料油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典模 卢钱峰 +1 位作者 刘明 陈优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49,共3页
以废塑料和废机油为原料,共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油,克服了废塑料裂解因传热差,裂解炉中温度极不均匀、结焦的难题,提高了燃料油得率。实验中考察了裂解温度、不同油固比、萃取剂对燃料油得率和组成的影响。在混合废塑料为PE∶PP∶PS=3∶1.2... 以废塑料和废机油为原料,共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油,克服了废塑料裂解因传热差,裂解炉中温度极不均匀、结焦的难题,提高了燃料油得率。实验中考察了裂解温度、不同油固比、萃取剂对燃料油得率和组成的影响。在混合废塑料为PE∶PP∶PS=3∶1.2∶1、裂解温度为420℃、油固比为1.5、ZSM-5/50H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燃料油得率可达到89%以上,汽、柴油比例达83%。采用络合萃取剂精制裂解产物可显著提高燃料油的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废机油 催化裂解 燃料油
下载PDF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升干 郑典模 +2 位作者 伍丽萍 屈海宁 陈优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2-1136,共5页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NH4)2S2O4)]0.571[NaHSO3]0.571[St]0.592[M]1.18[E]0.523,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27.48kJ/mol。文章推导的该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及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理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淀粉 反相乳液 动力学 接枝共聚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丙酮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广梅 郑典模 +3 位作者 彭海龙 朱升干 屈海宁 陈优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98-400,共3页
探索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丙酮含量。其方法为:采用岛津LC-1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hi madzu VP-ODS(150 mm×4.6 mm,4.6μm)色谱柱,以甲醇(100%)作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C。结果为乙酰... 探索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丙酮含量。其方法为:采用岛津LC-1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hi madzu VP-ODS(150 mm×4.6 mm,4.6μm)色谱柱,以甲醇(100%)作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C。结果为乙酰丙酮进样量在15.62~156.2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乙酰丙酮平均回收率(n=6)为100.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乙酰丙酮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酰丙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稻壳制备含结晶水偏硅酸钠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典模 陈优霞 +1 位作者 熊智瑛 姜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9-52,共4页
以稻壳为原料,经过预处理、燃烧回收热能、溶出反应、生成反应、结晶等工艺过程,可制得符合HG/T 2568—2008工业偏硅酸钠的五水及九水偏硅酸钠。考察了稻壳的燃烧温度、氢氧化钠用量、溶出反应时间、反应起始温度、结晶降温方式、晶种... 以稻壳为原料,经过预处理、燃烧回收热能、溶出反应、生成反应、结晶等工艺过程,可制得符合HG/T 2568—2008工业偏硅酸钠的五水及九水偏硅酸钠。考察了稻壳的燃烧温度、氢氧化钠用量、溶出反应时间、反应起始温度、结晶降温方式、晶种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稻壳燃烧温度为600℃,稻壳灰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间为4 h,程序降温时间为7 h,晶种加入质量分数为1%,表面活性剂加入质量分数为0.1%~0.3%。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五水偏硅酸钠总碱量(氧化钠质量分数)为28.4%,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8.8%,白度为74.1%,熔点为72℃;九水偏硅酸钠总碱量为21.4%,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0.5%,白度为96.4%,熔点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五水偏硅酸钠 九水偏硅酸钠
下载PDF
老化工艺对二氧化硅开口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典模 许婷 +2 位作者 陈优霞 兰倩倩 温爱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48-2253,共6页
文章探索老化工艺对二氧化硅开口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老化体系浓度0.15 mol/L、老化p H值7.5、老化温度60℃、老化时间1.5 h条件下,获得的开口剂样品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收值为1.669 m L/g、表观密度为0.266 g/m L,分散... 文章探索老化工艺对二氧化硅开口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老化体系浓度0.15 mol/L、老化p H值7.5、老化温度60℃、老化时间1.5 h条件下,获得的开口剂样品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收值为1.669 m L/g、表观密度为0.266 g/m L,分散性好。通过红外光谱、XRD、SEM、激光粒度仪等表征证明样品为非晶态无定型二氧化硅,D50约15.45μm,结构疏松,符合二氧化硅开口剂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开口剂 老化工艺 表观密度 D50
下载PDF
阻燃剂硼酸锌(2375)的固相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兴儒 陈优霞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18,共6页
为探索一种新的硼酸锌合成路线,针对青海省丰富的硼资源和锌资源,进行了以硼酸、七水硫酸锌和硼砂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固相合成硼酸锌的实验。考察了配料比、微波辐射强度、微波辐射时间等对产品硼酸锌硼锌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硼酸与... 为探索一种新的硼酸锌合成路线,针对青海省丰富的硼资源和锌资源,进行了以硼酸、七水硫酸锌和硼砂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固相合成硼酸锌的实验。考察了配料比、微波辐射强度、微波辐射时间等对产品硼酸锌硼锌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硼酸与七水硫酸锌的摩尔比为1.0、硼砂与七水硫酸锌的质量比为1.27、微波辐射时间为8 min、微波辐射强度为中低火时合成的硼酸锌为2375型。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不加聚乙二醇与加聚乙二醇的两种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硼酸锌产品呈不规则的片状,加了聚乙二醇的产品平均粒径小于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硼酸锌 微波辐射 固相合成
下载PDF
原料药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要点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优霞 《化工管理》 2019年第2期88-89,共2页
对原料药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从总体布局、厂房设计、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噪声控制、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防护设计,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 原料药厂 职业病 防护设计 设计
下载PDF
氢化钠的安全设施设计
9
作者 陈优霞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5期160-160,167,共2页
氢化钠是一种离子型氢化物,因其遇湿易燃性而易发生安全事故。本文介绍了氢化钠理化性质,从工艺系统、建筑、电气、自控、消防、通风等方面,对氢化钠进行了针对性的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议。
关键词 氢化钠 易燃 安全设施 设计
下载PDF
液体氰化钠的安全设施设计探讨
10
作者 陈优霞 周虹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氰化钠性质及危险性,从液体氰化钠罐区、液体氰化钠的生产使用、消防、防雷、防静电、三废处置及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议。
关键词 氰化钠 安全设施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