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后“8”字绷带固定对截骨端背侧移位影响的尸体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邰耀 成永忠 +6 位作者 陈奕历 李润民 陈雨欣 程大鹏 王文 温建民 蒋科卫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8”字绷带外固定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的效果。方法:采用9具自然解冻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双下肢(18足)第一跖骨,通过中西医结合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并手法整复后,将每个标本的左足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 目的:探讨“8”字绷带外固定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的效果。方法:采用9具自然解冻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双下肢(18足)第一跖骨,通过中西医结合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并手法整复后,将每个标本的左足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对照组或实验组,右足则自动分到另一组。实验组行“8”字绷带外固定,对照组使用部分螺纹克氏针内固定,固定完成后,所有模型分别接受300、600、750 N的轴向载荷力并记录截骨端背侧移位数值。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前足受轴向压力时截骨端背侧移位的差异。结果:两种固定方式间背侧移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绷带外固定与部分螺纹克氏针内固定在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方面有相近的固定效果,推荐在临床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术 8字绷带 部分螺纹克氏针 背侧移位 尸体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模型: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奕历 劳永华 +2 位作者 张少群 吴宝烽 李义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03-2408,共6页
背景:颈椎旋转推拿手法是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显著,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仍待探讨。目的:分析颈椎旋转手法下粥样硬化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颈椎旋转手法对斑块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筛选颈动脉分叉处狭... 背景:颈椎旋转推拿手法是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显著,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仍待探讨。目的:分析颈椎旋转手法下粥样硬化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颈椎旋转手法对斑块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筛选颈动脉分叉处狭窄伴有斑块MRI影像资料8例。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模型,赋予通用血流边界条件,模拟手法旋转颈椎时颈动脉拉伸情况,将模型拉伸为无拉伸的对照组、7%拉伸组、16%拉伸组,模拟斑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斑块壁面剪切力、斑块最大壁面剪切力、斑块平均最大壁面剪切力、斑块上游剪切力、斑块下游剪切力、斑块处血流速度和血流矢量图,对拉伸组与无拉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7%拉伸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16%拉伸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斑块壁面剪切力、斑块最大壁面剪切力及斑块上游剪切力增大(P <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②结果提示,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的不同拉伸对斑块的影响不同,大幅度16%应变的拉伸可能会影响斑块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血流动力学 颈椎旋转手法 有限元模拟 剪切力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骶髂关节周围各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少群 任茹霞 +2 位作者 陈奕历 冯梓誉 李义凯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0-506,共7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骶髂关节周围各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腰椎-骨盆-股骨有限元模型,在该正常模型基础上分别去除双侧骶髂关节各韧带,建立无髂腰韧带模型、无骶髂前韧带模型、无骶髂后韧带模型、无骶结节韧带模...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骶髂关节周围各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腰椎-骨盆-股骨有限元模型,在该正常模型基础上分别去除双侧骶髂关节各韧带,建立无髂腰韧带模型、无骶髂前韧带模型、无骶髂后韧带模型、无骶结节韧带模型、无骶棘韧带模型和无骶髂骨间韧带模型。在各模型上分别模拟脊柱的生理运动,分析左右骶髂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各关节面的平均应力,并与正常模型进行比较。结果相比正常骶髂关节模型,无骶结节韧带模型、无骶棘韧带模型和无骶髂后韧带模型的左右两侧骶髂关节ROM均无明显差异,而无骨间韧带模型除在脊柱右旋转情况下左侧骶髂关节ROM和后伸情况下右侧骶髂关节ROM无明显差异外,在其他脊柱生理活动下左右两侧骶髂关节ROM均显著增大。无骶髂骨间韧带模型左右两侧骶髂关节在脊柱生理活动下关节面的平均应力均明显降低。结论在所有骶髂关节周围韧带中,骶髂骨间韧带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影响最大。研究结果有利于探讨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生机制,为临床骶髂关节错位的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韧带 应力 活动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部推拿的安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奕历 李义凯 《中医正骨》 2017年第10期50-52,56,共4页
颈部推拿特别是旋转、扳动和牵拉手法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血管力学特性及斑块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与治疗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从这些方面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部推拿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推拿 脊柱 颈椎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血流剪切力的变化探讨颈椎旋转手法对兔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关钛元 祁冀 +5 位作者 刘洋 徐燕笑 武凯 张少群 陈奕历 张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0-804,共5页
目的 探讨颈椎旋转手法(CRM)对兔重度粥样硬化颈动脉的血流剪切力的影响,以期为手法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手法组(n=15)、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0),采用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对手法组和模型组... 目的 探讨颈椎旋转手法(CRM)对兔重度粥样硬化颈动脉的血流剪切力的影响,以期为手法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手法组(n=15)、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0),采用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对手法组和模型组兔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制作。模型制作后手法组予以CRM干预2周,通过彩超检测及血液黏滞度检测计算血流剪切力。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3组间血流剪切力的差异。结果 手法组和模型组兔颈动脉血流剪切力分别为(11.732±6. 679、18.215±8.581) dynes/cm^2,显著低于对照组(23.488±5.312) dynes/cm^2(P<0. 05);且手法组血流剪切力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CRM可使兔重度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血流剪切力降低,进而可能导致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斑块稳定性下降或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旋转手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剪切力 HE染色
下载PDF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琪 成永忠 +7 位作者 黄晓宇 陈奕历 温建民 蔡静怡 程灏 李永耀 许晶晶 贺达 《中医正骨》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7对踝关节标本行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模型14踝,其中3对(6踝)踝关节标本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将一...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7对踝关节标本行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模型14踝,其中3对(6踝)踝关节标本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将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再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另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再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每次复位固定后,先后对模型施加10 Nm、15 Nm、20 Nm的扭矩外旋足踝,通过在X线片上测定下胫腓联合间隙确定其稳定性。执行完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后,将标本上固定的外固定架或内固定物完全拆除,并将踝关节标本恢复至复位固定前的状态,然后进行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比较不同扭矩下两种固定方式对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双侧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9±2.93)mm,(4.28±1.69)mm,t=0.378,P=0.540]。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的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施加10 Nm、15 Nm、20 Nm扭矩后,两组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72±2.46)mm,(5.29±3.58)mm,t=0.246,P=0.811;(5.69±2.72)mm,(6.98±3.05)mm,t=-0.773,P=0.458;(5.70±2.95)mm,(6.80±3.20)mm,t=-0.618,P=0.551]。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其稳定性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 解剖
下载PDF
马蹄环式外固定架固定AO-C2型Pilon骨折在轴向载荷下的稳定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洋 刘广伟 +6 位作者 成永忠 黄晓宇 陈奕历 陈泓颖 汪雄伟 赵继阳 史长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8-503,共6页
目的在传统环形外固定架构型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更适合关节内Pilon骨折的固定。通过定量分析负重载荷下应用马蹄环形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端位移以验证该外固定架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摆锯依据预先制定的截骨线制备AO-C2型Pilon骨... 目的在传统环形外固定架构型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更适合关节内Pilon骨折的固定。通过定量分析负重载荷下应用马蹄环形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端位移以验证该外固定架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摆锯依据预先制定的截骨线制备AO-C2型Pilon骨折模型,应用马蹄环形外固定架对其固定,然后于力学加载机上进行轴向载荷力学加载。轴向载荷加载方式为从0 N开始依次加载至150、300、450 N。用动态捕捉仪记录轴向载荷加载过程中骨折块在X(左右)、Y(上下)、Z(前后)轴的移位变化。结果腓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整体移位范围分别为0.32~0.70、-0.27~-0.23、0.23~0.32 mm,最大差值为0.09 mm。胫骨内踝侧骨折块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整体移位分别为0.02~0.14、-0.80~-0.19、-0.78~-0.13 mm。胫骨外踝侧骨折块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整体移位范围分别为-0.07~0.05、-0.36~-0.03、0.27~0.47 mm。结论马蹄环形外固定架不仅能实现骨折端的稳定固定且能产生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微动,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特点。该外固定架构型简单,适合Pilon骨折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马蹄环 外固定架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评估颈椎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宝烽 冯梓誉 +2 位作者 雷舒扬 廖启铭 陈奕历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4-691,共8页
目的评估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方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模型。采用FSI模型模拟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的拉伸形变。记录斑块和管腔的血流最大剪切力(flow... 目的评估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方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模型。采用FSI模型模拟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的拉伸形变。记录斑块和管腔的血流最大剪切力(flow shear stress,FSS)、最大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最大斑块壁应力(plaque wall stress,PWS)、壁面拉应力(wall tensile stress,WTS)和壁面压强(wall pressure,WP)等力学参数。结果在颈动脉16%拉伸形变下,斑块最大WSS为40.54 Pa,此处斑块可能表皮损伤;最大PWS为66.16 kPa,远小于斑块破裂阈值;内部纤维帽最大WTS和最大应变分别为156.75 kPa和0.56,大于破裂应变范围,能达到断裂临界值;管腔最大WTS为1040.30 kPa,已接近中膜破裂阈值,可能会引起血管损伤。结论颈椎旋转至生理极限位后,颈动脉拉伸可能造成斑块表皮组织破坏导致脱落,斑块内部会形成损伤、溃疡和出血以及血管损伤,影响斑块稳定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颈部疾病患者中应谨慎进行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手法前对斑块进行FSI评估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性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粥样硬化 斑块 颈椎旋转手法 流固耦合 破裂风险
下载PDF
基于筋束骨理论逆移位复位手法对尸体模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奕历 黄晓宇 +6 位作者 成永忠 陈洋 许晶晶 张琪 程灏 史长龙 温建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64-2768,共5页
目的:验证筋束骨理论逆移位复位手法对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尸体模型复位有效性。方法:研究采用6对完整足踝尸体模型暴力制备成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模型。将同一对左右足进行配对,随机选一足先采用逆移位复位手法,再次施加暴力造模后进... 目的:验证筋束骨理论逆移位复位手法对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尸体模型复位有效性。方法:研究采用6对完整足踝尸体模型暴力制备成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模型。将同一对左右足进行配对,随机选一足先采用逆移位复位手法,再次施加暴力造模后进行传统逆损伤手法复位;而另一配对足则相反。将模型分为骨折模型组、逆移位手法复位组和传统逆损伤手法复位组,对比组间作用力,X线检测内外踝移位、胫距间隙、下胫腓联合间隙,距骨倾斜角度与距骨前移位,以评估其复位优良率和复位效果。结果:与骨折模型组比较,两种手法组的正侧位内外踝位移、胫距间隙宽度和距骨倾斜角均显著减小(P<0.01)。与传统逆损伤手法组比较,逆移位复位手法组的平均最大牵引力较大,内外踝平均最大叩挤力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逆移位复位手法在外踝和胫距间隙宽度的复位优率高、内踝优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移位复位手法能对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进行有效复位,优良率高,但对内踝复位效果差;与传统逆损伤复位手法相比,逆移位复位手法对外踝和距骨复位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筋束骨 旋后-外旋型 手法复位 尸体研究 逆移位复位手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