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胆石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致性研究
1
作者 胡一帆 陈妙洋 +4 位作者 熊清芳 钟艳丹 刘杜先 顾爱东 杨永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46-3551,共6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目前尚缺乏以组织学为“金标准”评估影像学诊断方法效能的研究。目的研究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NAFLD的一致性,并分析胆石症(GD)患者合并NAFLD...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目前尚缺乏以组织学为“金标准”评估影像学诊断方法效能的研究。目的研究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NAFLD的一致性,并分析胆石症(GD)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且进行术中肝组织活检的53例G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NAFLD的一致性,依据组织学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n=15)和非NAFLD组(n=3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GD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GD患者中NAFLD影像学检出率20.7%(11/53),低于组织学检出率28.3%(15/53)(Kappa=0.404,P=0.001),影像学检查诊断NAFLD的灵敏度为60.0%(9/15),特异度为94.7%(36/38),漏诊率为40.0%(6/15)。15例组织学表现NAFLD的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7例,无NASH相关肝硬化患者,NASH亚组纤维化比例(5/7)高于NAFL亚组(1/8)(P=0.041)。NAFLD组和非NAFLD组的BMI、SBP、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500,95%CI=1.084~2.075,P=0.014)和FPG(OR=2.163,95%CI=1.246~3.756,P=0.006)是GD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论与组织学诊断比较,影像学诊断NAFLD漏诊率较高,以影像学诊断为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可能低估NAFLD的发病率;高BMI和高FPG是GD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组织学 影像诊断 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汉黄芩素治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和体外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安银 刘红丽 +3 位作者 陈妙洋 郑玉凤 徐志远 杨永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40-4049,共10页
背景肝细胞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对新的肝细胞癌治疗药物进行探索研究具有科学意义。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汉黄芩素干预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汉黄芩素... 背景肝细胞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对新的肝细胞癌治疗药物进行探索研究具有科学意义。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汉黄芩素干预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汉黄芩素的药物靶点,从TTD、Gen Card、OMIM、Dis Gent数据库中收集肝细胞癌的疾病靶点。将收集的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作为药物干预疾病的潜在靶点。对交集靶点运用R软件进行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筛选核心靶点。在GIEPA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行进一步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实验对前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采用Western-blotting(WB)实验测定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汉黄芩素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性符合小分子药物成药规则并且毒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毒性。收集到汉黄芩素靶点135个,肝细胞癌靶点8238个,两者交集靶点113个。通过对构建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的前10位的核心基因进行分析,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在肝细胞癌组织中m RNA水平较正常肝组织上调(P<0.05),并且在肝细胞癌患者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P<0.05)。KEGG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上最多,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汉黄芩素与CDK1、SRC结合构型活力较强。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加入汉黄芩素75.0、150.0、300.0μmol/L组Hep G2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加入汉黄芩素37.5、75.0、150.0μmol/L组Hep G2细胞克隆形成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汉黄芩素37.5、75.0、150.0μmol/L组Hep G2细胞迁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WB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汉黄芩素75.0、150.0μmol/L组PI3K、P-AKT/AKT、CDK1、SRC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汉黄芩素通过下调CDK1、SRC蛋白表达,减弱PI3K/AKT通路信号,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干预肝细胞癌发生和进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汉黄芩素 网络药理学 体外实验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3
作者 王双双 熊清芳 +2 位作者 胡一帆 陈妙洋 杨永峰 《肝脏》 2023年第11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探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RUCAM>6分且行肝脏穿刺术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史、出入院时间、肝功能指标及病理等资料。结果纳入148例... 目的探究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RUCAM>6分且行肝脏穿刺术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史、出入院时间、肝功能指标及病理等资料。结果纳入148例患者,年龄为49.5岁,男女比例为1∶1.96。可疑肝伤损药物分别为中药、西药、中西药混合,所占比例分别为45.3%(67/148)、43.9%(65/148)、10.8%(16/148)。临床分型中,肝细胞损伤型60例(40.5%)。轻、中度肝损伤患者以炎症坏死型为主,重度及急性肝衰竭患者以胆汁淤积型为主。DILI的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相关性分析,Cramer’s V值为0.264(P<0.05)。结论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分型 病理分型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