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 李波 +2 位作者 张立国 陈喜昌 朴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杂交种选育过程、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华纬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吉林宏兴高科农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J1136为母本、自交系J086...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杂交种选育过程、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华纬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吉林宏兴高科农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J1136为母本、自交系J08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3004)。2021-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423.2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8%;202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 622.6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5%,该品种具有早发优势强、性状整齐、耐旱性好、亲本繁殖制种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华纬1号 选育过程 生物学特性 产量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岩质滑坡的时间预报与水力启动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喜昌 谷明成 +1 位作者 石胜伟 马显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2-761,共10页
岩质滑坡发生时间的适时超前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主要是缺乏对滑坡成生机理的明晰认识和未建立正确的量化模型。本文根据我国长江三峡工程库岸和西南山区积累的大量滑坡实例调查资料并参考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 岩质滑坡发生时间的适时超前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主要是缺乏对滑坡成生机理的明晰认识和未建立正确的量化模型。本文根据我国长江三峡工程库岸和西南山区积累的大量滑坡实例调查资料并参考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排除了地形控制论与地层控制论观点,阐明了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斜坡具有易滑结构;滑坡发生的充分条件是有一定强度的诱发因素作用。故而诱发因素的动态变化对滑坡发生的时间具决定意义。鉴于地下水诱发的岩质滑坡分布最广,为建立正确的水力启动模型,本文归纳了近代典型岩质滑坡的主要特征:(1)滑面是导水性差异最大的贯通面;(2)滑体长度大而厚度小,长厚比多在20左右;(3)滑坡前缘段先启动;(4)临滑前在前缘段有渗水、冒水或喷水现象;(5)出水宽度之和远小于前缘段总宽度。根据这些特征和水力学、水文地质学的成熟理论指出Jennings(1970)等人提出的岩质斜坡稳定性模型存在下列问题:(1)未表明贯通面上岩体重力分布状况;(2)空隙水压力的分布特征与前述滑坡现象和水力学原理相悖;(3)未考虑通水率问题。然后,本文按顺向坡中的易滑超倾坡和椅状坡两个类型建立了斜坡稳定性模型和滑坡水力启动临界值(基本)计算公式。提出潜滑面的综合内摩擦角和通水率的确定方法:(1)滑坡反算;(2)对无水压滑坡滑面倾角和渗水边坡通水率进行观测统计;(3)剪切试验和简易水文地质试验;(4)物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滑坡 水力启动 超前预报
下载PDF
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与斜坡破坏型式之转换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喜昌 黄金宝 袁永旭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5-10,共6页
在基岩山区和丘陵区,落石堆积的分布非常广泛,并可经长期积累而形成巨大规模。然而,因缺乏研究,它们(尤其是规模较大者)经常被误定成滑坡或崩塌堆积。为此,作者结合长江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采用天然模型勘测和岩相分析等多种方... 在基岩山区和丘陵区,落石堆积的分布非常广泛,并可经长期积累而形成巨大规模。然而,因缺乏研究,它们(尤其是规模较大者)经常被误定成滑坡或崩塌堆积。为此,作者结合长江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采用天然模型勘测和岩相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认为:1 落石堆积(累积体)通常是在扩离-落石发育而崩塌、滑坡不发育的陡崖(坡)下形成,同时还需有较平坡面,便于落石停积而不易被重力和流水搬走的堆积场所;2 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为:(1)前缘土体较密实且粒(块)径较小,后缘多大块石并常具架空结构;(2)不等粒系数普遍较大;(3)常有淤泥质和砂、卵石夹层或透镜体;(4)前缘可具向外陡倾的加积层理。基于此,水的潜蚀作用和地表水对前缘的集中冲刷常成为落石堆积变形破坏的主因;3 落石堆积的破坏型式为滑坡、泥石流或碎屑流;4 落石堆积的勘查应特别注意查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储水结构及相关参数;其稳定性评价应首先分析不同工程活动影响下产生潜蚀的可能性;5 为防治斜坡失稳,首先应保护落石堆积的自稳结构和选用有防潜蚀功能的开放型措施;6 深入研究落石堆积,对沉积学和工程地质学也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堆积 岩相分析 地质勘测 灾害防治 沉积学 工程地质学 崩塌
下载PDF
斜坡地质灾害的空间预测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喜昌 石胜伟 胡时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结合典型实例阐明斜坡地质灾害的空间预测是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与成败关键。继而讨论了“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内涵与工作程序,以及与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相关的斜坡破坏型式,斜坡结构类型,斜坡破坏的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典型实例阐明斜坡地质灾害的空间预测是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与成败关键。继而讨论了“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内涵与工作程序,以及与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相关的斜坡破坏型式,斜坡结构类型,斜坡破坏的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在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定义中,笔者将预测时段仅限于“工程年代”之内,且前提是保持现有斜坡结构和环境条件,以及可预料的人类活动影响;预测程序是先进行斜坡稳定性预测,然后再对稳定性差或较差的坡段进行灾害危险性(度)预测。关于斜坡破坏型式的划分,一是从它的影响范围和“量”与“质”的关系看都需重视其单次规模;二是要与斜坡的成因结构类型相结合,才能对现场地质调查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展示斜坡的成因结构类型对稳定性的控制意义,本文提供了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和西部大开发中总结出来的碎屑岩和副变质岩斜坡的新类型系统,并对三类土质斜坡的典型结构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了简要比较。关于环境条件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量化研究,笔者更看重多个非自体(非本坡段)天然模型观测和滑坡反算的成果。同时建议在全面准确的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确定性地质模型并应用基础学科的相关原理进行单要素的量化分析和单元分析,以便进一步揭示斜坡变形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地质灾害 空间预测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喜昌 李波 +1 位作者 张宇 张立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50cm小垄栽培方式、1465栽培方式、130cm大垄双行、65cm正常垄栽培方式、65cm偏垄栽培方式;江单1号5种密度的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7.875万、6.750万、5.625万、9.000万和4.500万株.hm-2;兴垦3号5种密度的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6.750万,5.625万、4.500万、7.875万、9.000万株.hm-2。江单1号最适宜密度是7.875万株.hm-2,兴垦3号最适宜密度是6.75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喜昌 李波 +1 位作者 张宇 张立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27-28,共2页
选用吉单27、吉单505、江单1号三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偏垄栽培、垄距50 cm、垄距65 cm、垄距130 cm、Ⅱ1465五个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模式产量依次为垄距50 cm(10 306.2 kg.hm-2)、垄距130 cm(9182.6kg.hm-2)、垄距65... 选用吉单27、吉单505、江单1号三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偏垄栽培、垄距50 cm、垄距65 cm、垄距130 cm、Ⅱ1465五个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模式产量依次为垄距50 cm(10 306.2 kg.hm-2)、垄距130 cm(9182.6kg.hm-2)、垄距65 cm(9 021.1 kg.hm-2)、Ⅱ1465(8 809.7 kg.hm-2)、偏垄(8 047.2 kg.hm-2),综合生产成本和与当前农机具相配套建议推广垄距130 cm大垄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玉米 增产效果
下载PDF
玉米施肥方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喜昌 赵佰福 +2 位作者 李波 张宇 张立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62-64,共3页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植株性状、籽粒和秸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性施肥和玉米专用肥的施肥方式比对照提前2 d成熟,控释肥和高氮复合肥比对照提前1 d成熟;玉米专用肥分别在穗长、穗粗、株高、穗...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植株性状、籽粒和秸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性施肥和玉米专用肥的施肥方式比对照提前2 d成熟,控释肥和高氮复合肥比对照提前1 d成熟;玉米专用肥分别在穗长、穗粗、株高、穗上叶方面表现最好,其次是高氮复合肥;习惯施肥穗位高最低;高氮复合肥茎粗最粗,其次是控释肥;高氮复合肥秃尖最小;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籽粒和秸秆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玉米 优化
下载PDF
跨越“斜坡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喜昌 李定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B12期82-86,90,共6页
“斜坡运动”的概念及将斜坡破坏后岩土体运动形式调查研究视为首要任务的观点,对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早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首先,它丰富了岩土力学的研究内容,并使相关的测试技术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增加了工程实... “斜坡运动”的概念及将斜坡破坏后岩土体运动形式调查研究视为首要任务的观点,对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早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首先,它丰富了岩土力学的研究内容,并使相关的测试技术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增加了工程实践的机会,阻挡斜坡运动的支挡、锚固工程及拦截等工程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大量防治工程的实践表明,以斜坡破坏后的岩土体运动形式及局部应力场分析为重点的研究并不能揭示引起斜坡破坏的深层次原因,还可能对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继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1)接此观点进行类型划分时,将常见的斜坡破坏形式混淆或丢失;2)过分看重地形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3)对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环境条件这些关键因素缺乏深入研究;4)许多人热衷干用简化的岩土力学模型代替经过长期物理化学作用过程的非均质的、非连续体的工程地质模型。此外,在思想方法上,“斜坡运动”观点尚存在着重大缺陷。为此,笔者建议跨越“斜坡运动”的研究阶段。将研究的重点前移,对引起斜坡破坏的结构缺陷及环境条件进行定性与量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地质工程的观点”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这一技术路线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地质灾害 研究重点
下载PDF
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再议
9
作者 陈喜昌 石胜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B12期87-90,共4页
文章首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笔者非常赞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地质工程而非一般土木工程”的观点。关于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与设计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斜坡的结构和工程地质环境才能作好;而防治工程设计应当全面... 文章首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笔者非常赞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地质工程而非一般土木工程”的观点。关于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与设计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斜坡的结构和工程地质环境才能作好;而防治工程设计应当全面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的原则。关于规范与技术要求的编制,主张全国统一的规范宜粗,仅强调普遍遵循的原则;而针对具体项目的技术要求则应详细一些。无论是规范还是技术要求均应为技术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关于市场运作,不赞同照搬《土木工程施工合同》(FIDIC)的作法,主张接防治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实际效果进行总价承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地质灾害防治 再议
下载PDF
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龙粘1号的选育研究
10
作者 陈喜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71-71,73,共2页
龙粘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JN-1为母本,JN-2为父本,于1999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在2000~2004年的连续各级鉴定中均表现较佳,熟期与对照克粘1号相似,较克粘1号增产7.7%~8.55%。该品种具有粒行整... 龙粘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JN-1为母本,JN-2为父本,于1999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在2000~2004年的连续各级鉴定中均表现较佳,熟期与对照克粘1号相似,较克粘1号增产7.7%~8.55%。该品种具有粒行整齐、皮薄、香甜,口感好的特点,较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基腐病,抗逆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杂交种 龙粘1号 品种选育
下载PDF
玉米田110cm大垄立体施肥技术研究
11
作者 陈喜昌 李波 +2 位作者 张立国 张宇 于滔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48-51,共4页
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避免一次性施肥易发生玉米生育后期脱肥现象,以郑丹95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不同类型的氮素及施肥时期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施肥方式以普通氮肥39%+控释氮肥60%基... 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避免一次性施肥易发生玉米生育后期脱肥现象,以郑丹95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不同类型的氮素及施肥时期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施肥方式以普通氮肥39%+控释氮肥60%基施及大喇叭口期喷施叶面肥为最好,第二位为普通氮肥40%+控释氮肥60%基施,第三位为施普通氮肥40%基肥+拔节期普通氮肥60%追肥,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均以普通氮肥39%+控释氮肥60%基施及大喇叭口期喷施叶面肥为最高,最终达到稳产、高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垄 立体施肥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玉米密植栽培的思考
12
作者 陈喜昌 李波 +1 位作者 张宇 张立国 《新农村(黑龙江)》 2013年第2期46-46,共1页
本文对黑龙江省近几年玉米密植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发展玉米密植栽培从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及确定密植考虑的一些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 玉米 密植栽培 思考
下载PDF
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13
作者 肖力光 陈喜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7,共5页
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特性,分析了轻骨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不同轻骨料混凝土受各因素影响的性能研究进展,探究了轻骨料混凝土的微观表象,指出了轻骨料混凝土存在的如工作性较差、可泵送性易受阻等缺陷不足,给出了合理建... 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特性,分析了轻骨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不同轻骨料混凝土受各因素影响的性能研究进展,探究了轻骨料混凝土的微观表象,指出了轻骨料混凝土存在的如工作性较差、可泵送性易受阻等缺陷不足,给出了合理建议,对轻骨料混凝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性能 微观结构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7
14
作者 朴琳 李波 +4 位作者 陈喜昌 丁在松 张宇 赵明 李从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048-3058,共11页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000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000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冠优化栽培模式:(1)传统模式(旋耕20 cm,60 cm等行距,RU),(2)耕层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60 cm等行距,SU),(3)冠层优化模式(传统旋耕20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RWC),(4)综合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SWC)。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冠层大田切片(垂直)、群体光分布、光合性能、蔗糖合成酶活性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常规栽培模式(RU),耕层优化模式(SU)的玉米冠层叶片干物质增加,冠层优化模式(RWC,SWC)下密植群体株高和穗位高降低30 cm以上,但群体整齐度下降明显;RWC和SWC处理,叶片垂直分布似“纺锤型”更为均匀,垂直高度180—240 cm的光能截获相比传统模式显著降低8%—37%,而穗位以下(120—180 cm)相比传统模式提高44%—129%;RU和SU处理呈现“漏斗型”株型特征,叶片集中分布在冠层顶部。根-冠协同优化可改良高密玉米群体冠层垂直结构,显著提高穗位及穗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穗位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维持生育后期冠层叶片的生理活性,延长干物质活跃积累期10 d以上。【结论】综合优化模式(SWC)改变冠层干物质空间分布,增加了密植群体中下部光能截获和光合碳代谢能力,促进了花后冠层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栽培措施 冠层结构 干物质 密植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曲丹阳 顾万荣 +4 位作者 张立国 陈喜昌 李晶 李彩凤 魏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9-727,共9页
为探究壳聚糖对增强玉米幼苗抗镉胁迫能力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Hoagland水培法,探讨外施100mg·L^(-1)壳聚糖对镉胁迫(80mg·L^(-1))不同时间(0h、24h、48h、72h和96h)下玉... 为探究壳聚糖对增强玉米幼苗抗镉胁迫能力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Hoagland水培法,探讨外施100mg·L^(-1)壳聚糖对镉胁迫(80mg·L^(-1))不同时间(0h、24h、48h、72h和96h)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镉胁迫显著抑制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并诱导根系活性氧产生、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内源激素的平衡受到破坏。(2)镉胁迫下,外施壳聚糖处理96h后根系干重提高16.1%,根系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降低9.1%和19.2%,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32.5%、20.4%和21.3%,IAA、ZR和GA含量分别增加34.4%、40.4%和42.5%,ABA含量减少19.1%,IAA/ABA、ZR/ABA和GA/ABA分别提升66.1%、73.5%和76.0%。研究表明,壳聚糖能够调控镉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减轻胁迫对抗氧化酶系统的破坏,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降低镉胁迫对根系的毒害,提高玉米幼苗对镉胁迫的抵抗能力,为玉米抗逆栽培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壳聚糖 镉胁迫 抗氧化酶 激素调控
下载PDF
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再议
16
作者 陈喜昌 石胜伟 《预应力技术》 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首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然后,对与防治方案的制定,设计原则,勘察规范和技术要求等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还对目前市场运作中十分流行的"单价承包"方式提出了质疑,并主张按总体目标与实际... 本文首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然后,对与防治方案的制定,设计原则,勘察规范和技术要求等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还对目前市场运作中十分流行的"单价承包"方式提出了质疑,并主张按总体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总价承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地质灾害防治 再议
下载PDF
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魏湜 杨振芳 +4 位作者 顾万荣 李晶 陈喜昌 张立国 李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5,共8页
选取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研究化控剂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对不同种植密度(设置5、6、7和8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及抗倒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化控条件下,7万株·hm-2密度种植下玉米获得最高产量达13 ... 选取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研究化控剂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对不同种植密度(设置5、6、7和8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及抗倒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化控条件下,7万株·hm-2密度种植下玉米获得最高产量达13 290.95 kg·hm-2。穗长、百粒重、行粒数易受环境影响,变异系数较大,穗长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粒重;玉黄金能缩短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抗倒伏性能;玉黄金处理后明显改善茎部性状,增强玉米抗倒性能,茎秆性状优化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向地上部运输,提高茎秆对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控 抗倒伏性状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玉米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立国 王振华 +5 位作者 张林 王霞 刘显军 陈喜昌 李波 张宇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5,共4页
选用10个熟期相近而子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玉米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0份玉米自交系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 选用10个熟期相近而子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玉米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0份玉米自交系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5份自交系表现为正效应。9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正反交效应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参数估计表明,玉米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分别达到81.45%和61.71%,在后代的遗传中加性基因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脱水速率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下载PDF
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浅议
19
作者 陈喜昌 石胜伟 《预应力技术》 2007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根据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实例来阐明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地质工作中容易发生歧见的一些问题的看法,此外,文中还介绍了一个新的市场运作模式。
关键词 斜坡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嘉陵江水资源的开发与防灾工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喜昌 刘宝珺 +2 位作者 王洁民 王小龙 罗建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7-32,共6页
笔者首先从地学角度阐明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泛滥在人类出现之前即已有之。所以 ,单靠维系原有自然状态尚不足以防止川中及长江中下游洪灾 ;在上游设置具有足够调洪能力的水利工程也是必要的和紧迫的措施。根据四川盆地及其周围的水资源... 笔者首先从地学角度阐明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泛滥在人类出现之前即已有之。所以 ,单靠维系原有自然状态尚不足以防止川中及长江中下游洪灾 ;在上游设置具有足够调洪能力的水利工程也是必要的和紧迫的措施。根据四川盆地及其周围的水资源状况、工程地质条件和对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 ,笔者认为 ,在盆地北部边缘山区的嘉陵江 (主要是涪江和渠江 )上游修建拦蓄工程 ,不但可消除川中旱洪灾害 ,同时将大大地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威胁。为此 ,对涪江和渠江流域的规划选点工作进行复查或补充勘查将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水资源 防灾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