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想象中的东方
1
作者 琳达·诺克琳 陈初露()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诺克林的批判性分析尝试将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的观点引入视觉艺术领域,认为法国19世纪画家杰罗姆、德拉克洛瓦等细致描绘的东方生活场景,只是想象的产物。画面表现了一种沉湎于往昔与感官享受的文化,一种地理上、道德上与文化上与... 诺克林的批判性分析尝试将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的观点引入视觉艺术领域,认为法国19世纪画家杰罗姆、德拉克洛瓦等细致描绘的东方生活场景,只是想象的产物。画面表现了一种沉湎于往昔与感官享受的文化,一种地理上、道德上与文化上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他者。这些东方风情的绘画,更多地从后殖民立场揭示了产生并消费它们的法国文化;这些图像还有着政治的目的,有助于证明西方介入东方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 异域风情 如画观念
下载PDF
女性主义美术史批评(下)
2
作者 塔莉娅・戈玛-彼得森 帕特丽夏・马修斯 +2 位作者 陈初露() 黄欣怡() 杨贤宗(校)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21,共18页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价以及艺术家作用的考察而对艺术和文化提出了更复杂的批判。本文首先概述女性主义艺术和艺术史的历史,然后讨论其中相关的主题,而在最后的结论性和关键性部分(IV和V)中讨论各种女性主义艺术批判和艺术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史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 美术史 结论性
下载PDF
女性主义美术史批评(上)
3
作者 塔莉娅・戈玛-彼得森 帕特丽夏・马修斯 +2 位作者 陈初露() 黄欣怡() 杨贤宗(校)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26,共23页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价以及艺术家作用的考察而对艺术和文化提出了更复杂的批判。本文首先概述女性主义艺术和艺术史的历史,然后讨论其中相关的主题,而在最后的结论性和关键性部分(IV和V)中讨论各种女性主义艺术批判和艺术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史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 美术史 结论性
下载PDF
欧文·潘诺夫斯基与卡尔·曼海姆:关于解释的对话 被引量:1
4
作者 琼·哈特 陈初露() 杨贤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4-39,共16页
社会学家曼海姆与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原本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让他们的研究产生了某种联系。文章在论述两位学者各自学术成就的同时,指出他们在不同研究领域里持续的潜在交流及其共同的理论解释基础。这为我们理... 社会学家曼海姆与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原本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让他们的研究产生了某种联系。文章在论述两位学者各自学术成就的同时,指出他们在不同研究领域里持续的潜在交流及其共同的理论解释基础。这为我们理解美术史图像学方法来源方面,提供了除卡西尔的象征哲学、瓦尔堡的文化科学、阿斯特的解释学等之外的另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海姆 潘诺夫斯基 解释学 图像学
下载PDF
另一个魏玛——作为汉堡学派的瓦尔堡圈子
5
作者 陈初露() 杨贤宗()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9,共16页
位于柏林喧嚣都市周边的港口城市汉堡,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现代艺术史学科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家园。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称汉堡是个沉闷的、实利主义的商人城市,汉堡主要以其毫不掩饰的谋利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市场而闻名... 位于柏林喧嚣都市周边的港口城市汉堡,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现代艺术史学科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家园。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称汉堡是个沉闷的、实利主义的商人城市,汉堡主要以其毫不掩饰的谋利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市场而闻名。1撇开公认的文化上的局限性,在魏玛共和国动荡的年代里,这座商人的城市成为一群德国犹太学者意想不到的避难所,而他们的工作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史和文化史家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和艺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利主义 魏玛共和国 艺术史家 海因里希 毫不掩饰 瓦尔堡 港口城市 潘诺夫斯基
原文传递
密特拉教及其图像志
6
作者 陈初露() 刘奇慧() 《美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75-183,共9页
古代神祇中的密特拉神,广泛流行于从印度到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域,甚或与中国佛教的弥勒信仰也有关联。密特拉神的形象与崇拜在不同文化中演变的事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世界中东亚、中亚与欧洲之间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差... 古代神祇中的密特拉神,广泛流行于从印度到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域,甚或与中国佛教的弥勒信仰也有关联。密特拉神的形象与崇拜在不同文化中演变的事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世界中东亚、中亚与欧洲之间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介绍密特拉教在罗马帝国的发展历史,并提供一些图像志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特拉教 罗马帝国 图像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