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中度持续哮喘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卓昌 丁娟娟 +3 位作者 钱皓瑜 林香花 冯可青 王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15-4017,共3页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对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度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都保,每吸200μg,每日2次;口服多索茶碱片0.2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布地奈德/福... 目的:观察吸入激素联合缓释茶碱对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度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每日吸入普米克都保,每吸200μg,每日2次;口服多索茶碱片0.2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每日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每吸160/4.5μg,每日2吸。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e NO、痰嗜酸粒细胞计数、PEF、ACT评分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评估该方案的临床使用价值。结果:治疗1个月时,试验组在改善PEF、ACT评分方面,明显不及对照组(均P<0.05),痰嗜酸粒细胞比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Fe NO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对痰嗜酸粒细胞比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Fe NO、PEF、ACT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多索茶碱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控制哮喘的效果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多索茶碱 布地奈德
下载PDF
注射用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卓昌 周云 罗执芬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0例癌症骨转移中度以上疼痛患者随机、双盲和双模拟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为唑来膦酸4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入15 min;对照组为帕米膦酸二钠6...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0例癌症骨转移中度以上疼痛患者随机、双盲和双模拟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为唑来膦酸4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入15 min;对照组为帕米膦酸二钠6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入至少4 h。对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NRS、QOL、KPS、缓解率和加用止痛剂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药物的不良事件、血尿常规和生化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研究组6.36vs4.08vs3.28,P<0.01;对照组5.92vs4.20vs3.36,P<0.01),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的作用;治疗后两组的QOL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研究组18.92vs23.40vs24.20,P<0.01;对照组19.56vs23.12vs23.88,P<0.01),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的KPS较治疗前也明显改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67.60vs78.00,P<0.01;对照组60.80vs70.80,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疼痛总缓解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60%vs48%,P=0.395;第14天80%vs72%,P=0.742);加服即释吗啡人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例。对照组中有1例在输注帕米膦酸后出现轻度全身疼痛,约12 h后自行消失。结论:唑来膦酸对癌症骨转移的疼痛有良好的疗效,且具有给药时间短、给药剂量小和作用时间长的临床特点。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药物疗法 骨肿瘤/继发性 二膦酸盐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6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卓昌 冯可青 +1 位作者 王文涛 朱惠珍 《中医研究》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和头孢哌酮,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组总疗效、副作用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和头孢哌酮,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组总疗效、副作用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中医药疗法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应用 头孢哌酮/治疗应用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卓昌 邓宝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和20例急性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每组各30例,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每次均1.5g,静点,每日2次,疗程7~9天。结果 国产与进口头孢夫辛治疗...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和20例急性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每组各30例,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每次均1.5g,静点,每日2次,疗程7~9天。结果 国产与进口头孢夫辛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泌尿系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呼吸);90%和100%(泌尿),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品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临床疗效相同,但是国产制剂费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 急性细菌性感染 成本-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卓昌 潘金兵 钱皓喻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3期17-18,21,共3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对门诊轻、中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每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7d,7d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对门诊轻、中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每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7d,7d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分别增加2次的剂量);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和14d给予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7d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第14d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起效快,可为门诊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的首选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结核菌素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卓昌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2年第2期84-84,86,共2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与结核菌素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IL-4、IgE、IFN-γ浓度,然后再与相对应的结扩菌素反应结果比较。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者其结核菌素反应多为阴性,而结核病患者多为阳性且常...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与结核菌素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IL-4、IgE、IFN-γ浓度,然后再与相对应的结扩菌素反应结果比较。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者其结核菌素反应多为阴性,而结核病患者多为阳性且常为强阳性。(2)结核菌素反应阳性者血清IL—4、IgE浓度明显低于阴性者,但血清IFN—γ浓度高于阴性者。结论:支气管哮喘病人Th1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其Th2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结核菌素反应 细胞因子 ELISA法 IL-4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林香花 冯可青 +2 位作者 郑素歌 钱皓瑜 陈卓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3-2614,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通过向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大鼠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通过向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大鼠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凝胶致敏,并采用OVA雾化吸入激发形成哮喘模型。每次激发前2 h给予甘草次酸组大鼠10 mg/100 mg甘草次酸灌胃,哮喘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0.1 ml/100 mg灌胃。最后一次激发完成后24 h内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白细胞介素(IL)-13、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收集三组BALF对细胞沉渣进行瑞氏染色,并按照白细胞种类进行计数。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判定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造模成功;甘草次酸组较哮喘模型组中性粒细胞表达相对上升,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而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较哮喘模型组相对降低,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5);哮喘模型组血清Ig E、IL-13、TNF-α表达水平最高,甘草次酸组居中,正常对照组最低(P<0.05),而正常对照组IL-18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甘草次酸组,哮喘模型组最低(P<0.05)。结论甘草次酸通过选择性诱导成熟T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生,抑制Ig E、IL-13、TNF-α炎症因子表达,有效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产生,发挥平喘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哮喘模型 免疫球蛋白E 白细胞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为期三个月的非干预性调研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新 洪建国 +28 位作者 辛建保 吴昌归 薄建萍 张天托 王长征 蔡绍曦 刘纯 邱晨 黄建安 赖国祥 孔灵菲 刘春涛 马壮 黄克武 杨和平 周建英 陈卓昌 孙培宗 孙耕耘 王立波 唐素萍 陈志敏 李昌崇 赵德育 林荣军 郑跃杰 向莉 周小勤 陈育智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价和调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常规临床治疗哮喘的疗效和使用情况。方法开展多中心、开放的、非干预性调查研究,观察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12周后的哮喘控制情况,以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与改良的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5... 目的评价和调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常规临床治疗哮喘的疗效和使用情况。方法开展多中心、开放的、非干预性调查研究,观察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12周后的哮喘控制情况,以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与改良的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5)平均分值为主要疗效观察指标。结果共入选受试者360例,其中成人哮喘228例,儿童哮喘132例。经12周治疗后,所有患者ACQ平均分值由治疗前的2.03(成人2.20,儿童1.74)下降为0.60(成人0.78,儿童0.29),ACQ5平均分值由治疗前2.47(成人2.24,儿童1.76)下降为0.47(成人0.62,儿童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常规临床应用时可以有效地改善哮喘,并达到哮喘的良好临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哮喘 治疗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茜茜 杨会珍 +1 位作者 李晓亮 陈卓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特点、周围结构特点等。结果 86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纯磨玻璃肺结节35例,混杂磨玻璃肺结节51例,肺癌或癌前病变占比65.12%(56/86),良性病变占比34.88%(30/86);良性病变中边界模糊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边界清晰毛糙状病例、病灶边缘分叶、毛刺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小叶间隔增厚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恶性病变在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光滑、支气管充气征、含气腔隙等CT征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病灶在病灶边界,边缘、周围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性,或能为良恶性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 CT影像学特征 病理特征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以非结核病收治的40例肺结核临床分析
10
作者 陈卓昌 刘国良 《中原医刊》 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
近几年来,肺结核病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除门诊X线及痰检发现外,由于症状或X线不典型而误诊为呼吸系统其它疾病而收治,后经反复痰检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而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40例,以此资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 肺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 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哮喘临床管理效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华 王慧 陈卓昌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6期938-941,共4页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支气管高反应为特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哮喘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现在全球至少有3亿以上哮喘患者,而我国就有3000...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支气管高反应为特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哮喘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现在全球至少有3亿以上哮喘患者,而我国就有3000万人罹患哮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 慢性气道炎症 患者生活质量 管理效能 生活习惯 患病率 哮喘患者
下载PDF
力尔凡治疗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的观察
12
作者 陈卓昌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8期596-597,共2页
目的:评价力尔凡治疗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心包腔内注入力尔凡,每次30 m g,1次/每周;对照组心包腔内注入博莱霉素30 m g。连续3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 目的:评价力尔凡治疗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心包腔内注入力尔凡,每次30 m g,1次/每周;对照组心包腔内注入博莱霉素30 m g。连续3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67%。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低热、胸痛、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力尔凡治疗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疗效确切,明显高于博莱霉素,不良反应易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心包积液 力尔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在纵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茜茜 马芸 +2 位作者 张晓菊 安云霞 陈卓昌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2226-2228,227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在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因影像学提示纵隔病变进行活检的患者104例,穿刺标本进行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BNA,无...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在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因影像学提示纵隔病变进行活检的患者104例,穿刺标本进行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BNA,无并发症发生。81例穿刺阳性;恶性肿瘤60例(74. 1%),其中肺癌55例,其它肿瘤5例;良性疾病21例(25. 9%),其中结节病13例,结核8例。17例患者穿刺为阴性,最终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明6例患者为假阴性结果,6例患者的标本量不足。共有169个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最常见的淋巴结穿刺区位于7组与4组淋巴结,占所有标本量的34. 3%和30. 7%。EBUS-TBN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 2%、100%、100%、43. 5%。结论EBUS-TBNA是诊断纵隔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纵隔疾病
下载PDF
双黄连含片治疗急性咽炎6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玉花 朱重光 +4 位作者 陈卓昌 马嵩 冯备 时军 冯可青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 :观察双黄连含片治疗急性咽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治疗组 60例患者给予双黄连含片每次 2片 ,每日 5次 ,含服 ;对照组 2 0例 ,给予双黄连颗粒每次 1包 ( 5 g) ,每日 3次 ,冲服。疗程均为 7d。结果 :治... 目的 :观察双黄连含片治疗急性咽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治疗组 60例患者给予双黄连含片每次 2片 ,每日 5次 ,含服 ;对照组 2 0例 ,给予双黄连颗粒每次 1包 ( 5 g) ,每日 3次 ,冲服。疗程均为 7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分别为 96.7%、90 .0 %和 90 .0 %、80 .0 %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的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在改善咽部症状方面双黄连含片优于双黄连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咽炎 双黄连含片 中药制剂 双黄连颗粒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原发气管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型淋巴瘤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娟娟 陈卓昌 石曼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5,共3页
原发气管淋巴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其中原发气管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鲜有报道。现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气管MALT淋巴瘤的诊治经过并查阅相关文献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气管 气管支架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支杆菌DNA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娟娟 陈卓昌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入选120例胸腔积液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78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42例。两组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入选120例胸腔积液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78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42例。两组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DN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以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38.5%、95.2%、93.8%、45.5%。结论荧光定量PCR测定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应用中,具有操作简便、时效性强,并且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为快速准确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 胸腔积液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钱皓瑜 冯可青 +1 位作者 陈卓昌 时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对NSCLC的疗效、对脑转移的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和B组:每周期第1天静滴吉西他滨1000mg/m2和顺铂75 mg/m2,第8天吉西他滨...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对NSCLC的疗效、对脑转移的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和B组:每周期第1天静滴吉西他滨1000mg/m2和顺铂75 mg/m2,第8天吉西他滨1000 mg/m2。每21 d为1周期,重复6个周期。其中A组于第1、3、5个周期的第1天静滴尼莫司汀2~3 mg/kg。对比2组病人的病例特征、脑转移发生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人脑转移阳性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36,P<0.05);ORR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2组病人的1-year SR无显著区别(P>0.05)。A组病人的PFS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均比B组病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小板减少、贫血、周围神经炎和肾功能损害无明显区别(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司汀可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尼莫司汀 脑转移
下载PDF
外周血microRNA-199a水平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玮 齐咏 陈卓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8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199a(miRNA-199a)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IPAH患者42例(IPAH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逆... 目的探讨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199a(miRNA-199a)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IPAH患者42例(IPAH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miRNA-199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IPAH组miRNA-199a与心导管检查指标(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浆miRNA-199a表达水平对IP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IPAH组外周血miRNA-199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NA-199a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509,P<0.05;r=-0.637,P<0.05;r=-0.59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iRNA-199a预测IPAH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1.36,预测的AUC为0.834(95%CI 0.734~0.908),与AUC=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30,P<0.001)。结论IPAH患者外周血miRNA-199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其对IPAH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微小核糖核酸-199a 肺动脉血管阻力 预后
下载PDF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肺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金兵 王思勤 +3 位作者 赵桂华 陈卓昌 冯可青 朱惠珍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肺功能的特点。方法:测定20例通过临床-影像-病理而最后综合诊断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同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总量、残气量、肺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和PaO2显著的减少,而FE...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肺功能的特点。方法:测定20例通过临床-影像-病理而最后综合诊断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同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总量、残气量、肺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和PaO2显著的减少,而FEV 1%/FVC、呼吸频率和PCO2却增加。结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和肺弥散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思勤 马希涛 +6 位作者 唐学义 时军 郑素歌 陈卓昌 朱惠珍 冯可清 钱汝林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