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及会计计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士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5期240-241,共2页
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特点和法律属性,讨论了人力资本实现股份化后其价值评估和会计计量的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价值评估 会计计量
下载PDF
浅谈立案监督的规范问题
2
作者 王岩 陈士莉 昝静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0期135-135,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第18条第二款是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活动进行监督的基本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键词 刑事立案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 立案侦查 刑事诉讼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检察部门 被害人 实施监督
下载PDF
监察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研究——以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为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士莉 刘亮 《中国检察官》 2020年第7期58-61,共4页
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是我国公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发挥着纠正行政违法行为、保护社会公益的功能作用。监察侧重于对"人"的监督,而检察侧重于对"事"的监督,两者在监督对象、内容及阶段、监督方式与措施... 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是我国公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发挥着纠正行政违法行为、保护社会公益的功能作用。监察侧重于对"人"的监督,而检察侧重于对"事"的监督,两者在监督对象、内容及阶段、监督方式与措施以及监督效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建立两者之间的衔接协调机制是发挥现有公权力监督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应当在正确认识两者在监督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建立长效动态的共享协作机制、线索双向移送和调查证据共享机制、监察问责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和监察检察相互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监督 检察监督 衔接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实践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士莉 刘亮 《中国检察官》 2020年第16期48-51,共4页
办理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应围绕公益保护核心,借助刑事案件办理获得案件线索和证据,并注重区分刑事与民事案件证明标准差异;明确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证据收集重点;注重选择最佳监督方式追索生态修复费用;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跨... 办理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应围绕公益保护核心,借助刑事案件办理获得案件线索和证据,并注重区分刑事与民事案件证明标准差异;明确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证据收集重点;注重选择最佳监督方式追索生态修复费用;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跨区域检察机关以及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协作配合;强化源头预防,推动完善公益诉讼配套制度,推进行政机关完善长效机制,实现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检察公益诉讼 案件办理
原文传递
虚假诉讼检察监督之路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士莉 刘亮 《人民检察》 2019年第17期36-40,共5页
虚假诉讼不仅有损私益,而且损害司法权威和社会诚信体系。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对虚假诉讼进行监督的重任。但由于现有立法不足,内外监督合力欠缺等因素彩响了虚假诉讼监督实效。对此,建议修改完善法律,细化相关规定,多措并... 虚假诉讼不仅有损私益,而且损害司法权威和社会诚信体系。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对虚假诉讼进行监督的重任。但由于现有立法不足,内外监督合力欠缺等因素彩响了虚假诉讼监督实效。对此,建议修改完善法律,细化相关规定,多措并举拓展案源,围绕专业化提升监督能力,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凝聚监督合力,以提升监督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检察监督 路径优化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支持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宇晨 陈士莉 《中国检察官》 2021年第9期58-61,共4页
检察机关支持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效果不佳,存在支持起诉依据不明确、案件数量少、社会组织依赖性强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责不明、社会组织与检察机关提起诉讼顺位不清等缘由,也有社会组织自身局限... 检察机关支持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效果不佳,存在支持起诉依据不明确、案件数量少、社会组织依赖性强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责不明、社会组织与检察机关提起诉讼顺位不清等缘由,也有社会组织自身局限等问题。建议通过理清起诉顺位、明确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责,同时强化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推动检察机关支持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社会组织
原文传递
强制报告制度的适用问题与完善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检察院、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课题组 陈士莉 赵卿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21期66-68,共3页
强制报告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犯罪侵害,起到监测、预防及启动综合保护的作用。S市3年办案实践的样本反映出,该项制度的落实面临适用率低、监管盲区、追责力度不够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通过畅通报告渠道、嵌入内部管理、打... 强制报告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犯罪侵害,起到监测、预防及启动综合保护的作用。S市3年办案实践的样本反映出,该项制度的落实面临适用率低、监管盲区、追责力度不够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通过畅通报告渠道、嵌入内部管理、打造系统工程等措施加以完善,以便有效发挥强制报告制度优势,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报告 监管漏洞 信息化 未成年人保护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领域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家璞 陈士莉 刘盼盼 《人民检察》 2022年第11期34-36,共3页
惩罚性赔偿是指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侵权人因其严重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超出被侵权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2021年1月4日... 惩罚性赔偿是指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侵权人因其严重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超出被侵权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2021年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检察院诉浙江海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污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以下简称“浙江海蓝案”)①公开宣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侵权人 违反法律规定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惩罚性赔偿制度 公开宣判 民法典 严重侵权行为 浮梁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