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T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容梅 陈琬琼 +3 位作者 黎志明 欧阳翠华 叶显明 李巧汶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Gensini积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心肌钙蛋白T(e Tn T)水平,探讨BNP和e Tn T浓度变化与ACS临床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所有患...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Gensini积分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心肌钙蛋白T(e Tn T)水平,探讨BNP和e Tn T浓度变化与ACS临床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12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期间完成病史、血脂、血糖、血常规、血压、肾功能等常规临床资料收集,并检测血清BNP和e Tn T浓度;按ACS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Gensini积分〉40分组,Gensini积分20~40分组和Gensini积分〈20分组,比较三组血清BNP和e Tn T浓度变化差异。结果 Gensini积分〈20分组血清BNP水平显著低于Gensini积分〉40分组(P〈0.05),且与Gensini积分20~40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20~40分组血清BNP水平显著低于Gensini积分〉40分组(P〈0.05);Gensini积分〉40分组血清e Tn T浓度最高,其次为Gensini积分20~40分组和Gensini积分〈20分组,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BNP和e Tn T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297,r=0.361,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BNP和e Tn T浓度对疾病危险分层有一定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综合征 脑钠肽 心肌钙蛋白T 相关性
下载PDF
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容梅 梁智慧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倍他乐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倍他乐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观察两组心脏超声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依那普利 安体舒通
下载PDF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容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4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3例,观察组接受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及用药指导,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心脑血管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4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3例,观察组接受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及用药指导,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8%,明显优于对照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6.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干预 高血压病 血压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婉琼 陈容梅 欧阳翠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1期2144-2145,共2页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满意度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婉琼 欧阳翠华 +1 位作者 陈容梅 黄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8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患者2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改变情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患者2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综合性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文芳 陈容梅 +1 位作者 谢秀娟 曾纯浩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977-97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情况,并行单因素与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与非条件多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情况,并行单因素与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与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因素可能是载脂蛋白B、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周围神经性病变(OR>1, P <0.05)。结论载脂蛋白B、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周围神经性病变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性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文芳 叶伟红 +2 位作者 杨君 李远新 陈容梅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意义。方法:选取3000张中成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是否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将其分为普通组(1500张,未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点评组(1500张,实施中药处方点评)。比较两组中成药处方...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意义。方法:选取3000张中成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是否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将其分为普通组(1500张,未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点评组(1500张,实施中药处方点评)。比较两组中成药处方的用药情况和用药满意率。结果:点评组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率(1.80%)低于普通组(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评组用药满意率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处方点评用于中成药用药过程中,可降低临床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率,促进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也能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处方点评 中成药 合理应用 促进意义
下载PDF
远程动态实时监测在山区基础医院胸痛中心的效果
8
作者 黄文芳 陈容梅 +2 位作者 陈英梅 谢秀娟 任妮娜 《系统医学》 2022年第9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远程动态实时检测用于山区基础医院胸痛中心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000例进行研究,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动态实时检测,研究组接受远程动态实时检测,对比两... 目的分析远程动态实时检测用于山区基础医院胸痛中心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000例进行研究,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动态实时检测,研究组接受远程动态实时检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包括监测情况以及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监测时间(24.34±1.51)h、急救时间(12.62±2.35)min、急诊救治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18.86±3.81)h、(22.35±4.20)mim、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99、45.207,χ^(2)=10.101,P<0.05)。两组相比监测的时间、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成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总心搏次、平均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室性心搏总数、室上性心搏总数、SDNN、SDANN、rMSSD、PNN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信息技术内的远程监控应用,提高了胸痛中心服务效率,缩短急诊、急救时间,从而提高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动态实时监测 山区 基础医院 胸痛中心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向东 陈容梅 +1 位作者 杨国科 唐光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阳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氯解磷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予以阿托品治疗,...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阳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氯解磷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予以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予以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自主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烟碱样(N样)症状、毒蕈碱样(M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心动过速、视力模糊、药物中毒昏迷、尿潴留、反跳现象、迟发性神经病、中间综合征)发生情况、用药情况(用药剂量、用药频率)、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观察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自主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N样症状消失时间、M样症状消失时间、CNS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动过速、视力模糊、药物中毒昏迷、尿潴留、反跳现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迟发性神经病、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用药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H、HBDH、CK、CK-MB、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DH、HBDH、CK、CK-MB、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品,可有效地缩短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患者用药剂量及用药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护理配合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阳翠华 陈容梅 陈英梅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阳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阳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及对不良情绪影响。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PⅠCP、PCⅢ、MMP-1以及TIMP-1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ICP、PCⅢ、MMP-1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IMP-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SDS、SAS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模式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