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分析
1
作者 胡依依 陈伯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9期0172-0175,共4页
在当前大数据的浪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挑战。文章旨在剖析这一转型过程中所涌现的关键趋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首先,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的HRM实践进行梳理,识别出三个主要的变化轨迹:组织结构由层级... 在当前大数据的浪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挑战。文章旨在剖析这一转型过程中所涌现的关键趋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首先,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的HRM实践进行梳理,识别出三个主要的变化轨迹:组织结构由层级化向扁平化发展,信息处理趋向系统化与有序化,以及业务流程运转变得更加高效。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建议了一系列具体的变革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将助力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效能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 变革策略
下载PDF
滦河不同季节悬浮颗粒物特征差异及原因解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栋 陈伯俭 金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0,共5页
为明确不同季节河流悬浮颗粒物的特征差异,2018年7月(雨季)及12月(旱季)采集滦河上覆水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通过试验探究了滦河悬浮颗粒物在不同季节水环境及水动力背景条件下的特征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滦河旱季较雨季水质... 为明确不同季节河流悬浮颗粒物的特征差异,2018年7月(雨季)及12月(旱季)采集滦河上覆水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通过试验探究了滦河悬浮颗粒物在不同季节水环境及水动力背景条件下的特征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滦河旱季较雨季水质差,流速低,旱季悬浮颗粒物微观形貌较雨季复杂,表面覆盖有更多的有机裹层,但均呈现出内部无机矿物颗粒的特征,滦河旱季悬浮颗粒物较雨季更易发生悬浮。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能够引发悬浮颗粒物的复杂响应,造成其微观形貌及运动特征的变化,与此同时,滦河以河道采砂为主的人类活动方式对悬浮颗粒物的特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 悬浮颗粒物 微观形貌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河流沉积物与悬浮颗粒物的重金属来源及风险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栋 张伯镇 +1 位作者 陈伯俭 金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4,共5页
为明确河流沉积物与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来源与风险的差异,2018年12月采集海河流域缓流河流子牙河与快速流河流滦河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采用ICP-MS及ICP-OES分析其重金属(Cr、Ni、Cu、Zn、As、Cd、Pb)含量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比两条... 为明确河流沉积物与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来源与风险的差异,2018年12月采集海河流域缓流河流子牙河与快速流河流滦河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采用ICP-MS及ICP-OES分析其重金属(Cr、Ni、Cu、Zn、As、Cd、Pb)含量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比两条河流沉积物与悬浮颗粒物的来源与风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子牙河与滦河悬浮颗粒物重金属平均质量浓度均高于沉积物;同一条河流的悬浮颗粒物与沉积物的重金属来源具有细微差别;两条河流的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毒性与风险均较沉积物的风险高;子牙河中的悬浮颗粒物与沉积物风险程度差异较滦河高。悬浮颗粒物作为重金属在缓流河流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不容忽视,采用悬浮颗粒物进行重金属的来源识别和风险评估可为缓流河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提供更准确、更有意义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悬浮颗粒物 重金属 风险
下载PDF
水解酸化脱毒预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家兴 陈伯俭 +1 位作者 王海松 王文举 《云南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7-8,共2页
阐述了造纸、印染、制药、制革和石化等工业废水的来源及特性。介绍了水解酸化工艺在工业废水的应用,并分析了水解酸化菌起到的作用。又为其他难处理有毒有机废水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水解酸化 脱毒 预处理 工业废水
下载PDF
河流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翟亮 金鑫 +1 位作者 陈伯俭 张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4,共5页
为明确河流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特征的影响,选择海河流域的牛尾河与滦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微观形貌观测明确了不同河流悬浮颗粒物的结构特征,并采用模拟风化实验进一步探究了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 为明确河流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特征的影响,选择海河流域的牛尾河与滦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微观形貌观测明确了不同河流悬浮颗粒物的结构特征,并采用模拟风化实验进一步探究了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异对悬浮颗粒物表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尾河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差,有机裹层完全包裹在悬浮颗粒物外,表观特征复杂;滦河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好,外部仅有少量有机裹层包裹,裸露内部无机矿物,表观特征简单。风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较差的水环境条件能够造成牛尾河与滦河自生悬浮颗粒物有机裹层的负载量多,而较好的水环境条件造成有机裹层负载量少。牛尾河天然悬浮颗粒物在较好水质条件下,随着转速的增高其有机裹层负载量逐渐降低,当转速达到1000 r/min时,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LOI)降低至0.12%。水环境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共同塑造了悬浮颗粒物的表观特征,较差的水环境条件更易于悬浮颗粒物表面有机裹层的附着,而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则不利于悬浮颗粒物表面有机裹层的附着。河流悬浮颗粒物的表观特征受到河流水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双重调控,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深入认识河流悬浮颗粒物的表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条件 水动力条件 悬浮颗粒物 表观特征 有机裹层
下载PDF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碳减排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阳悦 赵政通 陈伯俭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7期227-228,共2页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使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方法,因为其具有高效的能量回收和低污染的特点逐渐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以吉林省某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以后污泥处理规模为200t/d的厌氧消化项目为例,基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CM-072-V01对碳减...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使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方法,因为其具有高效的能量回收和低污染的特点逐渐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以吉林省某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以后污泥处理规模为200t/d的厌氧消化项目为例,基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CM-072-V01对碳减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9414tCO2e。本文对于类似项目的计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污泥厌氧消化 方法学
下载PDF
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南水北调-水库掺混源水 被引量:2
7
作者 时真男 陈伯俭 +4 位作者 唐锋兵 李艳平 碗莹 成瑞雪 李思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41,共6页
针对邯郸市双水源供水体系,开展了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南水北调-本地水库掺混源水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的PAC、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分别为5~15、0.1~1.0mg/L,慢速反应搅拌速度以60~100 r/min为宜;采用Box-Behnken法对单因素... 针对邯郸市双水源供水体系,开展了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南水北调-本地水库掺混源水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的PAC、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分别为5~15、0.1~1.0mg/L,慢速反应搅拌速度以60~100 r/min为宜;采用Box-Behnken法对单因素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响应值为叶绿素a和浊度去除率与PAC、次氯酸钠投加量及慢速反应搅拌速度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如下:PAC投加量为11.85 mg/L、次氯酸钠投加量为0.88 mg/L、慢速反应搅拌速度为67 r/min,此时对叶绿素a和浊度去除率的预测值分别为93.27%、90.79%,与实测值93.26%、90.85%高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混凝 南水北调源水 响应面分析 叶绿素A 浊度
原文传递
负载高锰酸钾活性炭强化混凝除藻效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思敏 碗莹 +2 位作者 唐锋兵 陈伯俭 成瑞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7-71,76,共6页
针对南水北调邯郸段原水水质夏季藻类增多的现象,通过烧杯试验对比研究了单独使用混凝剂、活性炭吸附和负载高锰酸钾活性炭吸附对叶绿素a、浊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负载高锰酸钾活性炭对原水中污染指标去除率高于单独使用混凝... 针对南水北调邯郸段原水水质夏季藻类增多的现象,通过烧杯试验对比研究了单独使用混凝剂、活性炭吸附和负载高锰酸钾活性炭吸附对叶绿素a、浊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负载高锰酸钾活性炭对原水中污染指标去除率高于单独使用混凝剂和活性炭吸附,当负载0.4 g/L高锰酸钾的活性炭投加量为15 mg/L时综合去除效果最优,此时对原水中叶绿素a、浊度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92%和61%。活性炭负载高锰酸钾后可使其碘值及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从而起到强化混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南水北调 负载高锰酸钾活性炭 除藻
原文传递
MBR厌氧氨氧化的快速启动及膜污染行为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朝朝 赵丹 +5 位作者 闫立娜 冀颖 陈伯俭 高鹏 张欢 李思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13,共7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运行167 d以后,进水NH4^+-N和NO2^--N浓度分别由100、132 mg/L逐步提高至150、198 mg/L,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对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1%和81.98%,...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运行167 d以后,进水NH4^+-N和NO2^--N浓度分别由100、132 mg/L逐步提高至150、198 mg/L,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对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1%和81.98%,总氮去除负荷和容积负荷分别达到0.31、0.41 kg/(m^3·d);△NO2^--N/△NH4^+-N和△NO3^--N/△NH4^+-N均稳定在理论值1.32和0.26左右,符合厌氧氨氧化化学反应计量学规律。在21 L/(m^2·h)的恒通量运行条件下提高进水氮负荷,膜污染速率由32.3 Pa/h上升到61.7 Pa/h,SMP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分别由44.2、22.5mg/L增至54.3、27.0mg/L,EPS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分别由1.0、1.2mg/g增至1.8、3.8 mg/g,SMP和EPS中多糖、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多,使膜污染速率变快,膜污染加重.对膜表面污染物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膜污染的主要物质构成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 快速启动 膜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