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在肝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圣森 陈明泉 《肝脏》 2015年第8期645-649,共5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生物...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1];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系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趋化因子 原发性肝癌 肝癌细胞增殖 INTRAHEPATIC 内皮细胞 信号通路 组织学形态 正常肝组织
下载PDF
脓肿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附8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圣森 汪婷 陈明泉 《肝脏》 2015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以肝脓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归纳诊治规律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误诊为肝脓肿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分析临床表现、既往史、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 目的探讨以肝脓肿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归纳诊治规律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误诊为肝脓肿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分析临床表现、既往史、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上腹痛或肝区疼痛、体质量下降、腹泻等。合并乙型肝炎4例,丙型肝炎2例,AFP未见升高;病灶单发者6例,多发者2例。病灶平均直径5.15 cm,增强CT仅2例可见强化灶,余6例未见强化。有3例进行经皮穿刺引流,2例进行外科手术引流,2例行癌灶切除术,1例仅用内科保守治疗,6例行动脉化疗栓塞。8例患者均予以抗生素治疗,但效果欠佳。2例自动出院,随访1个月后死亡,余下6例最长存活时间2年,最短时间20 d,平均生存期约4.5个月。结论原发性肝癌出现发热、腹痛等临床表现,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提示的情况下与肝脓肿难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原发性肝癌 发热 误诊
下载PDF
中东呼吸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其防治的最新进展
3
作者 陈圣森 陈明泉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4期208-214,共7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所致,感染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可发展为肾衰竭而死亡。该病自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报告以来,在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国家时有发生,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所致,感染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可发展为肾衰竭而死亡。该病自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报告以来,在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国家时有发生,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对MERS相关临床特征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及早诊治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临床特征 抗病毒药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手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焱冬 张延强 +8 位作者 俞江平 阮荣蔚 刘永军 陶亚利 崔钊 朱舒文 周丹萍 陈圣森 王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ESD术后追加手术的23例早期胃癌共25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内镜下表现、ESD病理结果及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ESD术后追加手术的23例早期胃癌共25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内镜下表现、ESD病理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早期胃癌ESD术后追加手术的原因有病灶侵犯黏膜下层19处(76%),分化类型差16处(64%),脉管内瘤栓8处(32%),阳性切缘9处(36%)。追加外科手术后病理提示肿瘤残留2例,淋巴结转移1例。随访2~53个月,中位数17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结论侵犯黏膜下层、分化类型差、脉管内侵犯以及基底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ESD术后追加手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追加手术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尿路感染6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子龙 陈圣森 +1 位作者 李宁 陈明泉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1933-1935,1941,共4页
目的 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要表现的尿路感染(UT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05-2012-10感染科住院的FUO病例,对其中最终诊断为UT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FUO病例共计2 450例,最终临床诊断为... 目的 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要表现的尿路感染(UT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05-2012-10感染科住院的FUO病例,对其中最终诊断为UT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FUO病例共计2 450例,最终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60例(2.40%)。60例UTI患者中,女49例(81.70%),男11例(18.30%);40岁及以上者52例(86.70%),其中男9例(15.00%),女43例(71.70%);40岁以下患者8例(13.30%)。存在基础疾病者47例(78.30%),有免疫系统疾病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史者18例(30.00%),有泌尿系畸形、尿路梗阻17例(28.30%),糖尿病12例(20.00%)、有UTI史10例(16.70%)。病原学检查阳性者32例(53.30%)。间歇性发热者53例(88.30%)、中低热43例(71.70%)。血液病原学培养无阳性病例,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率16.70%(32/192),共培养出菌株37株,包括大肠埃希菌8株(21.60%)、粪肠球菌7株(18.90%)、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18.90%),念珠菌5株(13.50%)、结核分枝杆菌2株(5.40%)。结论 以FUO为特征的UTI患者占FUO比例约2.40%,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免疫系统疾病及相应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泌尿系畸形及尿路梗阻、糖尿病、UTI史等基础疾病为其高危因素。间歇性发热或持续低热是UTI常见临床表现,但病原学培养阳性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间歇性发热 泌尿系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浅析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的革新
6
作者 陈圣森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5年第7期96-97,共2页
一、财务报告革新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传统的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注意未来、只重视货币性信息而忽视非货币性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不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等弊端。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关键词 财务报告 新经济条件 货币性信息 企业经济活动 非财务信息 新经济时代 报告目标 年度会计报表 现金
下载PDF
试论构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7
作者 陈圣森 吴素姿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年第10期88-89,共2页
文章介绍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的特点,探讨了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提出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构建现代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关键词 企业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 构建
下载PDF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圣森 陈明泉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3年第12期716-719,730,共5页
戊型病毒性肝炎(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针对HEV感染应根据病情轻重和临床类型进行对症及抗病毒治疗,本文综述HE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泥泞留痕
9
作者 陈圣森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05年第12期21-22,共2页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今早上,路面还未干,有些地方仍有泥泞的软土。一大清早便起来,父亲送我去参加竞赛。从考场里出来已是正午12点。父条站在门口;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询问情况。我只是摇了摇头。
关键词 父亲 路面 人生价值 痕迹 竞赛 失败 大雨 正午 脚印 询问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动物实验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丹萍 刘元顺 +6 位作者 李焱冬 陈圣森 俞江平 阮荣蔚 李鹏 茹敏涛 王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1-347,共7页
目的探讨一款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新型双极电刀与传统单极电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差异。离体动物实验分析二者对猪胃壁的纵向热损伤距离。活体动物实验比较二... 目的探讨一款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新型双极电刀与传统单极电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差异。离体动物实验分析二者对猪胃壁的纵向热损伤距离。活体动物实验比较二者行猪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切割效率等指标。结果有限元模型表明,排除个体差异、手术操作因素的影响后,单极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长、宽、深分别为双极刀的1.08倍、1.12倍和1.23倍。离体动物实验表明,相同功率下通电1 s,双极刀对猪胃壁的的纵向热损伤距离为(433.25±42.58)μm,小于单极刀的(898.03±111.59)μm(t=6.740,P=0.003)。活体动物实验中,两种电刀系统的黏膜整块切除率均是100.0%。双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29.58±185.29)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4.37±96.27)s,单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09.70±167.35)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2.65±69.97)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双极电刀在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安全有效,尚需临床消化道手术的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双极刀 单极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