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青少年型帕金森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李倩 康春阳 +3 位作者 刘晓阳 王立波 陈加俊 李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3,共6页
目的:对1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JP)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JP患者临床表现、基因突变特点和诊治方案,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PRKN基因突变所致JP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点... 目的:对1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JP)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JP患者临床表现、基因突变特点和诊治方案,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PRKN基因突变所致JP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16岁,因行走不稳、四肢抖动伴双下肢僵硬3年入院。查体,慌张步态,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四肢肌力正常,双上肢呈“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双下肢呈“铅管样”强直,感觉功能正常,腱反射正常。头部、颈部和胸部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示头部大小和形态正常,左小脑和颞中回的葡萄糖代谢减少,双侧丘脑、右额叶、顶颞叶和左内侧额叶糖代谢略有增加。多巴胺转运体(DAT) PET/CT显示脑皮质中无放射性分布,两侧壳核后部DAT分布不均匀减低。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患者PRKN基因存在2处基因突变,为密码子c. 8T>A/c. 850G>C复合杂合突变,2处突变分别来自父母,父亲携带c. 8T>A基因突变,母亲携带c. 850G>C基因突变,患者姐姐基因突变位点与父亲相同。结论: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该家系疾病的基础。基因突变c. 8T>A的鉴定扩大了PRKN基因的突变谱,为研究JP患者致病性基因突变提供了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 帕金森病 PRKN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并发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毅丹 李佳 +3 位作者 裴晓晨 刘丽 张庆慧 陈加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9-214,共6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CNSL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复习。结果:患...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CNSL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1岁。因口干、眼干伴恶心和呕吐1月余入院。查体,舌面干,时有躁动,四肢肌力4级,左侧指鼻试验欠稳准,左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昂白征阳性,双侧病理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抗干燥综合征抗体A(抗SSA抗体)和抗干燥综合征抗体B(抗SSB抗体)阳性。泪液分泌实验,左侧5 mm;角膜染色阳性,唾液腺同位素检查阳性。影像学检查,头颅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小脑半球内侧、视交叉、垂体柄和松果体可见多发异常强化信号;头颅磁共振波谱(MRS)提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和肌酸(Cr)峰减低,胆碱(Cho)峰升高,NAA/Cr=1.74,Cho/Cr=3.52,Cho/NAA=2.02,并可见乳酸(Lac)峰和脂质(Lip)峰,双侧小脑半球病变单和多体素1H-MRS改变。取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出血,临床诊断为CNSL并发SS。出院后于当地医院进行放化疗。结论:CNSL并发SS发病率低,易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临床上SS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时应考虑CNSL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干燥综合征 B淋巴细胞 自身免疫疾病
下载PDF
抗GAD65和抗GABABR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苏杭 李佳 +1 位作者 曾慧宾 陈加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4-1609,共6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CSF)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SF中抗谷氨酸脱羧酶(GAD) 65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双抗体阳性AE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部核磁... 目的:分析脑脊液(CSF)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SF中抗谷氨酸脱羧酶(GAD) 65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双抗体阳性AE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CSF特征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47岁,亚急性起病,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发作性抽搐,意识模糊,头部MRI提示病灶位于大脑镰右侧额顶枕叶,CSF检测抗GAD65和抗GABABR双抗体阳性,EEG有异常的尖波及慢波,诊断为AE,患者经抗炎等对症治疗逐渐好转并出院,继续口服激素治疗,5个月后再次复发,急性起病,表现为抽搐伴口角流涎,头部MRI提示右侧颞叶异常高信号影,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好转。结论:CSF双抗体阳性AE患者复发可能性较大,激素抗炎治疗有效,在颅内病变定位于额顶枕叶时需考虑出现抽搐等症状,并及早完善EEG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65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脑脊液 脑电图
下载PDF
以癫痫持续状态为终末期表现且伴发广泛脑白质病变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刘丽 李佳 +1 位作者 张庆慧 陈加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基础的铜代谢紊乱疾病,位于13号染色体(13q14.3)上的ATP7B基因编码一种运输铜的P型ATP酶,该酶将铜离子转运至高尔...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基础的铜代谢紊乱疾病,位于13号染色体(13q14.3)上的ATP7B基因编码一种运输铜的P型ATP酶,该酶将铜离子转运至高尔基体内合成铜蓝蛋白,分泌入血供机体利用,该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引起铜沉积在肝脏、大脑、角膜和骨骼等器官中[1,2]。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肝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以肌张力障碍、震颤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症状等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3]。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较小,而延迟治疗或不治疗的患者通常预后不良,会致残或死亡。WD伴发的癫痫发病率低,癫痫可能发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以癫痫持续状态为终末期表现且伴发广泛脑白质病变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复习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癫痫持续状态 脑白质病变 终末期
下载PDF
仅脑脊液抗体阳性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裴晓晨 李佳 +2 位作者 秦毅丹 苏杭 陈加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69-372,共4页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 antibody disease,MOG-A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特征为单相或复发相的神经功能障碍,此类疾病不符合多发性硬化及其他已知神经炎症疾病的典型标准。多数MOG-AD患者血清中MO...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 antibody disease,MOG-A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特征为单相或复发相的神经功能障碍,此类疾病不符合多发性硬化及其他已知神经炎症疾病的典型标准。多数MOG-AD患者血清中MOG抗体呈阳性、脑脊液中为阴性。目前仅有少数报道该疾病患者MOG抗体仅在脑脊液中呈阳性。然而,我们在临床中发现1例少见的MOG-AD患者,该患者脑脊液中MOG抗体为弱阳性(1∶10),血清中抗体为阴性,结合影像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考虑该患者免疫反应始发于颅内的胶质细胞等部位,由硬脑膜窦中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捕获脑脊液中的MOG抗原后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产生MOG抗体[1]。仅在脑脊液中MOG抗体阳性的患者与外周血中MOG阳性、脑脊液中MOG阳性/阴性的MOG-AD患者相比,可能血脑屏障未遭受破坏,提示免疫反应可能仅发生在颅内,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该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逐渐递减激素剂量直至停药,患者脑脊液MOG抗体转阴,病灶明显减小,患者现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 免疫炎症反应
下载PDF
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素的变化及针刺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加俊 石岩殊 +2 位作者 韩雪梅 梁雪梅 邬英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梗死及电针干预后突触素 (SYP)的动态变化 ,探讨突触可塑性的物质基础、机制及针刺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O)〔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测定梗死对照组 (A组 )、针刺干预组 (B组 )、正常对照组... 目的 观察大鼠脑梗死及电针干预后突触素 (SYP)的动态变化 ,探讨突触可塑性的物质基础、机制及针刺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O)〔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测定梗死对照组 (A组 )、针刺干预组 (B组 )、正常对照组 (C组 ) ,在 6h、2 4 h、3d、7d不同时间点 SYP的动态变化。结果 梗死灶中心区无明显 SYP阳性染色。A组 :梗死灶周围皮质阳性表达率于 6h、2 4 h表达减少 ,3d达最低值 ,7d开始增高但不及正常表达数值。病灶对侧对应区从 6 h始表达增加 ;B组 :针刺后阳性表达率增加。 A组和 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C组无变化。结论  MCAO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 SYP变化明显 ,对侧对应皮层表达亦增加 ,表明存在明显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针刺可促进这种可塑性变化 ,可能是主要的脑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梗死 突触素 针刺疗法 电针 免疫组化 测定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62P表达及阿斯匹林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加俊 孙景春 韩雪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 观察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 1、CD6 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并探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测定 2 0例TIA患者的CD6 1、CD6 2P的分子表达 ... 目的 观察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 1、CD6 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并探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测定 2 0例TIA患者的CD6 1、CD6 2P的分子表达 ,包括进展及未进展为脑梗塞的病人 ,并依其是否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将其分两组 ,患者组内及患者与 18例健康成年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TIA组血小板CD6 2P阳性表达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0 0 1;(2 )进展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与未进展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比较P <0 0 1;(3)TIA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与未常规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P <0 0 1;(4)TIA组男性与女性血小板CD6 2P阳性表达率相比P >0 0 5。结论 血小板活化是短暂脑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 ,且活化程度越高 ,越容易形成血栓 ,而CD6 1、CD6 2P能较好反映血小板活化 ,故可较早预测TIA并估计其演变趋势 ;同时 ,阿司匹林对CD6 1、CD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1 CD62P 阿斯匹林 TIA 基因表达 流式细胞术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帕金森病路易(小)体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加俊 田明秀 +1 位作者 李兴安 胡林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00-1106,共7页
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现于中脑特定脑区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PD病人LBs和/或路易轴突也出现于脑内... 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现于中脑特定脑区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PD病人LBs和/或路易轴突也出现于脑内其他脑区非多巴胺能神经元,比如蓝斑(locus coeruleus,LC)等脑干个别脑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额前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颞叶皮层(temporal cortex,TC)等大脑多个脑区胆碱能神经元.为了明确LBs的蛋白质构成,本文通过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就LBs的蛋白质构成归纳了5个方面的要点:a.LBs的组织结构单元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征的2类纤维状聚集物和6类非纤维状聚集物(通常被称为寡聚物);b.病理性α-SYN在LBs内存在5种化学修饰形式;c.19个α-SYN相关蛋白质分别与α-SYN共定位于LBs;d.117个LBs的已知蛋白质被划分为10组不同蛋白质功能群组;e.LBs的蛋白质组学鉴定数据库包含了分别在LC、SNpc和PFC脑区组织水平鉴定的84、124和120个候选蛋白质,在TC脑区细胞水平鉴定的108个候选蛋白质,以及在TC脑区亚细胞水平鉴定的29个候选蛋白质.上述要点广泛、深入地概括了LBs的蛋白质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帕金森病 路易(小)体 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金针促通术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加俊 赵树华 +1 位作者 陈薇 尹玉芬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7期994-995,共2页
目的:观察金针促通术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用金针促通术治疗(治疗组),40例同病患者针灸取阳明经穴为主(对照组)。观察治疗后肌力、肌张力、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记分... 目的:观察金针促通术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用金针促通术治疗(治疗组),40例同病患者针灸取阳明经穴为主(对照组)。观察治疗后肌力、肌张力、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记分和 Barthel记分。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金针促通术对中风后肢体异常模式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运动障碍 康复 金针促通术
下载PDF
针刺对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加俊 方乐 +2 位作者 董春梅 李亚娟 刘玉伟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梗死灶中巢蛋白的影响。方法:用颈内动脉栓线法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永久性局灶性缺血模型(MCAO),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MCAO后双侧大脑皮质及梗死灶nestinmRNA的表达时程变化及电针的影响。结果:局灶性脑缺血诱...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梗死灶中巢蛋白的影响。方法:用颈内动脉栓线法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永久性局灶性缺血模型(MCAO),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MCAO后双侧大脑皮质及梗死灶nestinmRNA的表达时程变化及电针的影响。结果:局灶性脑缺血诱导反应型星形胶质细胞重表达nestin,电针可促使nestinmRNA的表达。结论:针刺可促进脑梗死灶中巢蛋白的表达,从而在神经再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巢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加俊 王超 +1 位作者 张琳 宋东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8-930,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 2 P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30例 TIA患者 CD6 2 P的分子表达 ,包括进展 (9例 )及未进展 (2 1例 )为脑梗塞患者 ,... 目的 :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 2 P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30例 TIA患者 CD6 2 P的分子表达 ,包括进展 (9例 )及未进展 (2 1例 )为脑梗塞患者 ,并依其是否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将其分为口服组 (12例 )和未口服组 (18例 ) ,将TIA患者组内及患者与 2 6例健康成年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D6 2 P在健康成人表达较低 ,阳性率为(30 .17± 3.5 5 ) % ,而 TIA患者阳性率为 (6 5 .2 3± 2 1.11) % ,其中进展为脑梗塞患者阳性率为 (6 8.2 1± 2 .4 2 ) % ,未进展为脑梗塞的患者阳性率为 (6 0 .0 7± 3.4 6 ) %。在 TIA患者中 ,常规口服阿司匹林 (>6个月 )的血小板活化率为 (6 0 .75± 2 .0 3) % ,未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血小板活化率为 (70 .0 1± 3.4 3) %。结论 :CD6 2 P能较好地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并可较早地预测、估计 TIA演变趋势 ;阿司匹林对 CD6 2 P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流式细胞术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加俊 吕辉 衣欣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病死率 脑卒中 应激性高血糖
下载PDF
求解旅行商问题的探索—开发—跳跃策略单亲遗传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加俊 谭代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5-1380,共6页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TSP)时容易早熟、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探索—开发—跳跃策略的单亲遗传算法(EDJS-PGA)。该算法将基因移位、倒序、交换三种算子组合构成探索策略,用于扩展解的搜索空间,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再将...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TSP)时容易早熟、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探索—开发—跳跃策略的单亲遗传算法(EDJS-PGA)。该算法将基因移位、倒序、交换三种算子组合构成探索策略,用于扩展解的搜索空间,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再将logistic混沌映射和改良圈操作融合为一种混沌映射改良圈算子,用于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构成开发策略;最后针对种群中的同优个体设计了近邻变异算子,构成跳跃策略,增强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使其兼具个体变异、局部优化、防止早熟等多重作用。通过对18个TSP实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DJS-PGA相较于传统单亲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且最优解偏差率和平均误差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文献对比,EDJS-PGA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商问题 单亲遗传算法 LOGISTIC混沌映射 改良圈操作 近邻变异
下载PDF
浅谈医学女研究生的心理现状及相关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加俊 侯玲玲 邢影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476-477,共2页
医学院校女研究生面临学业、择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她们产生不同于男生的思想变化,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几方面分析了医学院校女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相关对策,为更有效地做好新时期医学研究... 医学院校女研究生面临学业、择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她们产生不同于男生的思想变化,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几方面分析了医学院校女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相关对策,为更有效地做好新时期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女研究生 心理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脂成分的性别差异
15
作者 陈加俊 杨承志 +1 位作者 董春梅 李云阁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脂成分的性别差异。方法:测定34例老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发病24h内的空腹血脂及脂蛋白,分析其差异。结果:老年女性脑出血患者的LDL及Apo-AI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调整血脂对于降低老年男性脑出... 目的:研究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脂成分的性别差异。方法:测定34例老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发病24h内的空腹血脂及脂蛋白,分析其差异。结果:老年女性脑出血患者的LDL及Apo-AI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调整血脂对于降低老年男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脂成分 老年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挤压足临泣穴为新巴彬斯基等位征的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陈加俊 陈薇 王捷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334-335,共2页
目的 :研究挤压足临泣穴能否成为新的巴彬斯基等位征。方法 :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作为观察组 ,选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结果 :表明挤压足临泣穴与Babinski、Chaddock、Oppenheim征三项传统病理反射比较 ,其差异无显著意义 ,与对照组... 目的 :研究挤压足临泣穴能否成为新的巴彬斯基等位征。方法 :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作为观察组 ,选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结果 :表明挤压足临泣穴与Babinski、Chaddock、Oppenheim征三项传统病理反射比较 ,其差异无显著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挤压足临泣穴可以做为新的巴彬斯基等位征 ,可应用于临床 ,作为诊断、病情观察的依据 ,其阳性率较高 ,且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反射 BABINSKI征 CHADDOCK征 Oppenheim征 足临泣穴
下载PDF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7
作者 田明秀 张志清 +2 位作者 解洪荣 胡林森 陈加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97-3601,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为160/10万,主要病变为中脑黒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多巴胺(DA)与乙酰胆碱平衡失调。其病理特点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严重的变...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为160/10万,主要病变为中脑黒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多巴胺(DA)与乙酰胆碱平衡失调。其病理特点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严重的变性、缺失,残存的神经元内出现parkin、DJ-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对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徐志华 陈加俊 +3 位作者 张颖 吕明泽 邱长影 杨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02-5003,共2页
老年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为主,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呈渐进式发展,病情进展时间长,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目前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而增加,已严重影响了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为主,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呈渐进式发展,病情进展时间长,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目前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而增加,已严重影响了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减轻家人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影响因素 健康干预
下载PDF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与TNF-α和caspase-3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孟天娇 王立波 +6 位作者 陈飞儿 姜佳风 王玮瑶 齐玲 陈加俊 刘晓阳 孙文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07,共2页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VD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倍数增长关系〔1〕,目前并没有提出较好的针对改善VD病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VD的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半胱...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VD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倍数增长关系〔1〕,目前并没有提出较好的针对改善VD病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VD的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半胱氢酸蛋白酶(caspase)-3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血管性痴呆 肿瘤坏死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
下载PDF
尺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沈忠飞 梅劲 +1 位作者 陈加俊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0-642,共3页
目的 为尺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10具动脉铸型标本。取新鲜成人尸体25具(50侧),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前臂内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 目的 为尺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10具动脉铸型标本。取新鲜成人尸体25具(50侧),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前臂内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 格式输入Mimics 图像工作站,对尺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该区共有外径≥0.5mm 的穿支(7.0±2.0)支,外径(0.6± 0.2) mm,蒂长(2.7±1.4)cm,单穿支的供血面积(26.0±7.0)cm2。尺动脉除在远端发出粗大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在肱骨内上髁以下8~10cm处也有较粗、恒定的穿支,尺动脉多个穿支相互吻合形成前臂内侧血管链。结论 可以尺动脉近端穿支为基础设计游离皮瓣,以内侧血管链为基础设计长而窄的增压穿支皮瓣也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数字解剖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