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点石斋”看晚清上海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占彪 陈占宏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5-31,共7页
基于晚清画报点石斋与上海普通市民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规范的两相契合,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从图像所反映出的时间意识("屋子里的钟")和空间拓展("窗口的人")两方面分析在当时都市上海初露端倪的现代性迹象和上海... 基于晚清画报点石斋与上海普通市民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规范的两相契合,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从图像所反映出的时间意识("屋子里的钟")和空间拓展("窗口的人")两方面分析在当时都市上海初露端倪的现代性迹象和上海市民"仅为了看看而看"所形成的"向外看"的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现代性 “向外看” 晚清时期 上海 时间意识 空间拓展
下载PDF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占彪 陈占宏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6期51-56,共6页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意义上关系隐微,但又不可小觑,他们思想上、文学上的异同取决于客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主观(知识分子的禀性)两方面因素。从客观上看,“自下而上”的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和“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的轻率性分别构...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意义上关系隐微,但又不可小觑,他们思想上、文学上的异同取决于客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主观(知识分子的禀性)两方面因素。从客观上看,“自下而上”的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和“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的轻率性分别构成了“当事人”身份鲁迅和“后来者”身份的夏目漱石的文化背景。从主观上看,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的禀性使得他们都经历了心理的挫败,不同的是,鲁迅仍以飞蛾扑火的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搏击中,而夏目漱石则步入心灵的禅院,以期在静思默想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夏目漱石 时代转折期 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
下载PDF
论知识分子的身份担当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占彪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无论是从公众来看,还是从知识分子自身来看,知识分子担负了专业知识领域以外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这就使得一个知识分子具有三种身份担当,它们分别是:价值的维护者、社会的批判者和道德的示范者。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价值的维护者 社会的批判者 道德的示范者
下载PDF
论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占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8,共5页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可谓众说纷纭,择其大者,莫过于地域、政治、经济、技术四者。从地域来看,地域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但要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仍具有某些同一性;从政治来看,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取决于文化之于政治是处于从属...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可谓众说纷纭,择其大者,莫过于地域、政治、经济、技术四者。从地域来看,地域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但要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仍具有某些同一性;从政治来看,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取决于文化之于政治是处于从属地位抑或其他,文艺工具化往往是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一思想的产物;从经济来看,经济之于文化的决定因素具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无论是从时间轴向来看,还是从空间轴向来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往往是负相关的关系;从技术来看,技术会以两种方式对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这是技术决定论的立论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影响因素 地域 政治 经济 技术
下载PDF
流行音乐、艺术趣味与社会意识——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流行音乐的论争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占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文化形态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艺术趣味是社会意识的反映。改革开放之初,流行音乐异军突起,风靡天下,一方面,它打破了此前艺术表达情感的简单化、模式化和虚假化,受到热捧;另一方面,它又有"腐蚀意志"的一面,是"资本主义社... 文化形态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艺术趣味是社会意识的反映。改革开放之初,流行音乐异军突起,风靡天下,一方面,它打破了此前艺术表达情感的简单化、模式化和虚假化,受到热捧;另一方面,它又有"腐蚀意志"的一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受到批判。围绕流行音乐的论争,关系到历史转轨时期对文艺的功能、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重新认识和调整,而这一理论认识,正是当年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现实所促生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艺术趣味 社会意识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与道德重建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占彪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12期133-138,共6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展开,然而"道德危机"却随之扑面而来,"道德重建"成为当下社会重大命题。当代中国,我们在对道德必要性的认识上,过分强调道德功利性和世俗性,而忽...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展开,然而"道德危机"却随之扑面而来,"道德重建"成为当下社会重大命题。当代中国,我们在对道德必要性的认识上,过分强调道德功利性和世俗性,而忽视了道德的自觉性和神圣性;在道德提升的前提上,过分依赖文化教育的"老办法",而忽视了社会结构完善的"新要求";在道德养成的方式上,过分迷信于强制的灌输,而忽视了温和的商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重建 功利性与自觉性 公民意识与文化教育 灌输与商谈
下载PDF
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占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2,共5页
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不可轻视,也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考察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的发展,可以知道,我们经历了从娱乐文化被否定、被改造的时代,到娱乐文化被肯定、被张扬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转型期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那就是:从娱乐... 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不可轻视,也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考察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的发展,可以知道,我们经历了从娱乐文化被否定、被改造的时代,到娱乐文化被肯定、被张扬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转型期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那就是:从娱乐原罪化到娱乐无罪化;从娱乐精英化到娱乐平民化;从娱乐政治化到娱乐商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文化 原罪化与无罪化 精英化与平民化 政治化与商业化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主导文化视野中的流行文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占彪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流行文化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然而,在主导文化看来,流行文化的"对私域的发现和重视"、"对娱乐的追求和迷恋"和"对权威的消解和利用"正是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倾向,而这一&qu...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流行文化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然而,在主导文化看来,流行文化的"对私域的发现和重视"、"对娱乐的追求和迷恋"和"对权威的消解和利用"正是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倾向,而这一"低俗化"问题的实质在于流行文化具有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文化 主导文化 “低俗化”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化的时空背景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占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7-191,共5页
自晚清以来,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交流都使得中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交织的时间场与本土化和全球化共筑的空间场中。在这一文化生态背景下,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形态可以分割为“前80年”与“... 自晚清以来,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交流都使得中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交织的时间场与本土化和全球化共筑的空间场中。在这一文化生态背景下,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形态可以分割为“前80年”与“后20年”两个时段来进行描述。在“前80年”,革命话语充斥和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主流意识形态完成了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改造,三者形成了一个“文化等腰三角形”,最顶端正是“革命”背景下的主流文化,两底端分别是被主流文化改造过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后20年”,经济建设话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文化格局也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最顶端正是“建设”背景下的大众文化,两底端则分别是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个要素的分化组合几乎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迁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 时空背景 “文化等腰三角形”
下载PDF
“工人美术作品”意识形态的激活及艺术失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占彪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人美术作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文艺现象,鲜为学界关注。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强调是这些"工人美术作品"的核心任务和最终目的。那么,通过对激活意识形态的具体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急迫表达产生的&q...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人美术作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文艺现象,鲜为学界关注。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强调是这些"工人美术作品"的核心任务和最终目的。那么,通过对激活意识形态的具体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急迫表达产生的"艺术失真"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工人美术作品"中展示出的政治与艺术的复杂关系。在"工人美术作品"中,激活意识形态的方式有二:一曰"标语口号";二曰"图像符号"。这些要素看似"无意而为",实则"刻意布置",倘失去这样的要素,工人美术作品意识形态的表达就大打折扣。同时,意识形态的执拗使得造成了"工人美术作品"的"艺术失真",这体现在形式上"照亮人物"的冲动和在内容上"制造现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美术作品 意识形态激活 艺术失真
下载PDF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热之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占彪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几乎是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同步的,以此为开端,这种传统文化热徐徐升温,直至今日形成一种波澜壮阔之势。这其中有三个特征值得注意:基于填补精神空洞及化解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压力等共同原因,这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几乎是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同步的,以此为开端,这种传统文化热徐徐升温,直至今日形成一种波澜壮阔之势。这其中有三个特征值得注意:基于填补精神空洞及化解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压力等共同原因,这次传统文化热是官方、学界和民间三方合力推动的;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我们常常批判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造成一种简单的文化观;市场社会道德状况的恶化使得这次传统文化热具有强烈的道德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热 三方推动 二元对立 道德化
下载PDF
论郭汝霖“使琉”及其《重编使琉球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占彪 《海交史研究》 2016年第2期69-80,共12页
嘉靖三十四年(1555)郭汝霖受命往封琉球中山王尚元,由于史料的缺乏,册封正使郭汝霖的生平事功、郭汝霖代替吴时来使琉、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等问题多语焉不详,无法得到深入讨论。但通过一些鲜为学界注意的地方志、学界新发现的"... 嘉靖三十四年(1555)郭汝霖受命往封琉球中山王尚元,由于史料的缺乏,册封正使郭汝霖的生平事功、郭汝霖代替吴时来使琉、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等问题多语焉不详,无法得到深入讨论。但通过一些鲜为学界注意的地方志、学界新发现的"朋僚赠送诗文",以及郭汝霖本人的《石泉山房文集》等材料,可以丰富郭汝霖的身世事功,展示时人对原册封使吴时来的多元看法,揭示在"倭寇祸华"背景下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不当示怯"于日人。同时对比郭汝霖的《重编使琉球录》和陈侃的《使琉球录》,可知郭录在"重编"中有"删文"、"增文"和"改文"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汝霖 《重编使琉球录》 《使琉球录》
下载PDF
乡野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对抗——丰子恺漫画论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占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9-33,共5页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了都市与乡野在文化层面上的对立。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丰子恺从护生画集(慈),儿童相(真)和旧诗新画(静)这三类漫画中努力营造出一方精神净土藉以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漫画 乡野 都市
下载PDF
试论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因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占彪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因是什么,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的。除去公认的政治因素外,还有地域、经济、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化发展的外因正是一个社会、一段历史中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之使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决定文化发展的地域、经济、和技术... 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因是什么,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的。除去公认的政治因素外,还有地域、经济、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化发展的外因正是一个社会、一段历史中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之使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决定文化发展的地域、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地域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其实更多地是在人类文化原初阶段,经济对文化发展影响的敏感时期往往是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中,殆到20世纪前后,尤其是信息革命以来,技术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外因 地城 经济 技术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中国对万国博览会的三种认知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占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57,共6页
清末民初,不同人物,不同身份,身处不同的历史环境,置身不同的世博现场,对世博会形成的认知是不同的。通过对此一时期"亲历世博会"的珍贵材料的挖掘和解读,大致可以了解清末民初不同历史时段中国人对世博会的三种不同认知。一... 清末民初,不同人物,不同身份,身处不同的历史环境,置身不同的世博现场,对世博会形成的认知是不同的。通过对此一时期"亲历世博会"的珍贵材料的挖掘和解读,大致可以了解清末民初不同历史时段中国人对世博会的三种不同认知。一、张德彝、王韬等人神迷"水晶宫"、"珍异物",冯自由、"抱一"(黄炎培)等人强调"游戏区"、"装饰法",是从娱乐的角度理解世博会;二、李圭的"裕国利民",杨兆鋆的"兴盛地方"论,是从商贸的角度理解世博会;三、张元济的"表彰国力,塑造形象",冯自由的"网罗文化,诱导文化",是从文明的角度理解世博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国博览会 炫奇会 商贸 文明
下载PDF
鲁迅与夏目漱石关系考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占彪 《日本研究》 2006年第3期60-65,共6页
鲁迅与外国作家关系的钩沉和分析,基本上都得到了国内外鲁迅研究者细排密查般的梳理。但是,由于关于鲁迅与夏目漱石的关系的资料不甚丰富,这给研究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造成了困难,本文运用比较全面的史料,着重考辨了... 鲁迅与外国作家关系的钩沉和分析,基本上都得到了国内外鲁迅研究者细排密查般的梳理。但是,由于关于鲁迅与夏目漱石的关系的资料不甚丰富,这给研究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造成了困难,本文运用比较全面的史料,着重考辨了鲁迅与夏目漱石先后在东京西片町住过的一所住宅,进而分析了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呈现出的一些相似特性,最后从当事人的回忆和研究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着文学意义上的关联。这也许能为鲁迅艺术世界的外国文化渊源提供一个新鲜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夏目漱石 关系考辨
下载PDF
试论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占彪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3,共6页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即人化。就是说人在文化定义中的本质因素,人性在文化场域的种种遭遇反过来就规制了文化的发展路向,这样,人性就成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之一维。以"人性"为基点,考察人性在物质、制度和精...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即人化。就是说人在文化定义中的本质因素,人性在文化场域的种种遭遇反过来就规制了文化的发展路向,这样,人性就成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之一维。以"人性"为基点,考察人性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这三个层面上的进退逡巡:有待与无待、监禁与自由、理智与情感,有助于我们寻求并破解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动力 人性 有待与无待 监禁与自由 理智与情感
下载PDF
阅读风尚的当代走向与传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占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社会的技术支持,都市社会的现代情绪和市场社会的商业原则,是图像在当下社会风行的三个原因。作为大众文化形态之属的图像,在市民文化生活和精神建构中起着形式上的审美作用和内容上的娱乐作用。但是,通常在精英的视野... 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社会的技术支持,都市社会的现代情绪和市场社会的商业原则,是图像在当下社会风行的三个原因。作为大众文化形态之属的图像,在市民文化生活和精神建构中起着形式上的审美作用和内容上的娱乐作用。但是,通常在精英的视野里,与文字相比,图像始终处于一个“卑贱的”地位。其实,“读图”并非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中“观测一时的风尚习惯,和社会情形的一斑”。事实上,“读图”习惯并不是当今社会才出现的新现象,“读图”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这从近百年来在上海一直都存在的“读图”现象中可以看出,那种以为“读图时代”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的判断未免显得过于简单绝对和夸大其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时代 阅读风尚 图像上海
下载PDF
学术与批评之间的徘徊与选择——论鲁迅的身份困惑与角色体认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占彪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2-59,共8页
鲁迅既是一个学术大家,又是一个知识分子,前者得沉静,后者得激昂,这学术的冷与批评的热的不同心态实质上反应了职业与事业的冲突,"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对鲁迅来说,学术,还是批评?在这两者中,他徘徊,犹豫,反复,难... 鲁迅既是一个学术大家,又是一个知识分子,前者得沉静,后者得激昂,这学术的冷与批评的热的不同心态实质上反应了职业与事业的冲突,"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对鲁迅来说,学术,还是批评?在这两者中,他徘徊,犹豫,反复,难以决断,难以割舍,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如是,对学生的人生指导亦如是,然而,他终究还是倾向并投身于批评事业,并以此来参与社会,鞭策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学术 批评 矛盾
下载PDF
论知识分子的三种素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占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101,共5页
知识分子是一个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公共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人们具有三种身份和相应的素质:一、“士志于道”的价值维护者;二、“抱道忤时”的社会批判者;三、“行己有耻”的道德示范者。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价值维护者 社会批判者 道德示范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