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3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背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横连安装不便、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可能等缺点,但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的生物力... 背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横连安装不便、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可能等缺点,但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的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测试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最佳安装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作为完整组(A组),在完整组基础上建立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组基础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组),在C组上依次安装不同模式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其中包括上水平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为D组,下水平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为E组,斜形横连(左上右下为F组,左下右上为G组),交叉横连为H组。在三维运动机上将标本模型按顺序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测试,获取各个内固定状态下的寰枢椎活动度。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各组模型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与结论:①在6种工况下,A、C、D、E、F、G、H组寰枢椎活动度小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前屈、后伸状态下,5种横连内固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在左右旋转方向上,D、E组与F、G、H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与E组,F与G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F、G与H组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提示在前屈、后伸状态下,5种钉尾横连组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当;但在左右旋转状态下,斜形钉尾横连和交叉钉尾横连的稳定性明显优于上下钉尾横连组;而斜形钉尾横连具备和交叉横连同等的抗旋转稳定性,故值得临床优先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尾横连 后路 寰枢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3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0-1324,共5页
背景:在寰枢关节疾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_(1)-C_(2)PSR)中加用传统的棒-棒横连可以为螺钉/棒结构提供更坚固抗旋转稳定性,但有安装困难、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的风险。作者设计... 背景:在寰枢关节疾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_(1)-C_(2)PSR)中加用传统的棒-棒横连可以为螺钉/棒结构提供更坚固抗旋转稳定性,但有安装困难、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的风险。作者设计的新型寰椎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在C_(1)-C_(2)PSR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名成人健康男性志愿者枕骨底到枢椎(C0-2)的CT薄层扫描数据,分别建立寰枢椎有限元模型:正常组、失稳组、失稳+C_(1)-C_(2)PSR(无横连组)、C_(1)-C_(2)PSR+hS-S CL(钉尾横连组)。对各个有限元模型加载1.5 Nm的扭矩,计算出4组模型在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及横连应力峰值,并提取内固定应力云图。结果与结论:①失稳组较正常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增大43.8%-78.7%;2种内固定组在6种工况下的运动范围较失稳组减少90.2%-98.7%,在屈伸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基本一致,但在侧屈及旋转状态下,钉尾横连组较无横连组运动范围分别减少34.3%-43.8%和78.6%-79.1%,其中在旋转状态运动范围减少最为明显;②2种内固定内植物模型应力峰值:钉尾横连组最大应力总体上小于无横连组,内固定组在后伸时应力峰值最小;③内植物的应力云图:显示内固定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主要的应力分布区域为螺钉根部与骨质结合部,横连两端与螺钉尾槽或连接棒结合部;④新型钉尾横连能明显提高内固定的抗旋转稳定性,在三维运动上承担部分应力,降低内植物的最大应力;钉尾横连两端的应力分布明显,该部位可能出现横连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连 后路 寰枢椎 三维有限元 颈椎 内固定
下载PDF
脊柱侧弯复杂椎弓根情况下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椎弓根导航模板的应用
3
作者 王力航 陆廷盛 +8 位作者 陈啟鸰 姚书眈 蒲兴魏 姬林松 赵国权 欧阳北平 张斌 杨再松 罗春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59-2864,共6页
背景:椎弓根导板具有多种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软组织剥离不干净导致导板贴合不严密的钉道偏差;为了贴合导板仔细剥离软组织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板的设计无法预知椎体旋转及体位变化影响导致贴合不严密等。目的:探... 背景:椎弓根导板具有多种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软组织剥离不干净导致导板贴合不严密的钉道偏差;为了贴合导板仔细剥离软组织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板的设计无法预知椎体旋转及体位变化影响导致贴合不严密等。目的:探讨新型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椎弓根导航模板在脊柱侧弯复杂椎弓根情况下的效用。方法:筛选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存在椎弓根复杂情况的脊柱侧弯患者20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使用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椎弓根导航模板引导置钉;按纳入排除标准匹配34例既往病例资料作为经验置钉组,常规徒手置钉。对比两组患者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透视次数、手动改道次数、置钉等级及准确率、置钉并发症和主弯矫形率等指标。结果与结论:①导航模板组与经验置钉组在性别、年龄、主弯冠状面Cobb’s角、主弯bending位Cobb’s角、椎弓根变异、顶椎旋转、融合节段、置钉数、置钉等级、置钉准确率、主弯矫形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经验置钉组相比,导航模板组在置钉时间(P=0.034)、置钉出血量(P=0.036)、置钉透视次数(P=0.000)、手动改道次数(P=0.021)方面更具优势;③两组患者的置钉相关并发症均为0例;④提示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具有爪状结构,牢固适配各种畸形椎板关节突,可避免漂移现象,准确置钉;具有尖端点状接触椎板结构,避免广泛彻底剥离后方结构,可减少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提前设计了进钉点进钉方向,可减少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分节段设计,避免因麻醉体位改变等不适配;操作简便,置钉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复杂椎弓根 3D打印 椎弓根导航模板 5点定位法点状接触式模板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唐骞 陈啟鸰 +4 位作者 贾祎佳 姬林松 杨再松 罗春山 陆廷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退行性DLSS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行后路椎体融合...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退行性DLSS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行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研究组行PE-PL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分(JOA)、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当日、术后第一周、术后第二周、术后第四周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术前两组JOA、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高于术前,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00%、18.00%。结论 对比后路椎体融合术,DLSS行PE-PLIF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期间所花费时间更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术式应用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疼痛
下载PDF
上调Shh表达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祎佳 陆廷盛 +5 位作者 姬林松 姚书眈 蒲兴魏 陈啟鸰 杨建文 罗春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 研究上调音猬因子(Shh)表达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及健康的雌性昆明大鼠32只,随机选取8只分为正常组,剩余24只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上调组,各8只。比较各组Shh、碱性磷... 目的 研究上调音猬因子(Shh)表达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及健康的雌性昆明大鼠32只,随机选取8只分为正常组,剩余24只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上调组,各8只。比较各组Shh、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5b、骨密度、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骨保护素(OPG)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空白组相比,上调组Shh表达、骨密度、OPG水平显著升高(P<0.05),ALP、NTX、TPACP5b、RANKL、Beclin1、LC3-Ⅱ水平显著降低(P<0.05),股骨最大扭矩、股骨最大载荷显著增大(P<0.05)。结论 上调Shh基因可通过调控RANKL、Beclin1、LC3-Ⅱ、OPG蛋白而降低ALP、NTX、TPACP5b水平,增强骨密度,进而降低骨代谢,改善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生物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猬因子 去势骨质疏松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钉尾横连与棒-棒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6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4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梁栋柱 陆廷盛 陈啟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分为完整状态组(A组),在完整状态组上建立II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组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 目的探讨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分为完整状态组(A组),在完整状态组上建立II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组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 C_(1)~C_(2)PSR)(C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装置传统棒-棒横连(horizontal rod-rod crosslink,hR-R CL)为D组和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为E组,E组包括上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E_(1)组和下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E_(2)组,在三维运动机上将标本模型按顺序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测试,获取每组标本的寰枢椎活动度(ROM)。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①在各种状态下,完整组及内固定组活动度小于失稳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在前屈、后伸状态下,4种内固定组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度(ROM):A组<C组=D组=E_(1)/E_(2)组<B组,在侧屈、旋转方向上,横连内固定组活动度小于无横连内固定组,有显著差异(P<0.05),活动度(ROM):A组<C组<D组=E_(1)/E_(2)组<B组;③D组分别与E_(1)、E_(2)组在各种状态下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E_(1)和E_(2)组在各种状态下活动度也无计学差异(P>0.05)。结论横连在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中具有良好的抗轴向旋转稳定性;钉尾横连具有与传统棒-棒横连相同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钉尾横连安装在寰椎侧和枢椎侧生物力学性能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连 后路 寰枢椎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亚低温对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线粒体呼吸及TNF-α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王力航 姚书眈 +4 位作者 汤倩 陈啟鸰 蒲兴魏 陆廷盛 罗春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0-2224,共5页
目的探究亚低温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线粒体呼吸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sham组(假手术)、SCI组和Mild组(SCI模型大鼠给予亚低温治疗干预)各20只。分别比较3组线粒体R3、R4、RCR及P/O比值;... 目的探究亚低温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线粒体呼吸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sham组(假手术)、SCI组和Mild组(SCI模型大鼠给予亚低温治疗干预)各20只。分别比较3组线粒体R3、R4、RCR及P/O比值;比较血清中各时间点TNF-α水平;比较3组大鼠脊髓损伤的行为学评分(BBB);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3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变化;TUNEL检测3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在损伤后6 h、12 h和24 h,SCI组线粒体R3、PCR和P/O比值较sham组明显降低,R4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与SCI组相比,Mild组大鼠线粒体R3、PCR和P/O比值显著升高,线粒体R4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5)。与sham组相比,SCI组血清中各个时间点TNF-α水平均显著增加,且在观察时间点中术后24 h达到最高水平(P<0.05);和SCI组相比,干预后Mild组血清中各个时间点TNF-α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5)。与sham组BBB评分相比,SCI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的Mild组BBB评分较SCI组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相比,SCI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明显恶化且大量炎细胞浸润,该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也显著增多(P<0.05);与SCI组相比,Mild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率也得到了明显抑制(P<0.05)。结论亚低温可抑制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对血清中TNF-α水平表达也能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对脊髓损伤大鼠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脊髓损伤(SCI) 神经细胞凋亡 线粒体呼吸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下载PDF
亚低温对SAH大鼠ROS表达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姚书眈 王力航 +4 位作者 汤倩 陈啟鸰 蒲兴魏 陆廷盛 罗春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究亚低温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线粒体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所选取的大鼠(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186 g,鼠龄3~4 w)随机分组:常温组(NT组)、对照组(CO组)和亚低温组(MH组),每组6只。通... 目的探究亚低温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线粒体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所选取的大鼠(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186 g,鼠龄3~4 w)随机分组:常温组(NT组)、对照组(CO组)和亚低温组(MH组),每组6只。通过二氯荧光素法检测线粒体ROS产生速率、TUNEL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的表达量、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结果CO组CA1区脑组织结构正常,核周边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丰富;NT组大鼠CA1区部分脑组织损伤明显,细胞器溶解;MH组CA1区脑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细胞膜、核结构存在轻微损伤。NT组线粒体ROS产生速率明显高于MH组,MH组产生速率明显高于CO组(均P<0.05)。NT组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MH组(P<0.05),MH组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高于CO组(P<0.05)。NT组大鼠脑组织的CGRP蛋白含量、CGRP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MH组,MH组大鼠脑组织的CGRP蛋白含量、CGRP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CO组(均P<0.05)。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上调CGRP表达来降低SAH大鼠体内线粒体ROS的活性,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线粒体活性氧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对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中的力学稳定性评价
9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3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1-727,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连接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_(1)-C_(2)PSR)中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最佳模式hS-S CL提...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连接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_(1)-C_(2)PSR)中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最佳模式hS-S CL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建立寰枢椎有限元模型:正常组为A组,失稳组为B组,B组+C_(1)-C_(2)PSR为C组,C组+新型钉尾横连(C_(1)-C_(2)PSR+hS-S CL)包括:上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为D组、下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E组、斜形横连(左上右下为F组,左下右上为G组)、交叉横连H组。对各个有限元模型加载1.5 N/m的扭矩,计算出正常组、失稳组、六种内固定组在屈伸、侧屈、旋转的活动度及横连应力峰值,并提取内固定应力云图。结果①在6种工况下,正常组和内固定组的ROM较失稳组均明显降低;在屈伸状态下:全部内固定组的ROM基本一致,在侧屈和旋转状态下:D-H组ROM较无横连C组分别减少34%~44%和79%,36%~46%和76%~80%,39%~47%和78%~79%,40%~46%和78%~79%,49%~50%和91%~93%其中H组ROM在旋转状态减少最为明显。②内植物模型应力峰值:钉尾横连组最大应力总体上小于无横连组,所有内固定组在后伸时应力峰值最小。③内植物的应力云图显示:横连组应力分布区域基本一致,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分布区域为螺钉根部与骨质结合部,横连两端与螺钉尾槽结合部。结论交叉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具有最强的抗旋转稳定性,但横连两端的应力分布明显,该部位可能易发生横连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连 后路 寰枢椎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Shh-BMSCs外泌体调控miR-133a对脂多糖诱导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贾祎佳 陆廷盛 +4 位作者 陈啟鸰 杨建文 欧阳北平 杨再松 罗春山 《西部医学》 2023年第6期822-829,共8页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Sh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外泌体调控miR-133a对脂多糖(LPS)诱导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0、100、300、500、700、900μg/mL的LPS对其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Sh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外泌体调控miR-133a对脂多糖(LPS)诱导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0、100、300、500、700、900μg/mL的LPS对其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佳作用浓度。然后以0、20、40、80、120、160μg/mL的Shh-BMSCs外泌体处理LPS诱导的脊髓神经元细胞,通过同样方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将大鼠脊髓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hh-BMSCs外泌体组、miR-133a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miR-133a inhibitor组、Shh-BMSCs外泌体+miR-133a inhibitor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LPS诱导脊髓损伤(SCI)细胞模型,然后分组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轴突长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释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33a和Shh mRNA表达;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Shh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信号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脊髓神经元细胞轴突长度、IL-10释放水平、miR-133a表达、Shh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凋亡率、TNF-α及IL-1β释放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Shh-BMSCs外泌体组脊髓神经元细胞轴突长度、IL-10释放水平、miR-133a表达、Shh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TNF-α及IL-1β释放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miR-133a inhibitor组脊髓神经元细胞轴突长度、IL-10释放水平、miR-133a表达、Shh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TNF-α及IL-1β释放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miR-133a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Shh-BMSCs外泌体组比较,Shh-BMSCs外泌体+miR-133a inhibitor组脊髓神经元细胞轴突长度、IL-10释放水平、miR-133a表达、Shh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凋亡率、TNF-α及IL-1β释放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Shh-BMSCs外泌体可通过促进miR-133a表达而抑制NLRP3炎性信号激活,从而抑制LPS诱导的脊髓神经元细胞炎症,减轻其凋亡,缓解其轴突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BMSCs外泌体 脂多糖 脊髓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蒲兴魏 罗春山 +5 位作者 邱冰 王翀 赵国权 陆廷盛 姚书眈 陈啟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期间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5~56岁,平均43.3±8.7岁;寰枢椎骨折脱位13例,寰枢椎畸形4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 目的 :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期间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5~56岁,平均43.3±8.7岁;寰枢椎骨折脱位13例,寰枢椎畸形4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生成目标椎体的三维模型,使用逆向工程原理设计与其表面相吻合的反向模板及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并生成相应导向通道,标杆相对通道向内侧平移约10mm,将导向通道及标杆与模板拟合一体,设计形成带有导向通道和标杆的改良导航模板。将设计好的导板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在3D模型上模拟置钉,体外试验确认方案可行后再将改良导航模板消毒、灭菌并应用于临床。术中将改良3D打印导板与寰枢椎紧密贴合。术者分别以电钻及手钻通过导向通道,以标杆为参照物及导向杆,通过导向通道钻探螺钉通道后取下导板,攻丝后顺钉道置入椎弓根螺钉。将术前规划钉道与术后螺钉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精确性分析,并以Kawaguchi等评价法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结果:手术时间106±11min,术中出血量为220±73ml。共置入68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寰椎与枢椎各34枚。术前预设进钉点、内倾角及头倾角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awaguchi等评价法显示:0级占97.06%(66/68),Ⅰ级占2.94%(2/68),有2枚螺钉穿破骨皮质,Ⅱ、Ⅲ级螺钉数为0。结论:通过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与术前预设最佳钉道的吻合度、精确匹配术前计划,可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减少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改良导航模板 3D打印 偏差
下载PDF
颈脊髓损伤后患者P1NP和β-CTX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国权 罗春山 +4 位作者 陆廷盛 姚书眈 蒲兴魏 启鸰 欧阳北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脊髓损伤后患者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和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的变化,以期提高临床对骨质疏松中骨转换标志物的认... 目的观察和研究脊髓损伤后患者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和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的变化,以期提高临床对骨质疏松中骨转换标志物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我院骨科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颈脊髓损伤患者共69例,对所有患者均采集入院时及入院后2 w、4 w、8 w、12 w的静脉血,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P1NP和β-CTX水平,统计患者P1NP和β-CTX的数值,并进行前后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患者P1NP为(31.7±8.9)ng/mL,12 w后下降至(22.3±8.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患者β-CTX为(0.41±0.039)ng/mL,12 w后升高至(0.72±0.04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 w患者P1NP值较入院时提高,入院后2 w患者β-CTX值较入院时降低;入院时患者P1NP为(31.7±8.9)ng/mL,入院4w后P1NP为(30.3±8.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患者β-CTX为(0.41±0.039)ng/mL,入院4 w后β-CTX为(0.40±0.052)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NP测量值在2 w以后逐渐减少,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小的患者为著;β-CTX测量值在2 w以后逐渐增大,以BMI小的患者为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脊髓损伤后检测P1NP及β-CTX值,可以准确地反映患者骨代谢情况,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1型前胶原N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骨质疏松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的腰骶部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啟鸰 王力航 +3 位作者 陆廷盛 姚书眈 蒲兴魏 罗春山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病患与正常青少年的腰骶部矢状面形态,寻求差异并探讨是否与ALDH发病机制有关。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40例ALDH病患,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15... 目的比较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病患与正常青少年的腰骶部矢状面形态,寻求差异并探讨是否与ALDH发病机制有关。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40例ALDH病患,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15.5±1.4)岁为观察组。对照组随机匹配年龄相同的正常青少年40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16.2±1.7)岁。观察指标为立位全脊柱失状位X线片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骶前凸角、骶倾角。统计方法为两组间的上述观察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LDH组病患腰骶部矢状面LL(30.3°±5.1°)、SS(25.5°±6.1°)和ST(44.2°±7.9°)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8°±5.3°)、(32.8°±5.1°)、(54.5°±10.2°)](P<0.05);ALDH组腰骶部矢状面PT(17.0°±6.9°)、LSLA(144.7°±12.4°)大于正常对照组(10.1°±3.7°)、(133.5°±11.3°)(P<0.05);ALDH组PI为(42.9°±6.2°),对照组PI为(42.6°±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病患PI值与正常青少年相近。ALDH病患腰椎生理曲度减小及骶骨垂直化较正常青少年多见。腰骶部矢状面异常为ALDH病患减轻疼痛而采取的保护性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矢状面形态 腰骶部参数 腰骶前凸角 骶倾角
下载PDF
头盆环牵引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伴骨性脊髓纵裂的安全性与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力航 陈啟鸰 +3 位作者 陆廷盛 姚书眈 蒲兴魏 罗春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3-920,共8页
目的:探讨头盆环牵引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伴骨性脊髓纵裂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8例重度脊柱侧后凸伴骨性脊髓纵裂患者,均行头盆环牵引后截骨矫形治疗,未行骨性纵裂切除。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2... 目的:探讨头盆环牵引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伴骨性脊髓纵裂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8例重度脊柱侧后凸伴骨性脊髓纵裂患者,均行头盆环牵引后截骨矫形治疗,未行骨性纵裂切除。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20.33±8.11个月)。分析牵引时间,牵引前、后与矫形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身高、体重、主弯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牵引前、后及矫形术后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PO2、PCO2、三头肌皮皱厚度、血清白蛋白浓度、血清转铁蛋白浓度等指标。结果:8例患者牵引时间为22~49d(32.13±7.66d)。牵引前身高143~165cm(155.13±6.28cm),牵引后身高156~175cm(167.88±4.66cm),增高12.75±2.11cm,矫形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身高无明显变化。牵引前体重47.20±4.55kg,牵引后48.84±4.19kg,体重增加1.92±0.32kg,矫形术后49.21±4.22kg,末次随访时50.32±5.36kg,体重随营养状态改善逐渐增加。牵引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92°~176°(119.50°±15.13°),牵引后46°~66°(54.88°±5.88°),矫正率39%~68%[(53.55±7.76)%];矫形术后43°~66°(51.34°±7.47°),矫正率40%~72%[(58.54±8.87)%];末次随访时矫正角度无丢失。牵引前矢状面Cobb角62°~132°(91.13°±10.23°),牵引后29°~51°(40.48°±6.32°),矫正率46%~71%[(51.17±12.14)%];矫形术后30°~55°(36.11°±6.19°),矫正率47%~72%[(52.55±12.69)%];末次随访时矫正角度无丢失。牵引前VC为3.75±0.26L,牵引后4.20±0.04L,改善率为(12.85±7.72)%,矫形术后4.22±0.05L。牵引前FVC为3.65±0.26L,牵引后4.14±0.04L,改善率为(14.21±8.30)%,矫形术后4.16±0.04L。牵引前FEV1为3.34±0.22L,牵引后3.54±0.15L,改善率为(6.44±2.78)%,矫形术后3.54±0.15L。牵引后及矫形术后FEV1/FVC、PO2、PCO2均回归正常范围。牵引后较牵引前三头肌皮皱厚度改善(11.55±4.60)%,白蛋白浓度改善(21.96±7.75)%,转铁蛋白浓度改善(23.13±8.51)%;矫形术后较牵引前三头肌皮皱厚度改善(14.12±4.97)%,血清白蛋白浓度改善(23.12±7.87)%,血清转铁蛋白浓度改善(25.43±8.18)%。所有患者牵引中及矫形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伤,牵引过程中均未出现钉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内固定移位、松动及断裂。结论:头盆环牵引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伴骨性脊髓纵裂安全有效,可避免风险更高的骨嵴切除术,不失为首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后凸 头盆环牵引 截骨矫形 脊髓纵裂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廷盛 罗春山 +1 位作者 蒲兴魏 陈啟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843-484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108例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4)和B组(n=54),给予A组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B组颈...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108例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4)和B组(n=54),给予A组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B组颈椎前路椎体依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融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椎间隙高度和颈曲值。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VAS低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颈曲值低于A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与颈椎前路椎体依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的植骨融合率较高,VAS低,且能够较好地改善颈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 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4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江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2-1119,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C1-C2 PSR治疗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四肢麻木、无力等不同程... 目的:探讨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C1-C2 PSR治疗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四肢麻木、无力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害表现。术前均行颈椎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椎动脉CTA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7例采用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C1-C2 PSR(A组),男4例,女3例,年龄45.57±9.05岁;12例采用棒-棒横连(horizontal rod-rod crosslink,hR-R CL)C1-C2 PSR(B组),男5例,女7例,年龄43.58±7.35岁;13例不用横连,只行C1-C2 PSR(C组),男6例,女,7例,年龄42.38±6.70岁。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术后半年及1年以上定期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CT,评估内固定位置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无切口愈合不良,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和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人数:A组分别为4例、5例、6例、7例,B组分别为5例、9例、10例、12例,C组分别为1例、3例、5例、10例,术后6个月、1年、2年时A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时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移位、松动、断裂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横连较无横连植骨融合更早,钉尾横连和棒-棒横连临床疗效相当的,但前者在术中安装时更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内固定术 横连模式
下载PDF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在椎动脉高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国权 姚书眈 +4 位作者 陆廷盛 蒲兴魏 启鸰 欧阳北平 罗春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4期1770-1772,共3页
目的探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在椎动脉高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9年6月于本院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对13例椎动脉高跨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术前、... 目的探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在椎动脉高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9年6月于本院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对13例椎动脉高跨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术前、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采用JOA颈椎评分法评定疗效,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31个月,除1例患者椎板螺钉穿破外侧椎板外,其余患者均成功置入枢椎椎板螺钉。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8.69±14.53)min,出血量为(113.85±49.42)ml。术后患者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轴性症状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枢椎椎板螺钉固定在椎动脉高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椎板螺钉 椎动脉高跨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头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啟鸰 王力航 +3 位作者 欧阳北平 陆廷盛 姚书眈 罗春山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探讨头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按是否实施头盆环牵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头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按是否实施头盆环牵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术前采用头盆环牵引3~4周(平均3.2周),对照组未行头盆环牵引。观察组患者记录牵引前后及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计算牵引后和术后的侧后凸纠正率,同时与对照组的矫形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头盆环牵引后平均侧凸、后凸纠正率分别为45.2%、53.7%。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矫正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可预测患者对脊髓矫形的耐受程度,简化手术步骤,提高矫正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牵引术 手法 骨科 截骨术
下载PDF
应用头颅-骨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啟鸰 王力航 +3 位作者 陆廷盛 姚书眈 欧阳北平 罗春山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头颅-骨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7.5±4.8)(14~... 目的探讨应用头颅-骨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7.5±4.8)(14~23)岁。均行Halo骨盆牵引后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牵引力取患者可承受的极限,牵引时间为(3.2±0.6)(3~4)周,后行后路截骨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前左右侧屈位、牵引后和术后的侧后凸矫正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或邻椎截骨12例、Smith-Petersen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y,SPO)或Ponte截骨20例。未见脊髓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治疗前脊柱冠状面Cobb角为(136.8±38.0)°(96°~172°),矢状面Cobb角为(90.4±24.0)°(45°~125°)。患者平卧左右侧屈位侧凸矫正率为(8.9±3.2)%,Halo骨盆牵引后侧凸矫正率为(37.6±4.3)%,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侧凸矫正率为(68.7±4.8)%;牵引后矢状面侧凸矫正率为(30.7±5.6)%,后路矫形术后矢状面侧凸矫正率(60.6±4.3)%;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Halo头颅-骨盆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可预测矫形效果,简化手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畸形矫正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术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截骨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螺旋CT和MRI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啟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8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就诊的脊柱外伤患者100例,均行螺旋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出结果。结果:①MRI检查100例患者均发生脊柱骨折,检出率100.0%,螺旋CT检查95例患...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就诊的脊柱外伤患者100例,均行螺旋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出结果。结果:①MRI检查100例患者均发生脊柱骨折,检出率100.0%,螺旋CT检查95例患者发生脊柱骨折,检出率95.0%,P>0.05。②螺旋CT检查出碎骨片398块,MRI检查出碎骨片202块,P<0.05。③MRI检查骨挫伤检出率25.0%、椎旁软组织损伤检出率85.0%、前纵韧带损伤检出率36.0%、后纵韧带损伤检出率34.0%均显著高于螺旋CT检出率,P<0.05。MRI检查椎体容积改变检出率43.0%、神经根损伤检出率21.0%,螺旋CT检查椎体容积改变检出率43.0%、神经根损伤检出率19.0%,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骨碎片情况,MRI检查能清晰显示骨挫伤、椎旁软组织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等情况,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点,如有必要可以两者结合,从而全面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螺旋CT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