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126出土铜器科学分析
1
作者 郁永彬 陈丽新 +1 位作者 陈建立 陈坤龙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126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析的10件器物中,有7件为铅锡青铜制成,包括6件容器和1件兵器,有3件锡青铜,全部为容器。这批铜器制作采用块范铸造工艺。祖己爵M126:16为一件商代器物。其他器物分属...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126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析的10件器物中,有7件为铅锡青铜制成,包括6件容器和1件兵器,有3件锡青铜,全部为容器。这批铜器制作采用块范铸造工艺。祖己爵M126:16为一件商代器物。其他器物分属A类和C类普通铅的范畴。其他族属铭文铜器中,一部分器物使用了与曾国铜器相同或相似的矿料,另一部分器物与曾国铜器使用的矿料不同,体现了西周早中期青铜物料流通信息,部分以器物组的形式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全员全程全方位凝心聚力 育德育智育技能为国铸才--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培育建设经验探讨协同联动机制
2
作者 罗少敏 陈坤龙 +2 位作者 黄喜如 王拥袖 洪文华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为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要求,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教育... 为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要求,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中职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主动申报并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中职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建设单位,按建设要求大力开展培育建设工作,制定《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粤食药校〔2021〕30号)、《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三全育人”活动方案》(粤食药校〔2022〕63号)、《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粤食药校〔2024〕2号)等文件,全面加强学校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三全育人 广东省教育厅 现代职业教育 培育建设 中职学校 食品药品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下载PDF
故事育人方法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中的实践运用
3
作者 杜新儿 洪文华 陈坤龙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4期119-120,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所以,思政教师要主动研究中职学生特点,创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个性突出,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或问题,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所以,思政教师要主动研究中职学生特点,创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个性突出,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或问题,学习目标比较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思政教师 中职学生 育人方法 实践运用 心理健康 关照学生 青春期
下载PDF
梁带村两周墓地出土青铜器初步检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坤龙 梅建军 孙秉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
关键词 出土青铜器 检测分析 墓地 关中平原 陕西省 东北部 韩城市 研究院
下载PDF
中国早期冶金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坤龙 梅建军 王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中国早期冶金术是中国和欧亚草原考古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简要梳理近期考古学和冶金考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冶金术在中国早期发展中的本土化和区域技术交流等问题。本文指出,在认识到远距离交流和外来技术影响的同时... 中国早期冶金术是中国和欧亚草原考古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简要梳理近期考古学和冶金考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冶金术在中国早期发展中的本土化和区域技术交流等问题。本文指出,在认识到远距离交流和外来技术影响的同时,应该重视研究冶金生产的本土化过程,尤其是当地社群作为冶金生产和技术传播的主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西北地区本土化冶金生产实践及其对技术体系的改造,为早期冶金术的继续发展和东向传播奠定了基础。而在中原地区同样可见本土化的进程,冶金技术知识融入已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生产体系被再次重塑,形成了中国青铜时代独特的冶金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冶金 河西走廊 本土化生产 技术传播
下载PDF
城固苏村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坤龙 梅建军 赵丛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本文对陕西城固苏村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合金成分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显示,经检测的铜器材质仅见锡青铜和铅锡青铜两种类型,而金相组织则包括铸造、铸后受热、铸后(局部)热加工以及铸后热冷加工等多种加工形式。苏村小冢出土的三角援戈... 本文对陕西城固苏村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合金成分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显示,经检测的铜器材质仅见锡青铜和铅锡青铜两种类型,而金相组织则包括铸造、铸后受热、铸后(局部)热加工以及铸后热冷加工等多种加工形式。苏村小冢出土的三角援戈、鍚、面饰等兵器类器物,铸作精良、合金配比合理,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水准,与镰形器所代表的本土冶铸传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这些传统观点认定的所谓"本土器物"实际上有产自其它地区的可能,并指出关中平原是值得重视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固苏村 老牛坡遗址 青铜器 技术特征 产地来源
下载PDF
陕西洛南河口绿松石矿遗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延祥 先怡衡 +4 位作者 陈坤龙 杨岐黄 邵安定 张登毅 谭宇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7,55,共8页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 河口矿业遗址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河沿岸。2010~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河口遗址周边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了10处古代开采绿松石的洞穴遗址。这批洞穴规模较大,采集到的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石器和陶片。遗址中采集的石锤为一种古代的采矿工具,洞穴内发现的蓝色矿石经过定性分析,确认为绿松石,因此判断这批洞穴为古代开采绿松石的矿业遗址。从发现的陶片、开采工具的年代以及碳十四测年等资料判断,其开采年代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延续到春秋时期。唐宋时期仍有使用,但不能确定是否与矿石开采有关。河口古代绿松石矿业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早期绿松石的开采、使用、流通及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遗址 绿松石矿 石锤 先秦时期
下载PDF
关于叶家山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8
作者 郁永彬 陈建立 +3 位作者 梅建军 陈坤龙 常怀颖 黄凤春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2,共9页
铅同位素研究显示,叶家山曾国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铅料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素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重合度;铜料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铜器中,有使用... 铅同位素研究显示,叶家山曾国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铅料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素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重合度;铜料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铜器中,有使用与曾国铜器相同原料的情况,其他器物的数据则与之存在差异;商代风格器物中,多数为先周时期制作,个别器物的成器年代则已进入西周时期。本文通过与周邻地区青铜文化的比较,探讨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青铜技术与文化联系及相互影响。论文指出,周王室对青铜物料资源进行了集中管控和配置,在周王室统筹下开展青铜冶铸生产并分配给各诸侯国,是这一时期青铜工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形式。本文研究结果,还为深入认识曾国与其他族群或方国间关系、商末周初铸铜产业发展、西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技术 曾国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青铜工业
下载PDF
陕西横山黑水沟遗址出土铸铜遗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建宇 陈坤龙 +2 位作者 梅建军 马明志 邵安定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文对陕西横山黑水沟遗址出土炉渣、坩埚残片及铜器残块等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分析的炉渣样品皆为较典型的合金熔炼渣,炉渣内普遍存在铜合金颗粒;锡石、铅氧化物等物相的存在,证实了锡、铅等合金元素曾参与了熔炼反应。部... 本文对陕西横山黑水沟遗址出土炉渣、坩埚残片及铜器残块等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分析的炉渣样品皆为较典型的合金熔炼渣,炉渣内普遍存在铜合金颗粒;锡石、铅氧化物等物相的存在,证实了锡、铅等合金元素曾参与了熔炼反应。部分样品中高锡铜颗粒的存在,显示此过程系有意识的合金化生产活动,且使用了铜、锡(铅)等较纯的金属物料。铜器残块的分析结果还显示该遗址存在对铜器的回收、重熔。作为陕北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冶铸遗存,黑水沟遗址铸铜遗物的研究对于认识该地区先秦时期青铜产业发展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东周时期 黑水沟遗址 冶铸遗物 科学分析
下载PDF
陕西子洲出土商代青铜容器铸造工艺观察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建宇 陈坤龙 +4 位作者 刘煜 梅建军 乔建军 邵安定 马明志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6,47,共10页
2010年11月,陕西省子洲县裴家湾镇关王岔村出土了6件青铜容器,包括尊、瓿、盘、觚、鼎、提梁卣各1件。本文通过对铜器上遗留的工艺痕迹进行肉眼观察,对铜器的铸型设计、芯撑情况、浇注位置等铸造工艺环节以及铸后加工的细节进行了初步... 2010年11月,陕西省子洲县裴家湾镇关王岔村出土了6件青铜容器,包括尊、瓿、盘、觚、鼎、提梁卣各1件。本文通过对铜器上遗留的工艺痕迹进行肉眼观察,对铜器的铸型设计、芯撑情况、浇注位置等铸造工艺环节以及铸后加工的细节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复原,指出该批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安阳出土的殷墟前期同类器物基本相同,这一结果对认识和揭示这批青铜器的学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子洲 商代青铜容器 铸造工艺
下载PDF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出土西周——春秋时期费昂斯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颖竹 陈坤龙 +3 位作者 马清林 马泓蛟 张治国 姜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4,共10页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大型邦国墓地,其中M2009的六璜组玉佩上使用了费昂斯珠,作为人工制品的费昂斯珠,其材料组成和工艺特点显示了古代科技水平,利用科学分析揭示其科学价值很有意义。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大型邦国墓地,其中M2009的六璜组玉佩上使用了费昂斯珠,作为人工制品的费昂斯珠,其材料组成和工艺特点显示了古代科技水平,利用科学分析揭示其科学价值很有意义。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了四件三门峡虢国墓M2009出土的费昂斯珠的微观结构和成分。研究发现,四件费昂斯珠采用直接施釉法,釉层使用了铜离子着色,可能使用了含氯和铜的矿物。费昂斯珠的内外表层还发现了羟基磷灰石和朱砂,来自于墓主遗骸和墓葬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昂斯珠 风化腐蚀 施釉工艺 着色剂
下载PDF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三维数字建模与静力学分析
12
作者 谢振斌 李飒 +4 位作者 杨文涛 牛康民 郭建波 余健 陈坤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
结构稳定性是评估文物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星堆二号坑出土1号青铜树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存在腐蚀、裂纹等危险因素,为了充分记录、评估其保存状况,本研究在原始几何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建立其几何模型和数值... 结构稳定性是评估文物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星堆二号坑出土1号青铜树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存在腐蚀、裂纹等危险因素,为了充分记录、评估其保存状况,本研究在原始几何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建立其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并估算出青铜神树的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等无法实地测量的数据,并使用有限元方法,从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分析青铜树的静置状态下的安全性。经过有限元模拟和材料力学简化计算,发现龙身和树干连接处、树枝根部应力较大,是易受损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青铜器 青铜神树结构分析 文物数字建模 青铜器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青铜器科技分析研究
13
作者 郁永彬 陈坤龙 +1 位作者 陈建立 梅建军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4,共8页
本文对洛阳北窑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进行科技分析。结果表明,北窑墓地出土西周铜器的锡料用量与殷墟二期铜器相当,其锡料来源充足,暗示西周早期,周贵族能够控制和使用稳定的锡料矿源;铅同位素比值基本上都属于普通铅的范畴,其与部分殷墟... 本文对洛阳北窑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进行科技分析。结果表明,北窑墓地出土西周铜器的锡料用量与殷墟二期铜器相当,其锡料来源充足,暗示西周早期,周贵族能够控制和使用稳定的锡料矿源;铅同位素比值基本上都属于普通铅的范畴,其与部分殷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重叠在一起,表明北窑墓地铜器与部分殷墟铜器的制作使用了相同矿料,说明商代晚期殷人开发利用的部分矿料到了西周早期开始大规模开采使用。研究还表明,西周时期金属矿料流通是普遍的、常态化的社会行为,是当时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物流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北窑墓地 西周时期 青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及围垦后的养虾塘N_2O通量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谭立山 杨平 +3 位作者 徐康 陈坤龙 黄佳芳 仝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29-3939,共11页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其转化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白天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间隙水化学指标和养虾塘...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及其转化而成的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悬浮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白天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进行观测,并同步测定短叶茳芏湿地间隙水化学指标和养虾塘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短叶茳芏湿地和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3.11~206.57μg/(m^2·h)和-2.27~143.25μg/(m2·h),均值分别为(38.35±24.44)μg/(m2·h)和(46.44±15.93)μg/(m2·h),整体均表现为大气中N_2O的排放源,但两者N_2O通量无显著差异(P>0.05).短叶茳芏湿地N_2O通量与土壤间隙水的盐度和营养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养虾塘水-气界面N_2O通量与水深、水体盐度和营养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通量 潮汐沼泽 养虾塘 土地利用变化 闽江河口
下载PDF
基于数据统计特性的GS-SVM电池峰值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方丹 姜久春 +3 位作者 陈坤龙 韩智强 娄婷婷 孙丙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61,共6页
以锰酸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对电池处于不同温度和荷电状态下的情况进行10 s峰值功率测试,同时测量电池内阻。对实验测试得到的温度、荷电状态、内阻及峰值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测试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评估和共线性检测,挖掘电池外... 以锰酸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对电池处于不同温度和荷电状态下的情况进行10 s峰值功率测试,同时测量电池内阻。对实验测试得到的温度、荷电状态、内阻及峰值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测试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评估和共线性检测,挖掘电池外特性参数与峰值功率数据间的统计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网格搜索的支持向量机(GS-SVM)建立电池的峰值功率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精度高,平均误差仅为3.65%;该模型训练时间短、响应速度快、操作性强,可以实现对动力电池峰值功率的快速估计,为电动汽车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峰值功率 相关分析 共线性检测 GS-SVM 电动汽车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成像技术的铁质文物锈蚀产物定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枭翔 吴娜 +4 位作者 刘薇 王克青 李辰元 陈坤龙 李延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66-2173,共8页
铁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学性质较为活泼,铁质文物易发生腐蚀劣化。锈蚀产物对铁质文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判断铁质文物锈蚀产物的组成特征,对于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赤铁矿(α-Fe_(2)O_(3)),... 铁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学性质较为活泼,铁质文物易发生腐蚀劣化。锈蚀产物对铁质文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判断铁质文物锈蚀产物的组成特征,对于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赤铁矿(α-Fe_(2)O_(3)),磁铁矿(Fe_(3)O_(4)),四方纤铁矿(β-FeOOH)三种铁质文物的锈蚀产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曼光谱成像结合主成分回归法(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同时结合多种预处理方法,构建了两组二元混合锈蚀(α-Fe_(2)O_(3)+Fe_(3)O_(4),α-Fe_(2)O_(3)+β-FeOOH)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对于α-Fe_(2)O_(3)+Fe_(3)O_(4)二元体系,PCR和PLS算法构建模型的定量效果基本一致,α-Fe_(2)O_(3)和Fe_(3)O_(4)的PLS定量模型结果均表明,一阶导数+Savitsky-Golay(S-G)平滑(9)条件下建模效果最好。对于α-Fe_(2)O_(3)+β-FeOOH二元体系,PLS方法所构建模型优于PCR方法,α-Fe_(2)O_(3)和β-FeOOH的PLS定量模型结果均表明,MSC+S-G平滑(5)条件下建模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铁质文物锈蚀产物的化学稳定性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成像 铁质文物 锈蚀产物 定量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秦陵出土青铜水禽锈体组织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菲 梅建军 +2 位作者 杨军昌 邵安定 陈坤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5,共9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锈体的结构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金相显微分析和离子色谱分析(I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青铜水禽锈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 本研究旨在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锈体的结构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金相显微分析和离子色谱分析(I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青铜水禽锈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高湿、火烧、人为破坏的特殊埋藏环境是该批青铜水禽严重矿化的主要原因,而有些矿化严重的部分为稳定的粉状锈蚀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害锈";从组织的微观腐蚀特征来看,铸态枝晶结构的样品α相优先腐蚀;而铸后受热组织则呈晶间腐蚀的特点,腐蚀由晶粒间界向品粒发展;锈体层状结构的产生与Cu_2O溶解产生空隙,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生成了孔雀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园 青铜水禽 腐蚀产物 锈蚀机理
下载PDF
正阳闰楼墓地出土商代铜器的检测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群 肖梦娅 +3 位作者 梅建军 陈坤龙 张华 陈建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2,共7页
河南驻马店正阳闰楼商代晚期墓地是商代南土的一处重要墓地,出土青铜器与殷墟铜器有着诸多相似特点。研究该批铜器的制作技术和矿料来源,对于探究商代晚期中原与周边地区青铜技术的关系、铜料的流通以及由此蕴含社会管理信息有着重要的... 河南驻马店正阳闰楼商代晚期墓地是商代南土的一处重要墓地,出土青铜器与殷墟铜器有着诸多相似特点。研究该批铜器的制作技术和矿料来源,对于探究商代晚期中原与周边地区青铜技术的关系、铜料的流通以及由此蕴含社会管理信息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利用金相组织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对闰楼墓地出土部分铜器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闰楼出土铜器中容器的锡含量明显较高。另外,闰楼墓地铜器多为高放射性铅同位素,这一结果也与商代晚期多地的高放射性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闰楼 商代晚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下载PDF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铁刃铜器的科学分析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颖琛 刘亚雄 +1 位作者 姜涛 陈坤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54-3158,共5页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铁刃铜器是中原地区较早的用铁证据。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方法,对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3件铁刃铜器进行了科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铜骹铁叶矛(STG001)铁质...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铁刃铜器是中原地区较早的用铁证据。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方法,对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3件铁刃铜器进行了科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铜骹铁叶矛(STG001)铁质部分可见硅酸盐与氧化亚铁共生夹杂,且沿着加工方向拉长,其材质为块炼铁。铁刃铜削(SGT002)和铜内铁援戈(SGT003)残留铁金属颗粒中均检测出较为显著的Ni和少量Co,SEM-EDS线扫描分析显示Ni和Co在各相之间存在高低交错的分布特征,判断其材质为陨铁,其Ni含量处于铁陨石ⅢC和ⅢD之间,原始结构应属极细粒八面体铁陨石(Off)或无纹铁陨石(Ataxite)类型。样品STG001和SGT002铜质部分均保留较为典型的锡青铜铸造组织形态,基体为已腐蚀的α固溶体,残余(α+δ)固溶体均匀分布,铜铁结合处无明显的晶粒变形和再结晶现象,显示该区域未经历铸后的冷热加工。由此推断,铁刃部分应是先锻打加工成形后,嵌入铸造铜质部分的组合陶范,通过铸接的方式与铜质部分紧密结合而形成铜铁复合器物。简要梳理了中国早期铁金属的使用证据,指出陨铁和人工冶铁制品在虢国墓地的同时出现,显示了该时期在研究中国铁冶金技术起源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西北地区在早期块炼铁技术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生铁技术在中原地区的产生则与商周青铜铸造技术传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铜铁复合器 陨铁 块炼铁 中国冶铁起源
下载PDF
陕西黄陵寨头河战国墓地出土铁器的初步科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美玲 陈坤龙 +3 位作者 梅建军 孙占伟 邵晶 邵安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寨头河战国时期戎人墓地的发掘,为探讨东周时期的民族迁徙和融合、文化技术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对出土的9件铁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并就其相关的文化联系、技术交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寨头河墓地出土的铁环和铁带钩... 寨头河战国时期戎人墓地的发掘,为探讨东周时期的民族迁徙和融合、文化技术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对出土的9件铁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并就其相关的文化联系、技术交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寨头河墓地出土的铁环和铁带钩两种器物在技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铁环均为块炼铁制品,而铁带钩则为生铁铸件。本文指出,寨头河墓地生铁制品的出现与三晋地区的影响关系密切,而块炼铁制品的存在,则可能反映了墓地的戎族属性及其与西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传统所存在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戎人墓地 古代生铁 块炼铁 技术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