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恩的“范式”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咸瑜 黄志凯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1期14-17,共4页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以"不可通约"的"范式"为核心概念的新的科学革命模式,描绘出了一幅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既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逐步累积式...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以"不可通约"的"范式"为核心概念的新的科学革命模式,描绘出了一幅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既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逐步累积式",又不同于批判理性主义"不断革命式"的科学发展动态图景。这为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创新的机理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不可通约性 科学革命模式 理论创新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与应有境界——从契约精神的视角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咸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社会的建构,也不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境界之价值根本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精神 和谐社会 价值支撑 应有境界
下载PDF
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观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咸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70,共4页
20世纪西方哲学告别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和重建生活世界,实质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生活世界的丧失以及人作为主体之意义的遗忘。在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和意义转化中,人的生活世界之根和人作... 20世纪西方哲学告别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和重建生活世界,实质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生活世界的丧失以及人作为主体之意义的遗忘。在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和意义转化中,人的生活世界之根和人作为主体之意义得到了某种重新显现和澄明。作为一种哲学观的转换,生活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被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以实践的哲学观洞察了生活世界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激烈冲突和对抗性质,总体上确立了改造生活世界的理想性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胡塞尔 马克思 实践 哲学观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咸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12,17,共6页
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为主旨的东方社会理论,其实质是马克思思考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理论成果。东方社会理论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能够同时解决东方社会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使东方社会走上现代化... 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为主旨的东方社会理论,其实质是马克思思考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理论成果。东方社会理论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能够同时解决东方社会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使东方社会走上现代化的现实性力量。其在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上破除了历史的单线进化论,体现出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基本论点和理论特色。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代化实践中,毛泽东和邓小平从真理的趋同上实现了两者的前后呼应,并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 社会主义 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理论特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咸瑜 《求索》 CSSCI 2004年第5期147-149,共3页
在从关于一般哲学的抽象谈论到对德国现存哲学的批判 ,再到对一切旧哲学的扬弃过程中 ,马克思实现了其哲学观上的根本变革。哲学观上的根本变革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突破口。马克思哲学观的精义和重大贡献在于马克思把哲学理解为... 在从关于一般哲学的抽象谈论到对德国现存哲学的批判 ,再到对一切旧哲学的扬弃过程中 ,马克思实现了其哲学观上的根本变革。哲学观上的根本变革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突破口。马克思哲学观的精义和重大贡献在于马克思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反思和批判性“活动”,实现了对以“逻各斯”的虚幻崇拜为基本路向的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马克思的哲学观在总体上显现着马克思哲学实践批判和伦理关怀的理论特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观 实践批判 伦理关怀
下载PDF
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支撑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咸瑜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0期53-57,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近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主体性原则,价值观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对人的研究,唯物史观强调的是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西方哲学家中,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块'人学的空地'(萨特).与此同时,又有一种... 一、问题的提出近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主体性原则,价值观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对人的研究,唯物史观强调的是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西方哲学家中,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块'人学的空地'(萨特).与此同时,又有一种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倾向,说社会中一切问题都与人息息相关,研究社会问题就要以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历史过程 主体性原则 市民社会 费尔 人类解放 异化劳动 哲学手稿 政治解放 青年马克思 自我异化
下载PDF
生活世界·交往行动·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咸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生活世界"是人自身"在"的确证。人之"在"在这里由隐蔽而显现。日常生活世界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不得不接受的。人在其中熏陶成为他在现实中呈现的样子。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又由于日用而不... "生活世界"是人自身"在"的确证。人之"在"在这里由隐蔽而显现。日常生活世界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不得不接受的。人在其中熏陶成为他在现实中呈现的样子。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又由于日用而不知、思不出位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使人趋于保守。"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乃是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与社会实践两者同构同质。身处交往实践中的现实的个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交往主体之间互动且互补,个体融入群体,共铸人类文明,推动着社会前进。交往行动的普遍化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交往行动 现实的个人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咸瑜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0期49-51,共3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历史思维的最伟大成果。从思想进路来看,人与市民社会、人与异化劳动、人与社会实践三对关系范畴循序递进,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其中,在对人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考中,马克思洞察了政治解放的历史限...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历史思维的最伟大成果。从思想进路来看,人与市民社会、人与异化劳动、人与社会实践三对关系范畴循序递进,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其中,在对人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考中,马克思洞察了政治解放的历史限度,确立了人类解放的至高理想;在对人与异化劳动关系的思辨中,马克思以生产劳动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在对人与社会实践辩证关系的追寻中,马克思最终确立了求解人的问题的真谛,实现了历史观上“壮丽的日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市民社会 异化劳动 社会实践 理论环节
下载PDF
生活世界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咸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3,共6页
由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生活世界”意在把哲学从思辨引向人们生活现实的境遇。海德格尔视“生活世界”为人自身“在”的确证 ,它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 ,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 ,其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和保守。“生活世... 由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生活世界”意在把哲学从思辨引向人们生活现实的境遇。海德格尔视“生活世界”为人自身“在”的确证 ,它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 ,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 ,其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和保守。“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乃是交往行动。哈贝马斯实现了“生活世界”学说由先验现象学向交往行动理论的意义转换。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把“生活世界”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 ,是“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 ,并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马克思 实践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咸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2期8-13,20,共7页
在市民社会的观念史上,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理解为以劳动和市场为核心的“需要的体系”及其满足方式,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在批判性考察中,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泛神论的逻辑神秘主义”,继承、深化了其历史主义方法和内容,并揭示了一切... 在市民社会的观念史上,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理解为以劳动和市场为核心的“需要的体系”及其满足方式,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在批判性考察中,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泛神论的逻辑神秘主义”,继承、深化了其历史主义方法和内容,并揭示了一切政治解放的历史限度,富有原创性地提出了超越市民社会的人类解放新课题,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轮廓。人类解放是马克思走出市民社会泥淖的一种新的政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市场经济 人类解放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文关怀
11
作者 陈咸瑜 黄志凯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
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人本主义人文关怀的价值传统,又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的批判精神匡正了人本主义关于人的思考的理论迷失和现实缺憾,并使人文关怀内化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性向度。考察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文关怀向度,打开处于遮... 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人本主义人文关怀的价值传统,又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的批判精神匡正了人本主义关于人的思考的理论迷失和现实缺憾,并使人文关怀内化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性向度。考察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文关怀向度,打开处于遮蔽状态的唯物史观的人文价值取向,对于恢复马克思哲学本真的理论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文关怀 异化劳动 人性复归
下载PDF
霍布斯社会契约学说评析
12
作者 陈咸瑜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50-53,共4页
霍布斯社会契约学说评析陈咸瑜霍布斯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大师。在欧洲思想史上,他一直是个不易理解而颇多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其社会契约理论形式的国家政治学说。把国家、政府视为契约的产物,这种观点源远流长,纵贯于整个西方... 霍布斯社会契约学说评析陈咸瑜霍布斯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大师。在欧洲思想史上,他一直是个不易理解而颇多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其社会契约理论形式的国家政治学说。把国家、政府视为契约的产物,这种观点源远流长,纵贯于整个西方自然法哲学说的历史。早在古希腊,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社会契约学说 近代资产阶级 自我保存 政治哲学 自然权利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论 集权主义 自然法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三个维度
13
作者 陈咸瑜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9,共4页
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下 ,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揭示了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也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三个重... 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下 ,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揭示了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也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发展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制度创新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人文素质培育语境中的哲学教育
14
作者 陈咸瑜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8-60,共3页
人文素质培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哲学教育不仅与人文素质培育在价值诉求上相一致,而且在内容与方法上也与其相衔接对应。哲学教育的过程乃是通过哲学自身本源性、终极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特质,引领人们自觉开启对于... 人文素质培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哲学教育不仅与人文素质培育在价值诉求上相一致,而且在内容与方法上也与其相衔接对应。哲学教育的过程乃是通过哲学自身本源性、终极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特质,引领人们自觉开启对于自身生存意义的领会、生活价值的悟解,不断超越自身的"现存状态"的过程。无视哲学教育的内在规定,其结果反而可能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物化"和"工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人文素质 哲学观 人文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新模式——随堂演讲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雪娟 陈咸瑜 《高教论坛》 2017年第5期45-48,共4页
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所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教改小组创设随堂演讲教学以化解各种矛盾。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模式能较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原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 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所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教改小组创设随堂演讲教学以化解各种矛盾。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模式能较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原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力争上游的斗志,并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随堂演讲 教学设计 教学试验
下载PDF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理性思考——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16
作者 李明华 陈咸瑜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 王永平 社会福利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17
作者 汪汉菊 李丽珍 +1 位作者 李永华 陈咸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X期56-60,共5页
市场经济中人的素质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不能回避的紧迫课题。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优化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前提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素质优化提供了物质条... 市场经济中人的素质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不能回避的紧迫课题。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优化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前提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素质优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具时代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青年大学生 市场经济运行 素质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 素质优化 现代市场经济 思想道德素质 时代性
下载PDF
从中介到接触:与C.泰勒共思中介认识论
18
作者 陈志伟 陈咸瑜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3,共10页
C.泰勒敏锐地意识到,很多现当代哲学家虽对笛卡尔所开创的认识论传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批判,但仍难逃“笛卡尔之手”,因为这些批判本身已经预设了中介认识论的“框架”。中介认识论主张对外在对象的认识需要借助于内在要素,认识须通过中... C.泰勒敏锐地意识到,很多现当代哲学家虽对笛卡尔所开创的认识论传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批判,但仍难逃“笛卡尔之手”,因为这些批判本身已经预设了中介认识论的“框架”。中介认识论主张对外在对象的认识需要借助于内在要素,认识须通过中介才得以可能,自我与实在是“中介”而非“接触”的关系。中介认识论默认了内外二分的“框架”,这种“框架”渗透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时时规定着人们的认识与实践。因此,对于中介认识论的批判必须做到“深入其内”而“出乎其外”。我们将在分析中介认识论的四重脉络的基础上,探讨批判的可能方式与现实进路,聚焦于中介认识论的“框架”,实现对中介认识论的前提性反思。泰勒试图提出一种新型的“接触理论”来取代传统的“中介理论”,并着眼于框架类型的更替。然而,他的“接触理论”能否真正跳出旧的框架并带来新的框架,这依旧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 接触 认识论 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