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英口译中的显化策略选择研究 |
刘春伟
张寒辉
陈向普
|
《新丝路》
|
2024 |
0 |
|
2
|
生存与铭记——塔纳西斯·科茨和他的《在世界与我之间》 |
陈向普
|
《语文学刊》
|
2020 |
0 |
|
3
|
The Iceman Cometh:the tragedy of sober dreamers |
陈向普
|
《文理导航》
|
2013 |
0 |
|
4
|
The Iceman Cometh:a host of complementary conflicts |
陈向普
|
《艺术科技》
|
2013 |
0 |
|
5
|
失败的战争——对《我为什么住在邮局》中姐姐处境的解读 |
陈向普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6
|
奥尼尔逐渐上升的女性观 |
陈向普
|
《艺术科技》
|
2014 |
0 |
|
7
|
英语专业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误区 |
陈向普
|
《海外英语》
|
2013 |
0 |
|
8
|
直接引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综合英语-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为例 |
徐楚涵
陈向普
姚香泓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1 |
1
|
|
9
|
母爱?母害?——评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和《晚安,妈妈》中的母女 |
陈向普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从罪人到殉道者——《萨勒姆的女巫》中普罗科托的蜕变 |
陈向普
|
《当代戏剧》
|
2019 |
1
|
|
11
|
懦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朱莉小姐》对比研究 |
陈向普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一叶寻找港湾的扁舟——罗伯特·海尔曼现代悲剧视角下《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性 |
陈向普
|
《当代戏剧》
|
2019 |
0 |
|
13
|
喜剧?悲剧?——韦尔蒂《为什么姐姐住在邮局》的主题解读 |
陈向普
|
《艺术品鉴》
|
2015 |
0 |
|
14
|
英语词汇学习的误区和出路 |
陈向普
|
《学周刊(上旬)》
|
2013 |
0 |
|
15
|
社会与时代的产物--从玛丽的视角审视莉莲·海尔曼的《儿童的时光》 |
陈向普
|
《当代戏剧》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