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特点和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郁志 黄桂璇 +7 位作者 张玉平 陈小惠 沈琦 陈存特 谭广销 曹长姝 李扬秋 李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和免疫抑制受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T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12例健康人和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ICOS、4-1BB、GITR和HVEM,以及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的分布情况。结果:健康人CD4^+T细胞中OX40、ICOS、4-1BB、GITR和HVEM的比例依次为3.26%、2.40%、1.39%、25.95%和49.60%,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上述信号分子的比例依次为8.01%、2.44%、1.16%、11.55%和82.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与健康人(P<0.01),而CD4^+GITR^+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GITR^+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OX40^+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HVEM^+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免疫抑制受体TIM-3、LAG-3和CTLA-4分布比例与健康人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常CD4^+T细胞活化可能与OX40、HVEM和GITR等密切相关,不同病情程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T细胞中共刺激分子OX40和HVEM存在差异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刺激分子 免疫抑制受体
下载PDF
LncRNA-H1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彩霞 周志衡 +4 位作者 陈宝欣 沈欢瑜 李秋兰 陈存特 王顺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H1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RAN干扰技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THP-1和U937的LncRNA-H19进行表达沉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H19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MT...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H1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RAN干扰技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THP-1和U937的LncRNA-H19进行表达沉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H19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三种白血病细胞系分别被3条si-RNA干扰后,LncRNA-H19表达均明显下调。MTT结果显示,RNA干扰后,LncRNA-H19干扰细胞组的细胞增殖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而流式细胞术显示,siH19干扰细胞组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LncRNA-H19具有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H19 急性白血病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吴茱萸碱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而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绘华 苏文洲 +3 位作者 陈存特 黄千峰 黄智通 郭奇峰 《广州医药》 2020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检测吴茱萸碱对骨肉瘤HOS细胞株细胞周期及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利用浓度为0、3、6、12μmol/L吴茱萸碱处理骨肉瘤HOS细胞48 h后,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处理后HOS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利...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检测吴茱萸碱对骨肉瘤HOS细胞株细胞周期及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利用浓度为0、3、6、12μmol/L吴茱萸碱处理骨肉瘤HOS细胞48 h后,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处理后HOS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μmol/L的吴茱萸碱处理后骨肉瘤HOS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结果3、6、12μmol/L的骨肉瘤吴茱萸碱处理细胞,细胞呈现凋亡核碎裂等典型变化,而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更趋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体外增殖能力。3μmol/L吴茱萸碱处理骨肉瘤HOS细胞0、24、48、72 h,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如下:G0/G1期:对照组(51.12±2.13)%、24 h(19.17±1.02)%、48 h(16.94±1.67)%、72 h(11.05±1.25)%;S期:对照组(32.92±0.73)%、24 h(31.00±1.42)%、48 h(32.38±3.03)%、72 h(29.18±2.87)%;G2/M期:对照组(16.01±2.26)%、24 h(49.82±0.62)%、48 h(50.6767±2.80)%、72 h(59.56±1.97)%。结论吴茱萸碱可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发生G2/M期阻滞,而S期变化不明显。说明吴茱萸碱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人骨肉瘤HOS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NPL4靶向抑制剂双硫仑对T细胞肿瘤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蔡清华 王彩霞 陈存特 《循证医学》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双硫仑(disulfiram,DSF)通过核蛋白定位蛋白4同源物(nuclear protein localization protein 4 homolog,NPL4)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发挥抗T细胞肿瘤[主要包括急性T淋巴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 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双硫仑(disulfiram,DSF)通过核蛋白定位蛋白4同源物(nuclear protein localization protein 4 homolog,NPL4)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发挥抗T细胞肿瘤[主要包括急性T淋巴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和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双硫仑对T细胞肿瘤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为T细胞肿瘤的精准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0.4μM双硫仑处理T-ALL细胞株Jurkat 48 h,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采用10例T细胞肿瘤样本(GZFPH数据集)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最后,从TARGET和GSE58445数据库中下载262例T-ALL和140例TCL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0.4μM双硫仑处理Jurkat细胞48 h后,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有86个下调和35个上调的基因;其中,单因素Cox回归和生存曲线分析发现,仅有泛素结合酶E2 J1(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 J1,UBE2J1)基因的低表达与TARGET和GSE58445数据集中T-ALL和TC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将UBE2J1的表达水平、年龄和性别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UBE2J1的低表达是T-ALL和TCL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P<0.05)。结论双硫仑可调控UBE2J1基因的表达,其低表达与T细胞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为进一步阐明双硫仑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调控的UBE2J1基因作为T细胞肿瘤的危险分层的分子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L4 双硫仑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淋巴瘤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存特 李扬秋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以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ICI开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文章结合2020年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 以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ICI开始在血液肿瘤中应用,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文章结合2020年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介绍ICI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疗法 联合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硫化氢抑制丙酮醛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
6
作者 蔡典其 杨春涛 +6 位作者 陈凤娟 陈存特 陈珏铭 骆月妍 江伟炽 郑洁蓉 张辉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丙酮醛(MGO)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损伤的影响.方法 HaCaT细胞分为MGO组、对照组和MGO+NSHD(H2S供体)组.MGO组用200、400、600 μmol/LMGO处理HaCaT细胞48 h造成细胞损伤;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丙酮醛(MGO)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损伤的影响.方法 HaCaT细胞分为MGO组、对照组和MGO+NSHD(H2S供体)组.MGO组用200、400、600 μmol/LMGO处理HaCaT细胞48 h造成细胞损伤;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基;MGO+NSHD组应用400 μmol/LMGO处理,48 h前用50、100、200μmol/LNSHD预处理1h.通过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HaCaT细胞经100 μmol/LNSHD预处理1h,用20 μmol/L的H2S荧光探针WSP-1染色结合荧光照相术检测NSHD预处理1h组和对照组培养基和细胞内的H2S含量.将HaCaT细胞分为MGO组、MGO+NSHD组、NSHD组和对照组.MGO组仅用400 μmol/L MGO处理48 h;MGO+NSHD组在400 μmol/L MGO处理48 h前用100 μmol/L NSHD预处理1 h;NSHD组的细胞仅用100 μmol/L NSHD处理1h;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培养基.Hoechst 33258核染色结合荧光照相术检测细胞凋亡.Rh123染色结合荧光照相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 HaCaT细胞经200、400和600 μmol/L MGO处理48 h,细胞活性依次为0.325±0.023、0.224±0.009和0.095±0.102,均低于对照组0.415±0.031(F=37.866,P<0.05),其中400 μmol/LMGO组细胞活性约为对照组的1/2,选用此浓度的MGO作为有效损伤浓度.100 μmol/L NSHD处理1h可使培养基和细胞内的H2S含量较对照组均增加.在400μmol/L MGO处理48 h前,分别用50、100和200 μnol/L NSHD预处理1h,细胞活性依次为0.235±0.028、0.314±0.017、0.346±0.020,均高于单独400μmol/L MGO处理组0.224±0.009(F=61.209,P<0.05).400 μmol/L MGO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和NSHD组[(32.6±3.5)%比(5.1±1.2)%、(3.4±0.8)%,均P<0.05],MMP低于对照组和NSHD组(28.5±2.9比46.1±3.8、48.6±4.3,均P<0.05).MGO+ NSHD组细胞凋亡率(18.3±2.6)%,低于MGO组但高于对照组和NSHD组(均P<0.05),MMP为38.9±3.2,高于MGO组但低于对照组和NSHD组(均P<0.05).结论 NSHD能通过释放H2S拮抗MGO诱导的皮肤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硫化氢 角朊细胞 丙酮醛 皮肤溃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