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谈鲁迅小说的间空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协志 《龙岩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46-50,共5页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宋亡之后,隐居苏州。行坐寝处,不忘故国。他画兰花,多花叶萧疏,不画根和泥土。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已被敌人挖去了。这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可见“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宋亡之后,隐居苏州。行坐寝处,不忘故国。他画兰花,多花叶萧疏,不画根和泥土。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已被敌人挖去了。这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可见“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并且要看画之空白处”(《黄宾虹画语录》)。这里说的“无画处”、“空白处”,正是艺术表现上的间空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虚实相生 南宋诗人 郑思肖 笪重光 黄宾虹 画语录 描写对象 《孔乙己》 说不尽
下载PDF
蒙昧者的人性复苏——读沈从文的《丈夫》
2
作者 陈协志 《龙岩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8-70,共3页
沈从文的地方风情小说,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调,给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增添了一幅幅湘西地区淳厚古朴的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在这位多产作家的众多作品中,有两类题材受到人们更多的注目。一类是尽情讴歌湘西山野之乡的自然美、... 沈从文的地方风情小说,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调,给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增添了一幅幅湘西地区淳厚古朴的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在这位多产作家的众多作品中,有两类题材受到人们更多的注目。一类是尽情讴歌湘西山野之乡的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情美,在那里,我们看不到有什么假、恶、丑的东西,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友爱、轻财重义,一切都那么和谐静谧,这在他的代表作《边城》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还有一类是暴露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社会现实的腐朽堕落,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这两类题材带有对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昧者 田园牧歌式 《边城》 人情美 人性美 原始初民 多产作家 浪漫情调 道德沦丧 现代文明
下载PDF
以简胜繁 含蓄蕴藉——鲁迅小说的白描艺术管窥
3
作者 陈协志 《龙岩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45-49,共5页
诗贵含蓄,小说亦然。艺术作品,太显太露,读来常常使人感到淡而寡味;而含蓄蕴藉一些,留下更多的艺术空间,则可让读者生发出无限的思考与想象来,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刘勰《文心雕龙》)。鲁迅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质朴无华而又凝... 诗贵含蓄,小说亦然。艺术作品,太显太露,读来常常使人感到淡而寡味;而含蓄蕴藉一些,留下更多的艺术空间,则可让读者生发出无限的思考与想象来,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刘勰《文心雕龙》)。鲁迅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质朴无华而又凝炼含蓄。初读他的作品,其奥妙幽微之处,往往难以领略;当你多读几遍,细心玩味,则每每有新的发现,不禁为之拍案叫绝。能臻此艺术境界,究其原因,我想,与其白描手法的娴熟运用是不无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含蓄蕴藉 涓生 思想性格 子君 《祝福》 《伤逝》 鲁四 环境描写 静修庵
下载PDF
“第一个伪君子”——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真假的探讨
4
作者 陈协志 《龙岩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0-16,共7页
曹禺在同王朝闻的一次谈话中说:“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比较难于分析的”(《曹禺谈<雷雨>》,载《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原因之一就是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十分复杂和丰富,以至于令读者和评论家们也感到难于把握。特别是他对鲁侍萍... 曹禺在同王朝闻的一次谈话中说:“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比较难于分析的”(《曹禺谈<雷雨>》,载《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原因之一就是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十分复杂和丰富,以至于令读者和评论家们也感到难于把握。特别是他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想结合几年来教学实践中的感触和体会,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侍萍 思想性格 繁漪 周萍 人民戏剧 《雷雨》 封建伦理道德 戏剧艺术 活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