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鲁卡因-芬太尼静脉麻醉下体温变化及温度调节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邵伟 陈喜炎 +3 位作者 李志强 丁宁 石蓓 冯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估计全麻对体温及温度调节反应的影响,应用食管温度监测和前臂-指尖温差级数方法对40例ASAⅠ~Ⅱ静脉普鲁卡因-芬太尼麻醉的胃癌根治术病人进行研究。麻醉诱导前平均食管温度为36.52±0.16℃,前臂-指尖温差为... 为估计全麻对体温及温度调节反应的影响,应用食管温度监测和前臂-指尖温差级数方法对40例ASAⅠ~Ⅱ静脉普鲁卡因-芬太尼麻醉的胃癌根治术病人进行研究。麻醉诱导前平均食管温度为36.52±0.16℃,前臂-指尖温差为1.21±0.32℃。诱导后45min,食管温度降低为35.81±0.38℃,90min后降为最低值35.55±0.32℃,并形成低温稳定期,手术结束时食管温度可达36.17±0.38℃(与诱导前相比P>0.05)。前臂-指尖温差自麻醉诱导后45min始≥4℃,随着食管温度降低此差值逐渐增大,术中最高可达10.5℃。此差值的增加主要由于指尖温度下降所致。手术结束时此值仍维持在8.2±0.1℃。结论:全麻病人术中存在活跃的温度代偿反应,通过外周血管收缩可有效的减少热量弯失和防止体温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体温 普鲁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金玉 韩萍 +3 位作者 汤美芳 倪瑞芹 陈喜炎 邵晓青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0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无产科、麻醉科禁忌症的初产妇(观察组),在宫口开大2~4cm时,施行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并与条件相似、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的300... 目的: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无产科、麻醉科禁忌症的初产妇(观察组),在宫口开大2~4cm时,施行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并与条件相似、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的300例初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及封胎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封照组明显提高(P<0.01),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宫颈扩张速度加快,经阴道助产分娩率增高(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SEA应用于产科分娩,可达到镇痛要求,产程加速,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 临床观察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异丙酚与氯胺酮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对比观察
3
作者 赵金玉 倪瑞芹 +2 位作者 黄科昌 韩萍 陈喜炎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做人工流产术者 10 0例 ,随机分成D组和K组 ,每组 50例。D组静注异丙酚 1.5~ 2 .0mg/kg ,K组静注氯胺酮 0 .5~ 1.0mg/kg。观察用药前后收缩...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做人工流产术者 10 0例 ,随机分成D组和K组 ,每组 50例。D组静注异丙酚 1.5~ 2 .0mg/kg ,K组静注氯胺酮 0 .5~ 1.0mg/kg。观察用药前后收缩压 (SP)、舒张压 (DP)、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以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K组相比 ,D组麻醉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不良反应少 ,其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全麻 人工流产术
下载PDF
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喜炎 金晓东 钟丽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3年1月。运用STATA 10.0进行统计分析。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尺度。结果根... 目的探讨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13年1月。运用STATA 10.0进行统计分析。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尺度。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包括了1132名肝移植受者,其中396名受者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余下的736名受者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所有文献均涉及了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其中有3篇文献还涉及了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明显相关性(A/A vs.G/A+G/G:OR=2.82,95%CI=1.41-5.63)。根据人种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白种人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明显相关性(A/A vs G/A+G/G:OR=2.95,95%CI=1.19-7.31),而黄种人未发现明显相关性;②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无相关性(A/A+G/A vs G/G:OR=2.32,95%CI=0.63-8.49)。结论 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TNF-Α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喜炎 钟丽明 +3 位作者 钟永芳 何元增 余彧 文志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那普利,n=45),辛伐他汀组(依那普利+辛伐他汀,n=45),于开始服药前以及服药后3、6个月时分别采用无创超声法和比浊...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那普利,n=45),辛伐他汀组(依那普利+辛伐他汀,n=45),于开始服药前以及服药后3、6个月时分别采用无创超声法和比浊法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FMD均显著上升,3月时测得辛伐他汀组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6月时两组FMD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后两组vWF水平均明显下降,且3、6月时辛伐他汀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改善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旺 张启确 陈喜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04-605,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3例,A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B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3例,A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B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再通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出血性梗死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Rt-PA溶栓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溶栓治疗,较尿激酶溶栓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静脉溶栓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梁景荣 饶汉荣 +1 位作者 陈喜炎 陈俊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肩周炎急性期非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60例肩周炎按就诊顺序分为4组。A组常规采用休息加维生素口服,B组冷疗,C组采用冷疗加玻璃酸钠(SH)注射;D组采用冷疗、玻璃酸钠(SH)注射理疗加关节松动术。结果 2周后4组患者治疗评分... 目的探讨肩周炎急性期非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60例肩周炎按就诊顺序分为4组。A组常规采用休息加维生素口服,B组冷疗,C组采用冷疗加玻璃酸钠(SH)注射;D组采用冷疗、玻璃酸钠(SH)注射理疗加关节松动术。结果 2周后4组患者治疗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4组优良率分别为30.0%、52.5%、75.0%、95.0%,临床疗效D>C>B>A(P>0.05))。结论应用玻璃酸钠行肩关节腔注射,再联合关节松动术,可使肩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预防了因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所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急性期 冷疗 玻璃酸钠 关节松动术
下载PDF
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景荣 饶汉荣 +1 位作者 陈喜炎 陈俊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556-155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1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组35例中优15例,良19例,差1例,优良率为97.1%;非手术组81例中优46例,良33例,差2例,优良率... 目的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1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组35例中优15例,良19例,差1例,优良率为97.1%;非手术组81例中优46例,良33例,差2例,优良率为97.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手术组31~142天,平均51天;非手术组20~93天,平均37天。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非手术组优于手术组。结论手法复位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老年 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 比较
下载PDF
创伤性脾破裂68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景荣 欧远祥 +1 位作者 陈喜炎 刘宁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61-862,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均痊愈。手术治疗59例,1例术中并发髂总动脉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其余58例均痊愈出院。术...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均痊愈。手术治疗59例,1例术中并发髂总动脉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其余58例均痊愈出院。术后1例出现胰漏,经治疗4周痊愈;l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1周痊愈。结论创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的急症,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治疗应依据患者年龄、入院时情况及脾损伤分级等选择治疗方式。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以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并注意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创伤性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旺 陈喜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1期1841-1842,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0.8~1ml,bid,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14d后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颅内血肿2例,皮下血肿1例,大便隐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颅内血肿1例,皮肤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短期内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中山市东凤镇成年人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喜炎 梁景荣 +3 位作者 王永东 张伟耀 周志衡 王家骥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山东凤镇成年人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生活方式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东凤医院2004~2006年居民健康调查和体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的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中山东凤镇成年人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生活方式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东凤医院2004~2006年居民健康调查和体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的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中山东凤镇成年人所患病的生活方式疾病总患病率为41.52%,排在前6位的是:超重和肥胖、高血压、胆囊炎、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其患病率分别是22.17%、13.4%、8.16%、8.01%、5.75%和4.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保健服务(OR=0.710)、职业(OR=0.428)、吸烟(OR=2.685)、饮酒(OR=1.763)、饮食(OR=1.583)是成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山东凤镇成年人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将有利于城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疾病 危险因素 成年人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喜炎 钟丽明 +3 位作者 钟永芳 何元增 余彧 文志学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有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有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23.87±4.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30.78±4.64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型脑梗死的患者来说,运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型 脑梗死 疗效 分析
原文传递
中山东凤镇妇女乳腺增生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喜炎 丘满福 张伟耀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了解中心山东凤镇妇女乳腺增生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提高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当地2000年来建立的966例妇女健康档案资料,采用Epidata3.0.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66例妇女健康检查中... 目的了解中心山东凤镇妇女乳腺增生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提高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当地2000年来建立的966例妇女健康档案资料,采用Epidata3.0.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66例妇女健康检查中,发现乳腺增生72例,患病率为7.45%。乳腺增生与孕次、产次、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有关;体重指数是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OR=1.214)(1.119.1.317),年龄是乳腺增生的保护因素(OR=0.942)(0.909-0.976)。结论应定期开展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工作,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筛检能力,加强乳腺增生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妇女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早期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营养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喜炎 黄竞 钟丽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0071-0076,共6页
探讨早期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营养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8 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持续性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n30... 探讨早期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营养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8 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持续性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n30)及间断性EN组(n30),持续性EN组采用每日持续24h经鼻胃管喂养方式,间断性EN组采用每日分次经鼻胃管喂养方式,并测定胃肠动力指标(胃动素MLT、胃泌素GAS)、胃肠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以及脑肠肽指标(人生长激素释放肽Gherelin、血管活性肠肽),比较两组患者肠内喂养耐受程度、胃肠功能分级、胃肠功能指标、脑肠肽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间断性EN组胃潴留、腹泻发生率低于持续性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第5天MLT、GAS水平均高于持续性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测定Gherelin水平高于持续性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8天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EN组内第1天、第5天除VIP以外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性EN组内第1天、第5天除了DAO以外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性肠内营养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存在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脑-肠轴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早期肠内喂养 喂养方式 胃肠功能 脑-肠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