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向迅作品
1
作者 陈向迅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陈向迅
下载PDF
陈向迅中国画作品选
2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CSSCI 2007年第2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画作品 陈向迅
原文传递
陈向迅中国画作品
3
作者 陈向迅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画
原文传递
文化霸权与民族意识
4
作者 陈向迅 《艺术探索》 2002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文化霸权 民族意识 绘画艺术 中国画艺术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程式规范与造型结构
5
作者 陈向迅 《艺术探索》 2001年第3期13-14,共2页
The traditional stylization in landscape painting (Shanshui Hua ) originated from copying n8tu- ral objects in a figutive way, then maturely deveIoped into expressing subjective images so as to show moods of combinati... The traditional stylization in landscape painting (Shanshui Hua ) originated from copying n8tu- ral objects in a figutive way, then maturely deveIoped into expressing subjective images so as to show moods of combin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 by brush and ink, which the stylization and form structure can support the expression in pai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式规范 造型结构 山水画 绘画
下载PDF
山水卧游之一、之二、之三
6
作者 陈向迅 《中国画画刊》 2019年第1期15-15,共1页
从'意在笔先'到'画尽意在',因为'经营'的功力决定了'品格'的价值。因此,写意从认识层面的心智把握上升为笔墨层次的充分展开,品格的判断和界定就极为重要了。——陈向迅.
关键词 心智 品格 界定 山水 卧游 功力
下载PDF
程式规范与造型结构——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谈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向迅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8-19,共2页
中国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已形成了一系列理法具备而品类繁多的艺术表现“程式”。从一山一石、一树一枝的客观形象到所谓“披麻”、“斧劈”、“蟹爪”、“鹿角”的主观类别,对景物形象的慨括与提炼。
关键词 造型结构 山水画创作 程式规范 中国当代 中国山水画 结构符号 造型语言 形象结构 传统山水画 个性风格
原文传递
中国画的写意品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向迅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1,共6页
由识而入 “识”,从认识到学识,从辨识到见识,是知识的认得和思想的见解。品读传统,品读自然,应该由“识”而入,才能由“识”而知。一般意义上来说,写意品格的培养取决于眼力的调教。明日得总,也就是说“识”是入门的基础和修... 由识而入 “识”,从认识到学识,从辨识到见识,是知识的认得和思想的见解。品读传统,品读自然,应该由“识”而入,才能由“识”而知。一般意义上来说,写意品格的培养取决于眼力的调教。明日得总,也就是说“识”是入门的基础和修养提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 写意 中国画 品读
原文传递
程式规范与造型结构——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谈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向迅 《艺术品鉴》 2021年第5期36-39,共4页
中国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已形成了一系列理法具备而品类繁多的艺术表现"程式"。从一山一石、一树一枝的客观形象到所谓"披麻""斧劈""蟹爪""鹿角"的主观类别,对景物形象的慨括... 中国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已形成了一系列理法具备而品类繁多的艺术表现"程式"。从一山一石、一树一枝的客观形象到所谓"披麻""斧劈""蟹爪""鹿角"的主观类别,对景物形象的慨括与提炼,使这一自成体系的结构形式又演化为具有个性风格和笔墨意趣的造型语言。随着不断地对传统程式体系的摹仿和借用,逐渐形成一种观赏习惯和形式思考中的心理定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结构 笔墨意趣 中国山水画 传统程式 个性风格 心理定势 造型语言 客观形象
原文传递
管克阔
10
作者 陈向迅 《艺术品》 2019年第7期102-102,共1页
1987年生,山东临清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专家推介:管克阔作为一位青年画家,在创作中的悟性与自觉值得关注和赏识。虽然管克阔作品还不是十全十美,但这种对于表现形式的悟性,能使他的创作之路走得更为宽广... 1987年生,山东临清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专家推介:管克阔作为一位青年画家,在创作中的悟性与自觉值得关注和赏识。虽然管克阔作品还不是十全十美,但这种对于表现形式的悟性,能使他的创作之路走得更为宽广深入。他对于绘画语言构成的自觉,必定有助于自我风格的形成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 悟性 创作 表现形式 教师 艺术 博士 语言
原文传递
安兵武作品
11
作者 陈向迅 安兵武 《艺术品》 2020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安兵武《湖山凝素》系列,画风淡雅而不失凝重,讲究对传统笔墨语言的修养,尝试在水墨的浑厚中追求江南湖山的幽静和清远,作品较好地体现了自我风格的追求和完善。
关键词 笔墨语言 自我风格 画风 浑厚
原文传递
画《家家唱晚》的想法
12
作者 陈向迅 《美术》 1985年第7期49-50,共2页
《家家唱晚》是我毕业创作中的一幅。记得刚开始准备画时就碰到画什么的问题。我觉得对题材选择冥思苦想往往吃力不讨好,还是单纯一些好,不违心作画,总有所得。开始画草稿时也觉得这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农家小景之类,不免有点份量不足... 《家家唱晚》是我毕业创作中的一幅。记得刚开始准备画时就碰到画什么的问题。我觉得对题材选择冥思苦想往往吃力不讨好,还是单纯一些好,不违心作画,总有所得。开始画草稿时也觉得这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农家小景之类,不免有点份量不足之感。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多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创作 山水画创作 小景 题材选择 散点透视 画中 视觉冲击 取势 主观表现 一幅画
原文传递
形式构成的两大要素
13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1984年第4期26-27,共2页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这说明了山水画形式构成中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构成和局部构成。整体构成王微《叙画》云:“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整体构成的关键是构图取势。创作...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这说明了山水画形式构成中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构成和局部构成。整体构成王微《叙画》云:“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整体构成的关键是构图取势。创作中一切形象的成立都在构图取势的统辖之内。这也是“意存笔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叙画 绘画者 郭熙 取势 主要形象 川谷 散点透视 南宗抉秘 石涛画语录
原文传递
松风(中国画)
14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松风
原文传递
中国画的写意品格
15
作者 陈向迅 《古今谈》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由识而入“识”,从认识到学识,从辨识到见识,是知识的认得和思想的见解。品读传统,品读自然,应该由“识”而入,才能由“识”而知。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写意品格的培养取决于眼力的调教。明目得慧,也就是说“识”是入门的基础和... 由识而入“识”,从认识到学识,从辨识到见识,是知识的认得和思想的见解。品读传统,品读自然,应该由“识”而入,才能由“识”而知。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写意品格的培养取决于眼力的调教。明目得慧,也就是说“识”是入门的基础和修养提高的方法。叶燮在其《原诗》内篇论述理、事、情的关系时,指出“无识则不能取舍”,因为“内得之于识而出之而为才”,所以“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谦,则不可登作者之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 写意 中国画 《原诗》 品读
原文传递
中国画的写意品格
16
作者 陈向迅 《荣宝斋》 2014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由识而入 “识”,从认识到学以,从辩识到见识,简单的理解,是知识的认得和思想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画 品格 写意
原文传递
无题Ⅰ
17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共1页
原文传递
园林
18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共1页
原文传递
江南好(中国画)
19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原文传递
暮云(中国画)
20
作者 陈向迅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