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士颖 张琼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Stanford A型AAD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后确诊为Stanford A型AAD 103例,非Stanford A型AAD 32例,...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Stanford A型AAD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后确诊为Stanford A型AAD 103例,非Stanford A型AAD 32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法测定患者是否为Stanford A型AAD,分析其与术后确诊的一致性,比较Stanford A型AAD与非Stanford A型AAD患者血清D-二聚体差异,分析D-二聚体对Stanford A型AAD的诊断价值;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Stanford A型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89例为Stanford A型AAD,27例为非Stanford A型AAD,与术后确诊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645,P<0.05);与非Stanford A型AAD患者相比,Stanford A型AA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5),血清D-二聚体诊断Stanford A型AAD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诊断敏感度为79.6%,诊断特异度为81.2%,截断值为334.265μg/L;经胸超声心动图与血清D-二聚体联合检测出Stanford A型AAD 100例,非Stanford A型AAD 22例,其中漏诊3例,误诊10例,与术后确诊一致性高(Kappa=0.712,P<0.05)。联合检测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敏感度升高,但特异度降低(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电图与血清D-二聚体联合检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D-二聚体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琼 陈士颖 夏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比较应用无水乙醇或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应用无水乙醇(n=48)或聚桂醇(n=49)行硬化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ELISA法检... 目的 比较应用无水乙醇或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应用无水乙醇(n=48)或聚桂醇(n=49)行硬化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在术后6个月,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8.0%,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 d,聚桂醇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9±0.9)×10^(9)/L、(4.4±0.9)×1012/L和(118.8±16.5)×10^(9)/L,与无水乙醇组【分别为(5.1±1.1)×10^(9)/L、(4.6±0.7)×1012/L和(120.5±22.4)×10^(9)/L,P>0.05】比,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聚桂醇组血清Cor、CRP和NE水平分别为(231.6±34.5)ng/mL、(11.5±1.7)mg/L和(257.6±31.6)ng/mL,与无水乙醇组【分别为(233.7±30.6)ng/mL、(12.0±2.0)mg/L和(260.2±33.5)ng/mL,P>0.05】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聚桂醇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醉酒样反应和针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8.4%、24.5%、0.0%和2.0%,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的43.8%、52.1%、22.9%和16.7%(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或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均安全有效,但相对于无水乙醇,应用聚桂醇的不良反应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肝囊肿 超声引导 聚桂醇 无水乙醇 硬化治疗
下载PDF
不同时期旱地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士颖 孙婴婴 张岁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4-781,共8页
为了解旱地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灌浆特性的变化,以8个不同年代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和1个水地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干旱和灌水两种水分处理下,比较了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和千粒重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 为了解旱地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灌浆特性的变化,以8个不同年代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和1个水地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干旱和灌水两种水分处理下,比较了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和千粒重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灌浆速率和灌浆天数也呈增长趋势。干旱处理后,冬小麦的灌浆天数相对缩短,且现代品种的降低幅度较早期品种小;早期品种平均灌浆速率略有下降,现代旱地品种长武134和长旱58则得到提高。在灌水处理下水地品种西农9871的千粒重明显高于干旱处理,旱地品种在两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灌浆速率的提高和灌浆天数的延长是现代旱地品种具有较高粒重和产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品种更替 灌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双源CT联合食管超声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心房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士颖 张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95-96,120,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联合食管超声(TEE)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心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213例房颤患者,于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行DSCT、 TEE检查,以TEE检查为检测结果 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 ...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联合食管超声(TEE)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心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213例房颤患者,于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行DSCT、 TEE检查,以TEE检查为检测结果 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 分别与联合检测血栓结果 。结果 213例房颤患者中经TEE检查左心房/左心耳未检出血栓者198例,检出血栓者15例;Kappa值为0.762。DSCT检查中血栓结果 19例(8.92%),无血栓结果 194例(91.08%)与TEE检查结果 比较, 19例血栓中8例为无血栓,11例为血栓;194例无血栓者中190例为无血栓者,4例为血栓者。DSCT诊断敏感度为73.33%(11/15),特异性95.96%(190/198),总准确率为94.37%(201/213),阳性预测值57.89%(11/19),阴性预测值7.94%(19 0/194);Kappa值为0.764。联合检查中血栓结果 22例(10.33%),无血栓结果 191例(89.67%)。与TEE检查结果 比较22例血栓中8例为无血栓,14例为血栓;191例无血栓者中190例为无血栓者,1例为血栓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3.33%(14/15),特异性95.96%(190/198),总准确率为95.77%(204/213),阳性预测值63.64%(14/2 2),阴性预测值99.48%(190/191);Kappa值为0.766。结论 DSCT联合TEE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食管超声 房颤 左心房/左心耳 血栓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旱作冬小麦根系生长时空分布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婴婴 陈玉华 +1 位作者 陈士颖 张岁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0期75-82,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旱作冬小麦根系生长时空分布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利用2个旱作冬小麦品种在覆膜、覆盖有机肥、播量减半、追施氮肥等单因子或综合栽培条件下进行大田实验,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根系生长特征参数和水分消耗特征,...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旱作冬小麦根系生长时空分布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利用2个旱作冬小麦品种在覆膜、覆盖有机肥、播量减半、追施氮肥等单因子或综合栽培条件下进行大田实验,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根系生长特征参数和水分消耗特征,综合最终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覆膜和有机肥由于明显的保水优势,能提高小麦花后各层根重,尤其是花期60 cm以下深层根量分布,促进水分利用;覆膜和有机肥综合应用时根系生长不一定累积增加,但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以上;覆膜小麦根系群体调节能力强,播量减半处理后根重增加,产量受影响较低;拔节期追肥显著提高土壤深层根量,使冬小麦土壤水分消耗时间后移,同时配施有机肥使‘长旱58’产量达到7.0 t/hm2,在所有栽培模式中最具产量优势;不同小麦品种对于栽培模式的响应不同,应结合实际生产采用最佳栽培模式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以上,不同栽培模式的综合应用将是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栽培模式 根冠调节 水分消耗 产量潜力
下载PDF
血管介入治疗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超声引导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琼 陈士颖 张庆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1,共5页
为探究血管介入治疗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时超声引导监测的临床价值,选取LEASO高龄患者190例,对所有患者病变血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变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评估血管狭窄情况。应用超声评估血管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处收缩期血... 为探究血管介入治疗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时超声引导监测的临床价值,选取LEASO高龄患者190例,对所有患者病变血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变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评估血管狭窄情况。应用超声评估血管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超声与DSA检查相比,对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检出率、对不同血管的病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血管介入治疗后,超声可以检测到病变处PSV、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著差异。因此,超声是诊断LEASO的有效方法,也是血管介入治疗高龄患者LEASO时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介入治疗 高龄患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