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其椿 何大福 +5 位作者 黄世礽 林明龙 陈同聪 何万福 梁玉祥 农振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073-19074,19077,共3页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浙优1号 再生稻 留桩时间 定桩高度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逊忠 何万福 +1 位作者 陈同聪 黎彩凤 《中国稻米》 2011年第2期61-62,共2页
在传统旱区和失灌旱区对超级稻新两优6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试验表明,新两优6号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高产较优质的特点,作再生稻栽培,大田连片示范早季和晚季合计总产12 708.0 kg/hm2,比早、晚季对照合计总产(11 079.0 kg/hm2)增产14... 在传统旱区和失灌旱区对超级稻新两优6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试验表明,新两优6号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高产较优质的特点,作再生稻栽培,大田连片示范早季和晚季合计总产12 708.0 kg/hm2,比早、晚季对照合计总产(11 079.0 kg/hm2)增产14.7%。新两优6号可作为广西钦州及类似生态区作再生稻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两优6号 特征特性 早稻 再生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稻一次性施用缓释肥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何万福 刘逊忠 +1 位作者 陈同聪 陈七一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285-287,共3页
通过缓释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缓释肥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可达120 d。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水稻抛秧前一次性基施缓释肥750 kg/hm2,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整个本田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中等肥力田单产可达7 500~8 250 kg/hm2、... 通过缓释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缓释肥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可达120 d。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水稻抛秧前一次性基施缓释肥750 kg/hm2,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整个本田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中等肥力田单产可达7 500~8 250 kg/hm2、中高肥力田单产可达9 000~9 750 kg/hm2。与等价值常规施用单质肥料比,一次性施肥平均可增产稻谷750 kg/hm2左右,节本增收2 200元/hm2以上,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料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再生稻旱区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逊忠 何万福 +2 位作者 陈同聪 黎国安 陈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75-76,共2页
阐述了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中浙优1号作为早稻和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破解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的难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浙优1号 特征特性 早稻 再生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优培九及其再生稻旱区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逊忠 何万福 +2 位作者 陈同聪 黎国安 陈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133-134,138,共3页
由于气候因素影响和水利设施老化失管,钦州市多年来遭受了秋冬春三季连旱的严重危害。在大多数年份,全市有近40%的早稻田因缺水不能播插而被迫改双季稻为单季稻,甚至撂荒,有80%以上的晚稻田因干旱难以发展秋冬种生产,并且这种危害有逐... 由于气候因素影响和水利设施老化失管,钦州市多年来遭受了秋冬春三季连旱的严重危害。在大多数年份,全市有近40%的早稻田因缺水不能播插而被迫改双季稻为单季稻,甚至撂荒,有80%以上的晚稻田因干旱难以发展秋冬种生产,并且这种危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2008-2009两年通过科技项目立项探索传统旱区和水利失灌旱区种植超级稻两优培九及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破解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的难题,确保水稻播种面积并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区 超级稻 再生栽培 高产技术
下载PDF
不同泡田时间对超级稻免耕抛秧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6
作者 何万福 刘逊忠 陈同聪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4期94-97,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不同泡田时间对超级稻免耕抛秧产量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抛秧前泡田天数对免耕田耕作层的软化深度、抛秧后立苗、分蘖消长、生育进度、产量构成因素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在泡田时间4~10 d的范围内,随着...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不同泡田时间对超级稻免耕抛秧产量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抛秧前泡田天数对免耕田耕作层的软化深度、抛秧后立苗、分蘖消长、生育进度、产量构成因素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在泡田时间4~10 d的范围内,随着泡田时间的增加,产量与效益也随着增加。在季节允许的情况下,综合平衡各种因素,抛秧前泡田时间应不少于6 d,比较理想的为8~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免耕抛秧 泡田天数 产量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