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清湾水鸟群落变化及对滩涂围垦的响应 被引量:5
1
作者 熊李虎 陈俐骁 黄世昌 《浙江水利科技》 2019年第5期5-10,共6页
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在乐清湾区域记录到水鸟6目11科41属87种。与1997-2003年比,区域记录到的水鸟种类数增加,但是单位面积物种数变化不明显,而单位面积个体数量大幅度下降;水鸟群落目、科、种数量和具体种类的组成以及单个物种相对数... 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在乐清湾区域记录到水鸟6目11科41属87种。与1997-2003年比,区域记录到的水鸟种类数增加,但是单位面积物种数变化不明显,而单位面积个体数量大幅度下降;水鸟群落目、科、种数量和具体种类的组成以及单个物种相对数量级水平也发生了变化;水鸟的居留型组成和生态型组成变化不明显;香农维纳指数和皮诺均匀度指数明显增加,水鸟群落中鸟类种类更加多样,数量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布更加均匀。这些结果表明,乐清湾鸟类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滩涂围垦等增加了乐清湾鸟类栖息地多样性进而增加水鸟种类数和多样性,同时也减少区域水鸟个体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围垦 水鸟群落 乐清湾 围填海的生态影响
下载PDF
北部湾北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Ⅶ:基于Ecopath模型的营养结构构建和关键种筛选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龙启 林元烧 +2 位作者 陈俐骁 曹文清 郑连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2,共12页
本研究根据2006—2007 年在北部湾北部(107?51′04″~109o56′07″E; 19?44′12″~21?27′46″N)我国领海一侧海域进行的4 个季度的生物调查数据, 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模型构建起北部湾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 并对该海域生态系统... 本研究根据2006—2007 年在北部湾北部(107?51′04″~109o56′07″E; 19?44′12″~21?27′46″N)我国领海一侧海域进行的4 个季度的生物调查数据, 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模型构建起北部湾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 并对该海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进行了探索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北部生态系统的有效营养级范围在1.00~4.03 之间, 其中营养级最高的是软骨鱼类。以碎屑、浮游植物及细菌为起点, 整个生态系统包括三条食物链。各功能组之间的混合营养效应值范围在–1.09 到0.54 之间, 其中61.60%的功能组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 反映出北部湾北部生态系统中生物类群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竞争关系, 除碎屑外各功能组自身内部存在捕食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压力。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中的关键物种是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 并且其也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 鱼类中的关键种为二长棘鲷(Paerargyrops edita),其关键度指数排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第4 位; 另外浮游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也具有很高的关键度, 其关键度排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第三位。本研究对该海域关键种的筛选对北部湾北部海域的营养动力学研究和渔业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北部 ECOPATH模型 食物网结构 混合营养效应 关键种
下载PDF
玉环市漩门三期围垦工程对围区内生态系统及鸟类群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俐骁 熊李虎 黄世昌 《浙江水利科技》 2019年第5期11-17,共7页
围垦工程截断滩涂区域与海域水体的生态关联,引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急剧变化。漩门三期围垦工程于2006年开工、2010年合龙,圈围滩涂面积45.3 km^2,基于工程前和工程后围区内水体盐度、营养盐、生态调查数据和围区鸟类群落调... 围垦工程截断滩涂区域与海域水体的生态关联,引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急剧变化。漩门三期围垦工程于2006年开工、2010年合龙,圈围滩涂面积45.3 km^2,基于工程前和工程后围区内水体盐度、营养盐、生态调查数据和围区鸟类群落调查,分析漩门三期围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评估围垦工程对围区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围区建成之后,围区水体和滩涂不再受潮汐作用影响,围区水体呈现淡化,盐度在1.2‰~1.8‰;围区内原有的海洋生物均转变成适应淡水的物种,围区水体生态系统已形成新的淡水生态系统;从鸟类的调查结果看,工程后的围区记录到的水鸟多于历史记录,区域鸟类种类和数量集中分布在围区,究其原因可能是围涂区域由原来的潮间带湿地和海洋水体变成了养殖鱼塘、裸露高滩和静止水面,增加了鸟类栖息地类型,在现阶段增加了区域栖息的水鸟种类。后续围区开发和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转变,以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修复目标,以最大化围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涂工程 生态系统 鸟类 围填海生态影响
下载PDF
海底隧道出口段桥梁抗风浪试验研究
4
作者 董伟良 陈俐骁 +3 位作者 邵杰 黄世昌 修海峰 吴华安 《铁道标准设计》 2024年第12期84-90,共7页
为减小风浪对西店湾海底隧道出口段桥梁影响,提升隧道整体安全性。通过制作缩尺模型,形成“防护-桥梁-海堤”组合结构,并以此开展桥梁断面波浪水槽试验,对比受力和越浪差异,研究防护结构对提升桥梁抗风浪能力的保护作用及防护结构自身... 为减小风浪对西店湾海底隧道出口段桥梁影响,提升隧道整体安全性。通过制作缩尺模型,形成“防护-桥梁-海堤”组合结构,并以此开展桥梁断面波浪水槽试验,对比受力和越浪差异,研究防护结构对提升桥梁抗风浪能力的保护作用及防护结构自身受力特性,根据防护结构波浪水平力和浮托力随潮位变化规律提出波浪力经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桥梁完全淹没后,最大压强随潮位增加而增大,但压强横向分布越加不均匀;在风浪较小海域,桥梁所受静水浮力和总垂向力基本随潮位增加而增大,而波浪浮托力随潮位的增加先增后减;防护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波浪作用,潮位较低时波浪力减小80%,潮位越高消浪效果越差,但高潮位仍然能减小85%越浪量,从而降低隧道排水压力;防护结构实体底板能够反射波能,减弱防护结构消浪效果;防护结构底板受到较大的波浪砰击作用,砰击压强达到缓变压强的3~4倍,设计时需提高底板局部结构强度;提出的波浪力经验公式能较准确地估算防护结构波浪的水平力和浮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出口段 桥梁 防护结构 波浪力 越浪 水槽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