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发性青年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1
作者 关宇 杨磊 +5 位作者 蒋世濡 窦伟冬 王金贵 陈善稳 刘占兵 武颖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青年直肠癌肝转移(RCL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青年RCLM患者(发病年龄≤4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设为青年组,n=40),并按照1∶2的比例纳入中老年RCLM患者... 目的探讨散发性青年直肠癌肝转移(RCL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青年RCLM患者(发病年龄≤4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设为青年组,n=40),并按照1∶2的比例纳入中老年RCLM患者(发病年龄>45岁,设为中老年组,n=82)。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RCLM及青年RCL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肝转移瘤直径与局部治疗之间的预后关系。结果共纳入RCLM患者122例,青年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5%、47.5%、15.0%,中老年组1、3、5生存率分别为84.1%、26.8%、9.8%。两组BMI(P=0.008)、原发肿瘤存在并发症情况(P=0.006)、肝转移发生时限中同时性肝转移(P=0.005)、肝转移瘤最大直径>3 cm(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3)、原发肿瘤N分期(P=0.007)、肝转移瘤局部治疗(P=0.047)和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30)是影响R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肿瘤是否根治性切除(P=0.035)和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41)是影响青年R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转移瘤最大直径与肝转移瘤局部治疗组间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0)。结论青年RCLM患者肿瘤初始分期较晚,但生存预后优于中老年RCLM患者。淋巴结转移程度高、肝转移瘤未经局部治疗以及肝转移瘤最大直径>3 cm提示RCLM患者预后不良。原发肿瘤根治性切除及肝转移瘤最大直径是影响青年R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转移瘤局部治疗在RLCM患者治疗策略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肝转移 青年患者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与肠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士浩 陈善稳 +2 位作者 潘义生 刘玉村 王鹏远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4-187,192,共5页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是一种非乳酸类益生菌。研究发现,EcN能长期稳定定殖于肠道,与肠上皮细胞及肠道其它微生物相互作用,发挥生物学效应。肠道屏障功能是维持肠道正常生理的重要机制,屏...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是一种非乳酸类益生菌。研究发现,EcN能长期稳定定殖于肠道,与肠上皮细胞及肠道其它微生物相互作用,发挥生物学效应。肠道屏障功能是维持肠道正常生理的重要机制,屏障功能的受损与多种疾病相关,寻求对肠道屏障功能有维持和修复作用的物质,是治疗诸多相关疾病的重点突破口。既往的研究发现,EcN对屏障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将从EcN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的产生机制方面进行系统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 肠屏障功能 保护作用
下载PDF
90例结直肠癌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又文 马永琛 +5 位作者 陈善稳 朱静 于妍斐 王鹏远 杨兴 陈国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志蛋白CD31的表达水平,并对PSMA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SMA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在CRC组织中有较高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但染色阳性部位不在肿瘤细胞,而是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总染色率为76.7%。PSMA染色评分在不同年龄及组织学类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年龄组(≥60岁)及普通型腺癌组的PSMA染色评分更高(P<0.05)。结论:PSMA在90例CRC患者中高比例表达,表达部位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与部分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可能成为CRC诊断及治疗的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与长链非编码RNA H19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腾宇 陈善稳 +3 位作者 郭士浩 汪欣 王鹏远 刘玉村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对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H1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中英文文献。收集截止日期2018... 目的对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H1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中英文文献。收集截止日期2018年1月21日。结果共有3篇文献,209例病人纳入荟萃分析,总生存率HR 2.60(95%CI 1.08~6.25,P=0.032)和无病生存率HR 1.56(95%CI 1.29~1.87,P<0.001),表明H19高表达降低了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同时,H19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OR 0.25,95%CI 0.11~0.55,P=0.001)有相关性,H19高表达组结直肠癌分化较低。但是H19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19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呈负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结直肠癌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仍缺乏足够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H19 荟萃分析
下载PDF
PBC胆管破坏过程中Toll样受体和NK细胞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陈善稳 卞兆连 马雄 《肝脏》 2012年第1期60-60,共1页
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CNSI)C)伴小胆管破坏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特征性表现。在针对线粒体自身抗原的适应性免疫研究中已取得重大发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天然免疫参与了胆道慢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小胆管 相互作用 NK细胞 PB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化脓性胆管炎 慢性损伤
下载PDF
内源性硫化氢在胃肠道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淼 陈善稳 王鹏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1期869-872,共4页
胃肠肿瘤中内源性硫化氢及合成酶CBS(胱硫醚-β-合成酶)和CSE(胱硫醚-β-裂解酶)表达升高,硫化氢作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第三个得到确认的气体信号分子,对以胃癌和结直肠癌为代表的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探究硫化氢的促癌... 胃肠肿瘤中内源性硫化氢及合成酶CBS(胱硫醚-β-合成酶)和CSE(胱硫醚-β-裂解酶)表达升高,硫化氢作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第三个得到确认的气体信号分子,对以胃癌和结直肠癌为代表的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探究硫化氢的促癌机制将为以内源性硫化氢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从内源性硫化氢可通过改善肿瘤细胞供能、抗氧化应激、促进肿瘤细胞损伤后的恢复、维持肿瘤细胞干细胞多能性、促进胃肠道肿瘤化疗耐药、促进肿瘤微环境血管生成等机制,促进胃肠道肿瘤细胞的增值和侵袭几个方面,对硫化氢在胃肠道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肿瘤增殖、转移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抗肿瘤的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硫化氢 胃肠道肿瘤 微环境
下载PDF
硫化氢在肠道屏障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炫 陈善稳 +1 位作者 刘玉村 王鹏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8-1232,共5页
硫化氢(H 2S)是继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之后的第3种气体递质,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H 2S对各个系统在病理生理方面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肠道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共同构成。肠道屏障将肠腔与机体内部环境分隔开,这... 硫化氢(H 2S)是继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之后的第3种气体递质,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H 2S对各个系统在病理生理方面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肠道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共同构成。肠道屏障将肠腔与机体内部环境分隔开,这对于维持肠黏膜的稳定与免疫平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H 2S对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H 2S及其制剂在肠道屏障损伤修复的研究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肠道屏障 肠道疾病
原文传递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善稳 刘涛 +3 位作者 武颖超 王鹏远 刘玉村 汪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0-715,共6页
随着口服氟尿嘧啶类及靶向类等多种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术前精准影像学分期的开展,最新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目前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指南建议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标准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口服氟尿嘧啶类及靶向类等多种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术前精准影像学分期的开展,最新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目前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指南建议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标准面临诸多挑战,值得再审视。通过口服卡培他滨代替氟尿嘧啶静脉输液,联用其他化疗药增强现有方案,以及对部分患者采用单纯新辅助化疗是否可以替代标准新辅助放化疗都是目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延伸热点。传统的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更重视治疗对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则倾向于将术后无病生存期(DFS)作为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此外,寻找对新辅助治疗有预测性及整体生存有预后性的生物标志物一直都是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等待观察策略(watch and wait)系指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采取严密随访的策略代替直接手术,但当下对新辅助治疗后cCR的评价时间及标准尚无统一定论。因此,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在LARC的临床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故本文围绕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的再审视、方案的延伸、疗效评价和新辅助治疗与等待观察策略,以及其他热点问题对LARC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放疗 巩固化疗 局部复发
原文传递
硫化氢与结直肠癌相关性及其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善稳 王鹏远 刘玉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4-837,共4页
作为最近得到确认的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内环境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然而,关于硫化氢在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一直存在看似相互矛盾的结果。本文试从硫化氢在低浓度与高浓度作用区间对结直肠癌... 作为最近得到确认的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内环境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然而,关于硫化氢在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一直存在看似相互矛盾的结果。本文试从硫化氢在低浓度与高浓度作用区间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不同作用以及基于硫化氢的抗肿瘤新药研发两个方面,对目前关于硫化氢与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了硫化氢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结直肠癌进展以及在高浓度区间抑制肿瘤进展的双相作用模型。针对这种作用特点.硫化氢释放剂、硫化氢合成酶抑制剂以及硫化氢释放基团与NSAID类药物的嵌合体作为抗癌的新型药物得到了广泛研究。综合目前的研究来看,以氨基氧乙酸为代表的硫化氢合成酶抑制剂因其较小的副作用以及较低的作用浓度.相较于其他两类更为有可能发展为新型药物,基于硫化氢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以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带来新的思路.从而产生巨大的潜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硫化氢 胱硫醚β-合成 凋亡
原文传递
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善稳 王鹏远 刘玉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因急症或并发症需行肠切除手术。肠切除术后CD病情可获得暂时缓解,但复发率高,需反复手术的风险较高。本文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相关因素和术后内科治疗等角度...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因急症或并发症需行肠切除手术。肠切除术后CD病情可获得暂时缓解,但复发率高,需反复手术的风险较高。本文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相关因素和术后内科治疗等角度对与肠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通过综合控制各种影响因素,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高CD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切除 术后复发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腹腔镜视角下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解剖分型研究
11
作者 张峻岭 边巴扎西 +10 位作者 姜勇 索朗多吉 陈善稳 巴桑顿珠 刘涛 王金贵 武颖超 陈国卫 吴涛 万远廉 汪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视角下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ASPDV)的解剖学分型及其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复习手术视频和手术记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211例病人的ASPDV...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视角下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ASPDV)的解剖学分型及其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复习手术视频和手术记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211例病人的ASPDV解剖学特点,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腹腔镜视角下,按ASPDV回流解剖部位分为3型:Ⅰ型为ASPDV仅汇入Henle干者,占83.9%(177/211);Ⅱ型为ASPDV仅汇入肠系膜上静脉(SMV)者,占11.4%(24/211);Ⅲ型为ASPDV同时分别回流至Henle干和SMV者,占4.7%(10/211)。根据ASPDV属支数目,将Ⅰ型进一步分为3个亚型:Ⅰa亚型,回流入Henle干的ASPDV分支为1支,占72.5%(153/211);Ⅰb亚型,回流入Henle干的ASPDV分支为2支,占9.0%(19/211);Ⅰc亚型,回流入Henle干的ASPDV分支为3支及以上,占2.4%(5/211)。同时,ASPDV汇入Henle干者(包括Ⅰ型和Ⅲ型),共计187例,根据ASPDV汇入的解剖位置,又可分为近心端汇入型(95.2%,178/187)和远心端汇入型(4.8%,9/187)。Ⅰb亚型+Ⅰc亚型+Ⅲ型病人与Ⅰa亚型+Ⅱ型病人比较,解剖Henle干的时间较长[(29.2±4.4)min vs.(21.6±5.6)min,t=7.5,P<0.001],术中出血量较多[25(20,50)mL vs.20(20,30)mL,U=2084,P=0.002]。远心端汇入型病人与近心端汇入型病人相比,解剖Henle干的时间较长[(32.5±5.9)min vs.(22.4±5.8)min,t=4.8,P<0.001],术中出血量较多[50(20,50)mLvs.20(20,30)mL,U=465,P=0.02]。结论根据腹腔镜视角下ASPDV的不同分型,Ⅰa型和近心端汇入型为临床中最常见类型。存在多个分支的APSDV类型和远心端汇入型ASPDV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前静脉 Henle干 出血 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静脉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钰洋 陈善稳 +1 位作者 王鹏远 刘玉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3,共9页
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达40%~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对于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 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达40%~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对于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称为转化治疗。转化治疗可分为以化疗±靶向为主的系统治疗及局部治疗。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相关研究成果:(1)梳理肝转移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标准;(2)探讨疗效评估、手术时机及肿瘤侧性对转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等临床问题;(3)总结转化治疗方案新进展,包括经典双药方案、三药联合的加强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种局部疗法以及门静脉栓塞/两步肝切除、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综述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现有问题,以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转化治疗 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局部治疗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耐药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筱倩 王金贵 +3 位作者 文龙 陈善稳 张峻岭 汪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75-1781,共7页
结直肠癌(CRC)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等)的应用,仅可以改善部分RAS原癌基因(RAS)野生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野生... 结直肠癌(CRC)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等)的应用,仅可以改善部分RAS原癌基因(RAS)野生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野生型CRC患者的预后。并且几乎所有开始对抗EGFR治疗敏感的CRC患者,也会在用药后的3~12个月内发展为继发性耐药。非编码RNA(ncRNA)主要包括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既往研究表明,ncRNA可影响多种生物学进程,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多种药物的耐药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研究结果显示ncRNA在对抗EGFR治疗耐药的CRC细胞中和CRC患者体内存在表达异常的现象。本文将针对miRNA和lncRNA在CRC抗EGFR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miRNA的表达量在预测CRC患者对抗EGFR治疗敏感性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