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R敏感突变ⅠA期浸润性肺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预后分析
1
作者 陈俞坊 王康 +2 位作者 吴文昊 张厚丽 周向东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分析ⅠA期浸润性肺腺癌切除术后EGFR敏感突变辅助性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82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肿瘤复发、转移前行EGFR⁃TKIs治疗,... 目的分析ⅠA期浸润性肺腺癌切除术后EGFR敏感突变辅助性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82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肿瘤复发、转移前行EGFR⁃TKIs治疗,允许术后化疗。对照组复发前未行EGFR⁃TKIs治疗或仅接受化疗。分析临床特征、术后治疗方案、疗效、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2.43个月(8.57~56.39),对照组为22.16个月(7.14~51.00)。观察组复发3例(8.8%)、对照组复发10例(29.4%)。2年与3年DFS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vs.71%、89%vs.71%。观察组中位DFS未达到,对照组中位DFS为44.50个月(95%CI 24.51~64.49,P=0.014),HR=0.22(95%CI 0.06~0.81,P=0.023),术后EGFR⁃TKIs治疗复发风险降低78.0%。44.1%的患者出现靶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肝功能异常,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EGFR敏感突变ⅠA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术后辅以EGFR⁃TKIs治疗能延长DFS,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A期 浸润性肺腺癌 肺小结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酷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原文传递
凝血功能异常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文昊 王康 +3 位作者 朱端 张厚丽 陈俞坊 周向东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重症化的预测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4月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356例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其与COVID-19重症化、...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重症化的预测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4月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356例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其与COVID-19重症化、预后的关联。结果356例患者入院时,普通型200例,重型118例,危重38型例。出院时,普通型190例,重型107例,危重型59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越长、D二聚体越高(D-dimer,DD)D-二聚体越高(D-dimer,D-dimer)、血小板计数越低,诊断为重型和危重型的概率越高(P<0.05)。年龄显著影响重症化(P<0.05,OR=1.054),年龄每增加1,重症化概率提升0.054倍。PT能显著影响重症化(P<0.05,OR=1.245),PT每提升1,重症化概率提升0.245倍。结论高龄、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PT延长、D二聚体升高,是COVID-19患者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和预测、预后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采用双能CT构建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及碘图定量参数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张厚丽 罗虎 +3 位作者 王康 陈俞坊 衣杏林 周向东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联合临床特征、双能量CT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碘图定量参数对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双能量CT(DECT)检查≤3 cm的肺结节844例为对象,... 目的联合临床特征、双能量CT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碘图定量参数对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双能量CT(DECT)检查≤3 cm的肺结节844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81例,恶性组673例,采用SPSS 23.0分析获取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组间关系;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844例有872个符合条件的肺结节,良性组182个肺结节、恶性组690个结节,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1.05 mg/ml(AUC=0.632,灵敏度=77.4%、特异度=45.1%)、碘比值≥13.9%(AUC=0.604,灵敏度=89.9%、特异度=29.1%)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CIST直径、碘浓度、密度、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被纳入预测模型,ROC曲线提示AUC=0.808(Cut-off值=0.49,灵敏度=81.4%、特异度=67.6%),去除碘图定量参数后重新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AUC=0.802,P=0.000,Cut-off值=0.481,灵敏度=79.4%、特异度=68.7%)。结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素,碘浓度≥1.05 mg/ml、碘比值≥13.9%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诊断意义,碘浓度在整体模型中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双能量CT 良恶性鉴别 预测模型 碘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