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省部分0~14岁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士垣 裘淑琴 +2 位作者 颜馨泉 吴成 夏雯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3年第7期376-377,共2页
我省于1990年7月~11月按全国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协定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分布于省内的苏南、苏北、海滨、丘陵、平原、城市、农村、化工区等不同的14个地区进行调查。全省总人口67056812人,其中0~14岁小儿为15924690人(占总人口... 我省于1990年7月~11月按全国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协定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分布于省内的苏南、苏北、海滨、丘陵、平原、城市、农村、化工区等不同的14个地区进行调查。全省总人口67056812人,其中0~14岁小儿为15924690人(占总人口的23.75%),本次调查儿童60829人(占儿童总数的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流行病学 儿童
下载PDF
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灰质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2
作者 陈士垣 濮家俊 +1 位作者 胡明昌 王季安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3年第5期244-246,共3页
为研究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检测了79例脊髓灰质炎患儿血清丙二醛(MDA)。结果血MDA 在急性期显著升高,3周后渐降至正常。同时还观察到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二甲基亚砜等抗氧化剂能降低大鼠脊髓损伤组织... 为研究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检测了79例脊髓灰质炎患儿血清丙二醛(MDA)。结果血MDA 在急性期显著升高,3周后渐降至正常。同时还观察到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二甲基亚砜等抗氧化剂能降低大鼠脊髓损伤组织和血清的MDA 水平。提示脊灰炎患儿和机械性脊髓损伤大鼠都存在脂质过氧化反应亢进。抗氧化剂可减轻实验大鼠的脂质过氧化,并提出脊灰炎早期抗氧化剂治疗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脊髓损伤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哮喘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3
作者 陈士垣 陈重义 +3 位作者 费莉 陆启珍 夏雯 王幼娟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89年第2期77-78,共2页
本文报道经减敏、酮替芬及其他方法治疗的31例外源性哮喘病儿以及1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哮喘各组OKT_4,OKT_4/OKT3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OKT_3则相对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经不... 本文报道经减敏、酮替芬及其他方法治疗的31例外源性哮喘病儿以及1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哮喘各组OKT_4,OKT_4/OKT3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OKT_3则相对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法治疗后,OKT_4在减敏组较其他治疗组明显下降;OKT_3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哮喘病儿存在着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且减敏和酮替芬治疗对T细胞亚群功能的恢复均较其他治疗方法组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T细胞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哮喘血清MDA、SOD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陈士垣 胡明昌 +1 位作者 陆启珍 王幼娟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3年第5期267-268,共2页
为了解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抗氧化酶在小儿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对45例哮喘患儿的血清检测了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其中22例检测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45例患儿均来自本院儿科哮喘... 为了解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抗氧化酶在小儿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对45例哮喘患儿的血清检测了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其中22例检测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性。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45例患儿均来自本院儿科哮喘门诊。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岁(3~12岁,均符合1988年(温州)全国小儿哮喘座谈会提出的诊断标准。急性发作期患儿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岁(3~12岁)。发作轻度4例,中度20例、重度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MDA 儿童 超氧物歧化酶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患儿血清丙二醛、纤维结合蛋白和 C 反应蛋白的联合观察
5
作者 濮家俊 陈士垣 +2 位作者 胡明昌 费莉 曹学芬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1年第12期653-654,共2页
本文检测84例脊髓灰质炎患儿血清丙二醛(MDA)、纤维站合蛋白(Fn)和C 反应蛋白(CRP),结果表明血清MDA 在病程7~14天显著升高,3周以后渐降至正常,且与瘫痪程度密切相关。而服苗2次以上者血清MDA 正常,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灰质炎组... 本文检测84例脊髓灰质炎患儿血清丙二醛(MDA)、纤维站合蛋白(Fn)和C 反应蛋白(CRP),结果表明血清MDA 在病程7~14天显著升高,3周以后渐降至正常,且与瘫痪程度密切相关。而服苗2次以上者血清MDA 正常,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灰质炎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丙二醛 纤维结合蛋白 MDA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 肠道病毒感染 脂质过氧化 患儿 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丙酮去炎松对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作用的电镜及形态计量研究
6
作者 张健宁 张民英 +1 位作者 周丽玲 陈士垣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4-307,T015,共4页
对14例用丙酮去炎松治疗和12例未用该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的电镜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显示,用Percoll分离出正常密度的EO(NEO)和低密度的EO(HEO),并用ConA胶体金探针标记E... 对14例用丙酮去炎松治疗和12例未用该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的电镜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显示,用Percoll分离出正常密度的EO(NEO)和低密度的EO(HEO),并用ConA胶体金探针标记EO膜ConA受体,标记阳性率在用药组NEO为89.66%、HEO为45.38%;未用药组NEO为75.85%、HEO为36.84%。除用药组HEO与未用药组HEO之间标记阳性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形态计量分析表明,用药组NEO有核心特殊颗粒的面数密度和数密度大于未用药组NEO,而无核心的特殊颗粒较少。用药组NEO有核心特殊颗粒的体密度大于同组HEO。用药组HEO无核心颗粒的面数密度和数密度大于未用药组HEO。本结果提示丙酮去炎松可稳定细胞膜,抑制EO脱颗粒,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抑制哮喘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哮喘 丙酮去炎松
下载PDF
去炎松-A对大鼠肾上腺及免疫器官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梅 张民英 +2 位作者 费莉 潘晓勤 陈士垣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雄性幼年大鼠分为4组,为去炎松-A(2.1mg/kg,肌注1次)小剂量组(10·5mg/kg肌注1次)和大剂量组,氢化泼尼松(每日20mg/kg肌注4周)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药4周末取材,结果小剂量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外带细胞核密度及肾上腺抗坏血酸含... 雄性幼年大鼠分为4组,为去炎松-A(2.1mg/kg,肌注1次)小剂量组(10·5mg/kg肌注1次)和大剂量组,氢化泼尼松(每日20mg/kg肌注4周)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药4周末取材,结果小剂量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外带细胞核密度及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增高,其余脏器无明显改变。大剂量和阳性对照组肾上腺皮质变薄,细胞核密度增加,趋于萎缩;胸腺淋巴细胞大量减少,出现萎缩,脾脏白髓几乎消失,红髓淋巴细胞也明显减少,表明应用大剂量去炎松-A后将引起肾上腺功能下降,免疫器官萎缩,这必将影响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免疫器官 去炎松A 大鼠
下载PDF
人乳吞噬细胞与三种细菌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殷曙东 钱倩 +4 位作者 陈荣华 陈士垣 邓静云 程宝庚 周熥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检测了人乳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并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初乳吞噬细胞与三种细菌相互作用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母乳吞噬细胞具有相当的吞噬能力、且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胞菌在2... 检测了人乳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并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初乳吞噬细胞与三种细菌相互作用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母乳吞噬细胞具有相当的吞噬能力、且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胞菌在2小时内的持续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到母乳吞噬细胞胞浆中存在的大量脂肪空泡在吞噬杀菌过程中与吞噬溶酶体融合的现象,提示母乳吞噬细胞在母乳抗感染保护机制中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 吞噬细胞 细菌 超徽结构
下载PDF
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王季安 潘晓勤 +3 位作者 郭梅 胡明昌 蔡毅 陈士垣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68-271,共4页
本实验通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了抗氧化剂对组织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脊髓损伤2h 后,损伤组织中 MDA 含量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d 后增高更著(P<0.01);血清 MDA 在损伤2h 后已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 本实验通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了抗氧化剂对组织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脊髓损伤2h 后,损伤组织中 MDA 含量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d 后增高更著(P<0.01);血清 MDA 在损伤2h 后已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后逐渐降低。维生素 E、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二甲基亚砜均能显著降低损伤组织 MDA(P<0.01)和血清 MDA(P<0.05)。提示脊髓损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早期应用抗氧化剂,可作为减轻继发损害的一项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非特异性炎性介质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宏珍 潘淮宁 +3 位作者 孙君江 刘家琴 张健宁 陈士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4-226,共3页
采用免疫分析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IgE等炎性介质水平进行测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外周淋巴细胞I... 采用免疫分析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IgE等炎性介质水平进行测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外周淋巴细胞IL-4、IL-5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和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以IL-4、IL-5和IgE变化最为明显,缓解期均明显下降,但IL-4、IL-5及IgE水平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发作期哮喘患儿外周淋巴细胞IL-4、IL-5mRNA表达增强,治疗缓解后减弱,同时血浆IL-4、IL-5分别与IL-4、IL-5mRNA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1=0.67,P<0.001;r2=0.74,P<0.001)。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浆多种炎性介质水平显著升高、缓解后明显下降,提示非特异性炎性介质的释放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外周淋巴细胞IL-4、IL-5强表达以及血浆IL-4、IL-5高水平,提示哮喘发作期TH2亚群的激活;同时IL-8和TNFα的升高表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能参与了哮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核酸 儿童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健宁 周丽玲 +3 位作者 时宏珍 潘淮宁 孙君江 陈士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0-203,I003,共5页
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检测了哮喘发作期患儿。对经丙酸倍氯松(BDP)吸入治疗的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膜IL-2受体(mIL-2R)、超微结构、血浆游离IL-2受体(sIL-2R)、淋巴细胞亚群及BD... 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检测了哮喘发作期患儿。对经丙酸倍氯松(BDP)吸入治疗的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膜IL-2受体(mIL-2R)、超微结构、血浆游离IL-2受体(sIL-2R)、淋巴细胞亚群及BDP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mIL-2R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DP可以明显抑制PHA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淋巴细胞mIL-2R的表达,引起淋巴细胞的凋亡,而吸入BDP(200μg/d)的哮喘患儿(缓解期)除sIL-2R比哮喘发作期显著降低(P<0.05)外,外周血淋巴细胞mIL-2R及淋巴细胞亚群并未出现显著变化.结果提示,抑制淋巴细胞mIL-2R表达和淋巴细胞活化可能是BDP治疗哮喘等变态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吸入BDP主要是呼吸道局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受体 糖皮质激素 哮喘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并发症 被引量:63
12
作者 陈士垣 夏雯 《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200-203,共4页
自1962年Chanock等成功地用人工培养法获得肺炎支原体(Myoplasmas pneumonial,MP)后,国内外学者对MP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在近10多年来由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证实了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尚可在呼吸... 自1962年Chanock等成功地用人工培养法获得肺炎支原体(Myoplasmas pneumonial,MP)后,国内外学者对MP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在近10多年来由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证实了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尚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肌肉和关节等。这类病例的发现,少数可由病人的血液、脑脊液、胸腔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儿童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时宏珍 潘淮宁 +3 位作者 孙君江 王自正 张健宁 陈士垣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7,共4页
为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时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T细胞活化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状况,应用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对34例发作期、25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5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及淋巴细胞膜表面白细胞介素... 为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时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T细胞活化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状况,应用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对34例发作期、25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5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及淋巴细胞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相关细胞因子等水平进行系统检测。结果:(1)发作期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值与缓解期患儿及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发作期CD8高于正常对照(P<0.01)和缓解组(P<0.01);(2)发作期患儿血浆可溶性IL-2R、(sIL-2R)、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和正常对照(P<0.01);(3)免疫电镜观察显示,发作期患儿淋巴细胞膜表面IL-2R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提示:(1)哮喘患儿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哮喘发作期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2)血浆sIL-2R、IgE水平与哮喘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哮喘病情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T细胞 生物因子 白细胞介素-2 儿童
原文传递
IL-2等6种细胞因子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时宏珍 孙君江 +2 位作者 刘家琴 张健宁 陈士垣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165,共4页
观察急性发作期、激素治疗后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6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缓解期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 观察急性发作期、激素治疗后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6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缓解期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IgE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技术(RT-PCR)对外周淋巴细胞IL-4、IL-5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和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以IL-4、IL-5和IgE变化最为明显,缓解期均明显下降,但IL-4、IL-5及IgE水平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2)发作期患儿外周淋巴细胞IL-4、IL-5mRNA表达增强,治疗缓解后减弱,同时血浆IL-4、IL-5分别与IL-4、IL-5mRNA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1)本研究结果提示细胞因子的释放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2)外周淋巴细胞IL-4、IL-5强表达以及血浆IL-4、IL-5高水平提示哮喘发作期Th2亚群的激活;同时IL-8和TNF-α的升高表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能参与哮喘的发作。(3)糖皮质激素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儿童
原文传递
人类有可能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
15
作者 陈士垣 《大众医学》 1991年第7期5-5,共1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