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菌蛋白激酶MoCbk1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培蕊 张冬梅 +4 位作者 张连虎 陈小强 林婕 陈曦 王宗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5,共7页
真核生物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形态建成、胞内信号转导和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在酵母和一些真菌中得到证实。前期研究发现,在丝状真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中存在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Kin1,... 真核生物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形态建成、胞内信号转导和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在酵母和一些真菌中得到证实。前期研究发现,在丝状真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中存在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Kin1,能够调节各种细胞进程,且在许多致病真菌中非常保守。为了更好地研究Kin1蛋白激酶在稻瘟病菌中的功能,我们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获得了一个与Sc Kin1互作的蛋白Sc Cbk1激酶,在稻瘟病菌数据库中搜索得到了4个与酿酒酵母Cbk1同源性相对较高的蛋白,并与Sc Cbk1和Hs Ndr一起进行了结构域分析,以及常见真菌同源物的系统进化分析。比对结果显示,稻瘟病菌基因MGG_09519和MGG_05376为2个Mo Cbk1。并运用遗传学方法对2个Mo Cbk1进行功能分析。Mo Cbk1a(MGG_09519)基因敲除后,敲除突变体相比野生型菌株和异位整合突变体,生长速率减慢,对水稻大麦等致病力减弱;敲除突变体产孢量略有增加,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却没有变化。然而,经过多次实验,却无法得到Mo Cbk1b(MGG_05376)的敲除体,敲除体可能是真菌生存所必须的。综上,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有2个Mo Cbk1基因,它们可能参与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和对水稻的致病过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蛋白激酶 MoCbk1 功能
原文传递
稻瘟病菌蛋白激酶调控因子MoMOB1的功能分析
2
作者 张君 刘丹 +3 位作者 陈培蕊 许庆国 王宗华 张冬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0-1175,共6页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每年造成全球水稻减产约10%~30%,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MOB(Mps one binder)蛋白家族成员在物种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作为重要激酶调控因子与NDR(Nuclear DBF2-related)蛋白激酶...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每年造成全球水稻减产约10%~30%,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MOB(Mps one binder)蛋白家族成员在物种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作为重要激酶调控因子与NDR(Nuclear DBF2-related)蛋白激酶等结合,在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退出和胞质分离等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功能丧失和获得的方法建立了MoMOB1敲除突变体,对突变体进行了功能回补;并对背景菌株、敲除突变体和回补菌株,在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生物性状分析,以解析稻瘟病菌中MoMOB1的生物学功能。与背景菌株Ku80相比,MoMOB1缺失后稻瘟病菌生长速率明显减慢,分生孢子萌发延迟,突变体产孢量显著降低,分生孢子出现畸形且隔膜数目异常,部分分生孢子没有隔膜或只有一个隔膜。致病性分析发现,ΔMoMOB1突变体致病性明显减弱。回补菌株的表型与背景菌株Ku80相似。综上所述,MoMOB1在稻瘟病菌营养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发育、附着胞形成和致病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MOB1 激酶 致病性
原文传递
三种肠道清洁药物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刚 郭致平 陈培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B04期224-224,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清洁药物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需行结肠镜检查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 组20%甘露醇250ml(A组);聚乙二醇4000散160g(B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C组),采用采用Boston肠道准备评估量...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清洁药物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需行结肠镜检查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 组20%甘露醇250ml(A组);聚乙二醇4000散160g(B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C组),采用采用Boston肠道准备评估量表对患者肠道清洁度进行内镜下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服药前后的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1)三组间肠道清洁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3)结肠镜检查前后电解质变化幅度,C组与A组及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中检查后钠离子及氯离子均较检查前有轻度升高.结论3种药物在肠道准备中清洁效果及副作用比较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