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课后练习的助学功能
1
作者 陈冬雳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8期8-9,共2页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者围绕单元要素为每一篇课文设计的课后练习,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支架,丰富了阅读元素。教师认真揣摩,充分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将该课承载的学习任务,在分解、细化、序列等统整性的再设计...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者围绕单元要素为每一篇课文设计的课后练习,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支架,丰富了阅读元素。教师认真揣摩,充分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将该课承载的学习任务,在分解、细化、序列等统整性的再设计中,形成一个个相关联的学习任务群,可以让课后练习的助学、导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练习 语文教材 导学功能 助学功能 学习任务群 设计意图 教师的教 统整性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课应关注四个“背景”
2
作者 陈冬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9期104-104,共1页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对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漠视,对自己与学生及学生集体的特殊背景的忽视,形成教学中的僵化、机械和片面、孤立,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的根源所在。因此...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对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漠视,对自己与学生及学生集体的特殊背景的忽视,形成教学中的僵化、机械和片面、孤立,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的根源所在。因此,清楚地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班级、学生和教师自我的背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念 思品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实效性 学生集体 唯物辩证法 思想品德课
下载PDF
试论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学意图的实现
3
作者 陈冬雳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第3期26-26,共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被界定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理解这样的课程性质,实现其"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推进的新阶段,尤其是新版课程标准发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被界定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理解这样的课程性质,实现其"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推进的新阶段,尤其是新版课程标准发布之后,每一个品德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就此话题形成一些初步的想法,求教于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 教学意图 学生生活 社会性发展 品德形成 综合课程 课程性质 学生参与
下载PDF
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4
作者 陈冬雳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2年第10期90-90,共1页
要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必须在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置生活实践活动,注意活动达成的自主性,注意活动设置的适当性,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师生角色。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教学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