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与规划对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1
作者 萧敬豪 吴婕 +2 位作者 费凡 陈俊仲 陈惠斐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模型,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2010—2020年间佛山市南海区生态空间演变中,政府力是城市生态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2)生态用地租金普遍较低,市场力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尚不充分,仅通过土地租金推动生态空间实施难度较大。最后提出规划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成本的生态空间网络;二是建立以降低其他用途与生态用途的租差为导向的保护与修复配套政策,引导低效建设用地通过生态修复、拆旧复绿向生态空间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差 城市生态空间 演变动力 规划对策
下载PDF
广州生态廊道生态价值实现的规划策略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婕 萧敬豪 +2 位作者 李晓晖 肖希 陈俊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3,共7页
城市生态廊道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城市生态产品供应的重要抓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生态廊道面临强大的城市蔓延压力,需要寻找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尤其是对于城市近郊与环中心城地区的生态... 城市生态廊道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城市生态产品供应的重要抓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生态廊道面临强大的城市蔓延压力,需要寻找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尤其是对于城市近郊与环中心城地区的生态廊道,由于其相对远离城市密集建设地区,自然资源往往较为丰富,成为市民游憩的重要空间,在城市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也具有更为复杂的空间发展诉求。文章以广州生态廊道规划与实施历程为基础,以“三生”空间融合发展为目标,从生态强基、服务提质、产业创值3个维度探索生态廊道生态价值实现的规划策略,并将这三大策略应用在广州环中心城地区的生态廊道—“翠环”的规划实践中,同时提出生态廊道生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政策路径,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生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 翠环
下载PDF
人工智能(AI)在建筑物构件损坏辨识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陈宗珷 许筠曼 +2 位作者 许舜翔 张家铭 陈俊仲 《福建建筑》 2023年第8期86-92,共7页
建筑物施工开挖常造成邻房损害事件发生。因此,须办理现况鉴定、损邻鉴定,以厘清建筑物是否为施工开挖造成损坏或是其他原因,如耐久性损坏及震损。常见之损坏,如混凝土剥落,造成钢筋外露、渗漏水、白华壁癌、裂缝等。为此,研究目标为利... 建筑物施工开挖常造成邻房损害事件发生。因此,须办理现况鉴定、损邻鉴定,以厘清建筑物是否为施工开挖造成损坏或是其他原因,如耐久性损坏及震损。常见之损坏,如混凝土剥落,造成钢筋外露、渗漏水、白华壁癌、裂缝等。为此,研究目标为利用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模型,分别为对象侦测(YOLO-v5)与实例分割(Mask R-CNN)两种影像辨识模型,并以辨识常见之建筑物耐久性损坏,辅助现况鉴定人辨识并评估建物损坏程度。除了分析介绍模型训练的原理与方法,以及用来判断训练结果的指标意义外,亦说明本研究模型选择的依据与训练策略。研究将以桃园市某小学之走廊作为实际案例,并以固定拍摄手法,以取得图像映像场域之相对位置。检测区域纪录完成后,再将拍摄的影像分别输入于训练好的YOLO-v5作对象侦测,以及Mask R-CNN作影像分割,成功研发了深度学习模型。目前,人工智能于建物损坏识别已能够在特定检测目标达约八成之检测精度。具有侦测框之YOLOv5模型可应用于辨识壁癌渗水之耐久性损坏类型,而具屏蔽之Mask R-CNN模型可应用于辨识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损坏 人工智能 钢筋外露 壁癌 渗水 裂缝
下载PDF
菜油挥发物-DNA加成物的初探
4
作者 瞿永华 吴一迁 +1 位作者 吴钧 陈俊仲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7-27,共1页
本文以正丁醇强化<sup>52</sup>P-后标记法探讨了低温收集的菜油油烟凝聚物与DNA反应所形成的加成物。实验结果发现该凝聚物,在没有S<sub>9</sub>活化系统的条件下,能与小牛胸腺DNA反应形成加成物,在薄板上呈现... 本文以正丁醇强化<sup>52</sup>P-后标记法探讨了低温收集的菜油油烟凝聚物与DNA反应所形成的加成物。实验结果发现该凝聚物,在没有S<sub>9</sub>活化系统的条件下,能与小牛胸腺DNA反应形成加成物,在薄板上呈现x<sub>1</sub>,x<sub>2</sub>,x<sub>3</sub>三个点。未经加热的菜油中也存在着某种物质可直接与DNA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成物 小牛胸腺 凝聚物 标记法 代谢活化 自显影
下载PDF
海洋综合保障基地规划经验借鉴与路径研究--以广州为例
5
作者 朱寿佳 代欣召 陈俊仲 《建设科技》 2022年第14期90-93,共4页
当下海洋经济发展以船舶制造、海工装备、文化旅游等为主,港口岸线资源急缺,伴随着海洋港口码头的复合化功能需求的逐年提高,对海洋管理科研港口码头整合有益于提高海岸线绩效。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海洋综合保障基地的现实意义和广州承... 当下海洋经济发展以船舶制造、海工装备、文化旅游等为主,港口岸线资源急缺,伴随着海洋港口码头的复合化功能需求的逐年提高,对海洋管理科研港口码头整合有益于提高海岸线绩效。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海洋综合保障基地的现实意义和广州承担南部海洋经济圈在海洋国际交流、宣传展示等重要领域的可行性。总结海洋综合保障基地建设新趋势,阐述广州海洋综合保障基地的核心功能和重点任务,提出港口码头与管理服务区联动发展,海洋产业专业化展示交流,人性化不间断科普体验,海洋管理服务与产学研一体化,强化基地创新创意与文化展示等建议,提升海洋综合保障基地功能复合性,为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综合保障基地 港口码头 功能复合 广州 南部海洋经济圈
下载PDF
用^(32)P-后标记法对菜油挥发物与DNA形成的加成物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一过 瞿永华 +1 位作者 吴钧 陈俊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55-257,共3页
本文比较了以^(32)P-后标记方法中的一般强化法和正丁醇强化法,检测低温收集的菜油油烟凝聚物与DNA反应所形成的加成物。实验结果显示了该凝聚物,在没有S_9活化系统的条件下,以正丁醇强化法能检测到与小牛胸腺DNA反应所形成的加成物,在... 本文比较了以^(32)P-后标记方法中的一般强化法和正丁醇强化法,检测低温收集的菜油油烟凝聚物与DNA反应所形成的加成物。实验结果显示了该凝聚物,在没有S_9活化系统的条件下,以正丁醇强化法能检测到与小牛胸腺DNA反应所形成的加成物,在薄板上呈现多个点。而未经加热的菜油以及溶剂对照中没有发现相应的点。表明在菜油油烟凝聚物中,存在着不少代谢活化的亲电子物。它能与DNA反应并形成加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 挥放物 油烟 DNA 肿瘤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态系统视角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俊仲 《区域治理》 2021年第12期0269-0270,0280,共3页
近十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对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讨论逐渐增加。本文将探讨基于城市生态系统视角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论方法,界定理解城市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系统的理论工具。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 近十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对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讨论逐渐增加。本文将探讨基于城市生态系统视角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论方法,界定理解城市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系统的理论工具。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概述,了解如何解码城市生态系统信息。最后将回顾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理论,探讨在城市生态系统的视角下,基于景观承受力的城市景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基础设施 复杂城市理论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探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陈俊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71-0074,共4页
评价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眩晕患者展开调查,筛选出符合标准的7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 评价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眩晕患者展开调查,筛选出符合标准的7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状态(GQOLI-74)以及眩晕(VAS评分)、头晕症状(DHI)改善情况。结果 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各方面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以对照组结果为参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四项GQOLI-74评分显著更高,其眩晕和头晕症状评分显著更低,统计结果P<0.05。结论 临床针对神经内科眩晕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消除和缓解眩晕、头晕症状,良好改善其睡眠状态,还能大大提升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神经内科 眩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