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家鸰 车达平 +3 位作者 龙燕春 熊林丽 谢冰 蔡恒琼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自血光量子血氧疗法(Ultravioletbloodiradiationoxygen,UBIO)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诊断为慢性重症肝炎者1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前者使用UBIO疗法外... 目的研究自血光量子血氧疗法(Ultravioletbloodiradiationoxygen,UBIO)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诊断为慢性重症肝炎者1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前者使用UBIO疗法外,两组均采用了护肝、基础治疗和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68%,总有效率为73.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66%和51.19%(P<0.05);治疗组TBIL下降至52.34±12.72,对照组下降至123.98±13.25(P<0.01);治疗组ALT下降至68.23±24.36,对照组下降至126.74±32.11(P<0.05),上述两项参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TA上升至45.60±12.46,对照组上升至36.24±10.87(P<0.01);治疗组白蛋白上升至35.83±2.22,对照组上升至30.22±3.41(P<0.05),上述两项参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甲皱微循环恢复、肝血流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BIO疗法是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更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血光量子 慢性 重症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陈家鸰 车达平 +4 位作者 龙燕春 熊林丽 谭美华 谢冰 蔡恒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10-410,共1页
目的研究自血光量子血氧疗法(UBIO)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慢性重症肝炎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前者使用UBIO外,两组均采用了护肝、基础治疗和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68%,总有效率... 目的研究自血光量子血氧疗法(UBIO)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慢性重症肝炎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前者使用UBIO外,两组均采用了护肝、基础治疗和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68%,总有效率为73.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66%和51.19%(P<0.05);治疗组TBiL下降至52.34±12.72,对照组下降至123.98±13.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LT下降至68.23±24.36,对照组下降至126.74±32.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TFA上升至45.60±12.46,对照组上升至36.24±10.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清蛋白上升至35.83±2.22,对照组上升至30.22±3.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甲皱微循环恢复、肝血流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BIO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比目前治疗方法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治疗 慢性病 自血光量子疗法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10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水林 车达平 +4 位作者 郑晓君 陈家鸰 徐贞秋 钟恢海 刘林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了解10种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标本,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20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ELISA法检测上述标... 目的了解10种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标本,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20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ELISA法检测上述标本中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IFN-α和TNF-α);按病期、病型和血透干预3个层次进行分析。结果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在发热期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P<0.01),IFN-α水平在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细胞因子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透后大部分细胞因子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10种细胞因子均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炎症过程;促炎与抗炎介质分泌失衡,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和IL-15分泌过量、导致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分泌量与炎症损害呈正相关;IFN-α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受限,不利于炎症的控制;血透能显著减少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减轻炎症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麻疹患儿心肌酶谱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淑梅 陈家鸰 +1 位作者 陈宏义 张骏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各型麻疹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2例年龄0~5岁麻疹患儿外周血的心肌酶谱。结果麻疹患儿外周血心肌酶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麻疹患儿大多存在心肌酶谱的改变... 目的探讨各型麻疹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2例年龄0~5岁麻疹患儿外周血的心肌酶谱。结果麻疹患儿外周血心肌酶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麻疹患儿大多存在心肌酶谱的改变,但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心肌酶谱的改变程度无一定的联系,麻疹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多因严重支气管肺炎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心肌酶谱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水林 郑晓君 +4 位作者 刘朝霞 陈宏义 张俊 陈家鸰 罗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7-428,共2页
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3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仅干扰素(INFα)6MU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疗程完成时及之... 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3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仅干扰素(INFα)6MU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疗程完成时及之后24周,ALT、HBeAg、HBV-DNA、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疗程完成后24周,治疗组22人有效,有效率73.3%,高于对照组(x^2=4.267,P<0.05);对照组26人有效,有效率50%。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6MU INF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优;干扰素能明显阻断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阴性 干扰素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宏义 涂相林 陈家鸰 《传染病信息》 2004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南昌市传染病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的77例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影响HFRS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降低病死率提供指导.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COX回归分析 HFRS 预后因素 传染病院 多因素分析 病死率 临床治疗 患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ccc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水林 陈明发 +3 位作者 郑晓君 邹叶青 席文娜 陈家鸰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4期542-543,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阳性率和定量值及其与肝脏损害的临床内在联系。方法:随机选取轻度、中度、重度及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各20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阳性率和定量值及其与肝脏损害的临床内在联系。方法:随机选取轻度、中度、重度及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各20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血清中cccDNA、HBV DNA值及ALT、AST、TBIL值。结果:HBV DNA阳性100例中cccDNA阳性53例,HBV DNA阴性20例中cccDNA阳性2例,差异显著(P<0.01);轻度、中度、重度及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cccDNA检出阳性分别为15、13、17、10、2、1例;轻度、中度、重度及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ccDNA检出阳性者在发病的极期连续多次检测均阳性,恢复期转阴;轻度、中度、重度及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ccDNA检出阳性率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硬化患者有显著差异(P<0.01)但组间差异不明显;轻度及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及重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硬化患者3组之间cccDNA水平分布位置不相同(P<0.01);120例患者血清中cccDNA值和ALT秩相关(P<0.01);cccDNA值与AST秩相关(P<0.01);cccDNA值与TBIL秩无相关。结论:病毒明显复制且炎症活动明显时的乙肝患者血清cccDNA阳性检出率高;可能为肝脏急性显著损害的指标之一;可作为判断病毒明显复制时肝功能显著损害的又一临床参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基因组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基因组
下载PDF
狂犬病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水林 郑晓君 +3 位作者 陈家鸰 陈宏义 吴湛 罗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7期40-40,42,共2页
关键词 狂犬病 特殊病例 分析
下载PDF
肝硬化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分布研究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涂相林 车达平 +5 位作者 孔德忠 陈宏义 陈家鸰 吕定英 刘晶美 李里香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1-34,F004,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在肝硬化组织中的分布、意义及肝细胞癌变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硬化组织和1例大致正常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用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GordonSw...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在肝硬化组织中的分布、意义及肝细胞癌变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硬化组织和1例大致正常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用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GordonSweet染色显示网状纤维。CMIAS-8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目标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TGFβ1主要位于肝非实质细胞胞浆内,这些细胞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间隔、炎症区;纤维组织中有少量TGFβ1存在;少数肝细胞胞浆内也表达TGFβ1,总阳性率为20%,肝炎肝硬化组TGFβ1阳性表达率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肝炎肝硬化组TGFβ1的IOD为395.3±291.3,胶原纤维的AD为(6.3±3.8)%,网状纤维的AD为(5.4±2.3)%。TGFβ1的IOD与胶原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991,P<0.01),与网状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317,P<0.01);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TGFβ1的IOD为840.7±449.6,胶原纤维的AD为(12.5±4.9)%,网状纤维的AD为(9.2±3.2)%。TGFβ1的IOD与胶原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025,P<0.01),与网状纤维的AD无相关(r=0.4314,P>0.05)。肝炎肝硬化组TGFβ1的表达、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分布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3)胶原纤维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肝窦旁也可见少量存在;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肝窦旁、实质细胞周围;原发性肝癌及外周肝硬化组织Gordon-Sweet染色显示:肝癌细胞区网状纤维不显色。结论TGFβ1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炎肝硬化,TGFβ1表达增强,当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时,TGFβ1有极强表达;TGFβ1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辅助诊断,Gordon-Sweet染色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理学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硬化 癌·肝细胞 原发性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下载PDF
不同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10
作者 孙水林 刘朝霞 +3 位作者 万勇 张俊 陈家鸰 陈宏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1-42,4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 (n =2 0 )采用α干扰素 (INF α) 6MU隔日一次肌肉注射 ,疗程 6个月 ,对照组 (n =2 0 )用INF α3MU隔日治疗肌肉注射 ,疗程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 (n =2 0 )采用α干扰素 (INF α) 6MU隔日一次肌肉注射 ,疗程 6个月 ,对照组 (n =2 0 )用INF α3MU隔日治疗肌肉注射 ,疗程 6个月 ,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ALT、HBeAg、HBV DNA、纤维化四项的定量指标。 结果治疗组 11例有效 ,复发 2例 ,对照组 7例有效 ,3例复发 ,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纤维化定量治疗前后变化显著 (P <0 .0 5 )。结论  6MUINF 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 3MUINF α为优 ,且治疗后有效病例复发者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者匀有明显阻断肝纤维化作用、与剂量无关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干扰素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康灵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欣 陈家 《江西中医药》 1995年第S4期9-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药疗法 肝康灵
下载PDF
简易血滤装置抢救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附16例报告)
12
作者 沈香莲 章卫红 陈家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7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肾功能衰竭 急救 简易血滤装置
下载PDF
孕妇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点与治疗(附16例报告)
13
作者 龙燕春 陈家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163-164,共2页
报告 16例妊娠期流行性出血热 ( PEHF)患者 ,轻型 2例 ,中型、重型各 6例 ,危重型 2例。 14例痊愈 ,2例死亡。对 PEHF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孕妇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国内重症流脑的临床研究现状
14
作者 陈家鸰 龙宝光 《江西医药》 CAS 1987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咨询委员会于1986年5月20日至5月24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临床组重症流脑临床经验交流会。全国21省3市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共66篇,会议期间就各地文章中比较集中地提到有关重症流脑七个方面问题进行... 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咨询委员会于1986年5月20日至5月24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临床组重症流脑临床经验交流会。全国21省3市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共66篇,会议期间就各地文章中比较集中地提到有关重症流脑七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现分述如下.关于重症流脑的定义目前沿用的暴发型流脑是指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常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危重症状者。但临床上有部分流脑病人,在24小时以后突然或逐渐出现某些危重症状,故称为“暴发型”是不够妥当的。因此采用了“重症流脑”的新概念,即:凡脑膜炎球菌感染以后,出现休克、DIC、颅内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脑 传染病院 ARDS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重症 暴脑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β_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张国豹 陈世春 +5 位作者 陈家鸰 廖俊田 蔡锡麟 马伦 熊祖廉 李延平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1-25,共5页
通过21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与尿液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动态检测,表明发病早期其血β_2-MG。即高达6.85±2.2mg/L,随肾功能损害的出现,血与尿β_2-MG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6.9±3.4和12.7±5.1mg/L)。尿β_2-MG≥20mg/... 通过21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与尿液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动态检测,表明发病早期其血β_2-MG。即高达6.85±2.2mg/L,随肾功能损害的出现,血与尿β_2-MG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6.9±3.4和12.7±5.1mg/L)。尿β_2-MG≥20mg/L者临床预后欠佳。当肾功能明显改善后,尿β_2-MG显著降低(3.0±1.1mg/L)。随访23例,结果21.7%血β_2-MG持续异常,提示仍有肾功能不全。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临床监测和判断预后等β_2-MG优于BUN和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诊断 β2-微球蛋白类 肌酸酐 血尿素氮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涂相林 肖影群 +2 位作者 陈芳 陈家鸰 陈宏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组织学肝硬化的分布情况;应用非创伤的指标建立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5例,分成模型组206例和验证组69例,均接受肝活组织检查。根据肝脏病理结果计算S0~S3组、S4(甲期...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组织学肝硬化的分布情况;应用非创伤的指标建立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5例,分成模型组206例和验证组69例,均接受肝活组织检查。根据肝脏病理结果计算S0~S3组、S4(甲期肝硬化)组、活动性肝硬化组的构成比。选择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血常规、血清生物化学、HBV标志物、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病毒载量、血清纤维化四项、脾脏肋间厚度以及相犬指数:年龄-血小板指数、AST血小板比值指数、脾脏血小板比值指数、年龄脾脏血小板比值指数(ASPRI),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模型,并在验证组中检验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275例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活组织检查的患者中,S0~S3组193例(70.2%),S4组42例(15.3%),活动性肝硬化组40例(14.5%)。单因素分析显示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较多,共23项;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出判断≥S4的预测因子INR、γ-谷氨酰转肽酶、ASPRI、ItBeAg,建立肝硬化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本模型判断≥S4的ROC曲线下面积0.871,诊断界值是0.458,敏感性84.4%,特异性75.7%,准确度79.7%;判断活动性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53,诊断界值是0.526,敏感性81.8%,特异性62.9%,准确度67.4%。将预测模型应用于验证组,该组与模型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在两组的诊断价值相近。结论INR、γ-谷氨酰转肽酶、ASPRI、HBeAg与早期肝硬化和活动性肝硬化有密切关系;由此4项预测因子建立的组织学肝硬化预测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早期肝硬化和活动性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活组织检查 模型 预测
原文传递
2009-2011年三级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临床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淑梅 陈宏义 +2 位作者 黄学莲 刘宾红 陈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住院的13 029例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 029... 目的探讨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住院的13 029例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 029例传染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03例、799例次,医院感染率5.40%、例次感染率6.13%;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占首位,占48.31%,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占18.15%;慢性重症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为24.47%;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3.85%,居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57株,占25.79%;13 029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4527例,使用率为34.7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传染病 调查 分析
原文传递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水林 郑晓君 +4 位作者 徐贞秋 陈宏义 张俊 陈家鸰 刘朝霞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了解IFN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治疗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6MU IFN-α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完成... 目的了解IFN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治疗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6MU IFN-α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完成时及之后24周的ALT、HBeAg、HBVDNA、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结果疗程完成后24周,治疗组36人有效,有效率72%,高于对照组(X^2=5.43,P〈0.05),对照组26人有效,有效率50%;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治疗前后均下降明显(t=2.365,P〈0.05)。结论6MU IFN-α治疗HBe舷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IFN有显著阻断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HBEAG阴性 干扰素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肾综合征出血热10种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孙水林 郑晓君 +3 位作者 陈家鸰 徐贞秋 钟恢海 刘林华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了解10种炎性介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其中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样本,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血清样本,20例... 目的了解10种炎性介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其中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样本,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血清样本,2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作对照;用ELISA法检测上述样本中的炎性介质(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和IFN-α);按病期、病型和血透干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结果TNF-α、IL-1β、IL-4、IL-6、IL-8、IL-10、IL-12在发热期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P〈0.01),IFN—α水平在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炎性介质水平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透后大部分炎性介质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10种炎性介质均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炎症过程;促炎与抗炎介质分泌失衡,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和IL-15分泌过量,导致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分泌量与炎症损害呈正相关;血清IFN-α水平低下,抗病毒作用有限;血透能显著减少患者血清中的炎性介质,减轻炎症损害,缩短病程,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炎性介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