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化合物对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致癌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家堃 吕嘉春 +2 位作者 宾晓农 纪卫东 陈传德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几种镍化合物对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及转化细胞的致癌性。[方法]通过细胞转化、体外转化细胞的软琼脂培养和裸鼠接种 ,测定几种镍化合物的致癌性。用全谱直读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镍转化后接种成瘤... [目的]研究几种镍化合物对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及转化细胞的致癌性。[方法]通过细胞转化、体外转化细胞的软琼脂培养和裸鼠接种 ,测定几种镍化合物的致癌性。用全谱直读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镍转化后接种成瘤细胞及肺癌组织中二价镍离子及镉、铬、铍、砷等几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水溶性镍化合物NiCl2、Ni(CH3COO)2、NiSO4 和不溶性结晶型NiS均可使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以NiS的作用最强 ,浓度为110μmol/L时 ,每瓶细胞的平均转化集落为15.7±3.51 ,而浓度大致相同的三种水溶性镍化物 (100μmol/L)的转化集落分别为7.33±3.61、6.3±2.31和5.67±1.53。转化细胞接种裸鼠后能诱发肿瘤形成。在肺癌组织中的二价镍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P<0.01) ,而NiS转化细胞内的二价镍离子浓度则相当于肺癌组织中浓度的二倍。[结论]NiCl2、Ni(CH3COO)2、NiSO4 和NiS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均具有转化活性和致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化合物 细胞培养 支气管上皮细胞 致癌性 二价镍离子
下载PDF
化学致癌的表观遗传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家堃 纪卫东 +1 位作者 吴中亮 魏莲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3-536,共4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致癌物引起的表观遗传改变在化学致癌机理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扼要地讨论了几种主要的表观遗传改变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改变,以及伴随或促进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引起的致癌过程及其作用机理;... 近年来研究显示,致癌物引起的表观遗传改变在化学致癌机理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扼要地讨论了几种主要的表观遗传改变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改变,以及伴随或促进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引起的致癌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对化学致癌物引起的表观遗传改变可以在代间相传这一新发现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致癌 表观遗传调控 组蛋白修饰 染色质重塑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大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家堃 吴中亮 +4 位作者 杨晖 高宏光 冯健威 李乃明 丁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543-546,共4页
关键词 大黄素 A-549细胞 肺癌 杀伤作用
下载PDF
苯并(a)芘代谢物对人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家堃 靳波 +1 位作者 吴中亮 易菲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4期224-226,231,共4页
用人胎支气管上皮细明研究了苯并(a)芘(BaP)5种代谢物诱发程序外DNA合成和微核形成的能力。结果显示,除syn-BPDE外,所有代谢物都能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UDS和MN,但anti-BPDE的作用最强,它可能是BaP的一种最终致癌代谢物,在人类肺癌的... 用人胎支气管上皮细明研究了苯并(a)芘(BaP)5种代谢物诱发程序外DNA合成和微核形成的能力。结果显示,除syn-BPDE外,所有代谢物都能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UDS和MN,但anti-BPDE的作用最强,它可能是BaP的一种最终致癌代谢物,在人类肺癌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代谢物 气管上皮细胞 肺癌 致癌机理
下载PDF
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社会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家堃 吴中亮 陈小薇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12期538-540,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医学 卫生工作 治疗 预防医学教学 健康 巨大 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实践 培养 技能
下载PDF
化学致癌的表遗传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家堃 纪卫东 吴中亮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化学致癌 表遗传 镍化合物 DNA甲基化
下载PDF
苯并(a)芘代谢产物诱发BALB/3T3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的研究
7
作者 陈家堃 易菲 +2 位作者 吴中亮 雷毅雄 杜应秀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本实验采用单标记和双标记法,分别检测4种苯并(a)芘代谢产物(anti-BPDE,syn-BPDE,3-OH-BP和9-OH-BP)对BALB/3T3细胞DNA合成和程序外DNA合成(UDS)的影响,结果表明,anti-BPDE、syn-BPDE、3-OH-BP和9-OH-BP均在不同程度上使BALB/3T3细胞DN... 本实验采用单标记和双标记法,分别检测4种苯并(a)芘代谢产物(anti-BPDE,syn-BPDE,3-OH-BP和9-OH-BP)对BALB/3T3细胞DNA合成和程序外DNA合成(UDS)的影响,结果表明,anti-BPDE、syn-BPDE、3-OH-BP和9-OH-BP均在不同程度上使BALB/3T3细胞DNA合成增加,但只有anti-BPDE、3-OH-BP和9-OH-BP可诱发BALB/3T3细胞的UDS,说明这些苯并(a)芘代谢产物可损伤BALB/3T3细胞的DNA,同时,这种效应与苯并(a)芘代谢产物的立体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代谢产物 BALB/3T3细胞 程序外DNA合成
下载PDF
香烟烟雾凝聚物对人胎肾类上皮细胞转化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陈家堃 吴中亮 +3 位作者 陈慧虹 冯健威 高宏光 杜应秀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6-10,共5页
用浓度为10和15μg/ml的香烟烟雾凝聚物处理人胚肾原代细胞24小时,一个月左右细胞开始发生转化。转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明显,DNA合成旺盛,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上生长,目前体外传代培养已在4年以上,... 用浓度为10和15μg/ml的香烟烟雾凝聚物处理人胚肾原代细胞24小时,一个月左右细胞开始发生转化。转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明显,DNA合成旺盛,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上生长,目前体外传代培养已在4年以上,即已获得不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凝聚物 人胚肾细胞 细胞转化
下载PDF
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被引量:62
9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转化的细胞可在软琼脂上生长 ,各浓度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经BPDE处理的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 ,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本实验以反式BPDE成功地诱发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其致癌的分子机制、寻找致癌相关基因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二羟环氧苯并芘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恶性转化 致癌性 支气管癌
下载PDF
氧化/还原因子ref-1在肺癌组织中的细胞定位表达及与8-OH-dG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吕嘉春 何敏 +6 位作者 廖永德 王孝养 黎银燕 曾波航 陈家堃 吴中亮 施侣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氧化 /还原因子 1(ref 1) ,也称为AP核酸内切酶 (APE) ,是氧化还原和DNA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中的重要一员。本研究旨在探讨ref 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氧化损伤标志 8 羟基 脱氧鸟苷 (8 OH dG)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 0例... 目的 氧化 /还原因子 1(ref 1) ,也称为AP核酸内切酶 (APE) ,是氧化还原和DNA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中的重要一员。本研究旨在探讨ref 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氧化损伤标志 8 羟基 脱氧鸟苷 (8 OH dG)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 0例肺癌组织、12 0例癌旁肺组织、4 0例肺良性病变和 4 0例正常肺组织中氧化 /还原因子ref 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 ;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对ref 1表达的影响 ,探讨ref 1基因与 8 OH dG的关系。结果 肺癌和正常肺组织皆有ref 1的表达 ,但ref 1在细胞内的定位有所不同 ,70 .0 % (10 5 / 15 0 )的肺癌组织ref 1从通常的胞核定位移位到胞浆 ,仅 7.5 % (3/ 4 0 )的正常肺组织有ref 1移位胞浆的现象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未发现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和肿瘤家族史等因素与ref 1细胞定位之间有联系。ref 1移位胞浆与肺组织中 8 OH dG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 .70 2 ,P <0 .0 1。结论 ref 1的细胞定位对其氧化 /还原和修复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可作为监测细胞DNA修复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因子 REF-1 肺癌 细胞定位表达 与8-OH-dG 癌组织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低下与肺癌的关系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吕嘉春 吴中亮 +3 位作者 施侣元 黎银燕 曾波航 陈家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0-782,共3页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l(excisionrepaircross -complementing 1 )的表达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检测 1 50例肺癌组织和 50例正常肺组织中ERCCl基因的mRNA表...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l(excisionrepaircross -complementing 1 )的表达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检测 1 50例肺癌组织和 50例正常肺组织中ERCCl基因的mRNA表达 ;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和癌变相关基因P53、C -MYC、K -RAS、BCL - 2和hTERT(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的蛋白表达 ;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对修复基因ERCCl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ERCC1基因与P53、C -MYC、K -RAS、BCL - 2和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结果  30 7% (46/ 1 50 )的肺癌组织和 4 0 % (2 / 50 )的正常肺组织存在ER CC1基因的表达低下 ;修复基因ERCC1表达低下与肺癌发生有关联 ,其危险度OR为 1 0 62 (2 38,65 98) ,P <0 0 0 1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P为 8 87%。分析各种可能影响ERCC1基因表达的暴露因素 ,发现吸烟可抑制ERCC1基因的表达。另外发现 ,P53突变蛋白和K -RAS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ERCC1表达低下有关。P分别为 0 0 388和 0 0 4 5 6。ERCC1与C -MYC、BCL - 2和hTERT基因的表达无关联。结论 ERCC1表达低下在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ERCCl 肺肿瘤 MRNA表达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的8-OH-dG及其与几种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嘉春 施侣元 +6 位作者 吴中亮 廖永德 周晟 黎银燕 宾晓农 曾波航 陈家堃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为探讨 8 羟基 脱氧鸟苷 (8 OH dG)与人群肺癌发生及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 ,使用针对 8 OH dG加合物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 1 50例肺癌、1 2 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 40例正常肺组织中氧化损伤标志物 8 OH dG... 为探讨 8 羟基 脱氧鸟苷 (8 OH dG)与人群肺癌发生及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 ,使用针对 8 OH dG加合物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 1 50例肺癌、1 2 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 40例正常肺组织中氧化损伤标志物 8 OH dG的含量 ;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 MYC、K RAS、BCL 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 ,分析 8 OH dG与上述癌变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 ,92 7% (1 39 1 50 )的肺癌组织中可检出氧化损伤标志物 8 OH dG ,其阳性标志细胞的比率为 (2 4 0 0± 2 5 1 1 ) % ;1 7 5 % (2 1 1 2 0 )的癌旁肺组织可检出 8 OH dG ,阳性标志细胞的比率为 (2 42± 5 98) % ;1 0 0 % (4 40 )的肺良性病变组织可检出 8 OH dG ,阳性标志细胞的比率为 (0 80± 1 30 ) % ;5 0 % (2 40 )的正常肺组织可检出 8 OH dG加合物 ,阳性标志细胞的比率为 (0 34± 1 0 1 ) % ,肺癌中 8 OH dG的含量高于其它肺组织 (P <0 0 1 )。将肺癌病例按性别、年龄、细胞类型和吸烟史分层 ,它们皆与 8 OH dG无关联。分析 8 OH dG与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 ,发现肺癌组织K RAS、BCL 2基因阳性表达者 8 OH dG的含量高于上述基因阴性表达者 ,P值分别为 0 0 35和 0 0 34 ;而P53、C MYC和hTERT基因表达与 8 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8-羟基-脱氧鸟苷 DNA氧化损伤 K-RAS基因 BCL-2基因
下载PDF
冶炼工人体内镍、铬负荷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宾晓农 谭敏 +5 位作者 丁愈 曾晓莉 林立白 凌艺辉 吕嘉春 陈家堃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冶炼工人体内镍(Ni)、铬(Cr)负荷与自由基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以212名冶炼作业人员为接触组,以106名无Ni、Cr接触史的健康人作为非接触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Ni、Cr的含量作为体内负荷,同时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丙二醛(M... [目的]研究冶炼工人体内镍(Ni)、铬(Cr)负荷与自由基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以212名冶炼作业人员为接触组,以106名无Ni、Cr接触史的健康人作为非接触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Ni、Cr的含量作为体内负荷,同时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并将上述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接触组血清Ni、Cr平均水平分别为(O.15±0.04)和(0.26±0.03)μmol/L,血清SOD、GSH-Px和GST的活性分别为(161.22±29.26)、(116.42±20.16)和(38.36±10.06)U,MDA含量为(7.32±2.35)μmol/L;非接触组血清Ni、Cr平均水平分别为(0.07±0.05)和(0.08±0.04)μmol/L,血清中SOD、GSH-Px和GST的活性分别为(181.61±28.34)、(153.14±20.36)和(46.20±10.26)U,MDA含量为(4.35±1.26)μmol/L。对接触组与非接触组上述对应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将接触组人员以工龄分组比较,显示工龄≥10年组与工龄5~9年组比较,血清Ni、Cr平均水平和MDA含量均较高(P<0.05),而SOD、GSH-Px和GST活性均较低(P<0.05)。[结论]Ni、Cr具有增加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增强Ni、Cr接触人群的氧化应激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工人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结晶型NiS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恶性转化 被引量:30
14
作者 纪卫东 吴中亮 陈家堃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研究结晶型硫化镍 (NiS)诱发SV4 0 LargeT抗原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 (16HBE)恶性转化作用。方法 :体外用不同浓度结晶型NiS多次处理 16HBE细胞 ,软琼脂集落形成和裸鼠成瘤试验鉴定转化细胞的恶性度。结果 :细胞培养至 35代 ... 目的 :研究结晶型硫化镍 (NiS)诱发SV4 0 LargeT抗原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 (16HBE)恶性转化作用。方法 :体外用不同浓度结晶型NiS多次处理 16HBE细胞 ,软琼脂集落形成和裸鼠成瘤试验鉴定转化细胞的恶性度。结果 :细胞培养至 35代 ,发现NiS可诱导 16HBE恶性转化。转化细胞排列紊乱 ,重叠生长 ,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 ;转化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 ,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 :结晶型NiS有较强的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能力 ;该转化模型为镍致癌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型硫化镍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恶性转化 细胞转化 致癌机制 肺癌
下载PDF
镍化合物诱发细胞恶变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敏 吴中亮 +2 位作者 陈家堃 曾耀英 孙荭 《卫生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 3种镍化合物诱发细胞恶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凋亡情况以及P5 3基因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3种镍化合物转化细胞接种BALB c裸鼠 ,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转化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在转化的不同阶段 ,随着恶性程... 目的 探讨 3种镍化合物诱发细胞恶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凋亡情况以及P5 3基因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3种镍化合物转化细胞接种BALB c裸鼠 ,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转化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在转化的不同阶段 ,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 ,相应细胞系的凋亡率逐渐减少 (P <0 0 1) ,P5 3基因突变细胞凋亡率低于同一阶段未发生突变的细胞 (P <0 0 1)。结论 在该实验条件下 ,镍化合物诱发BALB c 3T3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中 ,涉及细胞凋亡的受抑 ,P5 3基因的状态在细胞恶变过程中对于凋亡的发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化合物 细胞恶变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P53基因 基因突变 毒性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凌艺辉 雷毅雄 +2 位作者 宾晓农 陈晓薇 陈家堃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65-566,共2页
预防医学知识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懂防懂治,防治合一,有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新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就必需敢避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现介绍广... 预防医学知识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懂防懂治,防治合一,有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新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就必需敢避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现介绍广州医学院立足实际,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实践教学 教学探索
下载PDF
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诱发的细胞DNA断裂损伤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勇 陈家堃 +3 位作者 吴中亮 吕嘉春 纪卫东 蒋义国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 [Anti 7,8 dihydrodiol 9,10 epoxidebenzo(a)pyrene ,BPDE]诱导的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 ,HBE)及其裸鼠成瘤细胞中DNA断裂损伤情况。方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 目的 研究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 [Anti 7,8 dihydrodiol 9,10 epoxidebenzo(a)pyrene ,BPDE]诱导的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 ,HBE)及其裸鼠成瘤细胞中DNA断裂损伤情况。方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Singlecellgelelectropheresis ,SCGE)。结果 反式BPDE诱导的恶性转化的HBE及其裸鼠成瘤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各指标的高剂量与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反式BPDE可导致DNA断裂损伤 ,其损伤程度与剂量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BPDE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断裂损伤
下载PDF
谈预防医学精品课程中的特色建设 被引量:9
18
作者 雷毅雄 陈小薇 +2 位作者 王家骥 吕嘉春 陈家堃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436-437,共2页
精品课程建设应当以优异的教学质量为标准,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保持传统的优势,针对时代的需求,建设出自己的特色。本文着重介绍了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在长期的实践及近段时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中,通过创建精品课程。
关键词 预防医学 精品课程 特色建设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BPDE转化16HBE相关基因 被引量:5
19
作者 宾晓农 谭敏 +2 位作者 吕嘉春 蒋义国 陈家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相关基因,探讨该技术在分子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实验组(BPDE-16HBE)和对照组(16HBE)的mRNA逆转录合成cDNA掺入荧光分子为探针,杂交于H40S基因芯片,分...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相关基因,探讨该技术在分子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实验组(BPDE-16HBE)和对照组(16HBE)的mRNA逆转录合成cDNA掺入荧光分子为探针,杂交于H40S基因芯片,分析2组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在4096种人类基因中,BPDE转化的16HBE和正常16HBE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43条,其中高表达52条,低表达91条。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在筛选BPDE转化的16HBE相关基因改变上,具有高通量、高敏感、快速等特点,在毒物的分子致癌机制研究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二羟环氧苯并芘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硫化镍诱导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艳丰 陈家堃 +3 位作者 吴中亮 雷毅雄 安社娟 吴根容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共3页
目的 对结晶型硫化镍诱导转化及成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 16HBE)基因组DNA甲基化状况进行研究 ,以寻找DNA甲基化异常的基因片段 ,并探讨镍的外遗传致癌机制。方法 抽提基因组DNA后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单独酶切或限制性内切酶MseI... 目的 对结晶型硫化镍诱导转化及成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 16HBE)基因组DNA甲基化状况进行研究 ,以寻找DNA甲基化异常的基因片段 ,并探讨镍的外遗传致癌机制。方法 抽提基因组DNA后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单独酶切或限制性内切酶MseI与BstuI双重酶切后 ,其酶切产物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指纹识别技术 (MSRF)进行分析 ,显示的异常甲基化基因片断 ,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测序载体 ,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 发现结晶型NiS诱导转化及成瘤的 16HBE细胞基因组DNA存在高甲基化的DNA片段。其中一基因片段与位于 16q2 4.3编码鼻咽癌易感性蛋白基因ANKRD11同源 ( 99% ) ,另一基因片段与HOXA3基因序列同源 ( 99% )。HOXA3在脊椎动物中编码转录因子 ,编码调控基因表达 ,形态发生和变异的DNA结合转录因子。结论 结晶型NiS诱导转化及成瘤的 16HBE细胞基因组DNA的高度甲基化可能导致基因表达抑制 ,这可能是结晶型NiS诱导 16HBE细胞转化和成瘤的一种外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硫化镍 基因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