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棉花品种的品比试验
1
作者 韩光明 蓝家样 +4 位作者 陈全求 张胜昔 李国荣 李应丽 房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新疆内陆地区种植的优质棉花品种,本研究对课题组自育的5个棉花品种(EZ12、X118、P6、P5和G112)及对照品种新陆中49进行了品比试验,旨在通过分析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表现,为后续棉花品种的推... 为了筛选出适合新疆内陆地区种植的优质棉花品种,本研究对课题组自育的5个棉花品种(EZ12、X118、P6、P5和G112)及对照品种新陆中49进行了品比试验,旨在通过分析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表现,为后续棉花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EZ12和P62个品种表现突出,其中EZ12的铃重为6.2 g,籽指为11.8 g,大样衣分42.64%,小样衣分44.59%,亩产籽棉和皮棉分别达到461.7 kg和195.8 kg,均在参试品种中排名第一;纤维品质均在“双31”以上,其中纤维长度达32.2 mm,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早熟且适合机械化采收。P6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仅次于EZ12,亩产籽棉和皮棉分别为458.1 kg和191.0 kg,排名第二,纤维品质也在“双30”以上。由此可知,EZ12和P62个品种在早熟性、产量和纤维质量等方面表现优异,适合作为新疆内陆地区的优质棉花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产量 纤维品质 早熟性 新疆
下载PDF
EST分子标记在基因组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2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植物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作为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介绍了几种主要EST标记(EST-SSR,EST-PCR,EST-SNP,EST-AFLP,EST-RFLP)在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EST标记的应用前... 植物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作为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介绍了几种主要EST标记(EST-SSR,EST-PCR,EST-SNP,EST-AFLP,EST-RFLP)在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EST标记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 分子标记 比较基因组学 系统发育学 基因功能
下载PDF
EST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1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9期72-77,共6页
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作为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多种植物物种中开展起来,EST资源库的不断扩充为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EST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概括介绍了几种主要EST标记(EST-SSR,EST-PCR,EST-SNP,EST-AFL... 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计划作为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多种植物物种中开展起来,EST资源库的不断扩充为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EST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概括介绍了几种主要EST标记(EST-SSR,EST-PCR,EST-SNP,EST-AFLP,EST-RFLP)的开发策略,同时也提出了EST标记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 分子标记 开发
下载PDF
核不育系杂交棉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1 位作者 韩光明 张志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173-6177,共5页
以3个核不育陆地棉为母本,3个常规品系为父本,对亲本和配制的杂交一代不同时期的抗氧化酶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棉花测定发育阶段,不论是亲本还是杂交种,CAT和SOD酶活性均在7月21日左右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POD酶活性持续上升... 以3个核不育陆地棉为母本,3个常规品系为父本,对亲本和配制的杂交一代不同时期的抗氧化酶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棉花测定发育阶段,不论是亲本还是杂交种,CAT和SOD酶活性均在7月21日左右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POD酶活性持续上升。在3个核不育系母本中,在各个时期HN10的CAT、SOD和POD的酶活性最高,其次是RA1,最后是GA18。在核不育系的抗氧化酶的杂种优势上。大部分组合的抗氧化酶酶活性介于双亲之间,同时在CAT和POD酶活性上,部分组合在4个时期存在中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育系 杂交棉 发育时期 抗氧化酶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杂交棉EK288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49-4552,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EK288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EK288子棉产量的作用大小为密度>钾肥>氮肥,在-1.682≤x≤1.682水平内,即密...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EK288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EK288子棉产量的作用大小为密度>钾肥>氮肥,在-1.682≤x≤1.682水平内,即密度37 500株/hm2,纯N为450 kg/hm2,K2O为298.5kg/hm2,可达最高产量,得出最高产量y=3 087.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高效栽培 密度 氮肥和钾肥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的现状与育种建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3 位作者 韩光明 黄云 董建辉 郑祖云 《棉花科学》 2016年第5期9-13,共5页
通过对近几年长江流域各省植棉状况和审定的棉花品种现状调研分析,表明近几年长江流域各省棉花面积呈下降趋势,种植品种以杂交棉为主,但也开始向早熟、省工等育种方向努力。提出了长江流域要坚持杂交棉新品种的选育,同时要开展适应轻简... 通过对近几年长江流域各省植棉状况和审定的棉花品种现状调研分析,表明近几年长江流域各省棉花面积呈下降趋势,种植品种以杂交棉为主,但也开始向早熟、省工等育种方向努力。提出了长江流域要坚持杂交棉新品种的选育,同时要开展适应轻简化生产、早熟、抗逆和特色棉花品种选育的建议,为长江流域的棉花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棉花 品种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2 位作者 韩光明 黄云 董建辉 《棉花科学》 2017年第4期2-6,共5页
为了加快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发展。本文对长江流域机采棉的品种、配套的栽培方式和机采棉设备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从"机采棉品种的选育、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适合于长江流域的机采设备... 为了加快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发展。本文对长江流域机采棉的品种、配套的栽培方式和机采棉设备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从"机采棉品种的选育、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适合于长江流域的机采设备的研发和种植规模"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机采棉 现状 发展建议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品种研究进展及其建议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4 位作者 黎可功 韩光明 黄云 张胜昔 李国荣 《棉花科学》 2019年第5期8-13,共6页
通过育种工作的不断努力,近三年来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计审定早熟棉品种21个。对长江流域棉区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审定早熟棉品种较多,同时对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产量、纤维... 通过育种工作的不断努力,近三年来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计审定早熟棉品种21个。对长江流域棉区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审定早熟棉品种较多,同时对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要坚持早熟棉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加强高品质和适合机械化的早熟棉品种的选育,同时要开展适合于早熟棉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建议,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早熟棉 品种 研究进展 建议
下载PDF
棉花杂种F_2代利用及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65-67,70,共4页
大量的研究和生产上的实践均已证明,一些组合杂种F2代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纤维品质的分离问题、F2的自交衰退、抗虫性分离问题、不能根据F1的产量来判断F2的优势等。对棉花杂种F2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提... 大量的研究和生产上的实践均已证明,一些组合杂种F2代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纤维品质的分离问题、F2的自交衰退、抗虫性分离问题、不能根据F1的产量来判断F2的优势等。对棉花杂种F2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棉花杂种F2利用的发展思路,包括优化制种技术及降低种子成本、发展棉花杂种F2代的产量优势、避免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分离、增强棉花杂种F2适应性等,以促进棉花杂种2代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F2代 问题 利用现状 发展思路
下载PDF
鄂棉EZ16的选育及在长江流域油麦后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2 位作者 韩光明 张胜昔 李国荣 《棉花科学》 2022年第5期36-38,共3页
鄂棉EZ16是2022年湖北省审定的棉花新品种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鄂棉EZ16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以及在长江流域油麦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同时指出了该品种的主要优缺点及生产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该... 鄂棉EZ16是2022年湖北省审定的棉花新品种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鄂棉EZ16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以及在长江流域油麦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同时指出了该品种的主要优缺点及生产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棉EZ16 选育 长江流域 油菜 小麦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湖北省棉花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江西棉花》 2011年第A01期16-19,共4页
棉花是湖北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促进棉花生产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机械化植棉。论述了湖北省棉花生产状况,分析了湖北省发展棉花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对湖北省实施机械化植棉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湖北省 棉花 机械化生产 问题和展望
下载PDF
湖北棉花育种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2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9期79-82,176,共5页
棉花生产是湖北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促进棉花生产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棉花育种改良与创新,不断培育棉花新品种。该文论述了湖北省棉花育种发展情况,并对棉花育种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湖北省棉花育种发... 棉花生产是湖北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促进棉花生产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棉花育种改良与创新,不断培育棉花新品种。该文论述了湖北省棉花育种发展情况,并对棉花育种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湖北省棉花育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棉花 育种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EZ1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3 位作者 韩光明 张胜昔 李国荣 黄云 《棉花科学》 2020年第6期19-21,27,共4页
EZ10是以“QL109”为母本,“KC9704”为父本杂交配组,通过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新品种,202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促进湖北植棉区及长江流域棉区春播常规棉生产的发展,确保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作者... EZ10是以“QL109”为母本,“KC9704”为父本杂交配组,通过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新品种,202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促进湖北植棉区及长江流域棉区春播常规棉生产的发展,确保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作者介绍了EZ10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主要优缺点,并提出了在湖北植棉区作春播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EZ10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2 位作者 韩光明 黄云 董建辉 《棉花科学》 2017年第5期2-6,共5页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三系杂交棉降低了制种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制种程序简便,纯度高,适合大面积制种,所以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对三系杂交棉的品种、纤维品质和制种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三系杂交棉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三系杂交棉降低了制种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制种程序简便,纯度高,适合大面积制种,所以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对三系杂交棉的品种、纤维品质和制种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三系杂交棉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棉 品种 现状 发展建议
下载PDF
棉花核不育系9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3 位作者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詹先进 《棉花科学》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以3个核不育陆地棉为母本、3个常规品系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对其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供试F1代中,在产量性状上,单铃重表现出较高的超亲优势,衣分在竞争优势上较为明显,普遍高于对照鄂杂棉10号,籽棉产量有8个... 以3个核不育陆地棉为母本、3个常规品系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对其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供试F1代中,在产量性状上,单铃重表现出较高的超亲优势,衣分在竞争优势上较为明显,普遍高于对照鄂杂棉10号,籽棉产量有8个组合具有超亲优势,皮棉超亲优势产量也存在着部分的超亲优势,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不明显,籽棉产量的竞争优势全部为负值,只有组合HN10×中41的皮棉产量超过对照,竞争优势为2.68%。在纤维品质性状上,马克隆值的超亲优势比较明显,7个组合表现为负值,马克隆值低于双亲,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的中亲优势较为明显,7个组合的纤维长度存在中亲优势,8个组合的断裂比强度存在中亲优势,而整齐度和伸长率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核不育 杂交种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鄂棉ZY6的特征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3 位作者 韩光明 黄云 张胜昔 李国荣 《棉花科学》 2018年第4期30-32,共3页
主要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鄂棉ZY6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主要优缺点以及推广中需采取的防控措施。并提出了该品种在湖北省植棉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鄂棉ZY6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短果枝陆地棉品种的发展以及在湖北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棉花科学》 2014年第6期6-9,共4页
短果枝类型的棉花品种(系)具有适合轻简化栽培、易机收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目前我国短果枝棉花应用情况的了解,概述了短果枝棉花的分类及育种发展,指出了短果枝棉花利用的优势,分析了短果枝棉花品种(系)在... 短果枝类型的棉花品种(系)具有适合轻简化栽培、易机收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目前我国短果枝棉花应用情况的了解,概述了短果枝棉花的分类及育种发展,指出了短果枝棉花利用的优势,分析了短果枝棉花品种(系)在长江流域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果枝 陆地棉 品种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杂交棉C11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9期72-73,75,共3页
采用3因素5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C111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因素对C111籽棉产量的作用为钾肥>密度>氮肥,在-1.682≤X≤1.682水平范围内,即密度2500... 采用3因素5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C111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因素对C111籽棉产量的作用为钾肥>密度>氮肥,在-1.682≤X≤1.682水平范围内,即密度2500株/667m2,纯N为30kg/667m2,纯K为15kg/667m2,C111棉花品种可达最高产量,得出最高产量为244.7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高效栽培 密度 氮钾肥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KB2326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19
作者 陈全求 蓝家样 +3 位作者 韩光明 张胜昔 李国荣 田道刚 《棉花科学》 2021年第5期37-39,共3页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KB2326于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转Bt基因常规抗虫棉,植株塔形,较高大,茎秆多茸毛,出苗好,不早衰,吐絮集中,赘芽少,品质优(达到"双30"标准),但晚熟,抗病性...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KB2326于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转Bt基因常规抗虫棉,植株塔形,较高大,茎秆多茸毛,出苗好,不早衰,吐絮集中,赘芽少,品质优(达到"双30"标准),但晚熟,抗病性略差(枯萎病重病田不宜种植)。并针对品种特点提出了该品种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KB2326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棉花不同种质材料棉铃各个时期发育研究
20
作者 陈全求 詹先进 +3 位作者 蓝家样 黄云 符家平 张志勇 《棉花科学》 2013年第6期30-35,共6页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重越轻;不同类型品种棉铃的长宽比是海岛棉>圆锥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形铃陆地棉,而重量恰好相反,为圆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锥形铃陆地棉>海岛棉;杂交棉相对于其亲本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棉花品种类型不同,棉铃形状的差异都是影响棉铃发育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铃 铃重 长宽比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