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何截屏:从屏幕摄影到媒介化生活 被引量:21
1
作者 宋美杰 陈元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23-132,171,共11页
技术从被需要、被设计、被使用到成为一种战术工具的过程,成为日常生活媒介化的一个微观缩影。从"拍摄屏幕"到"用屏幕拍摄"的技术演变过程,展现了截屏"可复制""可存储""分享性"和&qu... 技术从被需要、被设计、被使用到成为一种战术工具的过程,成为日常生活媒介化的一个微观缩影。从"拍摄屏幕"到"用屏幕拍摄"的技术演变过程,展现了截屏"可复制""可存储""分享性"和"瞬发性"的可供性。当下应用程序、图像编辑技术与媒介平台在相互交织、嵌套的过程中,又创造出了超越截屏设计者所预期的应用方式。截屏为物的行为不仅催生了文字图像化、集屏审美、权限转移、语境崩塌等现象产生,还成为管理与被管理者、平台与用户间围绕屏幕进行权力对抗的重要战术工具。对截屏的媒介考古有助于发现来自于其实体前身的物质性隐喻,对个体的多媒材组织策略的观察兼顾到使用者的能动性,二者结合成为数字技术物研究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屏 可供性 物质性 媒介考古 媒介实践
下载PDF
逝者犹可追:基于数字痕迹的生死沟通与情感联结
2
作者 宋美杰 陈元朔 《国际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16,共16页
死亡让肉体消亡,而媒介却保留了用户的行为痕迹,引发了逝者在场与生存媒介等新议题。本研究通过对15位丧亲者的深度访谈,对比分析了数码物与实体物对于记忆存储、情感唤起的影响,并探讨媒介连接逝者、沟通生死的“数字巫觋”意义。研究... 死亡让肉体消亡,而媒介却保留了用户的行为痕迹,引发了逝者在场与生存媒介等新议题。本研究通过对15位丧亲者的深度访谈,对比分析了数码物与实体物对于记忆存储、情感唤起的影响,并探讨媒介连接逝者、沟通生死的“数字巫觋”意义。研究发现,数字痕迹具有遍在性、流动性、链接性,当其与平台逻辑、算法技术相结合,能够塑造“静态辉光”与“闯入式”的死亡文化,丧亲者将不可避免地偶遇逝者信息、触发回忆。数字痕迹还呈现出“脆弱”与“不朽”的矛盾性,当其脱离原生设备、被转移或存储至云端时,记忆的本真性也随之消失。在数字时代,是否保留逝者的数字痕迹成为关乎数字生命与情感联结的重要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痕迹 在场 生死沟通 数字永生 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