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以物性为中心的范式转型 |
陈佑松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2
|
颠覆的叙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与小说比较 |
陈佑松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8
|
|
3
|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
陈佑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4
|
Discovery与《发现》——一个境外节目本土化的案例分析 |
陈佑松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5
|
《馒头血案》的传媒美学分析 |
陈佑松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6
|
后现代语境中的奥斯卡:《鸟人》的互文与解构 |
陈佑松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7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陈佑松
李凯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主体性建构的曲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困境 |
陈佑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兼评白浩《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 |
陈佑松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论语心得》是什么 |
陈佑松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1
|
体系与冲突——1854年修约交涉再审视 |
陈佑松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比较文学之民族国家视阈研究的深耕与拓展——评侯洪《诗学生成比较研究:以中法近现代诗学为视角》 |
陈佑松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2 |
0 |
|
13
|
形式论与文化:赵毅衡访谈 |
赵毅衡
陈佑松
谭光辉
段从学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4
|
新闻意识与艺术感觉——试谈广电新闻教学的特点 |
彭立
陈佑松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试析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余琳娜
陈佑松
林东波
|
《北方音乐》
|
2015 |
0 |
|
16
|
无论 |
陈佑松
|
《歌海》
|
1998 |
0 |
|
17
|
黑夜诗人的变化与坚持--翟永明访谈录 |
翟永明
谭光辉
陈佑松
段从学
刘永丽
税雪
余玲
唐梦曦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3 |
6
|
|
18
|
激进的序幕——康有为孔子观浅析 |
李涯
陈佑松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9
|
留恋 |
陈佑松
林东波
|
《北方音乐》
|
2015 |
0 |
|
20
|
媒介考古学视阈下的电影本体研究 |
陈佑松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