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腺病毒3型Fiber-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常青 史馨瑾 +4 位作者 吕璐 刘英楠 谢振华 陈宗艳 陈鸿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研究通过PCR扩增fiber-2基因,构建p ET32a-DAdV3-fiber2原核质粒,表达并纯化蛋白,以纯化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抗Fiber-2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为进一步研究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研究通过PCR扩增fiber-2基因,构建p ET32a-DAdV3-fiber2原核质粒,表达并纯化蛋白,以纯化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抗Fiber-2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进行鉴定,并用于DAdV-3 Fiber-2杆状病毒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获得1.77 mg/mL Fiber-2蛋白,筛选获得2株阳性单克隆细胞株2E10E4和4F7F10,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 1型,轻链类型为κ;DAdV-3感染的LMH细胞中存在特异性荧光,免疫印迹试验确认在约59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采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确认了表达Fiber-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研究获得了针对DAdV-3 Fiber-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Fiber-2在DAdV-3感染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为建立DAdV-3抗原免疫测定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dV-3 Fiber-2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鸭呼肠孤病毒p18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2
作者 黄聪 刘志艺 +6 位作者 刘忠媛 黄远玲 李嘉 刘静宜 刘英楠 陈鸿军 陈宗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3-58,共6页
研究旨在制备DRV p18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DRV p18重组蛋白,经BCA蛋白浓度测定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获得的p18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IFA和Western blot试验进行鉴定,并将杂交瘤细胞腹腔... 研究旨在制备DRV p18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DRV p18重组蛋白,经BCA蛋白浓度测定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获得的p18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IFA和Western blot试验进行鉴定,并将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小鼠获得单抗腹水,通过Western blot试验验证其特异性。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p18蛋白浓度为1.37 mg/mL,经过三轮亚克隆获得4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3、2C4、4A2和4D4,亚型鉴定1E3和4D4重链为IgG1型、2C4重链为IgM型、4A2为IgG2b型,轻链均为κ型;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使感染DRV的BHK-21细胞发出特异性荧光,并在18 ku处存在特异性条带;4D4腹水ELISA效价为1∶409600,Western blot效价达1∶102400,IFA效价为1∶51200;4D4与DRV反应,而不与其他禽源常见病毒反应。研究成功制备了抗DRV p18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探究p18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呼肠孤病毒 p18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一株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TH11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6
3
作者 陈宗艳 朱英奇 +7 位作者 王世传 李传峰 李露 王玢缤 付玉志 高景鹏 王超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0-15,共6页
本文从太湖流域某养鸭场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TH11株,该病毒感染的病鸭主要表现软脚和拉稀等主要症状,剖检病变以肝脏出血和脾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电镜鉴定结果显示,该病原具有呼肠孤病毒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动物回归... 本文从太湖流域某养鸭场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TH11株,该病毒感染的病鸭主要表现软脚和拉稀等主要症状,剖检病变以肝脏出血和脾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电镜鉴定结果显示,该病原具有呼肠孤病毒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扩增结果证明,该株病毒无论是在致病性方面,还是在基因序列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番鸭呼肠孤病毒,而是一株对多品种鸭具有较高致病性和病死率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呼肠孤病毒 动物回归试验 电镜 RT-PCR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鸭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宗艳 程安春 +3 位作者 汪铭书 徐大为 郭宇飞 陈孝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根据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P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建立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本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将其检测... 根据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P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建立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本试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将其检测极限的Ct值通过标准曲线换算成拷贝数约为5 copies/L,相当于5个DHBV颗粒。初步结果表明,FQ-PCR检测DHBV-DNA能直接反映DHBV感染鸭后血清和肝组织中DHBV-DNA水平,在判断体内DHBV是否复制、复制的程度以及是否被清除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PCR,为DHB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敏感和可靠的检测手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将所建立的方法运用于检测拉米夫定治疗DHBV感染鸭后外周血和肝组织DHBV-DNA的含量,以评价拉米夫定治疗DHBV的效果。结果表明拉米夫定对DHBV的复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FQ-PCR 拉米夫定
下载PDF
密码子优化型鹅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的表达与鉴定
5
作者 陈宗艳 李传峰 +4 位作者 高景鹏 朱英奇 王玢瑸 杨宗伟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的偏嗜性,对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VP2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优化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通过感染昆虫细胞(Sf9)获得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SDS-PAGE... 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的偏嗜性,对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VP2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优化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通过感染昆虫细胞(Sf9)获得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SDS-PAGE分析显示Sf9细胞中出现了65 kDa的蛋白条带,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证实表达产物能与鼠抗GPV VP2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同时,试验结果还证明,密码子优化后的GPV 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量得到了提高,明显高于野生型VP2基因。透射电镜观察纯化后的昆虫细胞表达产物,可见直径约30 nm的VLPs,表明密码子的优化并不影响VP2蛋白的组装。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诊断抗原以及新型GPV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VP2 密码子优化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我国猪群中TTV的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礞礞 周艳君 +6 位作者 陈宗艳 于海 李国新 阎丽萍 姜一峰 侯军委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为了确定Torque teno virus(TTV)在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及其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方法首次检测了来自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258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TTV1和TTV2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37.6%和82.6%。两者的混合... 为了确定Torque teno virus(TTV)在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及其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方法首次检测了来自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258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TTV1和TTV2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37.6%和82.6%。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38.4%。挑选部分阳性样品用套式PCR引物扩增出TTV1和TTV2的部分非编码区(UTR)片段,并将扩增出的部分UTR基因与已报道的TTV1和TTV2病毒UTR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我们选择了8份阳性样品进行了TTV1和TTV2的全长基因的扩增和克隆。分析结果显示TTV可分为TTV1和TTV2两大分支,其中我们分离获得的TTV1和TTV2之间的UTR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8%~98.5%和94.2%~100%,而与参考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2.7%~100%和95.5%~99.1%。本研究首次证实在我国猪群中存在TTV感染,提示我们对猪群感染的TTV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V UTR基因 TTV1 TTV2
下载PDF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传峰 李琦 +2 位作者 陈宗艳 唐井玉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华东地区商品肉鸭养殖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生长迟缓、鸭喙变短、舌头外露下垂、跛行、瘫痪、拉稀以及翅腿易折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暂命名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剖检时可见发病鸭胰腺、肺脏和胸腺等组织...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华东地区商品肉鸭养殖地区暴发了一种以生长迟缓、鸭喙变短、舌头外露下垂、跛行、瘫痪、拉稀以及翅腿易折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暂命名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剖检时可见发病鸭胰腺、肺脏和胸腺等组织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脏、胰腺、肾脏、肺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以及充血、出血。RT-PCR/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患鸭组织中存在类似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特异性核酸,未见其他水禽病毒核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病病原与经典GPV密切相关。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测发现,患鸭组织中存在GPV特异性的抗原。鉴于本病与经典水禽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征、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差异性,我们初步确定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为一种与GPV密切相关的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鹅细小病毒 免疫组化 PCR
下载PDF
I型鸭肝炎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系中的增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付玉志 张洪辉 +4 位作者 李传峰 陈宗艳 王超 陈铁桥 刘光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为研究I型鸭肝炎病毒(DHV-1)在鸭胚成纤维细胞系(DEF-h)中的增殖规律,本研究将DHV-1野毒株(ZJ-08株)接种DEF-h细胞,连续传代3次后,观察病毒对细胞的致病变效应(CPE),并对病毒核酸及其蛋白的表达和病毒增殖特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显示,... 为研究I型鸭肝炎病毒(DHV-1)在鸭胚成纤维细胞系(DEF-h)中的增殖规律,本研究将DHV-1野毒株(ZJ-08株)接种DEF-h细胞,连续传代3次后,观察病毒对细胞的致病变效应(CPE),并对病毒核酸及其蛋白的表达和病毒增殖特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显示,DHV ZJ-08株能够在DEF-h中有效增殖,并产生典型的CPE,病毒蛋白在细胞中也获得了良好表达,并与DHV-1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一步生长曲线显示ZJ-08株病毒感染DEF-h 12 h开始增殖,36 h~60 h进入快速增殖期,72 h达到峰值,TCID50为10-4.3/mL。本实验为进一步的DHV-1的致病机理和细胞灭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成纤维细胞 一步生长曲线
下载PDF
禽源呼肠孤病毒S1基因节段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巧梅 刘光清 陈宗艳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1,共8页
呼肠孤病毒广泛的宿主性以及自身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使其在进化过程中呈现遗传多样性,新型禽源呼肠孤病毒在此过程中不断出现,引起家禽和水禽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其中,关于S1基因节段的科学研究对于理解病毒致病性改变以及疫苗开发有... 呼肠孤病毒广泛的宿主性以及自身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使其在进化过程中呈现遗传多样性,新型禽源呼肠孤病毒在此过程中不断出现,引起家禽和水禽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其中,关于S1基因节段的科学研究对于理解病毒致病性改变以及疫苗开发有关键作用。因此,本文拟就禽源呼肠孤病毒的发生、S1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10、P17和结构蛋白σC的生物学功能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源呼肠孤病毒 S1基因节段 P10蛋白 P17蛋白 σC蛋白
下载PDF
鸭源呼肠孤病毒Sigma A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活性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英奇 陈宗艳 +3 位作者 李传峰 孟春春 王桂军 刘光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49-851,共3页
为制备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DRV)TH11株Sigma 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DRV TH11株Sigma A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 为制备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DRV)TH11株Sigma 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DRV TH11株Sigma A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igma A基因不仅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66 ku,而且表达产物能够被特异性DRV多克隆抗体识别,证明表达的Sigma 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以纯化的Sigma A蛋白免疫实验兔制备抗Sigma 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其效价达1∶20 000以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DRV的Sigma A蛋白,表明Sigma 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Sigma A蛋白的功能,以及建立DRV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呼肠孤病毒 SIGMA A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原
下载PDF
Ⅰ型鸭肝炎病毒VP3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露 程英杰 +4 位作者 李传峰 陈宗艳 孟春春 何后军 刘光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37,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从Ⅰ型鸭肝炎病毒ZJ-Ⅴ株中扩增VP3基因,运用DNAStar软件对VP3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对,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然后将VP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VP3,转化宿主菌E.coli Rosetta(DE... 采用RT-PCR方法从Ⅰ型鸭肝炎病毒ZJ-Ⅴ株中扩增VP3基因,运用DNAStar软件对VP3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对,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然后将VP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VP3,转化宿主菌E.coli Rosetta(DE3),经1mmol/L 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DHV-ⅠVP3基因,片段大小为711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J-Ⅴ株VP3与其他A型DHV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为95.1%~97.7%;而与C型DHV分离株的同源性较低,为71.3%~72.6%;与B型DHV分离株的VP3基因同源性最差,为70.3%~70.5%。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VP3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DE3)中获得了良好表达,其分子质量约为47ku;与抗Ⅰ型鸭肝炎病毒ZJ-Ⅴ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表明重组VP3蛋白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VP3基因 原核表达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VP60抗原优势区和Th细胞表位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效力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春春 程英杰 +5 位作者 李传峰 王玢瑸 缪秋红 陈宗艳 吴润 刘光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为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两个抗原优势区串联通用Th细胞表位的融合蛋白AB-Th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采用融合PCR的方法以pBL-RHDV为模板扩增AB-Th基因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大量表达AB... 为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两个抗原优势区串联通用Th细胞表位的融合蛋白AB-Th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采用融合PCR的方法以pBL-RHDV为模板扩增AB-Th基因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大量表达AB-Th融合蛋白。结果显示,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使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实验兔,并分别利用ELISA方法和MTS法检测兔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能够使兔产生针对RHDV VP60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和导致高水平的淋巴细胞增殖,并能够为实验兔提供100%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60优势抗原区 Th细胞表位 原核表达 免疫效力测定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H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丹丹 戚伟强 +4 位作者 李传峰 刘柱 陈宗艳 张淼涛 刘光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
【目的】探索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为CD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流行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的CDV野毒株,用RT-PCR方法克隆其血球凝集素蛋白基因(H),从分子水平上讨论CDV H基因的... 【目的】探索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为CD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流行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的CDV野毒株,用RT-PCR方法克隆其血球凝集素蛋白基因(H),从分子水平上讨论CDV H基因的流行规律、遗传进化特性和变异情况。【结果】分离的5株CDV之间H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99.9%和97.5%~99.2%,其与CDV疫苗株CDV3和Onderstepoort H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9%~99.9%,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0.4%~99.6%。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5株CDV野毒株均属于亚洲Ⅰ型,与大部分的亚洲Ⅰ型处于同一分支。CDV H基因有9处潜在的天冬氨酸糖基化位点;H基因整体的同义突变概率与非同义突变概率的比例,即ds/dn=5.887 0。【结论】选择压力并未作用于分离到的CDV毒株,而是在中性选择作用下进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H基因同源性 进化方式 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
下载PDF
鸭乙型肝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大为 程安春 +3 位作者 汪铭书 陈宗艳 郭宇飞 陈孝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CR检测方法 DNA病毒 应用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下载PDF
双抗夹心ELISA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慧敏 谭永贵 +5 位作者 缪秋红 朱杰 刘腾 陈宗艳 李传峰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用于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本研究通过抗体配对实验,确定以抗兔出血症病毒结构蛋白VP60单克隆抗体9H9为捕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9H9为检...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用于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本研究通过抗体配对实验,确定以抗兔出血症病毒结构蛋白VP60单克隆抗体9H9为捕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9H9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通过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0.5μg/m L稀释后的9H9作为捕获抗体,底物显色液37℃包被2 h 4℃过夜,1%明胶溶液37℃封闭2 h,用含10%胎牛血清的PBST按5μg/m L稀释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9H9作为检测抗体,37℃作用15 min。建立的ELISA方法与杯状病毒科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应用本方法和RT-PCR方法对85份兔肝脏样品进行检测,证明双抗夹心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望作为临床快速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AH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分子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柱 李丹丹 +6 位作者 李琦 宫晓华 缪秋红 李传峰 陈宗艳 张淼涛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本研究对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安徽分离株(CDV-AH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部分CDV基因组全长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RT-PCR方法分段扩增出CDV-AH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DNAStar... 本研究对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安徽分离株(CDV-AH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部分CDV基因组全长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RT-PCR方法分段扩增出CDV-AH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和MEGA软件对CDV-AH株与其他CDV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DV-AH株全长15 690 bp,编码6种结构蛋白(N、P、M、F、H和L),与CDV-PS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8%,而与CDV-1以及Onderstepoort等疫苗株的序列同源性较低,为92.1%。CDV-AH株在保守区域出现15处氨基酸突变,这些突变对其所编码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H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DV-AH株与其他CDV野毒株共同形成一个拓扑群,属于亚洲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3
17
作者 缪秋红 李传峰 +2 位作者 陈宗艳 孟春春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3-79,共7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近年来,由于该病毒血凝性、抗原性的变异,病毒感染宿主增多,不仅对该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更造成了严...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近年来,由于该病毒血凝性、抗原性的变异,病毒感染宿主增多,不仅对该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该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编码的产物和功能,病毒的宿主和受体以及病毒变异等相关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该病毒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就RHDV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作一综述,希望能为深入了解该病毒,以及日后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遗传变异 分子基础
下载PDF
鸭甲肝病毒GX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VP1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云秀 李传峰 +5 位作者 孟春春 陈宗艳 李露 宋凯杰 刘光清 韦天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为探讨鸭甲肝病毒(DHAV)GX株基因分型特点及主要衣壳蛋白(VP1)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DHAV GX株与DHAV 3个血清型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全长7 800bp,由5′和3′非... 为探讨鸭甲肝病毒(DHAV)GX株基因分型特点及主要衣壳蛋白(VP1)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DHAV GX株与DHAV 3个血清型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全长7 800bp,由5′和3′非编码区(UTR)和一个大开放阅读框(ORF)组成。其中,5′UTR和3′UTR的长度分别为652和369bp;ORF长度为6 756bp,编码2 251个氨基酸长的多聚蛋白,其编码产物至少有12个(VP0/VP3/VP1/2A1/2A2/2A3/2B/2C/3A/3B/3C/3D);在分类地位上DHAV GX株属于DHAV-3,其与DHAV-3参考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与DHAV-3FS株亲缘关系最近,在同一较小分支上。DHAV GX株结构蛋白VP1以第195—201、211—221位氨基酸区段为B细胞优势表位的可能性较大。提示,VP1基因可作为研制DHAV基因工程疫苗的优势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VP1蛋白 B细胞抗原表位
下载PDF
Ⅰ型鸭肝炎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伟 李传峰 +1 位作者 陈宗艳 刘光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为验证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5'非编码区(UTR)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元件,本研究利用体外翻译系统,结合细胞转染试验对DHV-Ⅰ5'UTR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HV-Ⅰ的5'UTR具有典型的内部核糖体结合元件(... 为验证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5'非编码区(UTR)是否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元件,本研究利用体外翻译系统,结合细胞转染试验对DHV-Ⅰ5'UTR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HV-Ⅰ的5'UTR具有典型的内部核糖体结合元件(IRES)功能,能够内部起始下游蛋白的翻译,IRES元件位于360 nt~620 nt,共260个碱基。对IRES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显示,DHV-ⅠIRES的结构与丙型肝炎病毒相似。利用定点突变方法,破坏IRES的颈环结构(SL)1、2以及IIIe区的关键性核苷酸,检测该突变对IRES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L1、SL2和IIIe结构的破坏使得DHV-ⅠIRES的功能消失,表明SL1、SL2和IIIe区是维持IRES启动内部翻译起始功能的关键性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5'非编码区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下载PDF
密码子优化型鸭甲肝病毒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传峰 陈宗艳 +3 位作者 孟春春 梁瑞英 胡文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基因A型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偏爱性对野生型DHAV VP1(wtVP1)基因进行改造,合成了optiVP1基因,并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 为了提高基因A型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偏爱性对野生型DHAV VP1(wtVP1)基因进行改造,合成了optiVP1基因,并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wtVP1和rBacmid-optiVP1,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表达VP1蛋白。转染72 h后,sf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 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结果表明VP1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良好表达。用Image J软件对Western-blot扫描的图片进行灰度分析发现,opti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wtVP1。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诊断抗原和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 VP1 重组杆状病毒 密码子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