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骨密度测量系统与QCT测量骨密度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刘萍
余卓
+2 位作者
潘亚玲
王晗琦
陆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评估基于胸部低剂量CT的人工智能(AI)骨密度测量系统与定量CT (QCT)测定骨密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评估其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1 427名接受了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使用AI骨密度测量系统和QCT测量...
目的:评估基于胸部低剂量CT的人工智能(AI)骨密度测量系统与定量CT (QCT)测定骨密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评估其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1 427名接受了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使用AI骨密度测量系统和QCT测量T12、L1、L2椎体骨密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法评价2种方法测定骨密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QCT结果为参考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I骨密度测量系统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性。结果:2种方法测量T12、L1和L2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92、0.990;2种方法测量的骨密度差值分别为2.96 (95%CI 2.62~3.31)、1.46(95%CI 1.18~1.74)、1.61 (95%CI 1.30~1.92)mg/cm3,大部分位于均值±1.96SD范围内。AI系统预测骨密度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 (95%CI 0.994~0.998;P<0.001),灵敏度为0.989,特异度为0.905。结论:AI骨密度测量系统与QCT测定骨密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及一致性,可有效诊断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成年男性人群脊柱定量CT骨密度参考值和地区差异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刘萍
翟建
+25 位作者
冉利梅
李永丽
吕英茹
吴艳
李绍林
王晗琦
潘亚玲
陈
彤彤
吕海英
赵凯平
张玉琴
马骁
陆靖
肖喜刚
龚向阳
杨泽宏
陈
伟
高剑波
李跃华
杜霞
李真林
曾强
程晓光
陈
爽
吴静
陆勇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究中国成年男性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中国不同地区骨密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6个地区接受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的男性人群,采用Mindways公司的QCT系...
目的探究中国成年男性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中国不同地区骨密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6个地区接受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的男性人群,采用Mindways公司的QCT系统测量腰椎椎体的骨密度。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计算骨密度均值和下降率,按美国放射学院脊柱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统计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纳入男性50682例,年龄为(50.2±12.8)岁(20~98岁)。中国男性总体脊柱QCT峰值骨密度(173.11±28.56)mg/cm3,出现在20~29岁,然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70岁之前,华南地区男性骨密度相对较高,华中和西南地区较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70~79岁和≥80岁2个年龄段各地区男性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国男性脊柱QCT骨密度总体下降约46.92%,40~49岁年龄段下降明显加速。≥50岁男性骨质疏松总体患病率约为11.42%,其中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4.72%和13.87%),华北和华南地区较低(分别为8.53%和7.71%)。结论建立了中国成年男性人群的脊柱QCT骨密度范围,华南地区骨密度值最高,华中地区骨密度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男性
定量CT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智能骨密度测量系统与QCT测量骨密度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刘萍
余卓
潘亚玲
王晗琦
陆勇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1ZR1439800)。
文摘
目的:评估基于胸部低剂量CT的人工智能(AI)骨密度测量系统与定量CT (QCT)测定骨密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评估其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1 427名接受了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使用AI骨密度测量系统和QCT测量T12、L1、L2椎体骨密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法评价2种方法测定骨密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QCT结果为参考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I骨密度测量系统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性。结果:2种方法测量T12、L1和L2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92、0.990;2种方法测量的骨密度差值分别为2.96 (95%CI 2.62~3.31)、1.46(95%CI 1.18~1.74)、1.61 (95%CI 1.30~1.92)mg/cm3,大部分位于均值±1.96SD范围内。AI系统预测骨密度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 (95%CI 0.994~0.998;P<0.001),灵敏度为0.989,特异度为0.905。结论:AI骨密度测量系统与QCT测定骨密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及一致性,可有效诊断骨质疏松症。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人工智能
Keywords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Bone mineral density
Osteoporo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成年男性人群脊柱定量CT骨密度参考值和地区差异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刘萍
翟建
冉利梅
李永丽
吕英茹
吴艳
李绍林
王晗琦
潘亚玲
陈
彤彤
吕海英
赵凯平
张玉琴
马骁
陆靖
肖喜刚
龚向阳
杨泽宏
陈
伟
高剑波
李跃华
杜霞
李真林
曾强
程晓光
陈
爽
吴静
陆勇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放射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放射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病案统计室
宁波医学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
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04-609,共6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1ZR1439800)
“沿海-瑞金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平台”专项基金(2018188)。
文摘
目的探究中国成年男性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中国不同地区骨密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6个地区接受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的男性人群,采用Mindways公司的QCT系统测量腰椎椎体的骨密度。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计算骨密度均值和下降率,按美国放射学院脊柱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统计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纳入男性50682例,年龄为(50.2±12.8)岁(20~98岁)。中国男性总体脊柱QCT峰值骨密度(173.11±28.56)mg/cm3,出现在20~29岁,然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70岁之前,华南地区男性骨密度相对较高,华中和西南地区较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70~79岁和≥80岁2个年龄段各地区男性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国男性脊柱QCT骨密度总体下降约46.92%,40~49岁年龄段下降明显加速。≥50岁男性骨质疏松总体患病率约为11.42%,其中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4.72%和13.87%),华北和华南地区较低(分别为8.53%和7.71%)。结论建立了中国成年男性人群的脊柱QCT骨密度范围,华南地区骨密度值最高,华中地区骨密度值最低。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男性
定量CT
Keywords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Male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分类号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580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骨密度测量系统与QCT测量骨密度的一致性研究
陈刘萍
余卓
潘亚玲
王晗琦
陆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成年男性人群脊柱定量CT骨密度参考值和地区差异
陈刘萍
翟建
冉利梅
李永丽
吕英茹
吴艳
李绍林
王晗琦
潘亚玲
陈
彤彤
吕海英
赵凯平
张玉琴
马骁
陆靖
肖喜刚
龚向阳
杨泽宏
陈
伟
高剑波
李跃华
杜霞
李真林
曾强
程晓光
陈
爽
吴静
陆勇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