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面料的二次设计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培青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共2页
服装材质是服装设计的载体,服装面料的组合和再造使之呈现眩目的色彩效果和丰富的表面肌理。文章从染色、印花、立体型设计、加法设计、减法设计、反思维设计6个方面讲述了面料的二次设计方法。
关键词 服装面料 二次设计 服装设计 印花 染色 色彩效果 材质 面肌 再造 载体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培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5,共4页
阐述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的历史,以及在工业化生产背景下传统服饰手工艺所受到的冲击,揭示传统服饰手工艺必须走发展创新之路,与现代国际时尚结合,以适合工业化成衣生产的特性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同时列举了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中最具代... 阐述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的历史,以及在工业化生产背景下传统服饰手工艺所受到的冲击,揭示传统服饰手工艺必须走发展创新之路,与现代国际时尚结合,以适合工业化成衣生产的特性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同时列举了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刺绣、镶边和盘扣这3种服饰手工艺的传统样式及其在现代成衣中的应用,分析说明传统服饰工艺如何与现代成衣设计相结合,对传统服饰手工艺进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服饰手工艺 服装设计 成衣 风格
下载PDF
纽扣在现代成衣上的延伸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培青 曹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闭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服装辅料,在服装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在近年的成衣设计中,闭合材料由与闭合功能相关的装饰功能材料延伸为单纯的装饰材料,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纽扣是闭合材料中重要的一员,有6 000多年的应用历史。通过阐述... 闭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服装辅料,在服装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在近年的成衣设计中,闭合材料由与闭合功能相关的装饰功能材料延伸为单纯的装饰材料,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纽扣是闭合材料中重要的一员,有6 000多年的应用历史。通过阐述纽扣的起源、发展及丰富的实例说明纽扣在现代成衣上进行延伸设计的应用方法,包括纽扣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设计、纽扣装饰设计2大类,其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设计中,又包含纽扣的色彩搭配,纽扣的形状、大小对比与纽扣的组合排列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扣 闭合 装饰 延伸设计
下载PDF
现代服装中牛仔面料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培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121,共5页
为了让有百年传统的牛仔服装跟上时代的节奏,对牛仔面料进行创新设计势在必行。为此,从牛仔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和牛仔服装装饰的应用2个方面叙述现代牛仔面料的设计手法。通过较为丰富的牛仔成衣实例,介绍一些后整理工艺方法和设计手法,... 为了让有百年传统的牛仔服装跟上时代的节奏,对牛仔面料进行创新设计势在必行。为此,从牛仔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和牛仔服装装饰的应用2个方面叙述现代牛仔面料的设计手法。通过较为丰富的牛仔成衣实例,介绍一些后整理工艺方法和设计手法,如雪花洗、猫须、喷马骝等整理工艺及撕裂、染色、印花、拼贴、装饰、线迹等设计。这些新工艺以及新设计手法在牛仔面料中的运用能赋予牛仔服装新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牛仔面料 后整理 装饰
下载PDF
论女装男性化的表现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培青 鲍刚强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女装男性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西方均有不少女子选择男性装束。女装男性化作为女性的着装风格选择,不仅反映着女性着装者个性化的心理特点,同时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 女装男性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西方均有不少女子选择男性装束。女装男性化作为女性的着装风格选择,不仅反映着女性着装者个性化的心理特点,同时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象。女装男性化曾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的特征之一。进入20世纪以来,女装男性化成为男女平等的表现,更是一种被服装设计师反复运用的服装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装男性化 女性 服装 风格
下载PDF
当代服装设计中的“线”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培青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共3页
线作为服装设计因素和服装成型工艺材料之一,在服装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分析了决定服装的缝合质量与线迹效果的缝线、缝型与线迹三方面因素,以及在当今成衣设计中具有突破性的应用。
关键词 缝线 缝型 线迹 服装设计
下载PDF
谈服装设计专业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培青 《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期148-149,共2页
中职和高职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衔接关系,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应,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相当的意义。本文从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形式、当前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教学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中职与高职教育良好衔接的措施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专业 高职教育 中职 衔接形式 职业教育 教学衔接
下载PDF
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培青 《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第8期27-27,共1页
本文从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调整等四个方面提出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专业 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 发展方向 专业人才 市场需求 专业调整 传统专业
下载PDF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培青 《纺织教育》 2005年第2期38-39,共2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术类院校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以来,服装设计的教学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之路.这十几年来,中国的服装设计师队伍不断地成熟、壮大,这与专业院校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生产经营体...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术类院校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以来,服装设计的教学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之路.这十几年来,中国的服装设计师队伍不断地成熟、壮大,这与专业院校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转变以及服装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日益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至90年代中期,各地的中职学校、本科学院相继开设了高职类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服装生产及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教育空缺的人才需求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专业 课程改革 高职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生产经营体制 传统教学模式 90年代中期 服装生产 服装设计师 教学工作 教育培养 专业院校 市场经济 迅速发展 服装行业 专业人才 中职学校 本科学院 专门人才 需求矛盾 本科教育
下载PDF
论男装女性化的表现及其社会意义
10
作者 陈培青 姚其红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男装女性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西方均出现过男子选择女性装束的现象。男装女性化作为男性的着装风格选择,不仅反映着男性着装者个性化的心理特点,同时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 男装女性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西方均出现过男子选择女性装束的现象。男装女性化作为男性的着装风格选择,不仅反映着男性着装者个性化的心理特点,同时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象。进入20世纪以来,男装女性化成为多元文化的表现,成为时尚的一种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装女性化 男装 性别角色 风格
下载PDF
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肺内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秋实 郭启勇 +3 位作者 苏惠群 张伟 陈培青 岳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876-87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肺内肿块性质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4例肺内肿块患者(恶性 2 1例 ,良性 8例 ,炎性 5例 )行多层CT同层动态扫描 (欧乃派克 3 5 0mgI/ml、总量 5 0ml、速率 5ml/s ,延迟 11s扫描 ,扫描速度 4... 目的 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肺内肿块性质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4例肺内肿块患者(恶性 2 1例 ,良性 8例 ,炎性 5例 )行多层CT同层动态扫描 (欧乃派克 3 5 0mgI/ml、总量 5 0ml、速率 5ml/s ,延迟 11s扫描 ,扫描速度 4层 /0 .5s、周期 1.5s、共扫 3 0s)。利用FUNCTIONALCT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获得主动脉和肿块的时间 密度曲线、肿块血流灌注参数值 ,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肺内恶性和炎性肿块的时间 密度曲线有明显的上升支 ,达峰值后走行平缓 (恶性 16例 /2 1例 ,76.2 % ;炎性 4例 /5例 ,80 .0 % ) ;良性肿块曲线走行平坦 ,无明显上升 ( 8例 /8例 ,10 0 .0 % )。恶性肿块的灌注值、峰值高、峰值高比值和平均通过时间均明显大于良性肿块 (P <0 .0 1) ,此四个参数间呈两两正相关 ;灌注值与到达峰值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为肺内肿块的诊断提供定量的功能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块 灌注研究
下载PDF
多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伟 郭启勇 +2 位作者 陈培青 张佳 陈丽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 通过多层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 ,探讨多层CT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肿块性病变 3 2例 ,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  3 2例... 目的 通过多层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 ,探讨多层CT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肿块性病变 3 2例 ,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  3 2例乳腺肿块中 ,2 2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 19例 ,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 ,肿块邻近皮肤水肿 8例 ,乳头内陷、导管增粗 6例 ,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 12例 ,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 ,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 ;可为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多层CT 诊断 重建
下载PDF
“以痛为腧”按揉法对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征宇 陈培青 +3 位作者 严隽陶 刘骁 杨香媛 吴根诚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6,共3页
为探索“以痛为腧”按揉法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的方法制作神经痛大鼠模型 ,从术后第 7天开始在神经结扎处以按揉法治疗 ,每天 1次 ,共 2 1d。并以光热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敏分数 ;2 1d后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 β ... 为探索“以痛为腧”按揉法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的方法制作神经痛大鼠模型 ,从术后第 7天开始在神经结扎处以按揉法治疗 ,每天 1次 ,共 2 1d。并以光热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敏分数 ;2 1d后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 β 内啡肽含量。结果 :单次治疗 2 0min后 ,大鼠痛敏分数显著下降 ,并可持续 90min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多次推拿次日测痛显示 ,随着推拿次数的增加 ,大鼠痛敏分数绝对值逐渐减小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另外 ,血浆 β 内啡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以痛为腧”按揉法治疗 ,具有较明显的即刻镇痛和疗程镇痛的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能提高 β 内啡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大鼠模型 “以痛为腧” 按揉法 痛敏分数 血浆Β-内啡肽
下载PDF
肺腺鳞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秋实 李云 +4 位作者 苏惠群 陈培青 张伟 岳勇 郑家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CT表现特点及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含量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腺鳞癌,男13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理光镜下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所占比例分为鳞癌成分占...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CT表现特点及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含量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腺鳞癌,男13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理光镜下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所占比例分为鳞癌成分占优势组(1组)和腺癌成分占优势组(2组)两组。结果:15例中1组7例,2组8例。①CT表现:中央型3例,表现为肺门肿块伴肺不张;周围型12例,主要征象有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尾征。②肿瘤内腺、鳞癌成分含量与病变的影像分型、大小及分布有一定相关性,与其他CT表现无明显关系。结论:肺腺鳞癌男性好发,周围型多见;中央型肺腺鳞癌中鳞癌成分占优势,周围型肺腺鳞癌的CT表现与肺腺癌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鳞状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侯阳 郭启勇 +3 位作者 陈培青 岳勇 王凯 王国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无创性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收集进行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2 0例 (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者 15例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 5例 )。以管腔直径减少≥5 0 %作为判定狭窄的标... 目的 初步探讨无创性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收集进行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2 0例 (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者 15例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 5例 )。以管腔直径减少≥5 0 %作为判定狭窄的标准 ,对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进行节段分析 ,并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4.4%的冠脉节段图像质量可以进一步评价。MSCTCA检出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为 75 % ( 6/ 8) ,特异度为 94.9% ( 13 1/ 13 8)。对于支架节段 ,MSCTCA可准确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远端血流情况 ,可排除支架闭塞及高度狭窄。结论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较长节段的冠状动脉 ,较为准确地认定冠状动脉病变 ,有潜力成为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征宇 孙兮文 +3 位作者 张效初 陈培青 沈雪勇 严隽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按揉6例正常人左侧委中穴前后脑内愉悦回路核团的信号变化。结果:按揉委中穴可引起脑内愉悦回路双侧杏仁核、双侧下丘脑和右侧伏隔核的信号明显升高... 目的:观察按揉委中穴对脑愉悦回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按揉6例正常人左侧委中穴前后脑内愉悦回路核团的信号变化。结果:按揉委中穴可引起脑内愉悦回路双侧杏仁核、双侧下丘脑和右侧伏隔核的信号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按揉委中穴可兴奋脑内愉悦回路的核团,从而产生愉悦效应,这可能是推拿作用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委中穴 脑愉悦回路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及X线表现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伟 高玉颖 +3 位作者 刘鑫 张军 陈培青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X线乳腺摄影和超声表现,为这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提供诊断线索。方法: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全部经过超声检查,10例经过乳腺X线摄影检查,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非...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X线乳腺摄影和超声表现,为这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提供诊断线索。方法: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全部经过超声检查,10例经过乳腺X线摄影检查,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影像特点。结果:11例超声结果显示较周围正常腺体不同的大片不均匀低回声,其中6例病变内出现1~3cm管状更低回声区。9例X线摄影显示异常,其中限局性不对称密度6例,2例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肿块,另1例弥漫肿胀,几乎累及整个乳房。两种方法显示6例腋下淋巴结增大,均为炎性增生。结论:在乳腺X线摄影中表现为局限性不对称密度、超声中不均匀低回声区域内出现管状结构更低回声,在除外恶性条件下,提示有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可能,最后的诊断主要依靠手术后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超声检查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以痛为腧按揉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效应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征宇 陈培青 +3 位作者 龚利 顾非 沈国权 严隽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压痛点按揉法对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的镇痛作用,并与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方法,选择2003-02/2004-04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住院的60例单侧型发...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压痛点按揉法对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的镇痛作用,并与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方法,选择2003-02/2004-04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住院的60例单侧型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压痛点治疗组和斜扳法对照组(n=30)。压痛点治疗组施用拇指按揉法于患者腰部压痛点和委中(处进行治疗;斜扳法对照组施用腰椎斜扳法。治疗均为20min/次,1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腰痛疗效的分级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低腰痛越剧烈)评估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评估疼痛程度,并检测推拿前和推拿后1周两组血清β-内啡肽和P物质水平。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腰痛疗效积分:压痛点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高于治疗前(64.77±4.14,40.63±2.93,P=0.01);斜扳法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也高于治疗前(60.70±5.78,42.83±3.63,P=0.0);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目测类比评分:压痛点治疗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4.71±0.52,8.99±0.26,P=0.0);斜扳法对照组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5.59±0.80,8.94±0.27,P=0.0);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1周后压痛点治疗组患者高于治疗前[(55.83±5.53),(46.07±5.10)ng/L,P=0.0];斜扳法对照组患者低于治疗前[(46.50±3.72),(49.87±4.38)ng/L,P=0.1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④血清P物质水平:治疗1周后压痛点治疗组患者低于治疗前[(34.73±4.98),(37.95±4.66)ng/L,P=0.01];斜扳法对照组患者高于治疗前[(42.04±4.06),(39.92±3.32)ng/L,P=0.19];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①以痛为腧按揉法和斜扳法均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减轻,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②以痛为腧按揉法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物质水平明显降低;而斜扳法的作用与之相反,提示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作用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移位 镇痛 推拿
下载PDF
多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显示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伟 郭启勇 +2 位作者 陈培青 张佳 王晓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CT对乳腺癌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探讨多层CT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及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22例乳腺癌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 目的通过多层CT对乳腺癌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探讨多层CT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及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22例乳腺癌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9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8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性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可为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层CT 诊断 重建技术
下载PDF
小儿贫血及白血病骨髓的脂肪抑制(STIR)MRI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滨滨 陈丽英 +2 位作者 陈培青 董文翰 杨丽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本文试就STIR法对小儿贫血及白血病的骨髓改变的MRI诊断价值加以讨论。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包括经骨穿检查的贫血患儿12例(缺铁性贫血3例,巨细胞贫血2例,再障贫血7例);白血病12例。同年龄对照组20例。扫描... 目的:本文试就STIR法对小儿贫血及白血病的骨髓改变的MRI诊断价值加以讨论。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包括经骨穿检查的贫血患儿12例(缺铁性贫血3例,巨细胞贫血2例,再障贫血7例);白血病12例。同年龄对照组20例。扫描方法:STIR序列,TR=1500msec,TI=100msec,TE=30msec;部位:腰骶部及胸腰段椎体的矢状位。结果:正常组在STIR序列中骨髓信号为边缘高信号,中心低信号,中心低信号区随年龄的增加扩大和明显,是脂肪髓化的部位,边缘的高信号区为造血细胞存在部位。缺铁性贫血的3例和巨细胞贫血的2例均可见骨髓边缘的高信号区明显扩大,但仍保持正常的分布状态;再障贫血的7例出现骨髓边缘的高信号区消失,但1例骨髓低信号中可见星点状高信号,为残存的造血组织。12例白血病病例中10例可见骨髓信号明显升高且信号混杂,中心区亦可见高信号,失去了正常的分布;另2例化疗后的病例,骨髓信号虽高而不均,但中心部的低信号已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白血病 MRI 儿童 骨髓 脂肪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