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融合分裂与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嘉祺 王茜婷 +1 位作者 陈夏欢 刘梅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4-977,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动脉中层钙化并逐渐形成斑块。随着病变进展,一旦斑块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阿司匹林反应性检测方法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嘉祺 王茜婷 +1 位作者 陈夏欢 刘梅林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293-296,共4页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尽管阿司匹林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结局,但临床实践中始终有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仍发生血栓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提示阿司匹...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尽管阿司匹林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结局,但临床实践中始终有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仍发生血栓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提示阿司匹林反应性存在个体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反应性调控受多种因素影响,且阿司匹林反应性的检测方法逐步完善。本文综述了阿司匹林反应性的定义、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探索阿司匹林反应性的调控机制,实现阿司匹林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反应性 血小板 个体化治疗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夏欢 刘梅林 +16 位作者 秦名芳 孙艳梅 田涛 李金巧 张清潭 李军 毛拥军 贾治生 方之勇 吕志平 崔连奇 高春惠 王丽娜 惠永明 单培彦 陈小平 银鹏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100 mg/d组(B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C组),每组398例。观察治疗(14±3)天后AA-Ag的变化和不良反应,以及(28±3)天的不良反应。对所有符合研究方案,研究期间未服用禁止药物,且完成所有随访内容的病例纳入符合方案集,进行疗效分析;对所有经随机化分组、至少接受一次治疗且具有用药后安全性评价数据的病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就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1 127例受试者完成随访,1 017例受试者进入符合方案集,1 160例受试者进入安全性分析集。符合方案集中A组(n=347)、B组(n=338)和C组(n=332)治疗后AA-Ag中位数分别为6.65(4.03,10.84)%、5.89(3.22,10.03)%和6.00(3.68,10.09)%,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安全性分析集A组(n=388)、B组(n=387)和C组(n=385)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7%、3.36%和7.9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且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9%、2.33%和6.23%,均为轻微出血,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 mg/d及100 mg/d均可明显抑制AA-Ag,短期安全性良好,肠溶缓释剂型较肠溶剂型降低了短期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老年人 阿司匹林 剂型 血小板聚集率 出血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服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夏欢 刘梅林 +3 位作者 黄波 冯雪茹 梁文奕 张婧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617-621,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或45 mg、每日2次对腺苷二磷酸(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ADP-Ag)。方法入选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8例,...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或45 mg、每日2次对腺苷二磷酸(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ADP-Ag)。方法入选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8例,年龄(72.48±8.05)岁,比较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替格瑞洛90 mg组,26例)和替格瑞洛45 mg、每日2次(替格瑞洛45 mg组,22例)。随访12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情况。并对既往服用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更换为替格瑞洛后的ADP-Ag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治疗4.3(3~7)d后均在清晨空腹服药前抽血检测ADP-Ag谷值,替格瑞洛90 mg组ADP-Ag平均为(27.88±7.77)%,替格瑞洛45 mg组为(37.87±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替格瑞洛90 mg组12例检测服用替格瑞洛2 h后的ADP-Ag峰值,平均为(19.02±9.52)%;替格瑞洛45 mg组有7例检测了服用替格瑞洛2 h后的ADP-Ag峰值,平均为(27.74±5.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21例患者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转换为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时,转化前后ADP-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70±5.24)%比(26.87±7.33)%,P=0.027]。15例患者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转换为替格瑞洛45 mg、每日2次时,转化前后ADP-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98±5.39)%比(38.29±2.65)%,P=0.034]。既往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ADP-Ag[(51.18±5.55)%比(64.41±3.03)%,P=0.045],替格瑞洛45 mg、每日2次[(37.87±2.90)%比(64.41±3.03)%,P=0.028],替格瑞洛90mg、每日2次[(27.88±7.77)%比(64.41±3.03)%,P=0.023]均显著低于既往未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45mg、每日2次ADP-Ag[(37.87±2.90)%比(51.18±5.55)%,P=0.035],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27.88±7.77)%比(51.18±5.55)%,P=0.030]显著低于既往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45 mg、每日2次ADP-Ag与替格瑞洛90mg、每日2次比较[(37.87±2.90)%比(27.88±7.77)%,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和45 mg、每日2次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优于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使用替格瑞洛45 mg、每日2次安全有效,出血风险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格瑞洛:血小板聚集:心血管 出血
下载PDF
老年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院内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夏欢 孙丹 +3 位作者 黄波 耿慧 董士勇 商学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230-6232,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11例老年患者完成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11例老年患者完成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9 h(3.7~9.9 h)。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3.9 h(4.1~19.5 h),术后住监护室时间平均3 d(1~5 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3 d(10~15 d)。术中出血量平均500 ml(400~800 ml);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浓度由术前132 g/L(115~149 g/L)下降至114 g/L(100~145 g/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4 g/L。1例患者术后48 h发生急性肾损伤,治疗后恢复。11例患者整体血肌酐水平出院前与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平均发热3 d(1~8 d),无心包、纵隔、胸腔感染发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及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结论 基础心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老年患者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肺叶切除
下载PDF
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夏欢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4646-4647,共2页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人类致残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血栓的形成是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时心房血栓、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2].抗栓治疗则是这些疾病预防策略和抢救治疗的核心,其中抗凝治疗则是抗栓治...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人类致残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血栓的形成是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时心房血栓、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2].抗栓治疗则是这些疾病预防策略和抢救治疗的核心,其中抗凝治疗则是抗栓治疗的关键之一[3-5].目前传统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Vit K 拮抗剂如华法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Xa因子直接抑制剂 利伐沙班
下载PDF
中心动脉压——降压治疗新靶点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夏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986-2989,共4页
降压治疗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一直以来,血压控制目标均是基于外周肱动脉压。但是目前有研究显示,中心动脉压较外周肱动脉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降低中心动脉压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 降压治疗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一直以来,血压控制目标均是基于外周肱动脉压。但是目前有研究显示,中心动脉压较外周肱动脉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降低中心动脉压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保护靶器官。而且目前已有无创的准确测量中心动脉压的仪器,为降低中心动脉压治疗提供了基础。中心动脉压或许能成为降压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压 血压测定 降压 控制性
下载PDF
运动心电图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美 刘梅林 +2 位作者 冯雪茹 陈夏欢 黄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对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冠心病的(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疑诊CHD、静息心电图诊断为RBBB的老年患者,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并于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对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冠心病的(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疑诊CHD、静息心电图诊断为RBBB的老年患者,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并于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以冠脉影像学检查结果"金标准",计算运动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用Mc Nemar检验、Kappa检验判断运动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脉影像检查的一致性。计算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对运动心电图阳性者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的导联进行统计,计算其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结果本组冠脉影像学检查确诊CHD 27例,其中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7例,三支病变6例。运动心电图检查运动心电图检查结果阳性24例,其中2例出现心绞痛症状,24例均出现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无出现血压下降者。运动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为62.9%,特异性为68.2%,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60%,准确性为65.3%。运动心电图与冠脉影像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κ=0.61)。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7%(8/14)、57.1%(4/7)、83.3%(5/6)。运动心电图中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最高,为81.8%。结论运动心电图可作为RBBB患者筛查CHD的无创检测手段。运动心电图诊断冠脉三支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各导联中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运动心电图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
下载PDF
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滕飞 张婧薇 +3 位作者 陈夏欢 冯雪茹 柏中胜 刘梅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member 5,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临床单组观察试验研究设计方法,共入选210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member 5,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临床单组观察试验研究设计方法,共入选210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0.5 g/L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R),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 aspirin platelet reactivity,HAPR)定义为PR≥3/4 PR界值。将入选患者按照PR分为HAPR组和非血小板高反应性组(NoHAPR)。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在HAPR组和No-HAPR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CMTM5基因rs723840多态在两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分布频率在HAPR组和No-HAPR组分别为48.4%、51.6%、0.0%和73.7%、22.9%、0.034%,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1,OR=2.002,95%CI:1.056~3.793)。Logistic回归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仍与冠心病患者HAPR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CMTM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723840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CMTM5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尿11-脱氢血栓素B2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滕飞 张婧薇 +3 位作者 陈夏欢 冯雪茹 柏中胜 刘梅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0-924,共5页
目的:检测尿中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血小板血栓素(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 B2,11dh Tx B2)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入选169例北京大学第一医... 目的:检测尿中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血小板血栓素(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 B2,11dh Tx B2)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入选169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尿中阿司匹林代谢产物11dh Tx B2的水平,阿司匹林低反应性,即阿司匹林作用下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 aspirin platelet reactivity,HAPR)定义为11dh Tx B2≥1 500 ng/g。根据检测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HAPR组和非血小板高反应性组(No-HAPR)。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基线尿11dh Tx B2水平为(3 687±3 052)ng/g,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后尿11dh Tx B2水平显著降低[(1 054±859)ng/g,P<0.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HAPR的发生率为32.5%,且HAPR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o-HAPR组(P<0.05)。结论:尿11dh Tx B2水平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脱氢血栓素B2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梅林 陈夏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大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 损害关系 功能改变 血管结构
下载PDF
2013版ACC/AHA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梅林 陈夏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65-67,共3页
2001年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颁布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ATPⅢ),至今已有10余年,距2004年指南的更新也已经过去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 2001年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颁布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ATPⅢ),至今已有10余年,距2004年指南的更新也已经过去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13年11月12日共同颁布了《2013版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1](以下简称新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调脂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 胆甾醇 AHA LDL 成人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与脑血管疾病预防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梅林 陈夏欢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6期94-96,共3页
血脂异常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联合发布的缺血性卒中一级防治指南肯定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的一... 血脂异常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联合发布的缺血性卒中一级防治指南肯定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地位。而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大规模临床研究(ESPRIT、CHARISMA和SPARCL)结果的公布,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更新了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指南,肯定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疾病预防 美国心脏协会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防治指南 卒中协会
下载PDF
神经酰胺在心血管疾病预测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鹏 陈夏欢 +1 位作者 王昊 刘梅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神经酰胺是一类重要的鞘脂,参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并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神经酰胺在心血管疾病预测价值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酰胺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肠溶阿司匹林的体外实验及磁控胶囊内镜人体研究
15
作者 王茜婷 焦红梅 +3 位作者 李丽 陈夏欢 李嘉欣 刘梅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肠溶缓释片在不同pH水平体外溶液及人体消化道内的转运及崩解过程。方法:(1)体外实验:将0.9%生理盐水分别与盐酸及碳酸氢钠混合,模拟空腹胃液、餐后胃液及小肠液pH水平,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缓释...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肠溶缓释片在不同pH水平体外溶液及人体消化道内的转运及崩解过程。方法:(1)体外实验:将0.9%生理盐水分别与盐酸及碳酸氢钠混合,模拟空腹胃液、餐后胃液及小肠液pH水平,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不同pH溶液中的崩解情况。(2)人体研究:选择2020年10~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治疗且无消化道症状的冠心病患者6例,健康志愿者6例,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根据检查过程中服用阿司匹林剂型分为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组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组,观察阿司匹林在消化道内的转运及崩解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相关时间指标。结果:(1)体外实验:肠溶阿司匹林仅在碱性溶液中崩解,阿司匹林肠溶片开始崩解时间更早(0.5~1.0 h vs.3.0 h),崩解速度更快(2.0~3.0 h vs.6.0 h);(2)人体研究:人群中肠溶阿司匹林的胃通过时间差异较大(6~70 min)且与剂型无关(23.0 min vs.23.5 min,P=0.720),3例患者服药后药片嵌入胃底皱襞,平均22.0 min(19.0~25.0 min)后脱落。阿司匹林肠溶片组更早开始崩解(97.5 min vs.182.5 min,P=0.006),崩解速度更快。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相对于肠溶片,开始崩解时间更晚、崩解速度更慢;建议空腹服用肠溶剂型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 胃通过时间
下载PDF
量化、简化Allen试验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奕潇 黄波 +2 位作者 王禹川 陈夏欢 刘梅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44-1947,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用量化、简化(反)Allen试验替代(反)Allen试验评估桡尺动脉侧支循环及桡动脉血流情况可行性。方法选择拟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行(反)Allen试验、量化、简化(反)Allen试验,记录术中穿刺情况及... 目的探讨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用量化、简化(反)Allen试验替代(反)Allen试验评估桡尺动脉侧支循环及桡动脉血流情况可行性。方法选择拟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行(反)Allen试验、量化、简化(反)Allen试验,记录术中穿刺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入选126例患者,术侧上肢Allen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量化Allen试验(P=0.038),Allen试验阳性者均成功经桡动脉完成介入治疗,术中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反Allen试验、量化反Allen试验阳性率一致,其中50%阳性患者桡动脉超声检查显示桡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余超声未见狭窄患者桡动脉穿刺均失败。简化、量化试验结果一致。结论Allen试验阳性不应作为桡动脉穿刺操作禁忌;反Allen试验阳性预测桡动脉穿刺失败准确性较高;量化、简化试验可替代(反)Allen试验评估桡尺动脉侧支循环及桡动脉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ALLEN试验 量化Allen试验 简化Allen试验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无创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勇 陈夏欢 +3 位作者 陈亚红 黄波 欧阳福珍 刘梅林 《中国医药》 2016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无创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102例,测量患者无创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无创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102例,测量患者无创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34例)、双支病变组(36例)和多支病变组(32例);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根据Gensini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Gensini评分≤20分组(43例)、21 ~ 70分组(38例)、≥71分组(21例).观察无创中心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各分组比较均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无创中心动脉脉压增高[单支病变组:(65±15) mmHg(1mmHg =0.133 kPa),双支病变组(71±16) mmHg,多支病变组(77±17) mmHg;Gensini评分≤20分组:(61±14) mmHg、21 ~ 70分组:(70±16) mmHg、≥71分组:(77±16) mmHg],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与无创中心动脉脉压呈正相关(r=0.56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创中心动脉脉压升高(比值比=1.196,95%置信区间:1.153 ~1.247,p=0.001)、糖尿病(比值比=1.175,95%置信区间:1.135~1.726,P=0.003)是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无创中心动脉脉压呈正相关,无创中心动脉脉压升高是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无创中心动脉压 冠状动脉造影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踝臂血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宗丽丽 刘梅林 +2 位作者 陈夏欢 毛源杰 宋以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3510-3512,共3页
目的通过无创方法测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踝臂血压指数(ABI),评价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ABI测定、血液生化检查和病史采集,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BI正常组、异常... 目的通过无创方法测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踝臂血压指数(ABI),评价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ABI测定、血液生化检查和病史采集,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BI正常组、异常组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和冠心病史、收缩压水平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BI与空腹血糖水平、血浆三酰甘油水平相关(P<0.05),还与收缩压水平相关(P<0.01)。比较左右两侧ABI在冠脉造影正常、一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间的差异,发现与三支病变组相比,冠脉造影正常组、一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外周动脉疾病,尤其以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升高患者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血压指数 冠心病 外周动脉疾病 老年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残余病变对PCI术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晓全 张婧薇 +4 位作者 范琰 陈夏欢 黄波 王禹川 刘梅林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3-57,73,共6页
目的研究冠脉残余病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老年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60岁患者31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65±42)个月。应用SYNTAX积分系统定量判定PCI后残余病变... 目的研究冠脉残余病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老年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60岁患者31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65±42)个月。应用SYNTAX积分系统定量判定PCI后残余病变,即残余SYNTAX积分(Residual SYNTAX score,rSS),简单线性回归分析rSS与基线SYNTAX积分(baseline SYNTAX score,b SS)的相关性。比较所有发生再次血运重建患者与未发生再次血运重建患者的基本资料,逐步回归分析rSS与总体血运重建的相关性。根据rSS水平进行3分组,即完全血运重建(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组(rSS=0),rSS低分组(0<rSS≤8)和rSS高分组(rSS>8),比较不同rSS分组间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累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rSS与bSS呈直线相关性,并且rS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相关危险因素。不同rSS分组间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累积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rSS高分组与rSS低分组和CR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而rSS低分组与CR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残余病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残余病变较重患者(rSS>8)比残余病变较轻(0<rSS≤8)和CR(rSS=0)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次血运重建 残余病变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晓全 张婧薇 +4 位作者 范琰 陈夏欢 黄波 王禹川 刘梅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治疗、年龄≥60岁的患者315例,年龄60~96(72.89±7.80)岁,中...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治疗、年龄≥60岁的患者315例,年龄60~96(72.89±7.8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根据部位不同将所有再次血运重建患者分为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TLR)组和非靶病变血运重(non-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non-TLR)组,分别与未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组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共104例(33.0%)发生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其中TLR组和non-TLR组分别为32例(10.2%)和72例(22.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4.560,95%CI 1.935~10.745,P=0.001)和平均置入支架总数(OR 1.549,95%CI 1.049~2.288,P=0.028)与TLR相关,年龄(OR 0.941,95%CI 0.904~0.979,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OR 2.512,95%CI 1.562~3.987,P<0.001)、分叉病变比例(OR 2.238,95%CI 1.197~4.173,P=0.014)和残余病变SYNTAX积分(rSS)(OR 1.068,95%CI 1.019~1.109,P=0.004)是non-TL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和支架置入数是老年患者PCI术后TLR的相关危险因素,平均年龄小,LDL-C降幅小、分叉病变和rSS偏高与老年患者PCI术后non-TL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次血运重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