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下1,2-丁二醇-乙二醇二元体系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军航 陈卫航 +3 位作者 蒋元力 张婕 周辉 张浩勤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了解决煤制乙二醇中1,2-丁二醇与乙二醇的分离问题,采用气相单循环法测定了绝压6.67kPa下1,2-丁二醇-乙二醇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结果发现此物系存在共沸物,共沸温度为395.67K,共沸组成为含1,2-丁二醇0.457(摩尔分率)。并用Herring... 为了解决煤制乙二醇中1,2-丁二醇与乙二醇的分离问题,采用气相单循环法测定了绝压6.67kPa下1,2-丁二醇-乙二醇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结果发现此物系存在共沸物,共沸温度为395.67K,共沸组成为含1,2-丁二醇0.457(摩尔分率)。并用Herrington面积检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用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对气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各个模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并对气液平衡数据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偏差较小,可满足工程上分离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1 2-丁二醇 乙二醇 关联 煤制乙二醇
下载PDF
真空下乙二醇甲醚—乙醇酸甲酯二元体系气液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卫航 周辉 +3 位作者 蒋元力 周保红 陈军航 张浩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采用气液平衡釜测定了6.7 kPa下乙二醇甲醚—乙醇酸甲酯二元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所得结果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采用NRTL、Wilson、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模型关联该二元体系的气液... 采用气液平衡釜测定了6.7 kPa下乙二醇甲醚—乙醇酸甲酯二元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所得结果检验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采用NRTL、Wilson、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模型关联该二元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所得平衡温度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221 5%、0.239 8%、0.237 4%;乙二醇甲醚气相质量分率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721 6%、3.437 8%、3.338 0%.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接近,可以满足工程上分离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乙二醇甲醚 乙醇酸甲酯 真空
下载PDF
真空下1,2-丙二醇-乙二醇二元体系汽液平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卫航 陈军航 +3 位作者 蒋元力 张婕 周辉 张浩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为了解决1,2-丙二醇与乙二醇的分离问题,采用汽相单循环法测定了绝压6.67 kPa条件下1,2-丙二醇-乙二醇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用Herrington面积检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用Wilson... 为了解决1,2-丙二醇与乙二醇的分离问题,采用汽相单循环法测定了绝压6.67 kPa条件下1,2-丙二醇-乙二醇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用Herrington面积检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用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对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各个模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并对汽液平衡数据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偏差较小,可满足工程上分离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1 2-丙二醇 乙二醇 Wilson模型 NRTL模型 UNIQUAC模型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融通实践、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春山 张巧飞 +3 位作者 白红娟 杨喜平 刘广宇 陈军航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6期64-67,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基础,依托“生物质资源化工河南省重点开放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学科竞赛和众创空间”等实践平台,构建化工专业“实验、实习、工程设计、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多...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基础,依托“生物质资源化工河南省重点开放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学科竞赛和众创空间”等实践平台,构建化工专业“实验、实习、工程设计、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创融合”的多元化实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工程设计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促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化工 实践 融通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朱春山 张巧飞 +3 位作者 白红娟 李冬光 刘广宇 陈军航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21期250-252,254,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统领专业建设全过程,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粮油资源化工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专业的课程建设,强化“融通实践,协作育人”的实践...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统领专业建设全过程,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粮油资源化工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专业的课程建设,强化“融通实践,协作育人”的实践教学建设;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教学团队;构建内外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体系,加强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化工 专业建设 地方特色
下载PDF
催化柴油加氢精制——降凝组合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军航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1期148-148,共1页
本文主要对我公司的催化柴油加氢精制—降凝组合技术进行研究。在对柴油进行加氢精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将催化裂化柴油或者是焦化柴油与直溜柴油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加氢精制,并将精制油直接进入临氢降解反应器当中。对于该工艺来... 本文主要对我公司的催化柴油加氢精制—降凝组合技术进行研究。在对柴油进行加氢精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将催化裂化柴油或者是焦化柴油与直溜柴油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加氢精制,并将精制油直接进入临氢降解反应器当中。对于该工艺来说其特点就是操作工艺比较简单、精制和降凝效果比较好,能够生产出—35℃柴油,而且具有非常高的柴油收率和适应能力,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临氢降凝
下载PDF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金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红娟 朱春山 +3 位作者 陈军航 李冬光 刘文举 申艳敏 《化工时刊》 CAS 2020年第11期59-62,共4页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化工原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化工原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金课”建设的教学设计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本科“金课”教学和“金课”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化工原理 金课 教学设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白红娟 陈军航 +5 位作者 朱春山 张雷 王涵 刘文举 申艳敏 张艳丽 《化工时刊》 CAS 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本文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特点,提出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希望本文能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化工原理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在双孔隙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雨牧 王天贵 +1 位作者 陈军航 白红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71-2783,共13页
选取石英砂和双孔隙介质两种多孔介质,通过柱实验探究p H、离子强度(IS)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3种环境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通过HYDRUS-1D用两点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并结... 选取石英砂和双孔隙介质两种多孔介质,通过柱实验探究p H、离子强度(IS)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3种环境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通过HYDRUS-1D用两点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并结合DLVO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 H对纳米二氧化钛在两种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与纳米二氧化钛等电点有关,当p H低于等电点时,纳米二氧化钛会在石英砂和双孔隙中大量滞留;由于双孔隙介质孔隙较多,且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吸附能力较弱,因而在相同pH下,纳米二氧化钛在双孔隙介质中比在细砂中的迁移能力较强,回收率较高;IS对纳米二氧化钛在两种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相似,均为高离子强度抑制、低离子强度促进纳米二氧化钛的迁移;由于纳米二氧化钛在双孔隙介质中比在细砂介质中的脱附能力弱,导致相比于细砂介质,在相同离子强度条件下,双孔隙介质表现为抑制纳米二氧化钛的迁移;SDBS的存在促进了纳米二氧化钛在两种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且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纳米二氧化钛的迁移能力增强,回收率增加;由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石英砂中的脱附能力要远大于在双孔隙介质中的脱附能力,从而导致相较于细砂介质,在同一SDBS浓度下,纳米二氧化钛在双孔隙介质中的滞留较多,回收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饱和多孔介质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