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1月江苏省两次暴雪过程积雪效率差异及其机理
1
作者 韩汶君 虞越越 +5 位作者 周雨蒙 陈圣劼 管兆勇 黄蔚 吴雯璐 廖良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94,共22页
2018年1月3~5日江苏省第一次暴雪过程中降雪量大、积雪效率偏低,而1月24~28日第二次暴雪过程降雪量小、积雪效率高。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积雪、近地气温等观测资料,利用等熵大气质量环流理论从温度、水汽条件差异对2... 2018年1月3~5日江苏省第一次暴雪过程中降雪量大、积雪效率偏低,而1月24~28日第二次暴雪过程降雪量小、积雪效率高。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积雪、近地气温等观测资料,利用等熵大气质量环流理论从温度、水汽条件差异对2018年1月江苏省两次暴雪过程积雪效率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第一次过程前期,深厚且强盛的向极地暖支将大量暖空气输送至江苏南部,导致该地区整层增温;第二次过程中,低层强大的向赤道冷支输送使地面温度在整个降雪期间均低于0°C,低温条件使得积雪效率偏高。(2)第一次过程,江苏地区深厚、强盛的水汽质量流入层配合大范围上升运动,将水汽携带至高层产生更大降雪量,低层经向水汽质量输送强,纬向水汽质量流出较弱,使得近地面比湿相应增加,积雪效率偏低;第二次过程,低层深厚的水汽质量流出层不利于水汽在江苏省汇聚,低湿条件利于积雪累积,贡献于偏高的积雪效率。因此,异常强的经向干冷空气质量输送和弱的经向和纬向水汽质量输送引起的低温、低湿环境条件是造成第二次暴雪过程比第一次过程积雪效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积雪效率与温度和湿度空间分布型的对比分析还表明:在相对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积雪效率对局地温度和湿度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效率 积雪深度 温度 湿度 等熵大气质量环流
下载PDF
一种新的El Nio海气耦合指数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圣劼 何金海 吴志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5-828,共14页
利用1980~2010年月平均Hadley中心海表温度、美国全球海洋资料同化系统(GODAS)海洋温度和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个海洋要素(海表温度SST、上层热含量HC)和5个大气要素(海平面气压SLP、850hPa风场、200hPa速度势和对外长... 利用1980~2010年月平均Hadley中心海表温度、美国全球海洋资料同化系统(GODAS)海洋温度和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个海洋要素(海表温度SST、上层热含量HC)和5个大气要素(海平面气压SLP、850hPa风场、200hPa速度势和对外长波辐射OLR)的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multivariateEOF,简称MV-EOF)探讨了热带太平洋的主要海气耦合特征。结果表明,MV-EOF分析的前两个耦合模态分别很好地对应了传统型ElNio和ElNio Modoki的海气耦合特征:传统型ElNio期间,伴随着赤道中东太平洋SST的异常增温,HC、SLP、200hPa速度势等要素总体呈东西反相的"跷跷板"变化,低层850hPa赤道中太平洋出现较强西风距平,西北太平洋上空为反气旋性异常环流;ElNio Modoki期间,SST持续增温和HC正异常中心均显著西移至中太平洋,低层SLP和高空200hPa速度势均呈现纬向三极型异常分布,低层异常强西风向西移至暖池东部,西北太平洋上空呈现气旋性异常环流。两类ElNio的海气耦合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较优的ElNio指数应不仅可以客观描述和区分ElNio现象本身,更要紧密联系两类事件所产生的大气响应。以往定量表征ElNio年际变化的指标大多立足于SST或SLP,本文选取HC作为研究指标,定义了一组新的ElNio指数HCEI和HCEMI。较以往基于SST的ElNio指数,HCEI和HCEMI不仅能更清楚地表征和区分两类ElNio(如1993年的传统型ElNio和2006年的ElNio Modoki),而且能更好地反映和区分两类ElNio与大气间的海气耦合特征,为ElNio的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特征 热含量指数 MV-EOF
下载PDF
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江淮梅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圣劼 李栋梁 何金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9-369,共11页
利用1979—2008年NCEPⅡ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江苏省气象台整编的江淮出入梅日期和全国75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亚洲北部(60°~135°E,32°~75°N,简称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江淮梅雨的... 利用1979—2008年NCEPⅡ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江苏省气象台整编的江淮出入梅日期和全国75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亚洲北部(60°~135°E,32°~75°N,简称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江淮梅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北亚洲大陆地表在冬季总体为感热冷源,对大气起到强冷却作用。通过定义WSH指数来表征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冷源的强度,该指数值越小,冷源越强;反之,冷源越弱。当冬季北亚洲大陆地表感热冷源偏强时,夏季梅雨锋北侧的冷空气强度大范围加强,东北冷涡增强,且冷空气向南输送增强;7月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南亚高压呈青藏高压型;江淮流域上升运动增强,且该流域上空高层变干、低层变湿,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度增加,对流活动增强,有利于梅雨降水,出梅偏晚。冬季地表感热冷源偏弱时,情况则相反。因此,冬季北亚洲大陆地表感热通量的异常对汛期江淮梅雨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亚洲大陆 冬季 地表感热通量 江淮梅雨 东北冷涡
下载PDF
江苏暴雨概率预报及其业务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圣劼 孙燕 +1 位作者 刘安宁 罗兵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以未来12~36 h、36~60 h和60~84 h的暴雨预报为目标,利用2011年—2013年夏季6—8月欧洲细网格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分析了江苏夏季暴雨的可能预报因子。通过对各因子进行相关性、敏感性和代表性分析后,优选了22个对不同强度降水具有较好区... 以未来12~36 h、36~60 h和60~84 h的暴雨预报为目标,利用2011年—2013年夏季6—8月欧洲细网格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分析了江苏夏季暴雨的可能预报因子。通过对各因子进行相关性、敏感性和代表性分析后,优选了22个对不同强度降水具有较好区分能力的暴雨预报因子。以这些因子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江苏省暴雨概率预报方法。其预报产品已在江苏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上投入业务使用。该方法在2011—2013年7月,针对提前12 h预报的历史回报试验中,TS技巧评分平均为13.6,明显高于EC细网格24 h降水预报产品(平均TS评分仅为4.5)。在2014年梅汛期的6月25—26日、7月1—2日和7月4—5日三次区域性暴雨个例的预报试验中,提前60、36、12 h的预报效果均较好,其平均TS评分(44.6)也明显高于欧洲细网格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EC细网格模式 预报因子选取 概率预报方法 检验评分
下载PDF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圣劼 孙燕 韩桂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5-1026,共12页
利用196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NCEP/NCAR再分析环流数据集和江苏13个市级观测站点的夏季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了PDO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及其可能原因。结... 利用196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NCEP/NCAR再分析环流数据集和江苏13个市级观测站点的夏季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了PDO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春季PDOI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波动,两者年代际变化的趋势几乎相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和2006年以来,均对应PDO的冷位相和江苏夏季雷暴的多发时期,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PDO处于暖位相期,江苏夏季雷暴频数明显偏少。PDO冷期,欧亚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和500 h Pa位势高度呈现大范围的负距平环流异常,近地面亚洲热低压显著增强,对流层中层极涡易于偏向亚洲区,青藏高原北部亚洲中部大槽加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印缅槽偏强。在此环流形势下,夏季江淮流域上空低层有较强的异常西南水汽输送,江苏上空低层偏湿、中层偏干,上干下湿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产生。同时,PDO冷期,江苏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并具有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为夏季雷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PDO暖期,则情况相反。PDO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年代际尺度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其对应的环流异常为雷暴现象这类中小尺度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背景和气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夏季雷暴日数 年代际变化 反位相
下载PDF
南京地区城郊降雨差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圣劼 尹东屏 +2 位作者 李玉涛 孙燕 李超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6期27-42,共16页
利用2009—2013年南京市71个加密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对南京地区城郊降雨差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城市"雨岛效应"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城市"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6—8月,尤其是7月和8月,而... 利用2009—2013年南京市71个加密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对南京地区城郊降雨差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城市"雨岛效应"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城市"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6—8月,尤其是7月和8月,而南京地区其他季节城郊降雨无明显差异。对于不同量级的降雨,南京地区小雨、中雨和大雨的降雨量城郊差异均不显著;而城市化使南京地区6—8月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城郊差异较明显,城区暴雨发生频次和强度及短时强降水的发生频次均高于周边郊区,易形成城市洪涝灾害。城市化进程对一般性降雨的城郊差异影响较小,但城市化使城区夏季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降水事件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短时强降水 雨岛效应 城市化
下载PDF
2014年春节期间江苏淮北地区气温预报误差成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圣劼 姜麟 +2 位作者 韩桂荣 赵凯 金小霞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5期63-70,共8页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欧洲EC、美国GFS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14年1月30日至2月2日(春节期间)江苏淮北地区日最高气温预报明显高于实况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014年江苏淮北地区春节期间对流层中低层强暖平流有利于大幅升温,...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欧洲EC、美国GFS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14年1月30日至2月2日(春节期间)江苏淮北地区日最高气温预报明显高于实况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014年江苏淮北地区春节期间对流层中低层强暖平流有利于大幅升温,期间低云较多、雾较浓且空气污染较重,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气温较低,吸收大气热量,对暖平流的升温有明显的抵消作用,不利于淮北地区的大幅升温,甚至造成局地降温,垂直方向的温度层结上易出现逆温。当逆温层维持时,层结较稳定,地面风力较小,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和水汽的扩散,雾霾加重,形成一个降温正反馈机制。低云和雾霾及逆温层对地面气温的变化有重要影响。造成此次最高气温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为,模式预报的形势场与实况存在较大差异,未充分考虑近地层的相对湿度条件,预报的云量少于实况;对白天雾霾的降温效应估算过低;强暖平流增强850 h Pa气温时,当地面气温较低时,地面吸收大气热量,升温不明显,850 h Pa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的对应关系减弱,过高估算了强暖平流的升温作用;对EC和GFS等模式2 m气温数值预报产品过度依赖,未对形势和要素的数值模式预报结果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误差 温度平流 低云 雾霾 逆温层
下载PDF
两类El Nino不同衰减型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圣劼 何金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7,共17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743站日降水、NCEP-/NCAR大气环流、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等资料,探讨了两类El Ni?o不同衰减型的演变特征及其对衰减阶段夏季(6-8月)我国降水异常分布的可能影响。根据海表温度异常(SSTA)沿赤道(5... 利用中国气象局743站日降水、NCEP-/NCAR大气环流、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等资料,探讨了两类El Ni?o不同衰减型的演变特征及其对衰减阶段夏季(6-8月)我国降水异常分布的可能影响。根据海表温度异常(SSTA)沿赤道(5°S^5°N)的演变特征,EP-El Ni?o存在两种衰减型:自东向西(E-W)衰减(大于0.5℃的海温正距平首先在南美沿岸消失,并向西扩展)和自西向东(W—E)衰减(大于0.5℃的海温正距平首先在赤道中太平洋消失,并向东扩展);CP-El Ni?o存在3种衰减方式:对称(S)衰减(赤道中太平洋暖海温的发展和衰减关于某一峰值对称)、延迟(P)衰减(衰减阶段紧接着呈现EP-El Ni?o分布)、突然(A)衰减(衰减阶段紧接着发生EP-La Ni?a事件)。对于EP-El Ni?o,在华北、华南、长江和黄河(简称两河)之间及两河的上游地区,E-W与W-E衰减阶段夏季降水呈现完全相反的异常分布特征。E-W衰减阶段夏季两河之间及上游地区偏旱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长江以南略偏多;而W-E衰减阶段夏季,两河之间及上游地区降水偏多,降水异常大值中心主要位于沿江地区,华南大部和华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对于CPEl Ni?o的3种衰减方式:夏季降水异常大值带在S衰减方式下主要位于黄河和淮河之间;在P方式衰减时,出现在长江流域;而在A型衰减时,主要位于黄河下游地区。S和A衰减方式下,东北大部尤其东北北部降水偏少,而处于P衰减时,东北大部降水明显偏多;在西南地区,S衰减时夏季降水总体偏多,A衰减时情况相反;在西北北部地区,A衰减时偏旱,而S和P衰减时降水总体偏多。不同的衰减方式均对应不同的降水异常空间分布,区分衰减型使得两类El Ni?o次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显著区的分布范围和信号强度均较未区分衰减型时有较好的改善,为我国汛期降水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类El Nino 不同衰减型 演变特征 夏季降水
下载PDF
强降水事件的判定指标及评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圣劼 张柳 +2 位作者 康志明 刘梅 田心如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14,共10页
以江苏1961—2020年夏季(6—9月)强降水事件的监测为例,分析评估了多种强降水事件的判定指标,如以百分位法、Gamma分布法和重现期法为代表的频率匹配阈值法及考虑偏离气候态程度的异常度法。结果表明,由于降水事件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内变... 以江苏1961—2020年夏季(6—9月)强降水事件的监测为例,分析评估了多种强降水事件的判定指标,如以百分位法、Gamma分布法和重现期法为代表的频率匹配阈值法及考虑偏离气候态程度的异常度法。结果表明,由于降水事件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强(极端强)降水事件判定指标的设计应分区域分时段讨论,且能定量反映降水强度大、相对气候态异常显著且发生概率少(极少)的特点。不同判定方法所强调的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特点不同,如百分位法Type-Ⅱ强调了降水极值的极少发生,异常度法突出反映大幅度偏离气候态的程度。不同指标所确立的阈值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别,如对于江苏夏季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判定,百分位法Type-Ⅱ阈值最高,其次是异常度法,分别相当于20、10 a一遇最大降水量,百分位法Type-Ⅲ和Gamma分布法则相当于5 a一遇最大降水量。在与降水相关的服务工作中,不同地区需制定更详细的地方标准来明确强降水事件的定义,增强服务用语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极端强)降水事件 判定指标 频率匹配阈值 异常度 评估
下载PDF
集合预报产品在江苏省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圣劼 刘梅 +2 位作者 张涵斌 俞剑蔚 陈超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3-907,共15页
利用2011-2015年6-8月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数据集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以下简称EC)的集合降水预报数据和江苏省70个基本站逐日24 h(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数据,通过大量暴雨样本系统检验和评估了E... 利用2011-2015年6-8月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数据集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以下简称EC)的集合降水预报数据和江苏省70个基本站逐日24 h(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数据,通过大量暴雨样本系统检验和评估了EC集合预报及多种后处理释用产品对江苏暴雨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作为集合预报的初级产品,集合平均对暴雨的预报存在明显的漏报率,TS预报评分尚不及EC确定性预报;集合预报不同成员间对暴雨的预报技巧差异大,其最优成员组合的预报能力显著优于EC确定性预报,表明集合预报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在多种集合预报后处理释用技术中,最大值、最优百分位、降水偏差订正频率匹配法、概率预报、集合异常预报法和杜-周排序法(最大值法)的平均TS评分均较高,超过10%,其次90%分位数、融合、融合-概率匹配和杜-周排序法(集合平均或中位值法)的预报效果也均优于EC确定性预报。集合中位值、概率匹配方法对江苏暴雨的预报评分低于集合平均预报,在暴雨预报上的参考价值相对较低。该评估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集合预报产品区域暴雨预报能力的认识,为预报员更直接快速地选取有效的集合预报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集合预报 TIGGE数据集 后处理技术 暴雨 预报评估
下载PDF
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区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TC群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小霞 韩桂荣 +3 位作者 占瑞芬 陈圣劼 何金海 张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定义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群发标准,分析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TC群发活动的影响,研究了TC群发与季风槽的关系。结果表明... 根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定义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群发标准,分析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TC群发活动的影响,研究了TC群发与季风槽的关系。结果表明,孟加拉湾—西太平洋的近赤道地区有两支主要的对流区,分别位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和孟加拉湾东南部。10~20 d大气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周期是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的主要周期,大部分年份QBWO占原始序列的方差贡献达20%以上。QBWO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强度变化较大,80年代之后变化较小。根据定义的TC群发标准,发现1990年6—9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共有4次TC群发过程,都发生在低频对流活动的湿位相。分析对流活动干位相—湿位相—干位相的演变,发现TC的群发期集中在湿位相,湿位相期间大气低层为低频气旋性环流,较强的正涡度有利于初始涡旋扰动的形成和发展,为TC群发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场。根据定义的季风槽强度指数,发现季风槽强度与TC群发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由于季风槽的活跃使得对流活动处于湿位相期,同时季风槽区提供了有利的正涡度条件,促使TC群发活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周振荡 湿位相 热带气旋 群发 季风槽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南京市冬季和夏季用电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圣劼 田心如 +1 位作者 姚阮 姜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4期127-135,共9页
基于2014—2016年南京市常规气象逐时观测数据、逐日用电量和逐时用电负荷数据,分析南京市用电量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用电量7—8月、12月至翌年1月为两个峰值,4月和10月为两个谷值,年变化明显。四季均呈现显著“... 基于2014—2016年南京市常规气象逐时观测数据、逐日用电量和逐时用电负荷数据,分析南京市用电量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用电量7—8月、12月至翌年1月为两个峰值,4月和10月为两个谷值,年变化明显。四季均呈现显著“周末效应”。用电负荷一天内有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时和20时;两个谷值,一个谷值冬夏季在04时,另一谷值冬季在14时,夏季在18时。南京市用电量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气象因子与用电量的关系在不同月份有所不同,如夏(秋、冬)季气温日较差越大(小),用电量越大;7月、8月(10月至翌年3月)气温越高(低),用电量越大;冬季用电量受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总体低于夏季。冬季用电量主要受气温制约;夏季用电量受气象要素的影响更为复杂,除了气温,还需综合考虑水汽、日照等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冬、夏季逐月日用电量气象预测方程,方程中入选气象因子的存在明显的月际差异。不同月份分别针对性地考量入选气象因子的预报值,做出用电量预估,可为电力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量 用电负荷 气象因子 预测
下载PDF
集合预报产品在省、市、县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圣劼 孙泓川 康志明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2期65-74,共10页
用"包含了不确定性"的"完全预报"来取代现行"确定性单一值"的"不完全预报"是一个已能被广大预报员接受的概念,但预报员对用户使用不确定性信息的信心相较于2011年结果变化不大,一定程度上反映... 用"包含了不确定性"的"完全预报"来取代现行"确定性单一值"的"不完全预报"是一个已能被广大预报员接受的概念,但预报员对用户使用不确定性信息的信心相较于2011年结果变化不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众气象科普工作进展缓慢,需加大集合预报的公众科普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预报 集合预报 天气预报 不确定性信息 气象科普工作 预报员 宣传力度 确定性
下载PDF
全球变暖科学议题政治化演变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圣劼 陈胜伟 +2 位作者 孙燕 黄蔚 沈阳 《未来与发展》 2019年第3期30-33,47,共5页
观测数据显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和机理本身包含一系列颇具争议的科学问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 观测数据显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和机理本身包含一系列颇具争议的科学问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发生政治化演变。科学议题政治化演变是一把"双刃剑"。人类需客观纯粹地认知并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事件,切不能受利益驱使,伪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科学议题 政治化 积极应对
下载PDF
天气尺度波列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海燕 王亚非 +2 位作者 何金海 陈圣劼 秦坚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1979—2007年6月NCEP/NCAR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天气尺度波列的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较少时,东亚及... 采用1979—2007年6月NCEP/NCAR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天气尺度波列的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较少时,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存在一个天气尺度波列;该波列的延伸距离较短(从黄河河套地区经过长江中下游至南海、菲律宾海一带),维持时间也很短,且仅仅在500 h Pa以下较强。诊断及个例分析表明,当该波列异常显著时,长江中下游梅雨降水明显减少,而其南部区域降水则增多,说明该波列对预报长江中下游降水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波列 E-P通量 天气尺度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基于BGM框架的短期集合预报扰动典型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超辉 刘梅 +2 位作者 智协飞 何宏让 陈圣劼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93,共11页
采用增长模培育(Breeding of Growing Modes,BGM)法开展有限区域模式短期集合预报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集合预报扰动的发展及演变。因此论文结合经典的适时缩放培育思想,利用增长模培育法,基于WRF3.6模式(采用WRF-ARW),开发和构建了一... 采用增长模培育(Breeding of Growing Modes,BGM)法开展有限区域模式短期集合预报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集合预报扰动的发展及演变。因此论文结合经典的适时缩放培育思想,利用增长模培育法,基于WRF3.6模式(采用WRF-ARW),开发和构建了一个包含水平风场、垂直速度、位温扰动、位势扰动和水汽混合比共6个基本物理量的区域短期集合预报系统(WRF-EPS)。在此基础上,以2016年6月整月我国南方大范围暴雨为样例,针对扰动发展与演变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模式大气高、中、低三层的物理量扰动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扰动快速线性增长,该阶段内扰动快速完成全部涨幅;第二阶段为非线性稳定阶段,从快速线性增长过渡到非线性稳定阶段大约需要24 h。2)各物理量的扰动增长率、相关系数以及增长模进入非线性稳定阶段的时间大致相同,但对于同一等压面不同物理量或同一物理量不同等压面,每个参数达到非线性稳定后的数值大小及演变规律存在差异,且随时间演变均伴有日内振荡现象。3)对于扰动振幅相同但初始随机模态不同的初值集合,不同随机模态对扰动培育的影响主要是在扰动的非线性稳定阶段,而在快速的线性增长阶段,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小。4)对于初始随机模态相同但振幅不同的初值集合,不同扰动振幅对扰动演变的影响主要是在扰动的快速线性增长阶段,而在非线性稳定阶段,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小,并且不同初始振幅对扰动进入非线性稳定阶段的时间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集合预报 初始扰动 线性增长 非线性增长 增长模培育
下载PDF
2020年梅雨期暴雨雨带预报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翔 康志明 +1 位作者 庄潇然 陈圣劼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6-1346,共11页
针对ECMWF模式在2020年我国江淮流域超长梅雨期暴雨雨带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选取10个典型的狭长暴雨雨带,基于对象诊断方法(MODE)对雨带东西段的位置预报偏差、稳定性以及偏差的连续性等进行分析,并基于集合敏感性方法(ESA)分析揭示雨带... 针对ECMWF模式在2020年我国江淮流域超长梅雨期暴雨雨带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选取10个典型的狭长暴雨雨带,基于对象诊断方法(MODE)对雨带东西段的位置预报偏差、稳定性以及偏差的连续性等进行分析,并基于集合敏感性方法(ESA)分析揭示雨带典型偏差特征的关键天气系统。结果表明:雨带东段的预报不确定性总体高于西段,尤其是到了中期预报时效,预报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短期时效内,雨带东西段均存在偏北的系统偏差,雨带西段的漏报率低于东段,稳定性和连续性均好于东段;中期时效内,雨带东段的预报误差增长较为明显,且纬度预报平均变幅也高于西段。集合敏感性分析结果揭示,500 hPa高空槽、副热带高压、850 hPa低空急流和切变线的预报偏差及它们与降水潜热之间存在的非自然正反馈共同作用造成雨带东段预报偏北,其中后半夜高空槽和低空急流的发展加强是出现梅雨锋暴雨雨带东段北偏的背景场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位置预报 MODE 集合敏感性 稳定性 连续性
下载PDF
2018年5月江苏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副热带高压异常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阳 孙燕 +2 位作者 吴海英 陈圣劼 韩桂荣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2.5°× 2.5°全球再分析数据,以2018年5月江苏两次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副高异常变化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型涡度方程定量计算了凝结潜热分布不均引起的涡源对副高迅速演变的诱发作用。研究发现,120...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2.5°× 2.5°全球再分析数据,以2018年5月江苏两次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副高异常变化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型涡度方程定量计算了凝结潜热分布不均引起的涡源对副高迅速演变的诱发作用。研究发现,120°E处500 hPa 5月第1候副高脊线多年平均位置位于16°N附近,而2018年同期120°E的脊线则位于19°N附近,呈明显偏北的状态。2018年5月第1候东亚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表现出南高北低的形态,有利于我国华东地区成为暖湿空气和干冷空气的交汇区,构成了江苏5月两次极端降水过程的有利环流背景。与对流层中层环流异常对应的是,同期115°~125°E之间850 hPa上8 g·kg ^-1 等比湿线位于28°N附近,较多年气候态偏北15°,强降水区内同期850 hPa比湿较往年偏多2~4 g·kg ^-1 ,相应距平百分率可达50%~75%。且110°~120°E之间θ se 的340 K等值线5月第1候多年气候态位于13°N以南,但2018年同期却偏北至25°N附近,暖湿气团北进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副高西伸北抬前,副高主体西侧和北侧均有凝结潜热加热区存在,说明潜热加热与副高演变关系密切。垂直剖面表明600 hPa为凝结潜热加热中心,向上加热率随高度减小,因此500 hPa处潜热加热率垂直梯度为负,使得500 hPa成为负涡源所在。因凝结潜热分布不均产生的负涡源,1~2 d便可形成与副高自身十分接近的负涡度值,足以诱发副高突变,该时间尺度与副高真实演变时间相符。负涡源中与凝结潜热垂直分布不均相关的部分起主要作用,而与凝结潜热水平分布不均相关的部分同时期产生的负涡度最多仅为前者的1/3左右,对副高突然西伸的作用较小。与凝结潜热相关的负涡源作为引发西太平洋副高异变的可能原因,其与副高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型涡度方程 凝结潜热加热 副热带高压 极端降水
下载PDF
2020年江淮地区梅雨异常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梦兮 刘梅 +1 位作者 柯丹 陈圣劼 《暴雨灾害》 2020年第6期555-563,共9页
利用江苏、安徽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实况探空资料,结合ERA5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0年江淮地区梅雨异常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 2020年江淮地区梅期偏长,梅雨期间雨量显著偏多,强降水过程频繁,覆盖范围广;梅雨... 利用江苏、安徽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实况探空资料,结合ERA5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0年江淮地区梅雨异常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 2020年江淮地区梅期偏长,梅雨期间雨量显著偏多,强降水过程频繁,覆盖范围广;梅雨雨带基本以30°-32°N为中心,在28°-34°N的范围内经历了4次为期约双周的持续性南北振荡。(2)低纬度稳定的副热带高压维持,高纬度前期稳定的双阻形势,后期多浅槽波动是造成超长梅雨的关键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稳定维持是造成梅雨期持续强降水的关键因素,偏多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南海。(3)强降水位于江淮北部时,冷涡中心一般位于120°E以西,且向偏东或东略偏北方向移动;当冷涡位于120°E以东或南下明显时,降水南压。(4)梅雨期间副高经历了4次双周振荡、9次波动性北跳,伴有12次冷涡活动,副高北抬时段和冷涡南落东移时段两者的同期反位相叠加长时间维持,为江淮地区超长梅雨的形成和雨带的南北摆动维持提供了较好的系统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 江淮地区 梅雨 副热带高压 冷涡 低空急流
下载PDF
基于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飑线结构特征模拟与改善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申佳 何宏让 +2 位作者 陈超辉 吴丹 陈圣劼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对流尺度集合预报是研究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的新方向。当前对飑线系统结构的研究主要采用卫星和雷达资料结合高分辨率确定性预报的方法,而本文从集合预报技术的角度分析飑线结构特征。针对2014年7月30日中国江淮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利用... 对流尺度集合预报是研究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的新方向。当前对飑线系统结构的研究主要采用卫星和雷达资料结合高分辨率确定性预报的方法,而本文从集合预报技术的角度分析飑线结构特征。针对2014年7月30日中国江淮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利用WRF模式开展了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试验,采用概率匹配平均法对集合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处理,重点考察集合预报对飑线结构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能够模拟出飑线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集合平均和概率匹配平均法相比控制预报而言,对飑线回波、热力场、动力场和微物理量场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模拟出了飑线系统近地面冷池和环境垂直风切变的相互作用,与RKW理论相一致。概率匹配平均法在回波强度上较集合平均更接近实况,应用于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研究极端天气事件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对流尺度集合预报 概率匹配平均法 结构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